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9μA 0.039 mm^(2)的神经信号采集前端IC
1
作者 顾文菁 张轩 姚镭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2,共4页
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降低单位通道所消耗的功耗和硅面积成为设计多通道植入式神经接口电路的关键。提出了一种在通道内使用低功耗比较器将模拟信号转化为带有神经动作电位(AP)特征的数字信号的方式来降低单位通道的功耗和面积,所提出的... 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降低单位通道所消耗的功耗和硅面积成为设计多通道植入式神经接口电路的关键。提出了一种在通道内使用低功耗比较器将模拟信号转化为带有神经动作电位(AP)特征的数字信号的方式来降低单位通道的功耗和面积,所提出的原型电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带通滤波器和比较器,在中芯国际(SMIC)0.18μm CMOS标准工艺下设计和制造,核心电路面积为0.039 mm^(2)。在实验室测试环境中,电路的中频增益为63.2 dB,在0.3~10 kHz带宽范围内的总等效输入噪声为6.1μVrms,噪声效率因子(NEF)为2.2,该电路能够识别18μVPP的信号,在1.8 V电源电压下的功耗仅为1.66μ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信号采集IC 低功耗 小面积 低噪声放大器 带通滤波器 比较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机接口的嗅觉神经信号识别筛查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
2
作者 段言 王天星 +4 位作者 袁群琛 石颖倩 胡燕婕 庄柳静 王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50-1658,共9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脑机接口的嗅觉神经信号筛查阿尔茨海默症的方法。针对哺乳动物嗅觉系统的生理结构,设计开发了植入式柔性神经电极,将电极植入小鼠嗅觉系统,读取在体嗅觉神经信号。以阿尔茨海默症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提取模型小鼠和...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脑机接口的嗅觉神经信号筛查阿尔茨海默症的方法。针对哺乳动物嗅觉系统的生理结构,设计开发了植入式柔性神经电极,将电极植入小鼠嗅觉系统,读取在体嗅觉神经信号。以阿尔茨海默症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提取模型小鼠和对照小鼠的自发嗅觉神经活动,分析了神经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的分布差异,结果表明阿尔茨海默症小鼠嗅觉系统中存在异常的神经振荡。此外,提出了一种基于嗅觉神经信号的阿尔茨海默症分类识别与筛查方法。对嗅觉神经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利用多种机器学习模型实现了阿尔茨海默症的分类,其中ANN模型准确率最高,达到89.98%。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方法为AD疾病的筛查与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阿尔茨海默症诊断 嗅觉神经信号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信号经皮传输的电路设计与仿真实验 被引量:2
3
作者 蒋琦 赵春宇 +3 位作者 陈大跃 黄震宇 朱成刚 谢国权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7-352,共6页
本研究旨在实现利用神经动作电信号控制多自由度假肢。针对植入的神经信号电极,研究了神经信号的放大。为了使植入电极测得的神经信号能无线地传至体外,作者借助E类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受负载电阻影响的特点,通过时分复用技术实现了多... 本研究旨在实现利用神经动作电信号控制多自由度假肢。针对植入的神经信号电极,研究了神经信号的放大。为了使植入电极测得的神经信号能无线地传至体外,作者借助E类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受负载电阻影响的特点,通过时分复用技术实现了多路神经信号的经皮传输与识别。文中叙述的植入体内的放大电路、经皮发射电路均是通过体外E类功率放大器发射的射频磁场经感应线圈而获得工作电源。最后用本研究研制的电路模拟神经信号控制多自由度假肢,验证了神经信号的放大、经皮传输、识别控制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自由度假肢 神经信号控制 神经信号的放大、经皮传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信号再生专用微电子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谢书珊 王志功 +3 位作者 吕晓迎 沈晓燕 黄宗浩 潘海仙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57-1162,共6页
