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9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大鼠神经元形态学及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葛亚丽 冯善武 +5 位作者 宋娟 邵芹 杨建军 金毅 周志强 段满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53-256,I0003,共5页
目的:观察四种不同程度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联合控制性降压对大鼠脑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及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4种不同程度血液急性稀释联合控制性降... 目的:观察四种不同程度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联合控制性降压对大鼠脑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及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4种不同程度血液急性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的四个实验组,即血细胞比容(Hct)30%、25%、20%和15%组,应用硝普钠控制平均动脉压在50-60mmHg,持续1 h。术中通过股动、静脉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并于血液稀释前即刻(T0)、降压前即刻(T1)、降压后30min(T2)和停降压后30min(T3)分析和记录HR、CVP,及动脉血气分析。血液稀释后3 h处死大鼠,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脑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CA1区nNOS的表达。结果:①实验组动物HR在T1、T3与T0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T2与T0相比有所上升(P〈0.05)。实验全程CVP无明显改变。②光镜下示Hct 20%和15%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结构改变明显;电镜下示海马CA1区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评分明显高于其余三组。③Hct 25%、20%和15%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nNOS表达较假手术组及Hct 30%组逐渐显著上调。结论:维持控制性降压,使平均动脉压维持在50-60mmHg 1 h,脑组织通过适度上调nNOS,能较好地耐受Hct≥25%的ANH;而联合Hct≤20%的ANH时,nNOS过度激活,神经元发生明显的缺血、缺氧性形态学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控制性降压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神经元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松解与电针疗法对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八肽胆囊收缩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孙红梅 曹榕娟 +6 位作者 郭长青 吴海霞 许红 李晓泓 刘乃刚 乔晋琳 陈占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7-760,855,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表达的变化,探讨针刀松解和电针法治疗该综合征的中枢镇痛机制.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和电针组,造模... 目的:通过观察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表达的变化,探讨针刀松解和电针法治疗该综合征的中枢镇痛机制.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和电针组,造模28d后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分别观察下丘脑nNOS、 CCK-8阳性神经元和纤维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nNOS、 CCK-8阳性细胞和纤维数量较正常组增多;针刀组及电针组大鼠较模型组下丘脑nNOS阳性细胞和纤维的表达增多,光密度升高,而CCK-8阳性细胞的表达减少,光密度降低.结论:针刀松解法与电针可通过增加下丘脑nNOS及减少CCK-8的表达,达到中枢镇痛的目的,以减轻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引起的下腰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3腰椎横突综 针刀松解法 电针 下丘脑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八肽胆囊收缩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夹伤合并晶状体损伤大鼠视网膜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秦柏 管怀进 +1 位作者 张俊芳 沈爱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28-1131,共4页
目的观察视神经夹伤合并晶状体损伤大鼠视网膜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方法建立视神经夹伤合并晶状体损伤大鼠模型,Western blot检测正常组及损伤后不同时间点nNOS在术侧和对侧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 目的观察视神经夹伤合并晶状体损伤大鼠视网膜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方法建立视神经夹伤合并晶状体损伤大鼠模型,Western blot检测正常组及损伤后不同时间点nNOS在术侧和对侧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NOS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和定位。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NOS蛋白在正常视网膜中明显表达;在术侧视网膜中,从损伤后1 d开始nNOS蛋白的表达下降,术后3 d表达最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d开始上升,7 d达高峰,但未达到正常表达水平,7 d时的表达水平与5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时表达又下降。对侧视网膜中,nNOS的变化趋势与术侧基本一致,但各时间点变化幅度较小。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nNOS主要表达在节细胞层,在外丛状层有微弱表达,与NeuN标记的神经元共定位。结论 nNOS在视神经夹伤合并晶状体损伤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表达明显改变,晶状体损伤能促进视神经夹伤大鼠术侧和对侧视网膜中神经元的存活,提示晶状体损伤能同时保护同侧和对侧视网膜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夹伤 晶状体损伤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神经元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进程中下丘脑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共表达
4
作者 张露青 张枫 +1 位作者 李雷 丁炯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5-710,共6页
