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织物树纹装饰文化源流考 被引量:6
1
作者 宋炀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42-50,共9页
树纹作为人类图腾崇拜符号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源于在古代各民族宗教与民间信仰中共通的文化现象—神树崇拜,以神树为题材的设计艺术与造型装饰贯通人类古代艺术史,其也是中国古代纺织品设计艺术重要装饰题材之一。伴随中国历史与文... 树纹作为人类图腾崇拜符号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源于在古代各民族宗教与民间信仰中共通的文化现象—神树崇拜,以神树为题材的设计艺术与造型装饰贯通人类古代艺术史,其也是中国古代纺织品设计艺术重要装饰题材之一。伴随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变迁,织物树纹装饰逐渐形成多样性的装饰体系,其演变历程既具有历史连贯性也呈现出明显的时代变化性。本文即以中国古代织物树纹装饰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文化内涵、艺术风格与审美特征的演变规律。文章以古代织物树纹装饰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为纵向时间轴,梳理织物树纹装饰文化内涵、纹样形式及审美特征的变化和中国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的紧密关系。文章又以古代织物树纹装饰的异域文化吸纳与海外文化传播为横向空间轴,总结沿丝路西来的外来文化对中国织物树纹装饰的影响,以及中国织物树纹装饰西传欧洲后作出的艺术贡献。总之,中国神树装饰展示了古人的自然观、宇宙观与生命观。中国古代织物树纹装饰记载了中国装饰文化发展嬗变的历程,也充分展现了中外间的跨文化交流,它始终反映着时代历史与民族地域的文化特征,是宏大的社会文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树崇拜 纹装饰 织物 传统装饰文化 中外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作木构间的“树下老人”屏风画 被引量:3
2
作者 穆宝凤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5-120,共6页
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是了解和分析当时人们的思想和信仰,特别是墓葬思想的重要凭证。"树下人物"画像是墓葬中特别是唐墓中的一个广为流传的题材,探讨这一题材在墓葬中的含义,我们需要运用文献资料,从"历史特殊论"... 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是了解和分析当时人们的思想和信仰,特别是墓葬思想的重要凭证。"树下人物"画像是墓葬中特别是唐墓中的一个广为流传的题材,探讨这一题材在墓葬中的含义,我们需要运用文献资料,从"历史特殊论"的角度严谨地把握史料与出土实物的对应关系,从中得出让人信服且有牢固文献支持的结论。但是由于文献记载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所以我们在解读的时候,就有必要跳出"特殊论"的圈设,追本溯源,做出象征意义的解释。由于"树下老人"图像在山西出土较多,本文拟在山西地区唐代壁画墓中"树下老人"图像的基础上,探究其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墓葬 下人物” 画像 神树崇拜 丧葬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古人类的繁衍意识与其“形与象”引申——角与树木符号及其作用原理 被引量:5
3
作者 夏洵若 《艺术科技》 2021年第14期125-126,145,共3页
人类在上古时期具有原发本能意识和灵性思维,其文化价值和行为具备趋同性,并不像后世那样趋向地域差异。曾经一度盛行的广泛且普世的“天人文化”有一套原始的造物观念体系,充满神性思维和象征性,符合上古先民们的“巫术时代”特征,可... 人类在上古时期具有原发本能意识和灵性思维,其文化价值和行为具备趋同性,并不像后世那样趋向地域差异。曾经一度盛行的广泛且普世的“天人文化”有一套原始的造物观念体系,充满神性思维和象征性,符合上古先民们的“巫术时代”特征,可运用“形与象”对应关系演绎。先民们的智慧行为给当今物质与精神文化留下遗痕,现今的学者可遵循人类原始思维特征进行追溯推导分析。其中,先民对生殖和繁衍的追求向往导致大量创作造物皆显示出相关特征,融入普世的“天人文化”之中,凝聚成为具有“形与象”代表性的符号元素。显明的两种互为关联的对生殖繁衍向往崇拜的意识符号是角与树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 天人文化 “形与象” 角形符号 神树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之意志的最后温存——论岜沙苗寨的生命教育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发政 元晓雁 倪进春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11年第1期97-101,共5页
在地球某个角落,生活在林荫中的一群人用他们的行动和习俗演绎着对神的虔诚,对祖先的眷念及对生命的特殊理解。他们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枪族部落,大树的民族。他们过着大部分中国人所向往的桃源生活,享受着现代人已久违的那份清淡与宁静... 在地球某个角落,生活在林荫中的一群人用他们的行动和习俗演绎着对神的虔诚,对祖先的眷念及对生命的特殊理解。他们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枪族部落,大树的民族。他们过着大部分中国人所向往的桃源生活,享受着现代人已久违的那份清淡与宁静。这就是至今仍信仰着人树同体的贵州从江县岜沙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岜沙苗寨 神树崇拜 生命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水林探源与当代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欲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7984-17986,共3页
探究了风水林的起源问题,分析了当前存在的3种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即风水说、绿化说与神社崇拜说,结合古代的自然、社会因素,以及前科学时代人类的普遍心理特征,认为神社崇拜说的起源观较为合理。为了进一步辨析3种起源观的优劣,借助荣... 探究了风水林的起源问题,分析了当前存在的3种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即风水说、绿化说与神社崇拜说,结合古代的自然、社会因素,以及前科学时代人类的普遍心理特征,认为神社崇拜说的起源观较为合理。为了进一步辨析3种起源观的优劣,借助荣格的神话原型理论、弗雷泽的人类学考察对研究成果加以甄别,指出风水林的原型源于我国古人的树木崇拜,进而由这种崇拜演变成栽植风水林的实践,以求取吉兆。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风水林的栽植与培护实践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以期有助于对当代风水林与森林资源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水林 社()崇拜 话原型 “天人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