根据神经束电信号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中枢神经束电信号探测放大和再激励的微电子系统设计方案,功能单元包括微弱神经电信号探测电路、交流信号耦合电路和神经束再激励电路.为面向生物体植入应用,系统设计主要考虑功耗、噪声和交流耦... 根据神经束电信号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中枢神经束电信号探测放大和再激励的微电子系统设计方案,功能单元包括微弱神经电信号探测电路、交流信号耦合电路和神经束再激励电路.为面向生物体植入应用,系统设计主要考虑功耗、噪声和交流耦合输入等性能.另外,设计了2种运算放大器单元,分别是用于前置电路的低噪声、低功耗两级运算放大器和具有高增益、高驱动能力的输入输出全摆幅恒跨导折叠运算放大器.系统采用CSMC双层多晶硅双层金属(DP-DM)标准0.5μm CMOS工艺设计完成.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芯片实现了微弱低频电信号放大功能,可用于神经信号再生应用,功耗和体积满足生物体植入式器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 神经信号 探测 噪声 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关联分析在脑神经信号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谢松云 张海军 +2 位作者 李楠 张振中 白树林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2-125,共4页
脑神经信号属于非平稳随机信号,是一类难以进行分类识别的信号。为改进这类信号的分类效果,提出了将灰关联理论应用于脑神经信号的分类。首先介绍了灰关联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脑神经信号灰色模型(Grey Model)——GM(1,1)模型,... 脑神经信号属于非平稳随机信号,是一类难以进行分类识别的信号。为改进这类信号的分类效果,提出了将灰关联理论应用于脑神经信号的分类。首先介绍了灰关联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脑神经信号灰色模型(Grey Model)——GM(1,1)模型,估计出每一个模型参数a和b,将其中模型参数b作为特征值用于灰关联分析,得到第1次分类结果,然后在认真分析第1次分类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二次分类方法。通过二次分类,实现了对脑神经信号的有效分类识别,其分类正确率高达88%。结果表明,将灰关联技术用于非平稳随机信号的分类与识别是可行而有效的,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关联 非平稳随机信号 神经信号 特征值 正确分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后肢运动的脊髓神经信号追踪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沈晓燕 杜薇 洪波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3-396,共4页
为了研究对控制后肢运动的脊髓神经信号的追踪方法,设计了一种跟踪监测大鼠脊髓神经信号传导通路的实验方案。首先采用串脉冲对大鼠运动皮层代表区进行刺激,确定诱发对侧后肢运动的皮层区域;然后电刺激该脑皮层功能区,在脊髓上用只有针... 为了研究对控制后肢运动的脊髓神经信号的追踪方法,设计了一种跟踪监测大鼠脊髓神经信号传导通路的实验方案。首先采用串脉冲对大鼠运动皮层代表区进行刺激,确定诱发对侧后肢运动的皮层区域;然后电刺激该脑皮层功能区,在脊髓上用只有针尖裸露的针电极多点监测和记录脊髓神经信号,利用幅值对比方法确定控制后肢运动的脊髓神经信号传导路径中的有效位点。经相干性分析得到两有效传输位点间信号的相干函数值为0.9918,证明了这两个信号高度相关;并计算得到控制下肢运动的脊髓神经信号的传导速度约为40m/s。结果表明这种电子信息学方法追踪控制后肢运动的神经信号在脊髓中的传导路径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重建 神经信号追踪 运动控制 脊髓损伤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神经信号采集的高PSRR及CMRR植入式模拟前端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朝晖 谢宇智 +1 位作者 赵明剑 李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20,共6页
针对人体内神经电信号非常微弱、噪声大、环境干扰大等特点,研究与设计了一款应用于神经信号采集的高电源抑制比(PSRR)和共模抑制比(CMRR)的低噪声植入式模拟前端.该模拟前端采用全差分结构来实现模拟前端中的前置放大器、开关电容滤波... 针对人体内神经电信号非常微弱、噪声大、环境干扰大等特点,研究与设计了一款应用于神经信号采集的高电源抑制比(PSRR)和共模抑制比(CMRR)的低噪声植入式模拟前端.该模拟前端采用全差分结构来实现模拟前端中的前置放大器、开关电容滤波器及可变增益放大器,使得电路具有较好的电源抑制比和共模抑制比;采用斩波调制技术来抑制电路的低频噪声,并通过带电流数模转换器(DAC)的纹波抑制环路来抑制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纹波,从而使该模拟前端在具有高PSRR和CMRR的同时能保持低噪声性能.文中采用0.18μm CMOS工艺设计该模拟前端芯片,版图后仿真结果表明,该模拟前端在0.1 Hz^10 k Hz内的等效输入噪声为2.59μV,实现了46.35、52.18、60.02、65.95 d B可调增益,CMRR和PSRR分别可达146及108d B,很好地满足了植入式神经信号采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信号 模拟电路 模拟前端 植入式器件 高电源抑制比 高共模抑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神经信号采集与模式识别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后金 袁保宗 Douglas Baxter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8-41,共4页
