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元-小胶质细胞串话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及中医药的干预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利华 赵晖 +5 位作者 贺红娟 王真真 王笑雨 李娜 高松 苗明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86-3096,共11页
抑郁症是严重的精神疾患,发病机制复杂,尚缺乏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神经元-小胶质细胞的串话不仅对大脑的发育和成熟至关重要,而且对成熟大脑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也至关重要,二者之间串话障碍是导致抑郁症的关键因素。此外,神经干细胞和小... 抑郁症是严重的精神疾患,发病机制复杂,尚缺乏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神经元-小胶质细胞的串话不仅对大脑的发育和成熟至关重要,而且对成熟大脑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也至关重要,二者之间串话障碍是导致抑郁症的关键因素。此外,神经干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也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调节二者相互作用可促进新的神经元产生。中医药防治抑郁症历史悠久,其可调控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化,保护神经元损伤、促进突触可塑性和神经发生。本文针对神经元-小胶质细胞互作机制及中医药对二者的调控进行探讨,为抑郁症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神经元-小胶质细胞串话 中医药 突触可塑性 神经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GJA1-20k在氧化应激后参与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伟 赵麟 +4 位作者 刘宁 郑平 任大斌 段剑 冯九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98-1104,共7页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通过上调神经元(neuron)内源性缝隙连接蛋白α1截短单体-20k(gap junction protein alpha 1 truncated monomer-20k,GJA1-20k)参与氧化应激损伤后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C57BL/6胎鼠以原代培养...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通过上调神经元(neuron)内源性缝隙连接蛋白α1截短单体-20k(gap junction protein alpha 1 truncated monomer-20k,GJA1-20k)参与氧化应激损伤后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C57BL/6胎鼠以原代培养法获取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建立共培养模型,给予神经元过氧化氢(H2O2)损伤,及星形胶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受体阻滞剂AG1024,分别设立Neuron组、Neuron+Stress组、Neuron+Astrocyte+Stress组及Neuron+Astrocyte+Stress+AG1024组,通过Western blot测定神经元GJA1-20k、去磷酸化(non-phosphorylated,NP)-Cx43的表达,谷氨酸转运酶(glutamate transporter-1,GLT-1)、线粒体功能相关蛋白(PGC-1α、mtTFA、Tom20、CoxⅣ)、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s-9)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荧光分析(ELFA)及ELISA法分别检测氧化应激因子NAPDH氧化酶活性和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炎性因子含量的变化,采用Annexin V-FITC/PI测定神经元凋亡。结果: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可明显上调在神经元氧化损伤后内源性GJA1-20k和NP-Cx43表达,抑制PGC-1α、mtTFA、Tom20、CoxⅣ的下调,上调凋亡抑制因子Bcl-2表达,下调凋亡促进因子Bax、Caspase-9表达,降低NAPDH氧化酶活性,降低炎性产物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及抑制神经元的凋亡(P<0.05)。在给予AG1024后,可明显抑制与以上因素相关的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与IGF-1相关的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保护机制可能与增加神经元内源性GJA1-20k的含量及线粒体功能的保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JA1-20k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 线粒体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后抑制小胶质细胞TLR9激活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彭晴霞 杨碧莹 +3 位作者 潘经锐 王鸿轩 黎祥喷 王艺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3-408,共6页
目的:观察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OGDR)后小胶质细胞BV-2 Toll样受体9(TLR9)激活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对BV-2细胞或TLR9-siRNA转染的BV-2细胞进行OGDR处理4 h后,将细胞上清添加至OGDR处理4 h的小鼠原代皮层神经元中,继续正常培养24 h... 目的:观察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OGDR)后小胶质细胞BV-2 Toll样受体9(TLR9)激活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对BV-2细胞或TLR9-siRNA转染的BV-2细胞进行OGDR处理4 h后,将细胞上清添加至OGDR处理4 h的小鼠原代皮层神经元中,继续正常培养24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形态变化,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神经元caspase-3蛋白的表达。实验分为正常BV-2组、negative control-siRNA组、TLR9-siRNA组、OGDR组、OGDR+NC-siRNA组、OGDR+TLR9-siRNA组和对照组(神经元OGDR后不添加BV-2细胞上清)。结果:OGDR后神经元胞体肿胀,折光性下降,出现空泡样变,轴突变细、扭曲、断裂。TUNEL染色各组均可见绿染凋亡小体。与对照组比较,其它组的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正常BV-2组比较,OGDR组和TLR9-siRNA组的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OGDR+TLR9-siRNA转染组与TLR9-siRNA转染组和OGDR组比较,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OGDR后BV-2细胞TLR9激活致神经元凋亡增多,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抑制TLR9表达后,神经元损伤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 小胶质细胞 神经元 TOLL样受体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β_(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对神经元细胞Mecp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婧 赵晖 +6 位作者 张霞婧 田丽颖 喻倩 李江静 邓斌 高昌俊 孙绪德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5-370,共6页
