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照时间对神农香菊开花及相关生长指标和生理特性影响
1
作者 周英 耿晓东 +2 位作者 汪成忠 崔兰明 孙颖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0,共9页
神农香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var.aromaticum)为菊科短日照植物,对光周期的变化较为敏感。以在苏州地区引种的神农香菊为试验材料,以在日光温室中自然生长的神农香菊为对照(CK),设置如下3个光周期处理:S8处理(光—暗周期为8h—16h)... 神农香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var.aromaticum)为菊科短日照植物,对光周期的变化较为敏感。以在苏州地区引种的神农香菊为试验材料,以在日光温室中自然生长的神农香菊为对照(CK),设置如下3个光周期处理:S8处理(光—暗周期为8h—16h)、S10处理(光—暗周期为10h—12h)、S12处理(光—暗周期为12h—12h),研究不同光照时间对神农香菊花芽分化、开花性状及开花过程中生长指标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S10处理的催花效果最好,现蕾期及花期结束期均较早。(2)S10、S12处理对神农香菊株高、茎粗、节数等生长指标的负面影响较小,S8处理下的神农香菊株高、茎粗、可见叶数的生长受限。各光照处理对平均节间长度的影响不大,但均能促进神农香菊分枝。(3)S10、S12处理下的神农香菊花朵数量增加,花朵直径小幅度下降,整体表现为花小而密,开花品质良好;S8处理下的开花品质最差。(4)在3个光周期处理下,神农香菊的叶绿素含量变化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综上,在促进神农香菊开花的过程中,可将S10处理作为首选光周期处理,S12作为备选光周期处理。研究结果可为神农香菊催花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为花期调控技术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菊 光周期手段 花期调控 生长指标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香菊R2R3-MYB转录因子CiMYB4在镉胁迫中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强 康璠 +2 位作者 薛晴 陈斌 孙颖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8-142,共15页
为探究CiMYB4在镉胁迫下的功能,以课题组已获得的过表达CiMYB4烟草(CiMYB4-S)、野菊(CiMYB4-OE)和抑制表达野菊(CiMYB4-Ri)为材料,在镉胁迫条件下分别测定其生长相关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光合指标、地上部及根系的镉含量,并对耐镉相关基... 为探究CiMYB4在镉胁迫下的功能,以课题组已获得的过表达CiMYB4烟草(CiMYB4-S)、野菊(CiMYB4-OE)和抑制表达野菊(CiMYB4-Ri)为材料,在镉胁迫条件下分别测定其生长相关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光合指标、地上部及根系的镉含量,并对耐镉相关基因PCS1、GSH1、ABCC1、HMA3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镉处理后,CiMYB4-S和CiMYB4-OE株系的根长、茎粗、株高和叶长、叶宽显著大于野生型对照(WT)株系,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增强,叶片的光合能力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具有更强的镉富集和转运能力。同时,耐镉相关基因PCS1、GSH1、HMA3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而CiMYB4-Ri株系的株高、地上部干重显著小于WT株系,MDA含量显著增加,SOD、POD、CAT活性显著降低,叶片的光合能力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镉富集和转运能力减弱。同时,耐镉相关基因PCS1、GSH1、HMA3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表明CiMYB4能提高烟草和野菊对镉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菊 CiMYB4 转基因烟草 转基因野菊 镉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香菊CibHLH1的鉴定及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韩金秀 陈斌 +3 位作者 刘晏廷 孟儒 金利妍 何淼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101,共13页
bHLH家族是植物中第二大转录因子家族,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次生代谢和环境胁迫应答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神农香菊叶片cDNA为模板克隆了CibHLH1的全长序列,该基因全长738 bp,开放阅读框为630 bp。多序列比对分析及系统进化树结果表... bHLH家族是植物中第二大转录因子家族,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次生代谢和环境胁迫应答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神农香菊叶片cDNA为模板克隆了CibHLH1的全长序列,该基因全长738 bp,开放阅读框为630 bp。多序列比对分析及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CibHLH1与菊花的CmbHLH1同源性最高。不同组织部位的荧光定量数据显示该基因在花中表达量最高,在根中表达量最低,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该基因定位在细胞核中。为进一步研究CibHLH1的功能,通过叶盘法将其转化烟草,发现过表达CibHLH1烟草叶片黄化,测定叶绿素含量发现,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测定转基因烟草的光响应曲线及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过表达CibHLH1降低了烟草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光饱和点和水分利用率,但其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光补偿点均增加。综上所述,CibHLH1能够通过降低光合色素的含量而影响植物的光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菊 CibHLH1 叶绿素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香菊全草精油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机理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吴慧娟 黄杨名 +3 位作者 陈科廷 闫云君 徐莉 刘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5-39,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神农香菊全草精油的化学成分,并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和常量稀释法对其抑菌活性进行探讨;同时,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及SDS-PAGE对其抑菌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神农香菊精油含有149种组分,鉴定出63种成分,主...