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调查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0
1
作者 顾克菊 田英然 +2 位作者 杜军丽 贾淑梅 刘冰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2期24-26,共3页
目的 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N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分析 ,提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方法 调查 2 0 0 1年 4月至 9月期间NICU 6 1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分析所分离出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 目的 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N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分析 ,提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方法 调查 2 0 0 1年 4月至 9月期间NICU 6 1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分析所分离出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6 3.9% (39/ 6 1) ,其中肺部感染发生率 5 4 9% (2 8/ 5 1)。分离出的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34/ 70 ) ,其次为革兰阳性菌 (2 4 / 70 )和真菌 (12 / 70 )。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 ,且呈多重耐药 ,MRSA分离率占葡萄球菌的 6 6 .7% (10 / 15 )。结论 NICU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普通病房高 ,医院感染病原菌复杂且对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医护人员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管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调查 护理 NICU 病原菌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再喂养综合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崔亚茹 陈兰 陆雪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4-239,共6页
目的:调查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病人再喂养综合征(RFS)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NICU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是否发生RFS分为RFS组(47例)和非RFS组(103例)... 目的:调查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病人再喂养综合征(RFS)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NICU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是否发生RFS分为RFS组(47例)和非RFS组(103例)。采用自制的RFS危险因素筛查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对病人进行调查。结果:150例病人中47例发生RFS,RFS发生率为3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OFA评分、颅脑手术、入NICU的48 h内开始喂养、每日蛋白质摄入情况是NICU病人发生R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应从年龄、SOFA评分、颅脑手术等方面对NICU病人进行综合评估,筛选出RFS高危人群,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治疗方案,预防RFS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再喂养综合征 营养 影响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应用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健 徐婷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485-485,共1页
目的研究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舒适... 目的研究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为(8.63±1.6)分,明显比对照组的(5.51±2.1)分高,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明显比对照组的80%高,两组比较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实现理想的护理效果,能够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进一步推广使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 人性化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重症护理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龙贻英 邓光芬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32-32,共1页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重症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0例重症监护室神经受损的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实施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予优质护理(护理组),对护理后患...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重症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0例重症监护室神经受损的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实施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予优质护理(护理组),对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护理组满意度93.33%,与对照组60.00%比较差异较为明显P<0.05;护理组恢复有效率为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病情往往较重,而实行优质的护理服务则对可以帮助提高治疗效果,使得患者更加满意护理服务,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神经内科重症护理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致病细菌的菌群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学新 张炜 《中国卒中杂志》 2007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流行病学,提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方法对我院NICU于2002年5月至2004年4月间收治的237例患者分离致病菌的情况及其感染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共采集并分析326份标本,包括14...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流行病学,提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方法对我院NICU于2002年5月至2004年4月间收治的237例患者分离致病菌的情况及其感染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共采集并分析326份标本,包括146份痰标本、87份血液标本、46份尿液标本、28份大便标本及19份脑脊液标本。结果326份标本中,有细菌生长324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78株,阳性率54.94%,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的分离率较高。革兰氏阳性球菌107株,阳性率33.02%,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分离率较高。真菌感染39株,阳性率12.04%。常见的感染部位为肺感染和尿路感染。结论加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细菌监测,及时发现菌群分布,合理使用抗生素,消除医院内的易感染因素,对有效控制NICU感染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病原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ICU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
6
作者 路晓芸 张银萍 +3 位作者 沈丽 孙惠英 张鹏亮 杨诏旭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4-1100,共7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MDRO)的病原学特点及发生的危险因素,为神经内科ICU的多重耐药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1 003例ICU住院病人的资料...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MDRO)的病原学特点及发生的危险因素,为神经内科ICU的多重耐药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1 003例ICU住院病人的资料,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63例病人检出多重耐药菌,以鲍曼不动杆菌[274株(51.41%)]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92株(17.26%)]及金黄色葡萄球菌[85株(15.95%)],鲍曼不动杆菌连续4年检出率排名第1位;标本主要分布于痰液(82.55%),其次为尿液(15.20%);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生素使用天数、白细胞计数、留置导尿管是神经内科ICU病人检出多重耐药菌的影响因素。结论:神经内科ICU病人病情复杂,病程长,易检出多重耐药菌,根据多重耐药菌病原学特点及发生的危险因素精准制定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提高诊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 多重耐药菌 病原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CHE Ⅱ和改良NAS在神经内科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刘芳 龚立超 +1 位作者 黄兴 余萌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27-1731,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改良版护理活动评分(Nursing Activities Score,NAS)在预测成人神经内科ICU护理人力需求配置中的适用性。方法:分别采用APACHE... 目的:研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改良版护理活动评分(Nursing Activities Score,NAS)在预测成人神经内科ICU护理人力需求配置中的适用性。方法:分别采用APACHE Ⅱ、改良NAS对神经内科ICU 314例次的患者进行评分,预测护理人力的配置需求,并与实际护患比进行比较。结果:APACHE Ⅱ预测护患比明显高于改良NAS和实际护患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NAS预测和实际护患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 Ⅱ预测护患比最高(0.50:1.00〜1.50:1.00);APACHE Ⅱ在不同GCS评分、不同住院时长以及不同疾病诊断中预测的护患比需求最高,改良NAS在不同班次中预测护患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ICU患者病情危重、住院时间较长同时伴有并发症时,可采用APACHE Ⅱ对人力进行调整;不同班次尤其白班且基础护理工作量较大时,可采用改良NAS进行人力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 护理人力资源 配置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油治疗神经内科ICU患者急性肛周湿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晓杰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紫草油治疗神经内科ICU患者急性肛周湿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120例符合急性肛周湿疹诊断标准的神经内科ICU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复合炉甘石洗剂治疗)和观察组(紫草油治疗)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紫草油治疗神经内科ICU患者急性肛周湿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120例符合急性肛周湿疹诊断标准的神经内科ICU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复合炉甘石洗剂治疗)和观察组(紫草油治疗)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病情评分、Braden评分、治疗有效率,疗程)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在男女比例、年龄、原发病构成、治疗前病情评分和Braden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病情评分、Braden评分、总有效率及疗程分别为(0.60±0.99)和(1.0±0.85)、(18.37±1.38)和(14.25±1.36)、91.7%和66.7%、(3.17±2.83)d和(6.34±2.9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患者病情越轻,紫草油的痊愈率(Ⅰ度97.2%、Ⅱ度41.7%、Ⅲ度8.3%)和总有效率(Ⅰ度100%、Ⅱ度100%、Ⅲ度58.3%)越高,平均疗程越短[Ⅰ度(2.92±1.03)d、Ⅱ度(5.25±2.90)d、Ⅲ度(9.50±2.7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事件。结论紫草油治疗神经内科ICU患者急性肛周湿疹安全、有效,且治疗越早、病情越轻,则疗效越好、疗程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湿疹 紫草油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