目的:体外研究Aβ_(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对海马神经元细胞甲基化Cp G结合蛋白(Mecp2)表达的影响。方法:(1)用不同浓度的Aβ_(1-42)(终浓度分别为0,5,10,20,30μmol/L)处理小胶质细胞系(N9),24h后取上清液,ELISA检测每组N9细... 目的:体外研究Aβ_(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对海马神经元细胞甲基化Cp G结合蛋白(Mecp2)表达的影响。方法:(1)用不同浓度的Aβ_(1-42)(终浓度分别为0,5,10,20,30μmol/L)处理小胶质细胞系(N9),24h后取上清液,ELISA检测每组N9细胞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含量,选择合适的Aβ_(1-42)的终浓度。(2)用Aβ_(1-42)(终浓度为20μmol/L)及TLR4拮抗剂TAK-242(终浓度为1μg/ml)处理小胶质细胞系(N9),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组)、单纯Aβ_(1-42)处理组(Aβ_(1-42)组)、Aβ_(1-42)处理后TAK-242干预组(TAK-242组)。24 h后取上清液,ELISA检测每组N9细胞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含量。(3)实验分组同(2),24 h后收集培养液,分别干预生长良好的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24 h后,通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每组HT-22细胞中Mecp2蛋白的表达。结果:(1)ELISA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Aβ_(1-42)处理后,N9细胞分泌的TNF-α、IL-1β的表达量随Aβ_(1-4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2)ELISA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Aβ_(1-42)组的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TAK-242组的细胞分泌TNF-α、IL-1β水平较Aβ_(1-42)组显著降低(P<0.05)。(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Aβ_(1-42)组HT-22细胞中Mecp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Aβ_(1-42)组相比,TAK-242组HT-22细胞中Mecp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4)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Aβ_(1-42)组HT-22细胞中Mecp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而与Aβ_(1-42)组相比,TAK-242组HT-22细胞中Mecp2蛋白表达减弱。结论:Aβ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发生炎性反应,导致神经元的损伤,可能是由于这种炎性反应使得神经元细胞中Mecp2蛋白的表达量增加,从而损伤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Β1-42 Mecp2蛋白 小胶质细胞 海马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除老年痴呆症小鼠小胶质细胞可以防止神经元丢失但并不调节β-淀粉样蛋白的病理改变 被引量:6
5
作者 范冲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34-1434,共1页
除了β-淀粉样蛋白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引起的神经元纤维缠结外,神经炎症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另一个重要病理特征。炎症在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特征性表现为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和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在淀粉样蛋... 除了β-淀粉样蛋白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引起的神经元纤维缠结外,神经炎症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另一个重要病理特征。炎症在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特征性表现为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和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在淀粉样蛋白斑周围聚集,提示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在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作用。在健康成年小鼠,小胶质细胞的生存依赖于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CSF1R)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Β-淀粉样蛋白 淀粉样蛋白斑 神经元纤维缠结 阿尔茨海默氏病 过度磷酸化 老年痴呆症 神经元丢失 stimulating 成年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调控下红花黄色素对Aβ1-42介导的海马神经元突触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莫玉言 侯加卫 +3 位作者 周张玖智 张小燕 杜超 胡艳丽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7-54,共8页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存在下红花黄色素对Aβ1-42诱导的神经元突触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Aβ1-42损伤海马神经元模拟体外AD,不同浓度(0.01、0.1、1g/L)红花黄色素进行干预,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选择最佳浓度。建立纯化海马神经元培养...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存在下红花黄色素对Aβ1-42诱导的神经元突触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Aβ1-42损伤海马神经元模拟体外AD,不同浓度(0.01、0.1、1g/L)红花黄色素进行干预,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选择最佳浓度。建立纯化海马神经元培养体系(NE-S)和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共混合培养体系(MIX-S),两种培养体系分别设立正常对照组、Aβ1-42(15μmol/L)模型组、红花黄色素给药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Blot检测神经元内SAP10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红花黄色素(0.01、0.1、1g/L)能够显著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且具有剂量依赖性;(2)神经元形态结果显示在MIX-S的模型组中神经元突触萎缩状态较NE-S的模型组稍微有所改善。