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创世母神:老子“道”论的本喻
被引量:
1
1
作者
沈香萍
仪平策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4-108,共5页
作为"轴心期"道家智慧的结晶,《老子》积淀着丰厚的史前文化信息。"道"的概念,就是老子对创世母神这一原始思维意象抽象化的结果,可以说,"道"是创世母神的本体抽象,创世母神是"道"的本体喻象...
作为"轴心期"道家智慧的结晶,《老子》积淀着丰厚的史前文化信息。"道"的概念,就是老子对创世母神这一原始思维意象抽象化的结果,可以说,"道"是创世母神的本体抽象,创世母神是"道"的本体喻象。正如黑格尔所说,任何神话中的诸神都是客观的或者实在的直观到的理念。创世母神就是老子直观到的关于宇宙本始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道
创世
母
神
本体
喻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母神原型在志怪小说中的变形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智圆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13-18,共6页
大母神原型在原始人的神话和仪式中以各种女神、女仙、女妖的形象出现,在文明时代的文学、艺术中也以不同的女性形象现身。分析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大母神原型“并非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之中的任何具体形象,而是在人类心理中起作用的一种内...
大母神原型在原始人的神话和仪式中以各种女神、女仙、女妖的形象出现,在文明时代的文学、艺术中也以不同的女性形象现身。分析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大母神原型“并非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之中的任何具体形象,而是在人类心理中起作用的一种内在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
母
神
西王
母
志怪小说
原型分析
女
神
羲和
道教
女仙
原始
神
话
埃利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秀拉》中的大母神原型解读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洪伟
蔡青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4-67,共4页
美国黑人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擅长用塑造原型人物的方法来刻画人物,突出作品主题。在其代表作《秀拉》中,莫里森艺术地刻画了夏娃这一栩栩如生的大母神形象,从而挖掘了美国黑人独特的传统文化遗产,戏剧性地...
美国黑人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擅长用塑造原型人物的方法来刻画人物,突出作品主题。在其代表作《秀拉》中,莫里森艺术地刻画了夏娃这一栩栩如生的大母神形象,从而挖掘了美国黑人独特的传统文化遗产,戏剧性地再现了黑人先辈们的历史神话故事及受到压抑而沉默的历史和被抹杀了的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分析
圣经典故
大
母
神
讽刺模仿
女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母神原型在志怪小说中的变形
4
作者
张智圆
《中文自学指导》
2000年第5期19-24,共6页
大母神原型在原始人的神话和仪式中以各种女神、女仙、女妖的形象出现,在文明时代的文学、艺术中也以不同的女性形象现身。分析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大母神原型“并非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之中的任何具体形象,而是在人类心理中起作用的一种...
大母神原型在原始人的神话和仪式中以各种女神、女仙、女妖的形象出现,在文明时代的文学、艺术中也以不同的女性形象现身。分析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大母神原型“并非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之中的任何具体形象,而是在人类心理中起作用的一种内在意象”。受到原型理论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怪小说
大
母
神
原型
艺术风格
女性精
神
全文增补中
上古华夏女神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哈布尔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73-80,72,共9页
神话学的跨学科研究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情。考古学、宗教学、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文学等学科关于神话的研究都为神话学本身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不过,在诸多领域的研究当中,把神话故事中的诸多女神分类加以整体研究的尚未发现,但...
神话学的跨学科研究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情。考古学、宗教学、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文学等学科关于神话的研究都为神话学本身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不过,在诸多领域的研究当中,把神话故事中的诸多女神分类加以整体研究的尚未发现,但是若从妇女学的角度考察神话的话,这项研究不仅显示出它的必要性,而且还显示出它的必然性。因为对女神群体的研究应当作为妇女学研究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
话故事
华夏女
神
开辟女
神
职能女
神
界域女
神
自在女
神
神母
女巫
全文增补中
道家的起源与神话的类型
被引量:
7
6
作者
杨儒宾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3-150,共18页
道家是秦汉后建构出来的学派,先秦时期没有"道家"一派,后世建构出来的"道家"遂不能不有较强的异质性。道家分为"黄老"与"老庄"两支,前者重外王,后者重内圣,但内圣与外王亦有连续性。黄帝、老...