目的:观察Wistar-Kyoto(WKY)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下丘脑室旁核(PVN)和视上核(SON)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的共表达,以及加压素(AVP)和nNOS基因水平的表达差异.方法:应用免... 目的:观察Wistar-Kyoto(WKY)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下丘脑室旁核(PVN)和视上核(SON)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的共表达,以及加压素(AVP)和nNOS基因水平的表达差异.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合RT-PCR技术.结果:SHR和WKY大鼠PVN和SON内都有大量的nNOS和AT-1R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并部分共存,但SHR组nNOS和AT-1R共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之一致,SHR组PVN和SON内nNOS和AVP mRNA含量都高于对照组.结论:在高血压发病进程中,NO发生代偿性增加,可部分负反馈抑制中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但这种抑制不能完全逆转过度激活的血管紧张素Ⅱ和AV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紧张素Ⅱ1受体 加压素 下丘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鳄与大鼠延髓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比较
5
作者 李怀斌 吴锋 +1 位作者 龚鑫 熊克仁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扬子鳄与大鼠延髓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为生物进化及扬子鳄种群遗传保护提供比较解剖学资料。方法:扬子鳄6只,SD大鼠15只。两种动物再各分3次进行分次实验... 目的:观察并比较扬子鳄与大鼠延髓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为生物进化及扬子鳄种群遗传保护提供比较解剖学资料。方法:扬子鳄6只,SD大鼠15只。两种动物再各分3次进行分次实验,每次扬子鳄2只,SD大鼠5只,同一时间内电击处死后,取延髓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黑马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扬子鳄与大鼠延髓n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特征。结果:扬子鳄与大鼠延髓均可见椭圆形、圆形、梭形、多角形的nNOS阳性神经元成团或散在分布,但不同形态的细胞数量大多存在差异(P<0.05);两种动物延髓nNOS阳性神经元均以中、小细胞为主,大细胞相对较少;与扬子鳄相比,大鼠延髓同节段nNOS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增加,灰度值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扬子鳄与大鼠延髓nN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细胞平均灰度值及细胞的大小形态等分布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提示延髓nNOS神经元的分布差异可能与不同物种延髓执行其相关神经系统生理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大鼠 延髓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切断术后小鼠胰岛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免疫阳性神经末梢的变化
6
作者 董梁 宋跃华 凌树才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1-763,共3页
目的:观察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胰岛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免疫阳性神经末梢分布的变化.方法:将28只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小鼠行膈下食管迷走神经前、后干切断术,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术后3、 5、 7、 14d分别处... 目的:观察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胰岛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免疫阳性神经末梢分布的变化.方法:将28只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小鼠行膈下食管迷走神经前、后干切断术,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术后3、 5、 7、 14d分别处死小鼠,取胰冷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显色.结果: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胰岛内均可观察到nNOS免疫阳性的副交感神经节和神经末梢存在,神经末梢在胰岛周围或深入内部,呈树枝状或念珠状分布,大多成束走行.迷走神经切断后小鼠胰内胰岛nNOS免疫阳性神经末梢的分布密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胰岛内nNOS免疫阳性神经末梢与迷走神经存在较大的相关性,提示NO是副交感神经调节胰岛分泌的主要神经递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迷走神经切断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对小鼠心肌缺血后适应保护作用的影响
7
作者 王卉 王继厂 李庆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4-7,95,共5页
目的观察缺血后适应对离体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对缺血后适应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n=10):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再灌注+nNOS抑制剂7-硝基吲唑(I/R+... 目的观察缺血后适应对离体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对缺血后适应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n=10):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再灌注+nNOS抑制剂7-硝基吲唑(I/R+7-NI)组、缺血后适应(IPostC)组和缺血后适应+7-NI(IPostC+7-NI)组。每组小鼠心脏离体连接到Langendorff灌注系统进行逆行灌注,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并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结构。结果①与I/R组比较,IPostC组的LVDP和+dP/dtmax升高,LVEDP和-dP/dtmax降低;I/R+7-NI组的LV-EDP和-dP/dtmax降低;与IPostC组比较,IPostC+7-NI组的LVDP和+dP/dtmax降低,LVEDP和-dP/dtmax升高。②与I/R组比较,IPostC组和I/R+7-NI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与IPostC组比较,IPostC+7-NI组梗死面积增大。③IPostC组和I/R+7-NI组心肌细胞损伤较轻;I/R组和IPostC+7-NI组心肌细胞损伤明显。