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素对肉仔鸡免疫器官的发育、机体免疫功能和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于会民 蔡辉益 +2 位作者 常文环 张姝 王金全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06-1013,共8页
将40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半);基础日粮为小麦-酪蛋白型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30、0.90和2.7 mg/kg 3个水平的生物素,包括对照组共4种日粮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生物素可... 将40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半);基础日粮为小麦-酪蛋白型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30、0.90和2.7 mg/kg 3个水平的生物素,包括对照组共4种日粮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生物素可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其质量指数;提高了血清中新城疫抗体滴度和IgG水平,0.9 mg/kg和2.7 mg/kg处理组的新城疫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3 mg/kg处理组(P<0.05),2.7 mg/kg处理组的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添加生物素显著提高了血液中B淋巴细胞的转化效率(P<0.05)和脾脏中T淋巴细胞(P<0.05)和B淋巴细胞的转化效率(P<0.05);显著降低了血液中表达CD3+的细胞含量(P<0.05),其中2.7 mg/kg处理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3 mg/kg处理组(P<0.05);显著降低了脾脏中表达CD3+、CD4+和CD8+的细胞含量(P<0.05),其中2.7 mg/kg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3 mg/kg处理组(P<0.05);(3)添加生物素后,血清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原氨酸T3、生长激素和皮质醇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仔鸡 生物素 免疫器官 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亚群 神经内分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神经内分泌激素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2
作者 李珊珊 张毅刚 曹秋玫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3期1748-175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神经内分泌激素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9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7),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神经内分泌激素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9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7),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神经内分泌激素及心功能等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hs-CRP、IL-6、MCP-1、LVESD及LVEDD水平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VEF水平均显著高于组内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RA、AngⅡ、ALD和NE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RA、AngⅡ、ALD和NE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及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心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 炎性因子 神经内分泌激素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激活、血管内皮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2
3
作者 张勤仓 马新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914-916,共3页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对老年慢性心衰(CHF)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激活、血管内皮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7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并经临床确诊的86例CHF老年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收治顺序单双号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对老年慢性心衰(CHF)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激活、血管内皮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7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并经临床确诊的86例CHF老年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收治顺序单双号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抗心衰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卡维地洛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内分泌激素、血管内皮功能及糖脂代谢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和内皮素(ET)检测结果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显著降低,而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糖代谢各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INS)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脂代谢各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可抑制神经内分泌激素的过度激活,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调节糖脂代谢,尤其适合于合并血糖或血脂功能紊乱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慢性心衰 神经内分泌激素 内皮功能 糖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神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龚少愚 朱红俊 +3 位作者 夏成霞 魏慧渊 张志斌 陆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102,共2页
