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壳类神经系统结构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伍旭辉 王亚冰 +2 位作者 陶川贵 张家炜 王庆恒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5-856,共12页
双壳纲又名瓣鳃纲或斧足纲,是软体动物门中仅次于腹足纲的第二大类群,现存约2万个物种,均为水生种[1]。双壳类物种繁多,在海洋潮间带和浅海区生物量庞大,是海洋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生命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 双壳纲又名瓣鳃纲或斧足纲,是软体动物门中仅次于腹足纲的第二大类群,现存约2万个物种,均为水生种[1]。双壳类物种繁多,在海洋潮间带和浅海区生物量庞大,是海洋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生命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2-4]。部分物种对环境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富集和耐受能力,可作为水体环境监测的指标生物[5-6]。同时,双壳类也是重要的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对象,为人类提供了大量优质动物蛋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结构 神经内分泌系统 双壳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广泛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吕佩源 宋春风 赵春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55-256,共2页
关键词 大剂量 糖皮质激素 神经内分泌系统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研究概论 被引量:8
3
作者 佘锐萍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系统概述了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DNES)概念的形成、DNES的组成及其细胞结构、功能特点和DNES细胞的鉴定方法,并简要概述了DNES与疾病及免疫的关系。指出从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的角度来揭示DNES与消化道疾病及其黏膜免疫的关系将是... 本文系统概述了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DNES)概念的形成、DNES的组成及其细胞结构、功能特点和DNES细胞的鉴定方法,并简要概述了DNES与疾病及免疫的关系。指出从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的角度来揭示DNES与消化道疾病及其黏膜免疫的关系将是研究胃肠道疾病发病机理的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 DNES 组成 细胞结构 功能特点 鉴定方法 免疫 胃肠道疾病 发病机理 消化道疾病 黏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丙云 杨林元 计慧琴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家禽 神经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肌浆网Ca^(2+)-ATP酶对慢性心力衰竭犬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5
作者 付治卿 李小鹰 +2 位作者 鲁晓春 米亚非 周声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研究心肌过表达肌浆网Ca2+-ATP酶(SERCA2a)基因对慢性心力衰竭犬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超声心动图检测SERCA2a基因转导对慢性心力衰竭犬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放射免疫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与心房利钠肽、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 目的研究心肌过表达肌浆网Ca2+-ATP酶(SERCA2a)基因对慢性心力衰竭犬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超声心动图检测SERCA2a基因转导对慢性心力衰竭犬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放射免疫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与心房利钠肽、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等神经内分泌因子。结果 SERCA2a基因转导后心力衰竭犬的心脏收缩功能得到改善(P<0.05),同时上述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均减低(P<0.05)。结论 SERCA2a过表达能改善心肌收缩功能,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恶性循环,可能阻止或逆转心肌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肌浆网Ca2+-ATP酶 过表达 神经内分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类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玲玲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3-375,共13页
神经内分泌系统在生物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及免疫等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构成的互惠性调节关系已成为近年来神经学、内分泌学、生理学、免疫学乃至医学等研究领域的热点。近年来,无脊椎动物... 神经内分泌系统在生物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及免疫等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构成的互惠性调节关系已成为近年来神经学、内分泌学、生理学、免疫学乃至医学等研究领域的热点。近年来,无脊椎动物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免疫调节机制引起了广泛关注。贝类是真体腔原口动物,其适应性强、分布广且进化地位特殊,尚未分化出完整的神经和内分泌器官,但具备了合成和释放儿茶酚胺、乙酰胆碱、脑啡肽、一氧化氮、谷氨酸和皮质醇等的分子基础,是研究无脊椎动物神经内分泌系统起源与进化的关键类群。本文系统综述了贝类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分子组成、激活机制及其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其结构特征、功能作用、调节机制及进化意义等方面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深入了解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进化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在贝类环境适应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神经递质 神经内分泌系统 激素 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4
7
作者 钱方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3-245,共3页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发病机制 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椎管内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韩芸峰 王振宇 陈晓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55-957,共3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是起源于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一组异质性肿瘤群[1、2]。椎管内NET少见,多为其他系统原发NET转移而来,而原发性椎管内NET更少见。我们收治1例原发性椎管内NET患者,报告如下。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椎管内 原发性 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 异质性肿瘤 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在探索中前行 被引量:4
9
作者 沈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1期1-3,共3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是一种起源于全身各脏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高度异质性肿瘤,发病部位以胃肠道和胰腺最为常见。美国SEER数据库分析显示,近年NENs发病率逐年上升,已超过其他恶性肿瘤[1],引致人们对该类疾病关注度持续升高,相关研究... 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是一种起源于全身各脏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高度异质性肿瘤,发病部位以胃肠道和胰腺最为常见。美国SEER数据库分析显示,近年NENs发病率逐年上升,已超过其他恶性肿瘤[1],引致人们对该类疾病关注度持续升高,相关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欧洲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s)诊治方面引领着国际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胃肠胰 神经内分泌系统 异质性肿瘤 发病部位 恶性肿瘤 胃肠道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研究概况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康生 Ner.,RJ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43-343,共1页