结论缺血后适应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nNOS可能参与缺血后适应心肌保护作用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适应 缺血再灌注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大鼠局灶性缺血脑组织内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茹 成红学 +2 位作者 吴海琴 王虎清 郭荷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9-672,共4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海马神经元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由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成,葛根素腹腔注射干预治疗,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方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海马神经元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由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成,葛根素腹腔注射干预治疗,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方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点前后海马区n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变化。结果 2 h和12 h干预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4 h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2 h组海马nNOS阳性细胞开始增加,12 h组最高,24 h组较前有所下降;干预组大鼠海马nNOS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nNOS参与早期脑缺血损伤,葛根素通过抑制nNOS表达对大鼠脑神经元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葛根素 脑缺血损伤 神经一氧化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腰神经根受压后背根神经节及脊髓后角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劼 彭裕文 +3 位作者 刘才栋 顾红玉 方有生 沈馨亚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01-505,共5页
目的 :探讨大鼠腰神经根受压后后背根神经节和脊髓后角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用 12只 Wistar大鼠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正常组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结合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研究。结果 :大鼠腰神经根受压后 ... 目的 :探讨大鼠腰神经根受压后后背根神经节和脊髓后角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用 12只 Wistar大鼠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正常组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结合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研究。结果 :大鼠腰神经根受压后 4周 ,实验组背根神经节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细胞数、平均面积明显增多 ,脊髓后角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末梢也明显增多 ,与正常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神经元形态以中、小型细胞为主。结论 :大鼠腰神经根受压后感觉神经元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上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性腰腿痛 背根神经 脊髓 后角 一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慢性应激大鼠顶皮质和丘脑网状核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健 熊克仁 丁艳霞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57-159,F0004,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对慢性应激大鼠顶皮质和丘脑网状核(thalamic reticular nucleus,TRN)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连续21d给予大鼠各种应激性刺激,并予21d电针治疗,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慢性应... 目的:观察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对慢性应激大鼠顶皮质和丘脑网状核(thalamic reticular nucleus,TRN)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连续21d给予大鼠各种应激性刺激,并予21d电针治疗,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慢性应激对大鼠顶皮质和TRN内nNOS的表达,并观察电针治疗后nNOS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顶皮质内nNOS的表达减弱,而TRN内的表达增强;电针后顶皮质内nNOS的表达增强,而TRN内nNOS的表达减弱。结论:电针可调节nNOS在大鼠顶皮质和TRN内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顶皮质 丘脑网状核 电针 一氧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及恢复睡眠对大鼠海马和皮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红莲 赵忠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4-306,共3页
目的研究快速眼动(REM)睡眠剥夺和睡眠恢复对大鼠海马及皮质区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转录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两组,分别为REM睡眠剥夺组(SD组)和对照组(空白对照组:CC组和环境对照组:TC组)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 目的研究快速眼动(REM)睡眠剥夺和睡眠恢复对大鼠海马及皮质区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转录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两组,分别为REM睡眠剥夺组(SD组)和对照组(空白对照组:CC组和环境对照组:TC组)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大鼠REM睡眠剥夺模型,获取海马及皮质组织,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REM睡眠剥夺13、、5及7天、恢复睡眠6、12、24及48 h大鼠皮质、海马nNOS mRNA的表达。结果CC组和TC组海马及皮质nNOS 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REM睡眠剥夺1天和3天组nNOS mRNA表达增多,睡眠剥夺5天组nNOS mRNA表达明显升高,睡眠剥夺7天组nNOS mRNA达到峰值(0.691±0.008,P<0.01),睡眠恢复后6 h、12 h和24 h组nNOS mRNA表达仍高于TC组。