目的:研究心力神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心功能III~IV级,中医辨证属心气(阳)虚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CHF标准治疗,治疗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力神,对比两组治... 目的:研究心力神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心功能III~IV级,中医辨证属心气(阳)虚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CHF标准治疗,治疗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力神,对比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左室舒张末径(LVDEV);以及脑利钠肽(BNP)、血管紧张素II(AngⅡ)、血浆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LVEF、SV、CO、LVDEV的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F、SV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BNP、AngⅡ、ET-1、NO均较治疗前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BNP、AngⅡ、ET-1、NO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心力神能够改善左室收缩功能,能够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与标准治疗结合应用疗效优于对照组。心力神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通过降低BNP、AngⅡ、ET-1、NO水平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神 心力衰竭 神经内分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孙爱华 赵强 +2 位作者 梅克治 吴同果 陈国伟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9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Ⅱ~Ⅳ级),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对照组),贝那普利+螺内酯组(螺内酯组)。测定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9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Ⅱ~Ⅳ级),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对照组),贝那普利+螺内酯组(螺内酯组)。测定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内皮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内皮素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1),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醛固酮水平在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螺内酯组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只有与螺内酯长期联合治疗才可以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醛固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神经内分泌激素 醛固酮 贝那普利 螺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压力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柴虹 宋治远 +5 位作者 张志辉 张倩 舒茂琴 刘建平 仝识非 冉擘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压力(PAP)对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2004年10月至2006年3月于我院住院并接受经导管封堵治疗的252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70例,房间隔缺损(ASD)65例,室间隔缺损(... 目的:探讨肺动脉压力(PAP)对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2004年10月至2006年3月于我院住院并接受经导管封堵治疗的252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70例,房间隔缺损(ASD)65例,室间隔缺损(VSD)110例,VSD+PDA4例,VSD+ASD3例。252例患者中男112例、女140例,平均年龄(19.2±15.0)(4~76)岁;按术中测得的PAP分为3组,A组(PAP<30mmHg,n=92),B组(30mmHg≤PAP≤50mmHg,n=126),C组(PAP>50mmHg,n=34)。所有患者均于封堵术当日晨7时抽取静脉血5mL,检测血浆脑钠素(BNP)、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内皮素(ET)浓度。结果:(1)与对照组及A组比较,B、C两组的血浆ANP、AngⅠ、AngⅡ、ET浓度以及C组的血浆BNP浓度均显著增高(P<0.05,P<0.01)。(2)与B组比较,C组的血浆BNP、AngⅡ及ET浓度也显著增高(P<0.01)。(3)CHD患者的血浆BNP、ANP、AngⅠ、AngⅡ及ET浓度与PAP均呈正相关(P<0.01);亚组分析显示PAP越高,其相关性越好。结论:CHD患者血浆BNP、ANP、AngⅠ、AngⅡ及ET浓度均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与PAP呈正相关,且PAP越高,相关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肺动脉压力 神经内分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β_1和M_2受体自身抗体和神经内分泌激素与高血压合并肾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林双 廖玉华 +3 位作者 王敏 向光大 侯洁 乐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50-1152,共3页
目的:探讨抗β1受体和M2受体自身抗体与高血压病合并肾损害关系。方法:以合成的β1和M2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ELISA技术,检测61例高血压并肾损害患者和60例高血压无肾损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抗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同时用放射免疫... 目的:探讨抗β1受体和M2受体自身抗体与高血压病合并肾损害关系。方法:以合成的β1和M2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ELISA技术,检测61例高血压并肾损害患者和60例高血压无肾损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抗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浓度,用荧光分析法测定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高血压病并肾损害组抗β1和M2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2.2%和49.2%明显高于高血压无肾损害组的11.3%和11.7%及正常对照组的15%和10%(P<0.01,P<0.001),高血压病并肾损害组血浆中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PRA、ALD、CA、E、NE)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P<0.05,P<0.01)。结论:血清抗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高血压合并肾损害发病有关,同时伴有神经内分泌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合并肾损害 受体 自身抗体 神经内分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心钠肽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8
作者 高红丽 严松彪 +5 位作者 陈晖 李虹伟 贾三庆 王雷 苏淑红 韩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662-664,共3页
