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面神经兴奋性试验和镫骨肌反射对面神经麻痹预后评估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爱英
檀庆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20-221,共2页
目的 观察面神经兴奋性试验和镫骨肌反射检测对评估面神经麻痹预后的意义。方法 对 5 0例患者检测面神经各支神经阈值 ,用患测减去健侧相对应的各支神经兴奋阈 ,算出阈差。同时检测患者的镫骨肌反射 ,并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 观察面神经兴奋性试验和镫骨肌反射检测对评估面神经麻痹预后的意义。方法 对 5 0例患者检测面神经各支神经阈值 ,用患测减去健侧相对应的各支神经兴奋阈 ,算出阈差。同时检测患者的镫骨肌反射 ,并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双侧神经兴奋阈的差值小于 3.5mA组 4 2例中 ,完全恢复者 34例 ,占 81% ,而大于 3.5mA组 8例中 ,仅 2例恢复 ,占 2 5 %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P <0 .0 1)。镫骨肌反射阳性组 36例中 ,完全恢复者 32例 ,占 88.9%。镫骨肌反射阴性组 14例中 ,只有 3例恢复 ,占 2 1.4 % ,前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后者 (P <0 .0 1)。面神经兴奋性试验阈差小于 3.5mA组和镫骨肌反射阳性组比较 ,面神经功能恢复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面神经兴奋性试验阈差大于 3.5mA组和镫骨反射阴性组比较 ,神经功能恢复率亦无不同 (P >0 .0 5 )。结论 双侧面神经兴奋性试验阈差小于 3.5mA或镫骨反射阳性者提示患侧面神经未严重受损 ,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
面
神经兴奋性试验
面
神经
麻痹
声导抗
镫骨肌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兴奋与周围性面瘫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2
作者
郑毅
李珊珊
+2 位作者
方筱钦
徐世芬
宓轶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822-2829,共8页
周围性面瘫明确面神经损伤程度,对判断预后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电生理检查已广泛用于周围性面瘫的预后推断,神经兴奋性试验作为电生理检查的方法之一,相对于神经电图和肌电图更易于被患者接受。而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时,根...
周围性面瘫明确面神经损伤程度,对判断预后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电生理检查已广泛用于周围性面瘫的预后推断,神经兴奋性试验作为电生理检查的方法之一,相对于神经电图和肌电图更易于被患者接受。而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时,根据电兴奋性观察面部肌群随电流频率收缩的幅度,同样可得到可靠的预后评价。电针电兴奋性和神经兴奋性试验概称为电兴奋,二者检查原理类似,都是通过电兴奋来检测周围性面瘫的面神经损伤情况,进而推断该病的预后。但是,电兴奋相关的研究较少,尚未在临床广泛运用。本文收集整理了近20年来相关的文献,从电兴奋的认识、电针电兴奋性、神经兴奋性试验等方面全面梳理电兴奋与周围性面瘫预后相关性的研究,以期提高临床对电兴奋的重视,为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电针
电
兴奋性
神经兴奋性试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神经兴奋性试验和镫骨肌反射对面神经麻痹预后评估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爱英
檀庆兰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
出处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20-221,共2页
文摘
目的 观察面神经兴奋性试验和镫骨肌反射检测对评估面神经麻痹预后的意义。方法 对 5 0例患者检测面神经各支神经阈值 ,用患测减去健侧相对应的各支神经兴奋阈 ,算出阈差。同时检测患者的镫骨肌反射 ,并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双侧神经兴奋阈的差值小于 3.5mA组 4 2例中 ,完全恢复者 34例 ,占 81% ,而大于 3.5mA组 8例中 ,仅 2例恢复 ,占 2 5 %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P <0 .0 1)。镫骨肌反射阳性组 36例中 ,完全恢复者 32例 ,占 88.9%。镫骨肌反射阴性组 14例中 ,只有 3例恢复 ,占 2 1.4 % ,前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后者 (P <0 .0 1)。面神经兴奋性试验阈差小于 3.5mA组和镫骨肌反射阳性组比较 ,面神经功能恢复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面神经兴奋性试验阈差大于 3.5mA组和镫骨反射阴性组比较 ,神经功能恢复率亦无不同 (P >0 .0 5 )。结论 双侧面神经兴奋性试验阈差小于 3.5mA或镫骨反射阳性者提示患侧面神经未严重受损 ,预后较好。
关键词
预后
面
神经兴奋性试验
面
神经
麻痹
声导抗
镫骨肌反射
Keywords
Facial nerve excitability test Facial nerve paralysis Acoustic admittance Stapedial reflex
分类号
R745.1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兴奋与周围性面瘫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2
作者
郑毅
李珊珊
方筱钦
徐世芬
宓轶群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822-2829,共8页
基金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ZY(2021-2023)-0204-04]:中医非药物疗法示范中心建设,负责人:宓轶群。
文摘
周围性面瘫明确面神经损伤程度,对判断预后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电生理检查已广泛用于周围性面瘫的预后推断,神经兴奋性试验作为电生理检查的方法之一,相对于神经电图和肌电图更易于被患者接受。而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时,根据电兴奋性观察面部肌群随电流频率收缩的幅度,同样可得到可靠的预后评价。电针电兴奋性和神经兴奋性试验概称为电兴奋,二者检查原理类似,都是通过电兴奋来检测周围性面瘫的面神经损伤情况,进而推断该病的预后。但是,电兴奋相关的研究较少,尚未在临床广泛运用。本文收集整理了近20年来相关的文献,从电兴奋的认识、电针电兴奋性、神经兴奋性试验等方面全面梳理电兴奋与周围性面瘫预后相关性的研究,以期提高临床对电兴奋的重视,为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电针
电
兴奋性
神经兴奋性试验
预后
Keywords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Electroacupuncture
Electroacupuncture excitability
Nerve excitability test
Prognosis
分类号
R277.7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面神经兴奋性试验和镫骨肌反射对面神经麻痹预后评估分析
李爱英
檀庆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电兴奋与周围性面瘫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郑毅
李珊珊
方筱钦
徐世芬
宓轶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