研究并实现了生物神经信号实时采集和分析系统,其集生物信号采集、模式识别、反馈控制于一体;设计了交替缓冲方法实现采集和存储的数据共享;提出了多速率压缩算法以实时分析采集信号的特征;给出了生物神经信号的模式识别的准则。该系统... 研究并实现了生物神经信号实时采集和分析系统,其集生物信号采集、模式识别、反馈控制于一体;设计了交替缓冲方法实现采集和存储的数据共享;提出了多速率压缩算法以实时分析采集信号的特征;给出了生物神经信号的模式识别的准则。该系统已在生物神经信号采集中得到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神经信号 信号采集 信号处理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神经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敏 孙建涛 +1 位作者 宋永吉 贾爱宾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6期65-67,共3页
为获得清醒动物行为的神经活动记录,以可编程片上系统(Programmable System on Chip,PSoC)为核心建立了微型、便携式记录系统,并经长期植入的电极与鼠大脑皮层连接。用PSoC芯片CY8C29466实现了信号的放大、滤波、A/D转换和串行通讯等功... 为获得清醒动物行为的神经活动记录,以可编程片上系统(Programmable System on Chip,PSoC)为核心建立了微型、便携式记录系统,并经长期植入的电极与鼠大脑皮层连接。用PSoC芯片CY8C29466实现了信号的放大、滤波、A/D转换和串行通讯等功能,信号处理用LabVIEW虚拟仪器技术完成。研究结果显示该系统可以真实地记录和分析神经元细胞外放电活动,连续记录可以达7天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编程片上系统 植入电极 神经信号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神经信号检测的低压前馈补偿运算跨导放大器
10
作者 梁帮立 王志功 +3 位作者 王余峰 吕晓迎 章丽 熊明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2-196,201,共6页
采用CSMC0·6μmCMOS工艺设计实现了低压、低功耗的多级运算跨导放大器。本设计引入了无密勒电容的前馈补偿技术,规避了芯片集成电容以降低噪声并减小成本,获得了高达630MHz的单位增益带宽以及79度裕度的高稳定性。电路工作于2·... 采用CSMC0·6μmCMOS工艺设计实现了低压、低功耗的多级运算跨导放大器。本设计引入了无密勒电容的前馈补偿技术,规避了芯片集成电容以降低噪声并减小成本,获得了高达630MHz的单位增益带宽以及79度裕度的高稳定性。电路工作于2·5V±1·25V),功耗16mW,开环直流增益85dB,3dB带宽116kHz,可基本满足神经信号检测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信号检测 运算跨导放大器 前馈补偿 CMOS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病下丘脑神经信号及针灸作用的研究纂要
11
作者 袁锦虹 刘志诚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8期1438-1440,共3页
近年研究表明 ,肥胖是由特定的生化因子引起的一系列进食调控和能量代谢紊乱的疾病 ,发病过程十分复杂。因此 ,肥胖病病因学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研究热点 ,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尤其对下丘脑神经信号转导在肥胖病中的作用有很深的认识。
关键词 肥胖病 下丘脑 神经信号 针灸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神经信号检测的传感器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婧 李醒飞 +3 位作者 孙斐 钟莹 单秋云 王盼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11,共3页
探讨了一种用于神经信号检测的新型传感器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一种由二维无源电极和前置信号放大模块微装配而成的三维有源微电极阵列的结构形式,在对电极和电解液接触面间的电学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二维无源电极和前置放大模块... 探讨了一种用于神经信号检测的新型传感器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一种由二维无源电极和前置信号放大模块微装配而成的三维有源微电极阵列的结构形式,在对电极和电解液接触面间的电学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二维无源电极和前置放大模块的设计。仿真结果验证了传感器系统用来检测神经信号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源微电极阵列 神经信号检测 传感器 微机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耗高集成度CMOS神经信号放大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智超 张旭 +1 位作者 刘鸣 陈弘达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4-110,共7页