目的:评价静脉内给予国产重组人心钠肽(recombinant human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rhANP)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内给予rhANP... 目的:评价静脉内给予国产重组人心钠肽(recombinant human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rhANP)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内给予rhANP0.1#g/(kg·min)持续静脉泵入60min,分别于基线0h及基线后36h测定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在36h观察期间,评估安全性,包括SBP、HR、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与基线0h相比,基线36h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均明显下降[肾素:(9.22±2.74)vs(7.43±2.60)pg/mL,P<0.01;血管紧张素:(234.46±93.40)vs(153.45±51.75)pg/mL,P<0.01;醛固酮:(117.45±39.45)vs(94.42±34.19)pg/mL,P<0.05;去甲肾上腺素:(259.45±54.84)vs(230.88±66.95)pmol/L,P<0.05]。在静脉应用rhANP1h时SBP明显降低(P<0.01),无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在未特殊处理的情况下血压逐渐恢复至基线时水平。在36h观察期间各时相点的HR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血钾、血钠)在基线0h和基线后36h的实验室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静脉应用rhANP能够拮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且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重组人心钠肽 神经内分泌激素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不同方药对慢性应激大鼠炎症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铭珈 倪慧 +1 位作者 朱艳芳 敖海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51-2653,共3页
目的:从炎症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观察调肝、健脾、温肾方对慢性应激大鼠的治疗效应。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右归丸组、四逆散组、四君子组、柴芍六君子组,每组6只。建立慢性心理应激动物模型,观察血清CORT、ATCH... 目的:从炎症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观察调肝、健脾、温肾方对慢性应激大鼠的治疗效应。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右归丸组、四逆散组、四君子组、柴芍六君子组,每组6只。建立慢性心理应激动物模型,观察血清CORT、ATCH、DA、IL-6、IL-1β、TNF-α水平。结果:造模42 d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CORT、DA、IL-1β水平升高(P<0.05)、IL-6降低(P<0.05);而ATCH、TNF-α水平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右归丸组血清TNF-α水平下降(P<0.05);四逆散组血清CORT水平降低、IL-6升高(P<0.05);四君子组血清CORT、IL-1β水平下调(P<0.05);柴芍六君子血清CORT、DA、TNF-α水平降低(P<0.05)。结论:(1)慢性应激可以影响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2)调肝、健脾、温肾方可调节慢性应激大鼠的炎症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以调肝健脾治疗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应激 炎症因子 神经内分泌激素 调肝 健脾 温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分泌激素在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旭(综述) 刘文玲(审校)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7-100,共4页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最常见的晕厥类型,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系列研究发现,神经内分泌激素在VVS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儿茶酚胺类、血管加压素、腺苷、神经肽、肾上腺髓质素、心房利钠肽、内皮素-1等均可能涉及其中。本...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最常见的晕厥类型,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系列研究发现,神经内分泌激素在VVS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儿茶酚胺类、血管加压素、腺苷、神经肽、肾上腺髓质素、心房利钠肽、内皮素-1等均可能涉及其中。本文对神经内分泌激素在VVS发生中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VVS临床有效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激素 血管迷走性晕厥 发病机制 晕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伴抑郁与神经内分泌激素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白沛松 肖菊香 孔莺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9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伴抑郁与神经内分泌激素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抑郁将其分为伴抑郁组(63例)和不伴抑郁组(57例)。另选取西安交... 目的探讨乳腺癌伴抑郁与神经内分泌激素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抑郁将其分为伴抑郁组(63例)和不伴抑郁组(57例)。另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女性52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问卷(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 30,EORTC QLQ-C30)各量表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神经内分泌激素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伴抑郁组患者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17,HAMD17)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显著高于不伴抑郁组和对照组(P_均<0.05),且不伴抑郁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伴抑郁组患者功能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不伴抑郁组和对照组(P_均<0.05),症状量表各项评分和单项测量条目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不伴抑郁组和对照组(P_均<0.05);不伴抑郁组患者功能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症状量表各项评分和单项测量条目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伴抑郁组患者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不伴抑郁组和对照组(P_均<0.05),且不伴抑郁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伴抑郁组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水平显著高于不伴抑郁组和对照组(P_均<0.05),而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和肾上腺素水平均显著低于不伴抑郁组和对照组(P_均<0.05),且不伴抑郁组患者血清ACT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清NE和肾上腺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伴抑郁组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均显著低于不伴抑郁组和对照组(P_均<0.05),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均显著高于不伴抑郁组和对照组(P_均<0.05);且不伴抑郁组患者血浆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MPO和MD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结论神经内分泌激素和氧化应激指标可作为诊断乳腺癌伴抑郁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抑郁 