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神农香菊全草精油的化学成分,并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和常量稀释法对其抑菌活性进行探讨;同时,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及SDS-PAGE对其抑菌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神农香菊精油含有149种组分,鉴定出63种成分,主要成分为萜烯类(13.99%)、醇类(25.82%)和醛酮类(3.69%);神农香菊精油对4种供试细菌均有抑菌作用,在实验质量浓度下,精油抑抑菌圈直径8.15~10.90mm,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革兰氏阴性菌;透射电子显微镜和SDS-PAGE分析表明,神农香菊全草精油抑菌机制可能在于破坏细菌细胞壁,导致细菌细胞变形和菌体蛋白质减少,直至菌体分解为碎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菊 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抑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香菊精油抗菌与抗氧化活性研究(Ⅰ)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朝霞 王宁 +3 位作者 邹坤 邵伟 刘卫 肖运追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81-184,共4页
通过体外试验测定神农香菊精油对几种常见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和气态防腐效果以探讨神农香菊精油的抗菌活性;采用猪油体系、Fe3+还原试验检测神农香菊精油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神农香菊有较强的抗菌效果,与对照组比较,神农香菊精... 通过体外试验测定神农香菊精油对几种常见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和气态防腐效果以探讨神农香菊精油的抗菌活性;采用猪油体系、Fe3+还原试验检测神农香菊精油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神农香菊有较强的抗菌效果,与对照组比较,神农香菊精油对猪油的脂质过氧化有很好的保护效果,对铁离子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其抗氧化能力明显强于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菊 精油 抗菌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B辐射对神农香菊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扬 焦宏彬 +2 位作者 刘洋 王欢 何淼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32,共3页
以神农香菊无性系‘S1401’、‘S1407’为研究材料,研究了UV-B处理对神农香菊净光合速率、叶绿素质量分数、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 BPC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UV-B处理时间的增加,神农香菊的净光合速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以神农香菊无性系‘S1401’、‘S1407’为研究材料,研究了UV-B处理对神农香菊净光合速率、叶绿素质量分数、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 BPC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UV-B处理时间的增加,神农香菊的净光合速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神农香菊叶片内的叶绿素a、叶绿素b质量分数显著下降,对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的影响较小,且规律性不强;在UV-B胁迫条件下,神农香菊Ru BPCase羧化酶的活性降低,且随着辐射时间延长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菊 UV-B 光合作用 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 RU BPCase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香菊花、茎和叶香气成分的组成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菅琳 孙明 张启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7-92,共6页
【目的】对神农香菊花、叶、茎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及比对分析,为研究和利用神农香菊独特的芳香性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静态顶空吸附结合直接热脱附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DTD-GC/MS)技术,对神农香菊花、叶、茎中的挥发性成分进... 【目的】对神农香菊花、叶、茎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及比对分析,为研究和利用神农香菊独特的芳香性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静态顶空吸附结合直接热脱附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DTD-GC/MS)技术,对神农香菊花、叶、茎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保留指数辅助定性及峰面积归一法对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进行测定及比对分析。【结果】神农香菊花朵中检测出的挥发物种类最多,共72种,其中同时存在于花、叶、茎香气中的挥发物有55种。萜烯类化合物含量在花、茎、叶香气中均占到总挥发物成分的80%以上,其中侧柏酮含量最高(>50%),其他含量大于1%的重要成分有樟脑、桉树脑、β-石竹烯和大根香叶烯等。神农香菊花朵释放的香气量最多,茎、叶次之。【结论】神农香菊香气主要由萜烯类化合物组成,其花、茎、叶香气组成相似,但各成分含量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菊 静态顶空 GC/MS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对神农香菊毛状体及其分泌物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高文杰 王想 +1 位作者 何淼 周蕴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9-85,共7页
