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剂量地塞米松影响谷氨酸兴奋性神经毒性的在体和离体观察(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瑜 曾建兴 +2 位作者 王金唏 赵晓宁 张祖暄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5期513-518,共6页
研究了大剂量地塞米松对谷氨酸诱发清醒小鼠和离体小鼠原代培养皮层细胞兴奋毒性损伤的影响。小鼠单侧纹状体灌注谷氨酸单钠(MSG)引起纹状体内局灶性损伤,此损伤可被6mg/kgMK-801预防。50mg/kg地塞米松每日腹... 研究了大剂量地塞米松对谷氨酸诱发清醒小鼠和离体小鼠原代培养皮层细胞兴奋毒性损伤的影响。小鼠单侧纹状体灌注谷氨酸单钠(MSG)引起纹状体内局灶性损伤,此损伤可被6mg/kgMK-801预防。50mg/kg地塞米松每日腹腔注射使该损伤体积增加约110±24.5%。地塞米松还促进dl-谷氨酸对小鼠原代培养皮层细胞活性的损伤。大剂量地塞米松增加小鼠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但不增加小鼠不完全性脑缺血所致MDA升高,且明显减轻缺血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抑制。对小鼠皮层分离细胞,3μmol地塞米松快速并明显加强谷氨酸诱发的细胞内游离钙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谷氨酸 纹状体 兴奋性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MCP-1对大鼠海马区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珊 胡喆 +1 位作者 周燕 熊焕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50-955,共6页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MCP-1对大鼠海马CA1区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2.3 nmol·L^(-1)MCP-1对大鼠海马脑片CA1区NMDA受体尤其是其重要受体亚型NR2BR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观察MCP-...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MCP-1对大鼠海马CA1区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2.3 nmol·L^(-1)MCP-1对大鼠海马脑片CA1区NMDA受体尤其是其重要受体亚型NR2BR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观察MCP-1是否对海马CA1区神经元有易化兴奋性作用;应用微管相关蛋白-2(MAP-2)抗体染色的方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轴突结构的完整性,研究在NMDAR、AMPAR、CCR2受体拮抗剂分别存在的情况下,MCP-1引发海马脑片神经元结构损害的差异,观察上述各种拮抗剂是否对MCP-1导致的神经细胞结构损害有保护作用。结果灌流液内加入MCP-1能明显增加EPSCs、EPSCAMPAR、EPSCNMDAR电流幅度(P<0.05),MCP-1能增加EPSCNR2BR的电流幅度,冲洗掉MCP-1后上述电流可恢复到接近给药前基础值,说明MCP-1对EPSCNR2BR的易化和促进作用是可逆的。在海马脑片上所做的MAP-2免疫组化染色的实验结果显示MCP-1对神经元轴突结构有损害作用,该作用可被NMDA和AMPA受体拮抗剂或CCR2受体拮抗剂逆转。结论 MCP-1对大脑海马CA1区NMDA受体,尤其是NR2B受体介导的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有明显易化作用,神经元过度兴奋引发兴奋性神经毒性而导致神经损伤。NMDA和AMPA受体拮抗剂或CCR2受体拮抗剂对MCP-1诱导的神经元轴突结构损伤起到明显保护作用,这些拮抗剂的神经保护效应可为寻找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治疗方法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MCP-1 海马脑片 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神经兴奋性毒性 艾滋性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umanin通过抑制一氧化氮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宋海岩 邓晓慧 苗莹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2-745,共4页
目的:探讨humanin(HN)拮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的兴奋性神经毒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D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NMDA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 目的:探讨humanin(HN)拮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的兴奋性神经毒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D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NMDA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组及HN组,分别采用MTT法、一氧化氮(NO)浓度测定、Hoechst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细胞活性、NO浓度、细胞凋亡状况及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 MAPK)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显示90%细胞为NSE阳性细胞,L-NAME组与HN组细胞活性均低于正常组而高于NMDA组,NO浓度、细胞凋亡数目及p-p38 MAPK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而低于NMDA组;L-NAME组与HN组相比,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数目及p-p38 MAPK的表达升高。结论:HN可部分通过抑制NO产生和p38 MAPK的激活而减少神经元的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HUMANIN N-甲基-D-天冬氨酸 兴奋性神经毒性 细胞凋亡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型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对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德龙 石秋艳 +3 位作者 孙原 杨腾腾 许世民 李艳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6-640,662,共6页
目的探讨M型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C57BL/6J小鼠60只,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Sham组)、对照组(10只,MCAO组)、治疗组(40只,RTG组),按照给药时间的不同再将RTG组分为RTG 0h、RTG 1... 目的探讨M型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C57BL/6J小鼠60只,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Sham组)、对照组(10只,MCAO组)、治疗组(40只,RTG组),按照给药时间的不同再将RTG组分为RTG 0h、RTG 1h、RTG 3h、RTG 6h四个亚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于脑缺血2h后再灌注。RTG组给予瑞替加滨(10.5mg/kg),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用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小鼠缺血半影区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细胞膜蛋白CD40L的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未发现脑梗死病灶,海马神经元无明显改变,Caspase-3阳性细胞数少见,无CD40L表达。MCAO组和RTG组均可见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灶,但RTG四个治疗组梗死灶均较MCAO组明显缩小(P<0.05),RTG 6h组较RTG 0h、RTG 1h、RTG 3h给药组小鼠脑梗死体积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G各组较MCAO组神经功能明显改善。MCAO组海马区脑组织肿胀与坏死明显,RTG各治疗组脑水肿和神经元坏死病理损害明显较轻。RTG组Caspase-3阳性细胞数较MCAO组明显减少(P<0.05),0、1、3h治疗组最为显著。RTG 0h、RTG 1h及RTG 3h组梗死周围区CD40L含量均较MCAO组明显下降(P<0.05),RTG6h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 M型钾离子通道开放剂瑞替加滨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减轻缺血半影区的炎症反应,从而抑制细胞凋亡。M型钾离子通道开放剂的脑保护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即超过一定的时间窗脑保护作用会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M型钾离子通道 缺血再灌注损伤 瑞替加滨 兴奋性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