红花黄色素(1g/L)能明显改善NE-S和MIX-S中的神经元突触萎缩状态,但NE-S和MIX-S中的红花黄色素1g/L给药组神经元形态没有差异性;(3)WesternBlot结果显示在MIX-S的模型组中SAP102蛋白表达较NE-S的模型组有所增加。在NE-S和MIX-S中的红花黄色素1g/L给药组SAP102蛋白表达都明显上调,但NE-S和MIX-S中的红花黄色素1g/L给药组SAP102蛋白含量没有差异性。结论星形胶质细胞的存在可增加Aβ1-42损伤的神经元突触蛋白的表达,但并不提高SY对神经元突触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 Β-淀粉样蛋白 神经元 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胶质细胞共生体系对神经营养因子活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蕾 李根林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9-392,共4页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病理特点是感光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进行性丧失。神经营养因子对其保护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通过直接和间接保护通路影响感光细胞...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病理特点是感光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进行性丧失。神经营养因子对其保护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通过直接和间接保护通路影响感光细胞活性。而神经元-胶质细胞共生体系介导的对感光细胞活性的间接保护作用更为重要。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营养因子治疗相关眼病取得了部分进展,这将为延缓视网膜色素变性病情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神经元-胶质细胞共生体系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15-EET对氧糖剥夺/再灌注模型中星形胶质细胞分泌BDNF及共培养体系中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8
作者 李佐凡 张传汉 +1 位作者 万里 张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7-381,共5页
目的通过外源性应用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EET)干预星形胶质细胞,探讨14,15-EET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模型中星形胶质细胞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共培养体系中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氧糖剥夺法建立体外神经元... 目的通过外源性应用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EET)干预星形胶质细胞,探讨14,15-EET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模型中星形胶质细胞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共培养体系中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氧糖剥夺法建立体外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缺血损伤模型,于再灌注期使用外源性14,15-EET孵育星形胶质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不同时间点星形胶质细胞分泌BDNF的变化,随后应用Transwell小室和神经元共培养,采用Tun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结果与对照试剂组相比,14,15-EET可显著刺激OGD/R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BDNF,其作用时间可持续至撤药后至少48 h。此外,14,15-EET孵育的OGD星形胶质细胞可减少共培养体系中OGD神经元的凋亡,这种神经保护作用可被BDNF TrkB受体抑制剂k252a部分逆转。结论在OGD损伤的情况下,外源性应用14,15-EET可刺激星形胶质细胞释放BDNF,后者通过与共培养体系中的神经元TrkB受体相结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糖剥夺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 14 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酮抑制Aβ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所致神经元损伤 被引量:8
9
作者 吴洁 吴红海 +3 位作者 于洋 秦亚彬 韩晓磊 侯艳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39-1543,共5页
目的探究孕酮抑制Aβ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孕酮在阿尔采末病(Alzheimer’s disease,AD)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β组及Aβ加3个浓度孕酮组,分别处理2... 目的探究孕酮抑制Aβ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孕酮在阿尔采末病(Alzheimer’s disease,AD)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β组及Aβ加3个浓度孕酮组,分别处理24 h后,与神经元共培养。MTT法检测神经元的存活率;ELISA检测条件培养液中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水平;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检测星形胶质细胞NF-κB的活性。结果孕酮浓度依赖地抑制Aβ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引起的神经元存活率下降;抑制Aβ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IL-1β和TNF-α释放的升高;抑制Aβ诱导星形胶质细胞NF-κB的活性增加。结论孕酮通过抑制Aβ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采末病 Β-淀粉样蛋白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 孕酮 TNF-α 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内注射脂多糖对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形态学影响及炎性因子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白丽娟 任艳 +2 位作者 罗晓光 姜新 陈晓虹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7-894,共8页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后,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形态学变化及炎性因子的变化。方法健康2月龄、12月龄斯普雷格-道利(Sprague-Dawley,SD)大鼠经腹腔注射LPS(1 mg/kg)后,分别于6 h,12 h,24 h,48 ...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后,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形态学变化及炎性因子的变化。