用不同体积分数和不同处理时间的茉莉酸甲酯喷洒神农香菊,对其叶片表皮毛密度及其分泌物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茉莉酸甲酯体积分数和处理时间的增加,神农香菊叶片正面和背面T-形非腺毛和头状腺毛的密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 用不同体积分数和不同处理时间的茉莉酸甲酯喷洒神农香菊,对其叶片表皮毛密度及其分泌物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茉莉酸甲酯体积分数和处理时间的增加,神农香菊叶片正面和背面T-形非腺毛和头状腺毛的密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叶尖部位比叶中和叶基变化明显。分泌物中萜烯类的相对含量随着茉莉酸甲酯体积分数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以4-亚甲基-1-(1-甲基乙基)双环[3.1.0]2-己烯和石竹烯变化最明显,苯类和醇类在相对含量达到最高后即下降;在茉莉酸甲酯体积分数为0.5%(24 h)或48 h(0.25%)处理下,对/间伞花烃、香树烯的含量开始下降,α-人参烯、马榄烯、愈创木烯和cis-桧萜醇则降为0。这表明茉莉酸甲酯能够诱导神农香菊叶片表皮毛及其分泌物,并在体积分数为0.25%、处理时间为24 h时的诱导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香菊 表皮毛 分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香菊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被引量:4
9
作者 何淼 董春艳 +1 位作者 冯博 张启翔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66,共3页
以神农香菊(Dendranthemaindicum var. aromaticum)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种类和质量浓度生长调节物质对神农香菊茎段萌发以及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神农香菊茎段萌发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0.1mg·L-1+NAA0.1mg·L... 以神农香菊(Dendranthemaindicum var. aromaticum)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种类和质量浓度生长调节物质对神农香菊茎段萌发以及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神农香菊茎段萌发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0.1mg·L-1+NAA0.1mg·L-1,萌发率为90%;神农香菊茎段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0.3mg·L-1+NAA0.1mg·L-1,增殖倍数为4.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NAA0.3mg·L-1,生根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菊 外植体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神农香菊挥发油提取条件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超 黄龙 +3 位作者 肜霖 吴昭 余尚工 方念伯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451-4453,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对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 var.aromaticum)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加水量为药材质量的8倍,浸泡3.0 h,提取6.0 h,所得神农香菊挥发油的提取率最高;在...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对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 var.aromaticum)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加水量为药材质量的8倍,浸泡3.0 h,提取6.0 h,所得神农香菊挥发油的提取率最高;在放大生产中,提取时间为6.5 h时可得到挥发油最大提取收益;但作为烟用香料使用时,只需提取5.0 h,挥发油中主要成分对伞花烃和芳樟醇的含量即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 var.aromaticum) 挥发油 提取条件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神农香菊中绿原酸木犀草素和蒙花苷的含量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志浩 李鹏 +2 位作者 朱雪松 朱军 凌宏斌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4期527-529,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神农香菊中绿原酸、木犀草素和蒙花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Kromasil-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乙腈(B)-0.8%磷酸溶液(C),进行梯度洗脱(0~45min,A15%→90%,B5%,C8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神农香菊中绿原酸、木犀草素和蒙花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Kromasil-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乙腈(B)-0.8%磷酸溶液(C),进行梯度洗脱(0~45min,A15%→90%,B5%,C80%→5%),流速为0.5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328nm。结果绿原酸、木犀草素和蒙花苷分别在4.5~90.0μg.mL-1(r=0.9993),10.5~210.0μg.mL-1(r=0.9996)和1.2~12.0μg.mL-1(r=0.9994)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1%,97.77%,98.30%;RSD均<2.0%。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神农香菊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木犀草素 蒙花苷 香菊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反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神农香菊提取物中绿原酸、木犀草素的含量 被引量:3
12
作者 卢金清 何雪峰 +3 位作者 吴丹慧 曹儒宾 胡晓燕 詹晓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99-800,共2页