结论大鼠REM睡眠剥夺增加皮质、海马nNOS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海马 链反应 一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同军 吴锋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hypothalamic nucleus,PVN)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表达的变化,探讨PVN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代谢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hypothalamic nucleus,PVN)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表达的变化,探讨PVN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代谢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高糖诱导大鼠代谢综合征24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代谢综合征大鼠PVN内nNOS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PVN内nNOS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PVN内nNOS的表达在代谢综合征大鼠中明显升高,nNOS活性改变可能与代谢综合征神经内分泌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 下丘脑室旁核 一氧化 一氧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化痰方对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脑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袁德培 李军 王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4年第4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化痰方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15月龄Wistar大鼠 6 0只 ,随机分成 6组 :正常组、假手术组 (PBS组 )、老年性痴呆 (AD)模型组、脑复康组 ,补肾活血化痰方低、高剂量组。大鼠双侧前脑基底核 (Basalnucleusof...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化痰方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15月龄Wistar大鼠 6 0只 ,随机分成 6组 :正常组、假手术组 (PBS组 )、老年性痴呆 (AD)模型组、脑复康组 ,补肾活血化痰方低、高剂量组。大鼠双侧前脑基底核 (BasalnucleusofMeynert,NBM)注射鹅膏覃氨酸 (Ibotenicacid ,IBO)损毁前脑基底核造痴呆模型。动物经治疗处理2 8d后 ,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试验 ,并检测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阳性细胞数。结果 行为学实验显示 :脑复康组、补肾活血化痰方低高剂量组与其它 3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 ;模型组nNOS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正常组和PBS组 (P <0 0 1) ,高剂量组nNOS细胞的表达近似于正常。结论 补肾活血化痰方能抑制痴呆大鼠模型海马区nNOS神经元受损 ,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记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化痰方 老年性痴呆 一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诱导的伤害性感受过程中神经元型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上调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维娜 谷红霞 +4 位作者 胡玉燕 李淑琴 孙晓彩 李文斌 李清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8-491,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甲醛炎性痛过程中,脊髓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变化。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SD大鼠脊髓nNOS和iNOS的表达。结果:注射甲醛后1、12、24、48h和72h,大鼠腰5脊髓后角浅层nNO... 目的:观察大鼠甲醛炎性痛过程中,脊髓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变化。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SD大鼠脊髓nNOS和iNOS的表达。结果:注射甲醛后1、12、24、48h和72h,大鼠腰5脊髓后角浅层nNOS和iNOS表达均上调,且其上调趋势与大鼠甲醛实验中的痛行为反应相一致。脊髓后角深层和后角周围白质区也可见一些iNO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其表达变化趋势与上述浅层的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相似。结论:nNOS和iNOS共同参与了甲醛诱导的伤害性感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诱导一氧化 痛觉过敏 脊髓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滞留脑病模型大鼠内侧隔核-斜角带垂直支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的改变
15
作者 刘跃 王怀经 +5 位作者 王怀星 李振中 王晓溪 王越 邢子英 贾曼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 :探讨淋巴滞瘤脑病模型大鼠内侧隔核 斜角带垂直支 (Septummedialis verticaldiagonalbandcomplex ,SM vDB)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NOS)表达与空间参考记忆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记忆获得... 目的 :探讨淋巴滞瘤脑病模型大鼠内侧隔核 斜角带垂直支 (Septummedialis verticaldiagonalbandcomplex ,SM vDB)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NOS)表达与空间参考记忆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记忆获得后及淋巴滞留脑病期间 ,大鼠SM vDB的NOS阳性神经元 ,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 )训练组阳性神经元数比对照组分别增加 96.91 % ,62 .96% (P <0 .0 1 ) ,与逃避潜伏期呈明显负相关 (SMr=-0 .7646,P <0 .0 1 ;vDBr=-0 .81 5 2 ,P <0 .0 1 ) ;细胞面积分别增加 42 .5 1 % ,3 5 .0 0 % (P <0 .0 1 ) ;免疫反应灰度值分别增加1 3 0 .5 1 % ,1 1 5 .41 % (P <0 .0 1 )。 (2 )脑病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 ,阳性神经元数量分别减少 2 5 .91 % ,2 0 .1 3 % (P <0 .0 1 ) ,与逃避潜伏期呈明显负相关 (SMr=-0 .65 3 8,P <0 .0 1 ;vDBr=-0 .72 42 ,P <0 .0 1 ) ;细胞面积分别减少1 4.92 % ,1 2 .97% (P <0 .0 1 ) ,免疫反应灰度值分别减少 3 3 .3 4% ,41 .5 4% (P <0 .0 1 )。结论 :淋巴滞留性脑病神经元NOS表达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滞留脑病模 空间参考记忆 一氧化 内侧隔核-斜角带 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给锂小鼠大脑皮层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时程变化