方法健康2月龄、12月龄斯普雷格-道利(Sprague-Dawley,SD)大鼠经腹腔注射LPS(1 mg/kg)后,分别于6 h,12 h,24 h,48 h,1周处死,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treptavidin-peroxidase,SP)法进行抗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抗钙离子结合蛋白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Iba-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不同时间点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阳性存活率及黑质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分别检测相应时间点血及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的变化。结果腹腔注射LPS(1 mg/kg)后,老龄组大鼠小胶质细胞呈明显激活改变,且早于青年组小胶质细胞的高峰;各组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早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毁;老年组脑脊液中各种炎性因子水平高于青年组。结论老化因素与外周炎性介质诱发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脂多糖 多巴胺能神经元 脑脊液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介素6 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苷肌肽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分泌GDNF保护AAPH诱导神经元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郭安臣 赵一龙 +3 位作者 苏芳 李巍巍 王拥军 王群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4期291-297,共7页
目的研究脑苷肌肽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脑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取10只孕16-18 d SD大鼠的胚胎、及10只24 h SD乳鼠的脑组织分别用于原代神经元及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培养,经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培养... 目的研究脑苷肌肽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脑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取10只孕16-18 d SD大鼠的胚胎、及10只24 h SD乳鼠的脑组织分别用于原代神经元及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培养,经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培养的细胞分别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后,给予1 mmol/L、5 mmol/L、10 mmol/L、20 mmol/L和40 mmol/L 2,2-偶氮二(2-甲基丙基咪)二盐酸盐{2,2’-Azobis[(2-methylpropionamidine)dihydrochloride,AAPH]}模拟缺血性卒中诱导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并通过利用分光光度计分析细胞活力,观察AAPH对细胞活力的影响;观察0.025μg/ml、0.05μg/ml和0.1μg/ml脑苷肌肽对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同时制备脑苷肌肽-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比较条件培养基对AAPH诱导的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经分光光度计分析40 mmol/L AAPH为合适诱导损伤浓度,在AAPH损伤4 h后,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脑苷肌肽共同孵育24 h。结果显示0.025μg/ml、0.05μg/ml和0.1μg/ml浓度的脑苷肌肽均能够减轻AAPH造成的星形胶质细胞损伤,但0.05μg/ml和0.1μg/ml的脑苷肌肽的保护作最为显著。0.1μg/ml脑苷肌肽-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能够通过促进胶质细胞分泌胶质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进而保护AAPH诱导的神经元损伤(P〈0.05)。而将0.1μg/ml的脑苷肌肽作用24 h后的细胞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基,在40 mmol/L AAPH诱导神经元损伤后加入脑苷肌肽-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作用24 h。检测神经元细胞活力,发现脑苷肌肽-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能够逆转AAPH造成的神经元损伤,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苷肌肽作为临床常用的神经保护剂,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是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分泌胶质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苷肌肽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2 2-偶氮二(2-甲基丙基咪)二盐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艾结合疗法调控“肾-脑-天癸”系统对PDD大鼠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时柳清 任路 +3 位作者 吕琴 陈海洋 鲁美 周歆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0-175,I0003-I0005,共9页
目的观察针艾结合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PDD)大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探讨针艾结合疗法治疗PDD的潜在机制。方法将36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电针组、艾灸组、针艾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均... 目的观察针艾结合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PDD)大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探讨针艾结合疗法治疗PDD的潜在机制。方法将36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电针组、艾灸组、针艾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均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联合卵巢摘除术(OVX)建立PDD模型。西药组予百忧解(1.8 mg/kg)灌胃,1次/d,共21 d;电针组针刺“百会”、双侧“肾俞”、双侧“太溪”(疏密波,频率在4-20Hz内规律性变化,15 min/次,百会穴不连电针仪),1次/d,共21 d;艾灸组取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予温和灸,20 min/次,1次/3 d,共21 d;针艾组予以电针联合艾灸疗法,电针1次/d,艾灸1次/3 d,共21 d。