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郑娜 许西海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10期59-62,67,共5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2例垂体腺瘤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经颅入路手术,观察组给予神经内镜下单鼻...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2例垂体腺瘤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经颅入路手术,观察组给予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及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6个月,记录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两组GH、PRL、ACTH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1个月,两组各部分QOL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效果可靠,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激素水平,降低术后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性高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 生长激素 催乳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双侧鼻孔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治疗脑垂体瘤的效果
2
作者 徐四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143-3146,共4页
目的分析脑垂体瘤经神经内镜下双侧鼻孔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89例脑垂体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43例,神经内镜下单侧鼻孔经鼻-... 目的分析脑垂体瘤经神经内镜下双侧鼻孔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89例脑垂体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43例,神经内镜下单侧鼻孔经鼻-蝶窦入路)和观察组(46例,神经内镜下双侧鼻孔经鼻-蝶窦入路),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肿瘤切除率、激素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微腺瘤/大腺瘤全切率、次切率及部分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巨腺瘤的全切率、次切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周催乳素(PRL)、生长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较术前降低(P<0.05),但两组间术前、术后1周PRL、GH、AC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入路方式对微腺瘤/大腺瘤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虽然神经内镜下双侧鼻孔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长于单侧鼻孔入路,术中出血量多于单侧鼻孔入路,但针对巨腺瘤,双侧鼻孔经鼻-蝶窦入路的切除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垂体瘤 神经内镜 双侧鼻孔经鼻-蝶窦 单侧鼻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德群 刘海巍 陈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9期3568-3569,共2页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垂体腺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37例)和B组(38例)。A组患者接受显微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垂体腺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37例)和B组(38例)。A组患者接受显微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B组患者接受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肿瘤全切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出血量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肿瘤全切率(89.47%)与A组(81.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16%)低于A组(3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显微镜 经单鼻孔蝶窦 垂体瘤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6期1088-1089,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4月鹿邑真源医院收治的64例垂体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 目的观察分析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4月鹿邑真源医院收治的64例垂体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接受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可缩短手术时长,促使患者及早康复出院,降低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神经内镜 经单鼻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在一又二分之一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神经内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婷 贾暄东 +2 位作者 汤燕彬 肖骥峰 廖兴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8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在一又二分之一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神经内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98例接受一又二分之一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神经内镜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在一又二分之一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神经内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98例接受一又二分之一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神经内镜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9例)、对照组(49例)。研究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5 mg/kg,术中持续泵入0.1 mg/(kg·h)艾司氯胺酮至术毕;对照组以相同的方式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_(0))、气管插管后即刻(T_(1))、手术结束时(T_(2))、术后1 h(T_(3))、术后3 h(T_(4))的心率(HR)水平;比较两组T_(3)、T_(4)及术后6 h(T_(5))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用药量;比较两组苏醒期呛咳程度;观察两组苏醒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点HR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4)时,两组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点VAS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3)~T_(5)时,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用药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呛咳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应用于一又二分之一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神经内镜切除术中麻醉效果确切,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一又二分之一鼻孔-蝶窦 垂体瘤神经内镜切除术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
6
作者 史佳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10B期45-46,共2页
垂体瘤是神经外科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其发生率有增多的趋势。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切除垂体瘤有损伤小、取瘤方便、美观不留瘢痕、病死率低和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我科自2004年以来对42例垂体腺瘤患者行经鼻蝶内镜下... 垂体瘤是神经外科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其发生率有增多的趋势。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切除垂体瘤有损伤小、取瘤方便、美观不留瘢痕、病死率低和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我科自2004年以来对42例垂体腺瘤患者行经鼻蝶内镜下单鼻孔垂体瘤切除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神经内镜 鼻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下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娟 掌孝荣 陈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9期863-864,共2页
关键词 经单鼻孔蝶窦 垂体腺瘤切除术 神经内窥镜 手术配合 神经内镜技术 神经外科手术 STORZ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一蝶窦入路切除鞍区占位17例分析
8
作者 孙彦军 李向东 +1 位作者 惠国桢 顾俊怡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5期695-696,共2页
显微镜下经鼻一蝶窦入路切除鞍区占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显微镜的景深小,深部照明欠佳,管状视野等受到一定的限制,神经内镜技术在单鼻孔经蝶手术中具有良好的深部照明、微创、全景化视野等优点,但存在操作欠灵活、止血困难、... 显微镜下经鼻一蝶窦入路切除鞍区占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显微镜的景深小,深部照明欠佳,管状视野等受到一定的限制,神经内镜技术在单鼻孔经蝶手术中具有良好的深部照明、微创、全景化视野等优点,但存在操作欠灵活、止血困难、二维图像、视野放大和扭曲等缺点。作者自2012年9月至11月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结合手术显微镜,经鼻一蝶窦人路切除鞍区占位病变17例患者,临床取得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技术 鞍区占位病变 蝶窦 内镜辅助 鼻孔 手术显微镜 管状视野 止血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