神经内分泌激素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辅助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雷莉 袁宇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1期2921-2924,2928,共5页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辅助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左西孟旦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慢性心力衰竭常规...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辅助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左西孟旦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左西孟旦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左西孟旦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RAAS指标、甲状腺激素、心肌损伤指标、内皮功能指标含量的差异。结果:T0时,两组血清中RAAS指标、甲状腺激素、心肌损伤指标、内皮功能指标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左西孟旦组血清中RAAS指标PRA、AngⅡ、ALD的含量低于对照组;左西孟旦组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左西孟旦组血清中心肌损伤指标cTnⅠ、H-FABP、NT-proBNP的含量低于对照组;左西孟旦组血清中内皮功能指标NO的含量高于对照组,ET-1的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左西孟旦辅助治疗,可有效调整机体神经内分泌激素分泌,减少心肌及血管内皮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左西孟旦 神经内分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力农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内皮素及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孔羽翱 黄致坤 +1 位作者 吴沃栋 陈次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546-547,共2页
目的 :探讨米力农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及血浆肾素 (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醛固酮 (ALD)水平的影响。方法 :3 6例CHF患者 (男 2 0例 ,女 16例 ,平均年龄 61 2岁 )应用米力农 5 0μg/kg加生理盐水 2 0mL稀释... 目的 :探讨米力农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及血浆肾素 (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醛固酮 (ALD)水平的影响。方法 :3 6例CHF患者 (男 2 0例 ,女 16例 ,平均年龄 61 2岁 )应用米力农 5 0μg/kg加生理盐水 2 0mL稀释后 10min内静脉注射 ,继以 0 75 μg·kg-1·min-1持续静脉滴注 4h ,每天 1次 ,共用 7d ,治疗前后评估心功能 ,用超声心动图 (UCG)测量左室舒张末径 (LVEDD)、射血分数 (EF)及心输出量 (CO)和分别测定血浆ET、PRA、AngⅡ、ALD的浓度 ,统计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 :CHF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 ,LVEDD、EF及CO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血浆ET、AngⅡ及ALD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米力农短期应用治疗CHF患者能显著改善心功能 ,降低血浆ET、AngⅡ及ALD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米力农 超声心动图 内皮素 血浆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神经内分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色补血草对去势雌性大鼠生殖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苗彦霞 赵勤 +3 位作者 南振军 苏永健 李捷 刘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03-1604,共2页
目的:观察二色补血草对去势雌性大鼠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对去势雌性大鼠灌服不同剂量的二色补血草水煎液、醇提液,采用放免法测定各组大鼠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雌二醇(E2)、孕酮(P)的含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进行统... 目的:观察二色补血草对去势雌性大鼠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对去势雌性大鼠灌服不同剂量的二色补血草水煎液、醇提液,采用放免法测定各组大鼠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雌二醇(E2)、孕酮(P)的含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二色补血草水煎液各组大鼠血清FSH、LH含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水煎液高剂量组大鼠血清E2含量明显升高,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水煎液大、中剂量组大鼠血清P含量明显升高,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醇提液组对上述激素均无明显影响。结论:二色补血草具有雌、孕激素样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色补血草 去势雌性大鼠 生殖神经内分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气意念调息对人体生化—内分泌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家骏 刘健鸿 +1 位作者 刘小勤 明海霞 《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5期622-623,共2页