通过糖水偏好、强迫游泳、旷场实验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估;HE染色、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排列及尼氏小体;免疫荧光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BA-1)阳性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多巴胺、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区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抑郁样行为明显增多(P<0.01);神经元排列紊乱稀疏,细胞形态改变;血清TNF-α含量、海马区IL-1β蛋白水平、IBA-1阳性率、iNOS表达明显增加(P<0.001,P<0.05,P<0.01,P<0.01),多巴胺、IL-10含量、IL-4蛋白水平、Arg-1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01,P<0.01,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抑郁样行为明显减少(P<0.05);神经元排列较为规整紧密,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血清TNF-α含量、海马区IL-1β蛋白水平、IBA-1阳性率、iNOS表达降低(P<0.001,P<0.01,P<0.05,P<0.05),多巴胺、IL-10含量、IL-4蛋白水平、Arg-1表达升高(P<0.05,P<0.01,P<0.05,P<0.05)。结论基于“肾-脑-天癸”系统的针艾结合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PDD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减少脑内炎症的产生,这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促进M2型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天癸”系统 围绝经期抑郁症 小胶质细胞极化 神经元炎症 电针 艾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刺激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海马神经元的兴奋作用(英文)
13
作者 赵珠峰 刘庆莹 朱长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2,共6页
为了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刺激的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作用,本研究将体外纯化培养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TNFα刺激后细胞培养液内谷氨酸的含量;将TNFα刺激后的星形胶质细胞条... 为了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刺激的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作用,本研究将体外纯化培养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TNFα刺激后细胞培养液内谷氨酸的含量;将TNFα刺激后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astrocytic conditioned medium,ACM)作用于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神经元NF-κBp65和谷氨酸的表达。结果表明:(1)TNFα可明显促进星形胶质细胞释放谷氨酸,(2)ACM作用1 5 min即可诱导神经元NF-κBp65的核表达,30 min达高峰,180 min恢复至对照水平,(3)ACM作用60 min可使谷氨酸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明显升高,持续至240 min。提示,TNFα刺激的星形胶质细胞可通过释放谷氨酸等可溶性物质使神经元快速激活、兴奋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星形胶质细胞 培养液 海马神经元 兴奋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羟多巴诱导大鼠黑质的持续胶质细胞反应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胜利 周明 +4 位作者 刘平 张丽艳 徐艳玲 张愚 陈彪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3-138,共6页
本研究将40μg6- 羟多巴注射到SD大鼠一侧纹状体制作Parkinson病动物模型,研究黑质反应性神经胶质增生在Par kinson病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筛选成功的模型大鼠,术后12周处死。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模型大鼠黑质胶质细胞对多巴胺... 本研究将40μg6- 羟多巴注射到SD大鼠一侧纹状体制作Parkinson病动物模型,研究黑质反应性神经胶质增生在Par kinson病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筛选成功的模型大鼠,术后12周处死。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模型大鼠黑质胶质细胞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反应。结果显示:在注射后12周,损伤侧黑质仍然存在明显的星形胶质细胞反应和小胶质细胞激活。此外,小胶质小结和淋巴细胞浸润的存在提示在注射后12周的注射侧黑质内依然有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结论: 6 -羟多巴对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急性损伤可以通过胶质细胞反应从而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产生长期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羟多巴 大鼠 黑质 PARKINSON病 星形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多巴胺能神经元 神经胶质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Aergic网络在神经发育和脑疾病中对髓鞘再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晓迪 张业昊 刘建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1-806,共6页
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分化为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OLs)是中枢神经系统轴突髓鞘形成和脱髓鞘疾病髓鞘再生的关键事件。研究表明,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 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分化为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OLs)是中枢神经系统轴突髓鞘形成和脱髓鞘疾病髓鞘再生的关键事件。研究表明,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GABAergic突触及其网络调控对少突神经胶质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及髓鞘形成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该文总结了近些年关于GABA及其受体在少突胶质细胞谱系中发挥的生物学功能,GABAergic中间神经元与OPCs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介导髓鞘形成的网络调控和未来潜在的候选药物的研究。基于此了解控制OLs分化机制对于确定促进髓鞘修复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围绕GABAergic的研究可能对开发脱髓鞘疾病的新型修复疗法具有潜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GABA能网络 少突胶质细胞 中间神经元 髓鞘再生 神经发育与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雌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内病理特征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刚 廖娥 +3 位作者 钟国超 王凌晞 周泽芬 贺桂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雌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脑内特征性病理改变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3月龄、8月龄、12月龄、16月龄雌性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各6只,断头取脑后进行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光...