关键词 香菊 提取物 绿原酸 木犀草素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香菊不同株系间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淼 刘洋 +3 位作者 焦宏斌 王想 金利妍 周蕴薇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13-18,共6页
以成功引种栽培在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苗圃的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 var.aromaticum)-3个优良株系S_(1401)、S_(1407)和S_(1415)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分析系统对3个株系的光合生理差异以及它们在不同光照环... 以成功引种栽培在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苗圃的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 var.aromaticum)-3个优良株系S_(1401)、S_(1407)和S_(1415)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分析系统对3个株系的光合生理差异以及它们在不同光照环境的适应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S_(1407)为双峰型曲线,S_(1401)和S_(1415)为单峰曲线;3个株系的光补偿点差异不大,S_(1415)的光饱和点最高,S_(1401)最低;对强光的利用能力S_(1415)>S_(1407)>S_(1401),S_(1415)的光适应范围最广。(2)在荧光参数上,3个株系的初始荧光Fo大小是S_(1407)>S_(1415)>S_(1401),PhiPS2、qP、ETR均为S_(1401)>S_(1407)>S_(1415),S_(1401)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最小,为0.83,其光合系统的自我保护能力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菊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倍体神农香菊与露地菊‘纽9717’种间杂交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文杰 周蕴薇 何淼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4-379,共6页
以四倍体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 var.aromaticum)和露地菊‘纽9717’(Dendranthema×gandiflorum‘niu9717’)为试材,对其进行花粉和柱头的微观形态观察、最适花粉萌发的培养基筛选,同时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及不同授... 以四倍体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 var.aromaticum)和露地菊‘纽9717’(Dendranthema×gandiflorum‘niu9717’)为试材,对其进行花粉和柱头的微观形态观察、最适花粉萌发的培养基筛选,同时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及不同授粉方式下的结实情况,并对杂交获得的F1代植株性状进行表型分析。结果表明:四倍体神农香菊和露地菊‘纽9717’均为单粒花粉,有3个萌发沟,柱头均在丫状期开始授粉,最适花粉萌发的培养基均为ME3+150g/L PEG4000+150 g/L蔗糖+0.1 g/L硼酸+0.1 g/L Ca^(2+);四倍体神农香菊在开花第4天花粉活力最高,为64.63%,在13:00花粉活力最高,为54.56%,在开花第9天13:00—14:00时柱头可授性最强;露地菊‘纽9717’在开花第6天时花粉活力最高,为11.63%,在13:00花粉活力最高,为9.26%,在开花4~5 d 12:00—13:00时柱头可授性最强;不同授粉方式的结果显示,四倍体神农香菊与露地菊‘纽9717’杂交在去雄、套袋、人工异花授粉条件下结实率最高(79.28%);杂交后获得的F1代21株植株,在植株形态、叶片和花蕾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其中2株呈匍匐状生长,8株表现为叶长≤叶宽,7株叶缘锯齿为圆钝,10株现蕾早,且大多数花蕾为黑褐色,仅1株的花蕾为绿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菊 露地菊'纽9717’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香菊表皮毛特征及腺毛分泌物成分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淼 刘颖竹 +1 位作者 张蕊 孙颖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7-120,共4页
以原产于神农架地区的神农香菊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神农香菊表皮毛结构及腺毛密度,通过GC/MS分析腺毛分泌物。结果表明:神农香菊表皮毛的主要类型分为不具有分泌功能的T型非腺毛、具有分泌功能的头状腺毛。神农... 以原产于神农架地区的神农香菊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神农香菊表皮毛结构及腺毛密度,通过GC/MS分析腺毛分泌物。结果表明:神农香菊表皮毛的主要类型分为不具有分泌功能的T型非腺毛、具有分泌功能的头状腺毛。神农香菊叶片分别生长到3、4、5个月时,头状腺毛密度分布规律由多到少分别体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上部叶。花部腺毛分泌物主要为α-蒎烯、β-蒎烯、α-水芹烯、双戊烯、樟脑、合成右旋龙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菊 头状腺毛 T型非腺毛 腺毛密度 分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顶空气相-质谱联用法分析神农香菊花蕾和花中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6
16
作者 谢超 黄龙 +3 位作者 肜霖 吴昭 余尚工 方念伯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4266-4268,共3页
利用顶空加热收集神农香菊花蕾和花的挥发性成分,运用GC-MS分离和鉴定挥发性成分的结构及相对含量。结果显示两个花期阶段共鉴定出52种挥发性成分,花蕾含44种,花中含47种,神农香菊由花蕾发展到花时,其主要成分α-水芹烯的含量明显降低,... 利用顶空加热收集神农香菊花蕾和花的挥发性成分,运用GC-MS分离和鉴定挥发性成分的结构及相对含量。结果显示两个花期阶段共鉴定出52种挥发性成分,花蕾含44种,花中含47种,神农香菊由花蕾发展到花时,其主要成分α-水芹烯的含量明显降低,而对伞花烃的含量显著增高。α-水芹烯可能经过生理变化转化为对伞花烃,这为进一步研究神农香菊的挥发性成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菊 花蕾 挥发性成分 静态顶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B辐射对神农香菊萜类物质合成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淼 王霁佳 +2 位作者 高文杰 刘洋 周蕴薇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33-939,共7页