针对传统电容耦合-电容反馈型神经信号放大电路芯片面积过大、输入电阻低的缺陷,设计并实现了一款16通道带通胞外神经信号放大器。它通过采用新型的交流耦合T型电容网络反馈式拓扑结构,在保证低噪声和高输入阻抗的前提下减少了芯片的面... 针对传统电容耦合-电容反馈型神经信号放大电路芯片面积过大、输入电阻低的缺陷,设计并实现了一款16通道带通胞外神经信号放大器。它通过采用新型的交流耦合T型电容网络反馈式拓扑结构,在保证低噪声和高输入阻抗的前提下减少了芯片的面积。芯片每个通道的中频增益为40.6dB,直流增益为0 dB。其-3dB高频截止频率为5kHz,而其低频截止频率可以通过调节晶体管的栅电压而进行优化。在供电电压为±1.65V的情况下,芯片在记录多通道局部场电位(LFPs)时,从1Hz到10kHz频率积分得到的输入参考噪声为4.99μVrms,其每通道功耗为19.8μW。芯片总面积为2062.5μm×525.7μm,平均每通道0.02 mm^2,由0.35-μm CMOS N-well 2P4M工艺实现。相比于传统结构的CMOS神经信号放大器,该设计在集成度及功耗上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信号放大器 T型电容反馈网络 高集成度 输入阻抗 低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实时神经信号采集与峰电位检测系统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莉 张旭 +3 位作者 关宁 桂赟 裴为华 陈弘达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67-772,共6页
研制了一种可应用于在体神经检测的新型多通道实时神经信号采集与峰电位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自主研发的植入式硅基微电极、集成多通道神经信号放大电路以及模数转换器(ADC)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部分商用器件。该系统采用局部非... 研制了一种可应用于在体神经检测的新型多通道实时神经信号采集与峰电位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自主研发的植入式硅基微电极、集成多通道神经信号放大电路以及模数转换器(ADC)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部分商用器件。该系统采用局部非线性能量算子(NEO)对采集到的32通道神经信号进行同步峰电位检测,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检测结果。局部NEO峰电位检测算法硬件实现简单,能够完全自主地对神经信号峰电位进行实时检测。在生理盐水模拟的在体实验环境中的测试表明,整个系统的信噪比(SNR)为27.4dB,在此信噪比的条件下,局部NEO峰电位检测算法的检测精度可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 神经信号采集 峰电位检测 非线性能量算子(NEO) 数字信号处理 器(DSP) 脑机接口(B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闭环神经信号记录与刺激系统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扬 杨晓非 +1 位作者 张宇嘉 左超 《电子测量技术》 2013年第1期83-87,共5页
介绍了一款无线闭环神经信号记录与刺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该系统采用低功耗商用无线芯片及单片机实现神经电生理信号的采集和无线数据传输,通过LabVIEW程序实现实时闭环反馈与控制。体表肌电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以无线的方式实时可... 介绍了一款无线闭环神经信号记录与刺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该系统采用低功耗商用无线芯片及单片机实现神经电生理信号的采集和无线数据传输,通过LabVIEW程序实现实时闭环反馈与控制。体表肌电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以无线的方式实时可靠地检测神经电位信号的变化,并产生相应的刺激脉冲。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在慢性疼痛、帕金森氏症、癫痫等病症辅助治疗领域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信号记录 神经电刺激 闭环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和真实数据集的128通道神经信号模拟器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艳瑜 王敏敏 +2 位作者 高翔 周凡 张韶岷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1-635,共5页
在神经工程研究领域,神经信号模拟器用于验证神经解码算法和脑机接口系统的性能,设计实现一种基于FPGA和上位机的128通道神经信号模拟器。上位机负责生成神经信号和常用典型信号(如正弦波、三角波、方波)数据集,通过USB接口发送给下位... 在神经工程研究领域,神经信号模拟器用于验证神经解码算法和脑机接口系统的性能,设计实现一种基于FPGA和上位机的128通道神经信号模拟器。上位机负责生成神经信号和常用典型信号(如正弦波、三角波、方波)数据集,通过USB接口发送给下位机转换成模拟信号输出。其中,USB实际通信速率需大于7.68 MB/s,使用USB控制器芯片CY7C68013A结合FPGA实现这一功能。下位机最终实现的基本参数如下:128通道、30 k SPS采样率、±10 m V幅值输出范围、12位DAC分辨率。使用业内应用最广泛的神经信号采集系统,对模拟器产生的信号进行分析,得到采集设备与模拟器的整体信噪比为75 d B。该模拟器具有可编辑性强、通道数易拓展、噪声小等优点,可应用于神经信号采集系统的性能测试、神经科学研究、脑机接口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信号模拟器 128通道 USB控制器 FPGA 植入式脑机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神经信号检测的低噪声CMOS前端放大器的设计