道家是秦汉后建构出来的学派,先秦时期没有"道家"一派,后世建构出来的"道家"遂不能不有较强的异质性。道家分为"黄老"与"老庄"两支,前者重外王,后者重内圣,但内圣与外王亦有连续性。黄帝、老子、庄子是道家传统中最重要的三个符号,追溯道家三子的起源,可追溯到神话的源头。黄帝源于天子神话,老子源于大母神神话,庄子源于飞仙神话,神话的源头不同,三子的思想定向也就不同。三子继承远古的神话,也继承了远古时期积极礼仪的斋戒实践。在从巫教(萨满教)到道家的传承中,后者也对前者作了批判的转化,三子在战国时期分别形成各自的体系,并在秦汉后被聚合成一家,即所谓的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神
话
萨满教
黄帝
老子
庄子
大
母
神
飞仙
斋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子哲学的人类学解读——兼及儒道对峙的神话根源
7
作者
叶舒宪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42-51,共10页
老子及道家哲学与远古神话思维密切相关。《老子》中的核心命题“反”(返)或“归”直接脱胎于世界性的“永恒回归”神话。与此相应的“古始”、“混沌”、“朴”和“婴儿”等回归目标均为神话原型的抽象或置换。道家向往“归一”“玄同...
老子及道家哲学与远古神话思维密切相关。《老子》中的核心命题“反”(返)或“归”直接脱胎于世界性的“永恒回归”神话。与此相应的“古始”、“混沌”、“朴”和“婴儿”等回归目标均为神话原型的抽象或置换。道家向往“归一”“玄同”境界,乃是旨在否定现存秩序、拯救人类道德堕落的“宇宙衰亡神话”主题的延续;儒家标榜“和而不同”则体现着“宇宙创生神话”由一到多的秩序展开和“生生”精神。这两种价值取向分别植根于史前女神宗教和父权文化的新兴意识形态,二者的共时性对峙中潜隐着“性别政治”的历史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恒回归
神
话
古始原型
宇宙循环论
宇宙衰亡
神
话
大
母
神
父权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原型新探
被引量:
4
8
作者
张翔
张英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15-120,共6页
运用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原型理论",结合神话传说、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等各种资料,对"太一"的原型进行多重"考古"。研究发现,中华民族集体潜意识中以石壁岩穴为其象征的"大母神"(石母神),是楚人...
运用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原型理论",结合神话传说、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等各种资料,对"太一"的原型进行多重"考古"。研究发现,中华民族集体潜意识中以石壁岩穴为其象征的"大母神"(石母神),是楚人的至上神"东皇太一"和先秦哲学中的宇宙本体"太一"的原型。"太一生水"源自中华上古先民心灵中的"石母生水"的"原始意象"和祈水巫术仪典。"太一"与"水"是"母"与"子"、"道"与"德"、"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因此,郭店楚简《太一生水》说的宇宙生成论,并非"水生成论",而是"太一生成论"。就"太一"的原型而言,便是"石母生成论"。就这个原型的象征符号而言,则是"石生成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楚简
太一生水
“大
母
神
”原型
石
母
生水
石生成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间文学中男性潜意识深处的女性意象解析
被引量:
4
9
作者
李宪堂
《江淮论坛》
2002年第4期92-97,共6页
本文从美人鱼、睡美人、白蛇精、狐狸精等典型形象入手,分析了中外民间文学中具有普遍性的男性潜意识———自卑又自大、爱恋又恐惧的种种白日梦式胡思乱想,并从神话中探讨了其历史文化渊源。指出:男人潜意识深处的女性意象———作为...
本文从美人鱼、睡美人、白蛇精、狐狸精等典型形象入手,分析了中外民间文学中具有普遍性的男性潜意识———自卑又自大、爱恋又恐惧的种种白日梦式胡思乱想,并从神话中探讨了其历史文化渊源。指出:男人潜意识深处的女性意象———作为原始大母神之投影的阿尼玛,加上男权文化培育出来的男性虚荣心,形成了男性走不出的迷障和梦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男性潜意识
女性意象
大
母
神
阿尼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世界城市地铁发展概况
10
作者
莫克玉
《都市快轨交通》
1992年第4期37-48,共12页
关键词
世界城市
发展概况
口刁
泰川
勺甲
十华
四只
李令
神母
张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的上海
11
作者
朱建荣
《国际展望》
1987年第7期10-11,共2页
在东京,到处可以依稀地感到上海的存在。照理说,这篇文章的题目应该是《日本的上海热》、《上海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形象》什么的,但在东京社会生活中反射出来的上海,并不是象“丝绸之路热”、“投资热”那种时兴一阵子就会过去的东西,也...