该研究以神农香菊为材料,用强度为400μw·cm^-2的紫外光UV-B对其进行辐射处理,辐射时间分别为0、0.5、1、2、4h,探讨了UV-B辐射对神农香菊萜类物质合成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较短时间的UV-B辐射对神农香菊萜类物质... 该研究以神农香菊为材料,用强度为400μw·cm^-2的紫外光UV-B对其进行辐射处理,辐射时间分别为0、0.5、1、2、4h,探讨了UV-B辐射对神农香菊萜类物质合成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较短时间的UV-B辐射对神农香菊萜类物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0.5、1、2、4h处理对相关基因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2h处理下HMGR、DXR、TPS、G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在4h处理下FPS和DXS的相对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其中FPS基因表达量变化最显著,为对照的69倍。(2)MVA途径中,去氢白菖烯、杜松萜烯的含量与FPS基因表达量4h内持续上升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1-石竹烯与HMGR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3)MEP合成途径中,α-侧柏酮、崖柏酮、β-侧柏酮的含量呈现与DXR、GPS、TPS基因表达量相同的变化趋势,桉树脑在UV-B辐射4h内持续上升,与DXS基因的变化一致。由此可以推断,UV-B辐射通过影响各自途径中一些关键基因的表达量,进而影响了神农香菊萜类物质的合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菊 UV-B辐射 萜类物质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香菊花粉萌发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淼 张婧 +2 位作者 焦晶 董春艳 冯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0328-20328,20354,共2页
[目的]为新芳香资源植物神农香菊的进一步品种改良提供参考。[方法]用改良ME3作花粉萌发基本培养基,将材料培养在含有不同浓度蔗糖(62.5、125.03、33.0 g/L)及聚乙二醇(PEG)(50 2、00、400 g/L)的培养基上,分别在20、25、30℃温度下培养... [目的]为新芳香资源植物神农香菊的进一步品种改良提供参考。[方法]用改良ME3作花粉萌发基本培养基,将材料培养在含有不同浓度蔗糖(62.5、125.03、33.0 g/L)及聚乙二醇(PEG)(50 2、00、400 g/L)的培养基上,分别在20、25、30℃温度下培养,研究不同温度、不同浓度蔗糖及PEG对神农香菊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蔗糖对花粉萌发有促进作用,并且低浓度蔗糖对花粉萌发更有利,较高浓度的蔗糖抑制作用明显。PEG溶液能一定程度地促进神农香菊花粉萌发,浓度200 g/L的PEG对神农香菊花粉萌发促进作用最明显,平均萌发率达到6.61%。20℃对花粉萌发最有利,平均萌发率最高,可达7.90%,随着温度的升高,萌发率反而降低。[结论]蔗糖对神农香菊花粉萌发有促进作用,并且低浓度蔗糖对花粉萌发更有利;PEG溶液对神农香菊花粉萌发有促进作用,浓度200 g/L的PEG作用最明显;20和25℃对花粉萌发均较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菊 花粉 萌发 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B辐射对神农香菊叶片表皮毛及其分泌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文杰 周蕴薇 +3 位作者 王想 焦宏彬 李海波 何淼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1,共5页
以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 var.aromaticum)为材料,用紫外光UV–B对其进行辐射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0(CK)、1、3、5、7 d,研究其对叶片表皮毛形态、密度和叶片表面分泌物的影响。结果表明:UV–B处理后的头状腺毛中部出现不规则凹... 以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 var.aromaticum)为材料,用紫外光UV–B对其进行辐射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0(CK)、1、3、5、7 d,研究其对叶片表皮毛形态、密度和叶片表面分泌物的影响。结果表明:UV–B处理后的头状腺毛中部出现不规则凹陷,甚至扭曲;"T"形非腺毛出现顶细胞破裂、脱落现象;头状腺毛和"T"形非腺毛的密度均随处理天数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两者均在处理1 d时达最大,此时叶尖、叶中、叶基的头状腺毛密度每视野分别为16.00、13.67、18.67根,叶片下表皮的"T"形非腺毛密度每视野达43.84根;叶片表面分泌物中α–蒎烯、α–荜澄茄油烯的相对含量变化不明显,而杜松萜烯、1–石竹烯的相对含量变化较大,均在处理3 d时相对含量达到最高,分别为19.45%和14.71%;樟脑类物质和醇酮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第1天或第3天达到最大值,第7天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菊 UV–B辐射 表皮毛 分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香菊全草特征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詹晓莲 卢金清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8期1087-1090,共4页
目的建立神农香菊全草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onex-Acclaim.120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溶液(pH=2.5)-甲醇(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神农香菊全草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onex-Acclaim.120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溶液(pH=2.5)-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350 nm。结果建立了神农香菊全草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0个共有指纹特征峰,方法学考察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为制定神农香菊全草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菊 全草 色谱法 高效液相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