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神经元理论优化生活垃圾收运路线 被引量:20
1
作者 贾学斌 刘冬梅 孙喆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9-820,832,共3页
依据神经元理论、搜索技术、递归调用理论等优化理论,对收运路线系统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垃圾收集频率进行分析探讨,科学地提出了垃圾点在存在收集频率问题时,优化的收运路线方案的确定方法.确定以收运线路总行程最短为目标函数,以... 依据神经元理论、搜索技术、递归调用理论等优化理论,对收运路线系统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垃圾收集频率进行分析探讨,科学地提出了垃圾点在存在收集频率问题时,优化的收运路线方案的确定方法.确定以收运线路总行程最短为目标函数,以满足各垃圾点收集频率等要求为约束条件,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计算机程序.通过快速、准确的计算,建立城市垃圾收运路线的优化系统是可行的,为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提供可能,为实现城市垃圾收运系统的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垃圾 神经元理论 路线优化 最短行程 收集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神经元理论在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春华 顾莹 刘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44-1349,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指导的视频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执行功能训练,每次40min,每日1次,每周5次,共4周。观察组先进行... 目的:探讨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指导的视频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执行功能训练,每次40min,每日1次,每周5次,共4周。观察组先进行执行功能镜像神经元疗法20min,然后再进行常规执行功能训练20min,每日1次,每周5次,共4周。治疗前后两组均进行执行功能缺陷综合征的行为学评价检测(behavioral assessment of the dysexecutive syndrome,BADS)和事件相关电位的测定(P300、N200)。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间执行功能测验评分比较,治疗组除规则转换卡片测验、时间判断测验外,其余各项指标(动作计划测验、找钥匙测验、动物园分布图测验、修订六元素测验及测验总分)均较对照组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间进行事件相关电位的比较,观察组P300潜伏期及波幅较对照组相比,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镜像神经元疗法对脑卒中执行功能障碍患者有明确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执行功能障碍 镜像神经元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视频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 被引量:7
3
作者 刘艳 刘春英 +2 位作者 陈光希 沈晶 余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指导的视频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2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采用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制作的康复训练视频指导... 目的探讨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指导的视频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2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采用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制作的康复训练视频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结果实施康复护理干预1个月两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提高,干预后观察组上述2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运用视频视觉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更有利于患者偏瘫肢体活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镜像神经元理论 康复护理 视频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及其哲学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殷筱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4-18,共5页
认知神经科学是目前国内外倍受关注的科学分支 ,它立足于功能定位理论与神经元理论 ,试图揭开人类认知活动的脑机制之谜。认知神经科学在一系列认知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进展 ,但仍存在着诸多悬而未决的难题。本文在概述这一学科的形... 认知神经科学是目前国内外倍受关注的科学分支 ,它立足于功能定位理论与神经元理论 ,试图揭开人类认知活动的脑机制之谜。认知神经科学在一系列认知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进展 ,但仍存在着诸多悬而未决的难题。本文在概述这一学科的形成发展过程、主要成就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理论 感觉 知觉 脑机制 大脑 记忆 语言 意识 运动控制 认知神经科学 心灵哲学 功能定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视频示范训练对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春华 顾莹 刘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指导的视频示范训练对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7月40例住院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予常规执行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先看相应训... 目的探讨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指导的视频示范训练对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7月40例住院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予常规执行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先看相应训练动作的示范视频,再进行训练。治疗前后两组采用执行功能缺陷综合征行为学评价(BAD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除规则转换卡片测验、找钥匙测验外,其余各分项评分及测验总分均较对照组提高(t〉2.9,P〈0.05)。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镜像视频示范训练对脑卒中执行功能障碍患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执行功能障碍 镜像神经元理论 镜像视频示范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观察疗法对脑梗死后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圆衍 朱美红 +2 位作者 曾明 陈峤鹦 傅建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66-1069,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运动观察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6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1)。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运动观察疗法,共治疗8周... 目的研究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运动观察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6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1)。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运动观察疗法,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改良Ashworth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t|>2.651,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t|>2.048,P<0.05)。结论运动观察疗法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运动 运动观察疗法 镜像神经元理论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