在东京,到处可以依稀地感到上海的存在。照理说,这篇文章的题目应该是《日本的上海热》、《上海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形象》什么的,但在东京社会生活中反射出来的上海,并不是象“丝绸之路热”、“投资热”那种时兴一阵子就会过去的东西,也不是一种纯属精神作用、应该归专家研究的深奥的东西,而是文化的一部分,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既有神秘之处,也有流于庸俗之处,所以,只能取题为《日本的上海》。我经常去逛日本东京书店云集之处--神母神保町,在浩瀚的书海之中,忽然发现有一块小小的上海陆地--各家书店都在介绍外国的书柜上放着冠以“上海”的书籍,仅在“三省堂”书店一角抄录的书名就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省堂
神母
神
保
精
神
作用
书海
社会生活
富士电视台
引进技术
安化
小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七夕探源
被引量:
6
12
作者
张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64-69,共6页
七夕节源于“汉之游女”的神话 七夕,是我国女性在农历七月七日所过的传统节日。它又称“乞巧节”、“双七节”,属于我国特有的重要节庆中的一个。 七夕节的形成与织女、牵牛两星的传说有关。这个传说至迟产生于西周时代。《诗·小...
七夕节源于“汉之游女”的神话 七夕,是我国女性在农历七月七日所过的传统节日。它又称“乞巧节”、“双七节”,属于我国特有的重要节庆中的一个。 七夕节的形成与织女、牵牛两星的传说有关。这个传说至迟产生于西周时代。《诗·小雅·大东》云:“维天有汉,监尔有光,跋彼织女,终日七襄;虽然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诗的大意是说,织女星每天更动七次位置,却未织成布,牵牛星也只牵了一头牛(牛宿),而没有用牛来驾挽大车。从这首诗中,我们还看不出后来动人的牛郎织女神话的任何影子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女星
少司命
牛郎
七月七日
女
神
牵牛星
汉水
楚人
大
母
神
《荆楚岁时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月下老人原为女性
13
作者
龚维英
《社会科学辑刊》
1988年第1期41-41,共1页
世传月下老人是司婚姻的神祗,首见[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卷四《定婚店》。略谓,唐韦固旅次宋城南店,遇老人倚囊坐,向月下检书。韦固略窥,非“梵书”,字不识。探询“何书”?老人答,“天下之婚牍耳。”又问“囊中何物?”答以赤绳,系夫妇...
世传月下老人是司婚姻的神祗,首见[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卷四《定婚店》。略谓,唐韦固旅次宋城南店,遇老人倚囊坐,向月下检书。韦固略窥,非“梵书”,字不识。探询“何书”?老人答,“天下之婚牍耳。”又问“囊中何物?”答以赤绳,系夫妇之足,虽仇家异域,绳一系之,亦必好合。现在,很多人认为月下老人为男性,渊源当由于《定婚店》文内韦固曾称月下老人为“老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
女性
李复言
定婚
男性
老人
大
母
神
渊源
月
神
探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创世母神:老子“道”论的本喻
被引量:
1
1
作者
沈香萍
仪平策
机构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国学研究所
山东大学文学院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4-108,共5页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统一性研究"(15CZXJ08)
文摘
作为"轴心期"道家智慧的结晶,《老子》积淀着丰厚的史前文化信息。"道"的概念,就是老子对创世母神这一原始思维意象抽象化的结果,可以说,"道"是创世母神的本体抽象,创世母神是"道"的本体喻象。正如黑格尔所说,任何神话中的诸神都是客观的或者实在的直观到的理念。创世母神就是老子直观到的关于宇宙本始的理念。
关键词
老子
道
创世
母
神
本体
喻象
Keywords
Lao Zi
Tao
the world-creating Goddess
ontology
metaphor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母神原型在志怪小说中的变形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智圆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社科院
出处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13-18,共6页
文摘
大母神原型在原始人的神话和仪式中以各种女神、女仙、女妖的形象出现,在文明时代的文学、艺术中也以不同的女性形象现身。分析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大母神原型“并非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之中的任何具体形象,而是在人类心理中起作用的一种内在意象”。
关键词
大
母
神
西王
母
志怪小说
原型分析
女
神
羲和
道教
女仙
原始
神
话
埃利希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秀拉》中的大母神原型解读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洪伟
蔡青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语系
出处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4-67,共4页