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雌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脑内特征性病理改变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3月龄、8月龄、12月龄、16月龄雌性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各6只,断头取脑后进行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3月龄AD模型小鼠脑内神经细胞外偶尔可见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eptide,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senile plaque,SP),且SP体积很小;随着年龄的增长,AD模型小鼠脑内SP不仅数量增多,而且体积明显增大[M3=0.600±0.235,M8=8.933±1.730,M12=28.470±1.841,M16=94.130±4.287;P1=0.025,P2=0.000,P3=0.000(M3、M8、M12、M16分别代表3月龄、8月龄、12月龄、16月龄,P1、P2、P3分别代表M3同M8、M8同M12、M12同M16比较所得P值,下同)];AD模型小鼠脑内神经元标志物Neu N的阳性细胞数量随年龄增长呈进行性下降的趋势(M3=1 919.00±58.21,M8=1 717.00±65.83,M12=1 689.00±45.66,M16=1 529.00±45.36;P1=0.011,P2=0.712,P3=0.043);而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C)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阳性细胞数量则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增多(M3=9.2±6.7,M8=1 053.0±171.3,M12=2 058.0±210.8,M16=3 283.0±240.30;P1=0.000,P2=0.000,P3=0.000);而促进Aβ生成的关键酶β-分泌酶(β-site APP cleaving enzyme 1,BACE1)的阳性细胞数量随年龄不断增长增多(M3=2 183.00±85.43,M8=3 466.0±142.5,M12=4 555.00±83.23,M16=5 237.00±133.40;P1=0.000,P2=0.000,P3=0.000),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也得到同样的结果。结论:雌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3月龄开始出现典型AD病理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理改变逐渐加重,无逆转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斑 神经元 星形胶质细胞 Β-分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母活性成分ZMR对慢性MPTP损伤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熊中奎 许刚 +1 位作者 夏宗勤 胡雅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研究知母活性成分ZMR对慢性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损伤小鼠模型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ZMR低剂量组和ZMR高剂量组。模型组、ZMR低剂量组和ZMR高剂量组小鼠经皮下注... 目的研究知母活性成分ZMR对慢性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损伤小鼠模型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ZMR低剂量组和ZMR高剂量组。模型组、ZMR低剂量组和ZMR高剂量组小鼠经皮下注射MPTP及腹腔注射丙磺舒建立慢性MPTP损伤小鼠模型;建模开始1周后,ZMR低剂量组给予ZMR 10 mg.kg-1.d-1,ZMR高剂量组给予ZMR 26 mg.kg-1.d-1,连续灌胃给药60 d。各组小鼠分别进行Rotarod行为学测试,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观察,ELISA法测定纹状体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ZMR低剂量和高剂组的Rotarod行为学得分分别提高20.6%和23.8%(P<0.05);黑质TH阳性细胞分别增加104.1%和228.8%(P<0.05);纹状体GDNF蛋白水平分别提高99.0%和125.5%(P<0.01),纹状体BDNF蛋白水平分别提高76.8%和80.2%(P<0.01)。结论ZMR提高慢性MPTP损伤小鼠模型纹状体GDNF和BDNF蛋白水平,增加黑质TH阳性细胞数量,改善小鼠运动能力。提示ZMR对慢性MPTP损伤小鼠模型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 多巴胺神经元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酪氨酸羟化酶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学
18
《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 CSCD 2005年第3期132-136,共5页
髋关节神经支配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外踝前血管外踝骨膜骨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Atlas钛缆固定上颈椎的应用解剖;吻合血管神经第1跖趾关节移植重建肘关节的解剖学基础;髌骨测量参数分析及其在髌骨假体设计中的意义;骨性蝶腭孔... 髋关节神经支配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外踝前血管外踝骨膜骨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Atlas钛缆固定上颈椎的应用解剖;吻合血管神经第1跖趾关节移植重建肘关节的解剖学基础;髌骨测量参数分析及其在髌骨假体设计中的意义;骨性蝶腭孔的应用解剖;梨状隐窝定位食管入口的解剖学基础;梨状肌上孔内血管损伤致臀内上部坏死的解剖学基础;心房动脉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趾甲的活体解剖测量及其临床意义;入神经营养素-4成熟蛋白基因克隆;受体(N-20)在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的表达;人参银杏复方制剂对缺氧复氧后大鼠海马CA1区NOS表达的影响;大鼠束缚后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Kv3.1和Kv3.2钾离子通道蛋白在大鼠神经系统的分布;对大鼠下丘脑视上核nNOS和c-fos表达的影响;黄体酮对戊四唑致痫大鼠海马内GABA能神经元影响的形态学研究;大鼠孤束核内儿茶酚胺能神经元接受面口部深层组织伤害性信息并向臂旁核投射的形态学研究;神经营养素高亲和力受体在脊髓损伤大鼠运动神经末梢的分布;雌激素对卵巢摘除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急性高眼压后大鼠视网膜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表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研究 GABA能神经元 神经营养素-4 脑内星形胶质细胞 高亲和力受体 解剖学基础 致痫大鼠 C-FOS表达 心内神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