16
作者 杨芳 李积胜 +3 位作者 杨烽 张珩 王华仁 陈俊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6-328,共3页
目的:为阐明锂对脑发育影响的机理,探讨急性给锂不同时程对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氯化锂,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急性给锂后24h内不同时程小鼠大脑皮层nNOS阳性神经元数目... 目的:为阐明锂对脑发育影响的机理,探讨急性给锂不同时程对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氯化锂,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急性给锂后24h内不同时程小鼠大脑皮层nNOS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结果:急性给锂即刻小鼠大脑皮层nNOS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加,1h后达到高峰,6h和12h恢复到正常水平,24h较12h又有所增高,但仍处于正常水平。结论:急性给锂对小鼠大脑皮层nNOS活性有一定影响,这种变化可能是锂神经毒性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阳性神经元 大脑皮层 小鼠 急性 时程变化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阳性神经元数目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nNOS活性 发育影响 腹腔注射 神经毒性 24h 氯化锂 ABC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在小鼠脑内的分布 被引量:17
17
作者 谢兴国 蔡文琴 +1 位作者 张吉强 李成仁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合酶 (NOS)在小鼠脑内的分布。方法 :用NADPH 黄递酶组织化学技术 ,观察了NOS阳性神经元在小鼠脑内的分布和形态。结果 :在大脑皮质、纹状体、基底前脑、杏仁核、下丘脑和脑干等处有较多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分...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合酶 (NOS)在小鼠脑内的分布。方法 :用NADPH 黄递酶组织化学技术 ,观察了NOS阳性神经元在小鼠脑内的分布和形态。结果 :在大脑皮质、纹状体、基底前脑、杏仁核、下丘脑和脑干等处有较多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组织化学 小鼠 一氧化 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在大鼠前脑的分布 被引量:18
18
作者 姚志彬 袁群芳 +1 位作者 顾耀铭 陈以慈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28-332,共5页
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在大鼠前脑结构的分布和形态,结果显示在大脑皮质、纹状体、嗅球、杏仁核、基底前脑和下丘脑有较多一氧化氮合成酶神经元分布,这些神经元大多显示了Golgi样染色外观,它们尚不能与任... 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在大鼠前脑结构的分布和形态,结果显示在大脑皮质、纹状体、嗅球、杏仁核、基底前脑和下丘脑有较多一氧化氮合成酶神经元分布,这些神经元大多显示了Golgi样染色外观,它们尚不能与任何已知的神经递质类型神经元单一相对应.皮质、嗅球、纹状体和Calleja氏岛分别含有中等密度和密集的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纤维,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纤维较细,带有小的或中等大小的膨体,相互编织成疏密不等的纤维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一氧化 NADPH黄递 前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对脊髓损伤大鼠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曾旭 刘德明 +2 位作者 王文敏 杨宝林 龙飞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1-403,F006,共4页
目的 :探讨丹参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 :大鼠按Allen’s法制备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腹腔注射治疗 ;用NADPH d组化方法测定NOS神经元变化 ,并做图像分析。结果 :脊髓损伤大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后 ,脊髓前角内的NOS... 目的 :探讨丹参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 :大鼠按Allen’s法制备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腹腔注射治疗 ;用NADPH d组化方法测定NOS神经元变化 ,并做图像分析。结果 :脊髓损伤大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后 ,脊髓前角内的NOS阳性细胞增多 ,表达升高 ;而后角内几乎未见阳性细胞。结论 :脊髓损伤大鼠经过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后 ,脊髓前角内NO的合成增加 ,但后角内NO合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 脊髓损伤 大鼠 一氧化 神经元 脊髓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大脑皮质微血管的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及终末的正常分布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生福 童鑫康 +2 位作者 姜平 凌树才 王鹤鸣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研究正常大鼠大脑皮质额、顶、枕、颞叶的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神经元及NOS阳性终末的分布,尤其注意它们与皮质微血管的关系。方法:采用NADPH-d组化方法。结果:NOS阳性神经元在皮质各层散在分布,数量较少,额... 目的;研究正常大鼠大脑皮质额、顶、枕、颞叶的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神经元及NOS阳性终末的分布,尤其注意它们与皮质微血管的关系。方法:采用NADPH-d组化方法。结果:NOS阳性神经元在皮质各层散在分布,数量较少,额、顶叶约半数的NOS神经元直接与皮质血管构成接触,枕、额叶中约三分之一的NOS神经元与皮质血管构成接触。而NOS阳性纤维多且密集成网状,额、顶叶的终末数量明显多于枕、颞叶,其中6%~7%的阳性终末分布至血管壁。结论:大脑皮质内的NOS神经元及NOS阳性终末参与皮质微循环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大脑皮质 微血管 一氧化 神经元 终末 正常分布 研究 微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