文摘
美国黑人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擅长用塑造原型人物的方法来刻画人物,突出作品主题。在其代表作《秀拉》中,莫里森艺术地刻画了夏娃这一栩栩如生的大母神形象,从而挖掘了美国黑人独特的传统文化遗产,戏剧性地再现了黑人先辈们的历史神话故事及受到压抑而沉默的历史和被抹杀了的身份。
关键词
原型分析
圣经典故
大
母
神
讽刺模仿
女权主义
分类号
I712.0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母神原型在志怪小说中的变形
4
作者
张智圆
出处
《中文自学指导》
2000年第5期19-24,共6页
文摘
大母神原型在原始人的神话和仪式中以各种女神、女仙、女妖的形象出现,在文明时代的文学、艺术中也以不同的女性形象现身。分析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大母神原型“并非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之中的任何具体形象,而是在人类心理中起作用的一种内在意象”。受到原型理论的启发。
关键词
志怪小说
大
母
神
原型
艺术风格
女性精
神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上古华夏女神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哈布尔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73-80,72,共9页
文摘
神话学的跨学科研究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情。考古学、宗教学、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文学等学科关于神话的研究都为神话学本身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不过,在诸多领域的研究当中,把神话故事中的诸多女神分类加以整体研究的尚未发现,但是若从妇女学的角度考察神话的话,这项研究不仅显示出它的必要性,而且还显示出它的必然性。因为对女神群体的研究应当作为妇女学研究的起点。
关键词
神
话故事
华夏女
神
开辟女
神
职能女
神
界域女
神
自在女
神
神母
女巫
分类号
B932 [哲学宗教—宗教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道家的起源与神话的类型
被引量:
7
6
作者
杨儒宾
机构
台湾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3-150,共18页
文摘
道家是秦汉后建构出来的学派,先秦时期没有"道家"一派,后世建构出来的"道家"遂不能不有较强的异质性。道家分为"黄老"与"老庄"两支,前者重外王,后者重内圣,但内圣与外王亦有连续性。黄帝、老子、庄子是道家传统中最重要的三个符号,追溯道家三子的起源,可追溯到神话的源头。黄帝源于天子神话,老子源于大母神神话,庄子源于飞仙神话,神话的源头不同,三子的思想定向也就不同。三子继承远古的神话,也继承了远古时期积极礼仪的斋戒实践。在从巫教(萨满教)到道家的传承中,后者也对前者作了批判的转化,三子在战国时期分别形成各自的体系,并在秦汉后被聚合成一家,即所谓的道家。
关键词
道家
神
话
萨满教
黄帝
老子
庄子
大
母
神
飞仙
斋戒
Keywords
Taoism
Mythology
Shamanism
Yellow Emperor
Lao Zi
Zhuang Zi
Great Mother
Flying fairies
Fasting
分类号
B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子哲学的人类学解读——兼及儒道对峙的神话根源
7
作者
叶舒宪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42-51,共10页
文摘
老子及道家哲学与远古神话思维密切相关。《老子》中的核心命题“反”(返)或“归”直接脱胎于世界性的“永恒回归”神话。与此相应的“古始”、“混沌”、“朴”和“婴儿”等回归目标均为神话原型的抽象或置换。道家向往“归一”“玄同”境界,乃是旨在否定现存秩序、拯救人类道德堕落的“宇宙衰亡神话”主题的延续;儒家标榜“和而不同”则体现着“宇宙创生神话”由一到多的秩序展开和“生生”精神。这两种价值取向分别植根于史前女神宗教和父权文化的新兴意识形态,二者的共时性对峙中潜隐着“性别政治”的历史底蕴。
关键词
永恒回归
神
话
古始原型
宇宙循环论
宇宙衰亡
神
话
大
母
神
父权文明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原型新探
被引量:
4
8
作者
张翔
张英明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研究中心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15-120,共6页
文摘
运用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原型理论",结合神话传说、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等各种资料,对"太一"的原型进行多重"考古"。研究发现,中华民族集体潜意识中以石壁岩穴为其象征的"大母神"(石母神),是楚人的至上神"东皇太一"和先秦哲学中的宇宙本体"太一"的原型。"太一生水"源自中华上古先民心灵中的"石母生水"的"原始意象"和祈水巫术仪典。"太一"与"水"是"母"与"子"、"道"与"德"、"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因此,郭店楚简《太一生水》说的宇宙生成论,并非"水生成论",而是"太一生成论"。就"太一"的原型而言,便是"石母生成论"。就这个原型的象征符号而言,则是"石生成论"。
关键词
郭店楚简
太一生水
“大
母
神
”原型
石
母
生水
石生成论
Keywords
Chu' s bamboo slips of Guodian
Tai Yi Sheng Shui
the prototype of "Da Mu'Shen"
"Shi Mu Sheng Shui"