对 5 6例阴虚、阳虚患者的生化—内分泌指标进行了分析。方法 :5 6例慢性病患者由真气运行创始人李少波教授亲自指导练习静功五步法 :取坐位 ,用耳留意呼吸 ,意念自然相随 ,避免刻意促使呼吸运动的频率与幅度增大或减小 ,使呼吸节律处... 对 5 6例阴虚、阳虚患者的生化—内分泌指标进行了分析。方法 :5 6例慢性病患者由真气运行创始人李少波教授亲自指导练习静功五步法 :取坐位 ,用耳留意呼吸 ,意念自然相随 ,避免刻意促使呼吸运动的频率与幅度增大或减小 ,使呼吸节律处于生物学稳态后 ,调息凝神 ,摒弃杂念 ,使大脑皮层意识集中于脐下三寸丹田之处 ,每天练功两次 ,每次 1小时。 3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亦取坐位 ,每次 1小时 ,每天两次 ,限制其体位 ,但不限制或诱导大脑皮层的意识思维活动。结果 :阴虚组与阳虚组患者中NE(去甲肾上腺素 )、DA(多巴胺 )、5 -HT(5 -羟色胺 )、FSH(卵泡刺激素 )、LH(黄体生成素 )、T(睾酮 )、T3 、T4(甲状腺激素 )的水平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偏移 ,表明按中医辨证分型的许多不同的现代医学疾病具有一些生化—内分泌指标的规律性分布。经过按特定程序和方法进行的意念调息后 ,虚证患者偏移的生化—内分泌指标向其平衡点移位 ,通过自身比较和组间比较 ,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 <0 .0 1)。结论 :提示意念调息功法通过特定信息的介导影响皮层—下丘脑—腺垂体—靶腺的活动从而调节或抑制人体的神经生化—内分泌激素的活动 ,再进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 ,促进其病理生理指标的复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气意念调息 神经生化-内分泌激素 真气意念调息功法 阴阳虚证 皮层信息介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增强类神经激素的研究进展(一)
16
作者 胡格 索占伟 +4 位作者 解慧梅 段慧琴 杨佐君 高立云 穆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神经激素 免疫增强 神经内分泌激素 PRLR 生物学作用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免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ptin与相关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亚宁 侯水生 刘小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3年第5期24-26,共3页
Leptin作为神经内分泌激素 ,可通过中枢神经、外周组织和交感神经系统发挥作用。 Leptin与胰岛素、生长激素等激素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 ,作者综述了它们间的关系 ,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LEPTIN 相互作用 神经内分泌激素 胰岛素 生长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神经调控通路及镇痛机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淼 雷静 尤浩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86-1591,共6页
褪黑素作为神经内分泌激素可调节机体生命活动。早在20世纪80年代,Lakin等[1]观察小鼠血清褪黑素水平变化,发现夜晚褪黑素分泌达到高峰,而此时小鼠疼痛阈值最高,据此初步揭示了褪黑素具有抗伤害作用。临床疼痛治疗中,褪黑素镇痛效果较好... 褪黑素作为神经内分泌激素可调节机体生命活动。早在20世纪80年代,Lakin等[1]观察小鼠血清褪黑素水平变化,发现夜晚褪黑素分泌达到高峰,而此时小鼠疼痛阈值最高,据此初步揭示了褪黑素具有抗伤害作用。临床疼痛治疗中,褪黑素镇痛效果较好,且成瘾性较低。褪黑素可通过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和5-羟色胺能系统协同发挥镇痛作用[2-3]。除此之外,褪黑素亦可与δ-阿片受体结合,协同阿片肽进行镇痛;也可促进β-内啡肽释放,增强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4-7]。本文将简要综述褪黑素合成分泌、神经调控通路、镇痛不同表现及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镇痛机制 调控通路 成瘾性 褪黑素 疼痛阈值 抗伤害作用 神经内分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手术前后使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华 付义敏 贾咏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725-728,共4页
目的:研究房间隔缺损手术前后使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研究,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非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高压组,手术前后进行实时三维超声... 目的:研究房间隔缺损手术前后使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研究,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非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高压组,手术前后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右心室舒张末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容积(RVESV)、右心室每搏输出量(RVSV)、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输出量(RVCO);采集血清检测脑钠肽(BNP)、心房利钠肽(ANP)、血管紧张素I(AngI)、血管紧张素II(AngII)、内皮素(ET)含量。结果:手术后,两组RVEDV、RVESV、RVSV、RVEF、RVCO以及血清BNP、ANP、AngI、AngII、ET含量均低于术前;RVEDV、RVESV、RVSV、RVEF、RVCO与BNP、ANP、AngI、AngII、ET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房间隔缺损手术前后使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评估右心功能,与右心容量负荷、肺循环血流状态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神经内分泌激素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PCI治疗对STEMI患者心肌损伤程度、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伟 朱继田 李倩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267-270,275,共5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应用对心肌损伤程度、神经内分泌激素及血管内皮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9月期间因STEMI需治疗患者80例,按入院时间分...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应用对心肌损伤程度、神经内分泌激素及血管内皮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9月期间因STEMI需治疗患者8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2组,每组40例,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PCI治疗,对照组仅予以PCI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心肌损伤程度、神经内分泌激素及血管内皮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心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和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胱抑素-C(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1周内皮素-1(ET-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1周皮质醇(Cor)、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显著性(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PCI治疗STEMI患者临床效果更好,可有效降低心肌损伤程度,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机体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PCI STEMI 心肌损伤程度 血管内皮功能 神经内分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