17
作者 刘召辉 张鲁 +1 位作者 陈俊晓 何乐年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665-670,共6页
采用斩波稳定技术设计了一款低噪声CMOS放大器.该放大器用于神经信号的检测和放大,包括调制解调器、rail-to-rail输入放大级、带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和振荡器5个模块.其中,rail-to-rail输入放大级提高了电路的输入共模范围,带通滤波器... 采用斩波稳定技术设计了一款低噪声CMOS放大器.该放大器用于神经信号的检测和放大,包括调制解调器、rail-to-rail输入放大级、带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和振荡器5个模块.其中,rail-to-rail输入放大级提高了电路的输入共模范围,带通滤波器减小了残余失调,整个斩波稳定系统使电路显现低噪声特性.该电路采用TSMC 0.35μm CMOS工艺进行了仿真流片设计,低频等效输入相关噪声谱密度为13.2 nV/sqrt(Hz),开环增益为100 dB,3 dB带宽10 kHz,芯片面积为980μm×450μm.仿真结果显示,基于斩波稳态技术的低噪声放大器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神经信号检测的前端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斩波稳定技术 轨到轨放大器 低噪声放大器 神经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神经信号的调制和视网膜疾病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雄里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3-698,共6页
本文概述了作者所领导的团队近年来在视网膜研究方面的主要工作。在基础研究方面,集中介绍了褪黑素对视网膜神经元的神经调制作用;而在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方面,则涉及青光眼的发病机制,特别是Müller胶质化激活和ephrin/Eph信号系... 本文概述了作者所领导的团队近年来在视网膜研究方面的主要工作。在基础研究方面,集中介绍了褪黑素对视网膜神经元的神经调制作用;而在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方面,则涉及青光眼的发病机制,特别是Müller胶质化激活和ephrin/Eph信号系统的反向信号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最后论及视网膜多巴胺在眼屈光系统发育及形觉剥夺性近视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多巴胺与屈光发育和近视形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视网膜疾病 神经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信号推测无声话语
19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3-353,共1页
美国宇航局(NASA)开发出一项计算机程序,运用该程序开发的仪器能够通过人口腔和喉咙的信号来分析出那些无声的话语.最初的研究结果显示,将纽扣大小的传感器附着在脸颊和喉结的一侧,通过舌头和声带的活动就能确认神经信号和模式,从... 美国宇航局(NASA)开发出一项计算机程序,运用该程序开发的仪器能够通过人口腔和喉咙的信号来分析出那些无声的话语.最初的研究结果显示,将纽扣大小的传感器附着在脸颊和喉结的一侧,通过舌头和声带的活动就能确认神经信号和模式,从而确定某个特定对应的词汇.或许未来的一天,这种传感器能够帮助那些在星球表面行走的宇航员和不能说话的人向人们表达他们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程序 神经信号 无声话语 美国宇航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直接“识读”神经信号的植入式机器人
20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5-175,共1页
《新科学家》杂志日前载文称,美国加利福尼亚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研制成功了一种能够独立地对大脑表层进行“诊断”的微型植入式机器人.借助配备的多个灵敏探头,这种装置能够及时获取脑神经元发出的信号并将其传回电脑.这种植入式机... 《新科学家》杂志日前载文称,美国加利福尼亚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研制成功了一种能够独立地对大脑表层进行“诊断”的微型植入式机器人.借助配备的多个灵敏探头,这种装置能够及时获取脑神经元发出的信号并将其传回电脑.这种植入式机器人将有可能对那些因撞击或严重疾病而使脊髓受损的患者提供必要帮助.例如,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植入该型机器人后,将可顺利完成洗漱和刮脸等日常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 老年人 诊断 神经信号 神经 严重疾病 脊髓 机器人 电脑 《新科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