法国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研究概况李康生NereuPJ(汕头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汕头515036)我受国家教委的委派,在法国INSERMU.259做博士后研究,主要进行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Neuroimmun... 法国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研究概况李康生NereuPJ(汕头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汕头515036)我受国家教委的委派,在法国INSERMU.259做博士后研究,主要进行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Neuroimmunomodulation.NIM)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 淋巴因子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脱羧酶参与调解无脊椎动物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凯 李博 +5 位作者 于晓东 刘睿哲 蔺思函 杜杰 沈秀丽 杜志强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0-177,共8页
在自然界中,为了抵御外界病原体的入侵,无脊椎动物发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先天免疫防御系统。其中,多巴脱羧酶作为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应答中的一种关键酶,不仅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同时,它催化生成的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在神经内分泌系统中也... 在自然界中,为了抵御外界病原体的入侵,无脊椎动物发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先天免疫防御系统。其中,多巴脱羧酶作为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应答中的一种关键酶,不仅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同时,它催化生成的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在神经内分泌系统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是研究无脊椎动物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理想材料。该综述介绍了无脊椎动物多巴脱羧酶的研究现状、蛋白分子结构及催化机制等理化性质,说明了其在先天免疫系统中起到的重要生理学功能。此外,也对多巴胺参与的无脊椎动物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儿茶酚胺系统、多巴胺、多巴胺及其受体在神经内分泌系统中的作用等内容。多巴脱羧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针对于多巴脱羧酶展开的研究也十分丰富,然而,国内外对淡水小龙虾多巴脱羧酶的文献报道还是十分稀少。在我国,淡水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i)属于甲壳类动物,是一种重要的水产经济虾类。近些年来,淡水小龙虾因受到病原菌的感染,进而导致其养殖产量下降。细菌性疾病是淡水小龙虾的主要病因,因此探究小龙虾抵御细菌的免疫机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而小龙虾多巴脱羧酶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为其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探索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 多巴脱羧酶 无脊椎动物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疗更浸膏对去势更年期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的作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阳松威 郭建生 +2 位作者 王晓倩 刘顶鼎 黄琳桂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1-654,共4页
目的研究补肾疗更浸膏对去势更年期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手术摘除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复制更年期综合征模型。模型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片组,坤泰胶囊组,补肾疗... 目的研究补肾疗更浸膏对去势更年期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手术摘除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复制更年期综合征模型。模型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片组,坤泰胶囊组,补肾疗更浸膏低、中、高剂量组。末次给药24 h后,腹主动脉取血ELISA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 H)、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睾酮(T)水平;取下丘脑测定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水平;取双侧子宫称湿重计算脏器指数;于10%甲醛溶液中固定,观察其病理学改变。结果补肾疗更浸膏可有效升高模型大鼠血清E2(P<0.05,P<0.01)水平,降低GnR H(P<0.05,P<0.01)、LH(P<0.05,P<0.01)、FSH(P<0.05)、T(P<0.05,P<0.01)水平,有效降低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DA(P<0.05,P<0.01)、NE(P<0.05,P<0.01)、5-HT(P<0.05,P<0.01)、5-HIAA(P<0.05,P<0.01)水平,并可升高模型大鼠子宫系数(P<0.05),增加子宫内膜厚度(P<0.05)。结论补肾疗更浸膏可通过调节血液性激素与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增强子宫功能,改善去势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与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状态,从而有效稳定机体内环境,改善更年期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缓解更年期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疗更浸膏 更年期 神经内分泌系统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对动物机体神经内分泌的调控
13
作者 侯亚琴 冯王龙 《中国动物保健》 2008年第9期114-116,共3页
BESODOVSKY首先提出"免疫-神经-内分泌调节网络学说",指出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完整的功能性调节环路,而后者主要是通过神经肽、激素和免疫分子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构成。近年来一系列研究表明,免疫细胞所分泌的... BESODOVSKY首先提出"免疫-神经-内分泌调节网络学说",指出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完整的功能性调节环路,而后者主要是通过神经肽、激素和免疫分子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构成。近年来一系列研究表明,免疫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如IL、TNF、IFN、TGF及GM-CSF等不仅在局部对HPG发挥自分泌/旁分泌调控作用,并有可能作为HPG反馈调节中的传递信号之一,从而在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过程发挥作用。本文就几类主要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粒巨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转化生长因子TGF对动物机体神经内分泌的调控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系统 动物机体 细胞因子 调控作用 免疫系统 内分泌调节 相互作用 免疫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圆小囊淋巴组织中神经内分泌细胞 被引量:8
14
作者 余锐萍 刘玉如 +4 位作者 宋俊霞 刘海虹 刘环 李冰玲 贾君镇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年第3期248-252,共5页