the theory of "Shi Sheng Cheng"
分类号
K87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B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间文学中男性潜意识深处的女性意象解析
被引量:
4
9
作者
李宪堂
机构
南开大学思想史专业博士生班
出处
《江淮论坛》
2002年第4期92-97,共6页
文摘
本文从美人鱼、睡美人、白蛇精、狐狸精等典型形象入手,分析了中外民间文学中具有普遍性的男性潜意识———自卑又自大、爱恋又恐惧的种种白日梦式胡思乱想,并从神话中探讨了其历史文化渊源。指出:男人潜意识深处的女性意象———作为原始大母神之投影的阿尼玛,加上男权文化培育出来的男性虚荣心,形成了男性走不出的迷障和梦魇。
关键词
民间文学
男性潜意识
女性意象
大
母
神
阿尼玛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世界城市地铁发展概况
10
作者
莫克玉
出处
《都市快轨交通》
1992年第4期37-48,共12页
关键词
世界城市
发展概况
口刁
泰川
勺甲
十华
四只
李令
神母
张寒
分类号
U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的上海
11
作者
朱建荣
出处
《国际展望》
1987年第7期10-11,共2页
文摘
在东京,到处可以依稀地感到上海的存在。照理说,这篇文章的题目应该是《日本的上海热》、《上海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形象》什么的,但在东京社会生活中反射出来的上海,并不是象“丝绸之路热”、“投资热”那种时兴一阵子就会过去的东西,也不是一种纯属精神作用、应该归专家研究的深奥的东西,而是文化的一部分,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既有神秘之处,也有流于庸俗之处,所以,只能取题为《日本的上海》。我经常去逛日本东京书店云集之处--神母神保町,在浩瀚的书海之中,忽然发现有一块小小的上海陆地--各家书店都在介绍外国的书柜上放着冠以“上海”的书籍,仅在“三省堂”书店一角抄录的书名就有:
关键词
三省堂
神母
神
保
精
神
作用
书海
社会生活
富士电视台
引进技术
安化
小野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七夕探源
被引量:
6
12
作者
张君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64-69,共6页
文摘
七夕节源于“汉之游女”的神话 七夕,是我国女性在农历七月七日所过的传统节日。它又称“乞巧节”、“双七节”,属于我国特有的重要节庆中的一个。 七夕节的形成与织女、牵牛两星的传说有关。这个传说至迟产生于西周时代。《诗·小雅·大东》云:“维天有汉,监尔有光,跋彼织女,终日七襄;虽然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诗的大意是说,织女星每天更动七次位置,却未织成布,牵牛星也只牵了一头牛(牛宿),而没有用牛来驾挽大车。从这首诗中,我们还看不出后来动人的牛郎织女神话的任何影子来。
关键词
织女星
少司命
牛郎
七月七日
女
神
牵牛星
汉水
楚人
大
母
神
《荆楚岁时记》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月下老人原为女性
13
作者
龚维英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8年第1期41-41,共1页
文摘
世传月下老人是司婚姻的神祗,首见[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卷四《定婚店》。略谓,唐韦固旅次宋城南店,遇老人倚囊坐,向月下检书。韦固略窥,非“梵书”,字不识。探询“何书”?老人答,“天下之婚牍耳。”又问“囊中何物?”答以赤绳,系夫妇之足,虽仇家异域,绳一系之,亦必好合。现在,很多人认为月下老人为男性,渊源当由于《定婚店》文内韦固曾称月下老人为“老父”。
关键词
婚姻
女性
李复言
定婚
男性
老人
大
母
神
渊源
月
神
探询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创世母神:老子“道”论的本喻
沈香萍
仪平策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母神原型在志怪小说中的变形
张智圆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秀拉》中的大母神原型解读
张洪伟
蔡青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母神原型在志怪小说中的变形
张智圆
《中文自学指导》
2000
0
全文增补中
5
上古华夏女神研究
哈布尔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5
全文增补中
6
道家的起源与神话的类型
杨儒宾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老子哲学的人类学解读——兼及儒道对峙的神话根源
叶舒宪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原型新探
张翔
张英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民间文学中男性潜意识深处的女性意象解析
李宪堂
《江淮论坛》
200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世界城市地铁发展概况
莫克玉
《都市快轨交通》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日本的上海
朱建荣
《国际展望》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七夕探源
张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月下老人原为女性
龚维英
《社会科学辑刊》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