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瑞像图中的于阗护国神王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小刚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6,共7页
本文确定了敦煌瑞像图中各于阗护国神王的名号,分析了其形象,并尽可能作了考释。
关键词 敦煌 瑞像 于阗 神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西安地区发现的两件北周造像座上的神王像 被引量:2
2
作者 冉万里 《文博》 2014年第1期89-93,共5页
1949年以前,曾在西安卧龙寺、长安桃园村发现两件北周时期的造像座,但由于时代和材料的局限,当时介绍时将其上所装饰的神王像误认为伎乐天。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两件造像座上装饰的图像进行辨析,确认其身份是神王像,为探讨北周... 1949年以前,曾在西安卧龙寺、长安桃园村发现两件北周时期的造像座,但由于时代和材料的局限,当时介绍时将其上所装饰的神王像误认为伎乐天。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两件造像座上装饰的图像进行辨析,确认其身份是神王像,为探讨北周时期长安地区神王像提供了新的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北周 造像座 神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景明二年造像碑上的神王像
3
作者 冉万里 《文博》 2013年第1期55-59,共5页
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的景明二年四面造像碑是一件重要的北魏造像,学界对其主龛中的佛像和题材多有关注,但左右侧主龛下方的造像题材却被忽略本文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论证,认为它们是陕西地区重要的早期神王像。
关键词 西安碑林博物馆 景明二年 造像 神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神王的探讨 被引量:19
4
作者 金申 《敦煌学辑刊》 1995年第1期55-62,共8页
关于神王的探讨金申一、神王的出现及诸规律从北魏晚期开始,在石窟中和单身佛造像台座上出现了成组的神王像。数量从数尊到数十尊不等。著名的如龙门宾阳中洞,巩县石窟、响堂山石窟、安阳宝山小南海石窟、太原天龙山等均可见到。西北... 关于神王的探讨金申一、神王的出现及诸规律从北魏晚期开始,在石窟中和单身佛造像台座上出现了成组的神王像。数量从数尊到数十尊不等。著名的如龙门宾阳中洞,巩县石窟、响堂山石窟、安阳宝山小南海石窟、太原天龙山等均可见到。西北地区目前发现宁夏须弥山石窟中也有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叉 印度 响堂山石窟 神王 中原地区 中心柱 巩县 犍陀罗 阿特拉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朝石窟中的神王像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秀荣 《敦煌学辑刊》 1995年第1期63-71,共9页
北朝石窟中的神王像赵秀荣我国的石窟遗存以中原北方居多。在大部分北朝石窟中,其四壁下部接近地面处(壁脚)或中心塔柱下部靠近地面处(塔柱基坛),常常雕刻或图画一排排奇形怪状、张牙舞爪的形象,有的画像甚至作兽头人身。这些形... 北朝石窟中的神王像赵秀荣我国的石窟遗存以中原北方居多。在大部分北朝石窟中,其四壁下部接近地面处(壁脚)或中心塔柱下部靠近地面处(塔柱基坛),常常雕刻或图画一排排奇形怪状、张牙舞爪的形象,有的画像甚至作兽头人身。这些形象究竟是什么?研究者一般称之为“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堂山石窟 龙山石窟 《大正藏》 印度教 石窟寺 婆罗门 造像碑 须弥山石窟 民间信仰 神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洛阳出土佛教造像座的装饰题材 被引量:2
6
作者 冉万里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68,共7页
1979年洛阳出土了一件佛教造像座,其四侧线刻有精美的佛教人物,原简报认为他们的身份是菩萨和供养人等。经过笔者仔细分析,认为这件造像座上的装饰题材是地神与香炉、四天王奉钵、十大神王等。
关键词 洛阳 造像座 四天 神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那迦护佛”图像稽考——以柬埔寨为中心的考察
7
作者 张理婧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6-158,共13页
“那迦护佛”是表现释迦生平事迹的图像之一,自古印度无佛像时期便存在,题材虽小,却贯穿佛教艺术发展的始终。该图像传入东南亚后,由组合浮雕转变为独立圆雕,并在10世纪后的柬埔寨广泛流行,佛陀被赋予王者身份,成为佛寺中央塔的重要供... “那迦护佛”是表现释迦生平事迹的图像之一,自古印度无佛像时期便存在,题材虽小,却贯穿佛教艺术发展的始终。该图像传入东南亚后,由组合浮雕转变为独立圆雕,并在10世纪后的柬埔寨广泛流行,佛陀被赋予王者身份,成为佛寺中央塔的重要供奉对象。本文提出东南亚早期“那迦护佛”图像主要受到南印度影响,并将该图像在柬埔寨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明确其本土化进程,探讨图像身份转变与东南亚神王崇拜思想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迦护佛 东南亚 神王崇拜 佛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