为了确定兔圆小囊淋巴组织中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存在,采用NSE、S-100蛋白、P物质、突触素及5-羟色胺单克隆抗体对其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圆小囊淋巴组织中各区均含有NSE、S-100蛋白、P物质、突触素及5-羟色胺... 为了确定兔圆小囊淋巴组织中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存在,采用NSE、S-100蛋白、P物质、突触素及5-羟色胺单克隆抗体对其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圆小囊淋巴组织中各区均含有NSE、S-100蛋白、P物质、突触素及5-羟色胺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细胞。这些细胞散在或成团分布,其形态、大小及分布部位与嗜银细胞一致。电镜观察发现,在所观察的各例圆小囊样品中,淋巴组织中均见到含有分泌颗粒的细胞。这些细胞单个散在或成团分布于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巨噬细胞等之间;分泌颗粒成簇分布于胞浆内,它们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直径约100-600nm,有的细胞内颗粒含有明显的核芯和晕轮。根据上述特点。认为这些细胞应归属于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D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圆小囊 淋巴组织 神经内分泌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分泌计算模型及其在机器人避障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雷扬 尤海峰 王煦法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910-1913,共4页
受生物体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机制的启发,提出一种神经内分泌计算模型.该模型中,内分泌系统能够对神经系统的学习与记忆行为进行反馈调控,使自主体及时调整行为,从而提高其学习和适应未知环境的能力.为了验证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将其应... 受生物体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机制的启发,提出一种神经内分泌计算模型.该模型中,内分泌系统能够对神经系统的学习与记忆行为进行反馈调控,使自主体及时调整行为,从而提高其学习和适应未知环境的能力.为了验证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将其应用于机器人导航避障仿真实验,并与离散Q学习方法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系统 神经网络 神经内分泌系统 避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敏感性指标监测对小儿手足口病病情判断的价值 被引量:15
16
作者 柯江维 陈强 +3 位作者 段荣 朱庆雄 刘洪 邹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9-912,共4页
目的:对手足口病患儿神经内分泌、免疫学部分敏感指标进行监测,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对小儿手足口病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按照临床诊断和分型标准将手足口病患儿分为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3组,同时以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病例组和对... 目的:对手足口病患儿神经内分泌、免疫学部分敏感指标进行监测,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对小儿手足口病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按照临床诊断和分型标准将手足口病患儿分为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3组,同时以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静脉血,分别检测COR、β-EP、IL-13、IFN-γ及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和T细胞亚群、B细胞和NK细胞的相对含量。结果:手足口病3组与对照组比较,COR、β-EP、IL-13、IFN-γ和IgG、IgA、IgM的含量都显著增高,除普通型组的IgG、IgA以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普通型组与对照组比较NK细胞、B细胞相对含量增高;其他两型组与对照组比较,T细胞亚群、NK细胞的相对含量显著降低,B细胞相对含量却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是由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与内分泌系统改变共同影响的结果。早期监测敏感指标,发现危重病例,争取早期干预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应激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 敏感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殖轴内分泌网络的因子分析模型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来成 于润桥 王建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46,49,共3页
关键词 内分泌网络 因子分析 生殖轴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神经内分泌系统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模型 GnRH 生殖内分泌 卵泡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神经生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勇 方贻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1-464,共4页
抑郁症是一种病因相当复杂的疾病,近年来发现抑郁症患者在神经生化方面有许多改变。该文就近年来在抑郁症的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和转运蛋白、G蛋白和第二信使系统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关键词 抑郁症 神经递质 G蛋白 第二信使系统 神经内分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增强类神经激素的研究进展(二)
19
作者 胡格 杨佐君 +3 位作者 段慧琴 索占伟 高立云 穆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神经激素 免疫增强 神经内分泌系统 生物活性多肽 嗜酸性细胞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转录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八角莲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魏明月 杨思怡 +4 位作者 马瑜瑾 张岩钊 刘方方 刘传鑫 姜宏卫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2-532,共11页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技术,对八角莲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演化趋势做系统性地梳理和分析,探讨八角莲研究现状以及最新研究热点。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检索与八角莲相关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运...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技术,对八角莲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演化趋势做系统性地梳理和分析,探讨八角莲研究现状以及最新研究热点。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检索与八角莲相关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核心作者群、研究机构间合作关系以及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793篇中文文献,英文文献771篇。中文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曾抗;英文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Arora Rajesh;国内年发文量大体呈现先增后减趋势;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是研究八角莲最多的机构,研究领域内各机构间的交流合作有待进一步加深。关键词分析显示八角莲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抗肿瘤应用、衍生物的提取与合成。结论八角莲所含木脂素类成分及其相关衍生物的提取与合成,与其在尖锐湿疣治疗、抗肿瘤方面的临床应用是八角莲目前的研究热点;八角莲及其活性成分致毒性的损伤机制与治疗方法,将成为未来研究的潜在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莲 文献计量学 知识图谱 毒理证据链 鬼臼毒素 神经内分泌系统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