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仙传拾遗·马周》的文本建构及寓意——兼论神仙传记对历史人物的神性叙述
1
作者 刘湘兰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4,共8页
神仙传记的一般模式为“仙真养成记”或“仙真灵验记”,而《仙传拾遗·马周》一文打破了既往的写作模式。杜光庭在文中着意表达的是一位迷失本性的仙官如何寻回本真的过程。杜光庭将马周设定为华山素灵宫仙官,奉仙王之命赴长安辅佐... 神仙传记的一般模式为“仙真养成记”或“仙真灵验记”,而《仙传拾遗·马周》一文打破了既往的写作模式。杜光庭在文中着意表达的是一位迷失本性的仙官如何寻回本真的过程。杜光庭将马周设定为华山素灵宫仙官,奉仙王之命赴长安辅佐李世民安邦定国的情节设定,说明他把道教与李唐王朝的天命紧密结合在一起。不论是长安与华山的地理位置,还是马周与李世民“君臣道合”的关系,杜光庭都对此进行了周密构思,以强化道教的“国教”地位。此文虽是为马周立传,但主旨却是在传递“君权神授”的天命观。这种天命观深植于中国的古史文化传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光庭 《仙拾遗》 马周 神仙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洪《神仙传》创作理论考源——以《左慈传》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剑平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86,共8页
战国至秦汉的神仙方术传统和魏晋之际输入中土的佛教神通观是葛洪《神仙传》中左慈等方士变化之术的两个理论来源。其中后者极大丰富了道教物类变化术的表现类型,对中古志怪小说表现神通情节和神通道人起到示范作用,而此一特征早在葛氏... 战国至秦汉的神仙方术传统和魏晋之际输入中土的佛教神通观是葛洪《神仙传》中左慈等方士变化之术的两个理论来源。其中后者极大丰富了道教物类变化术的表现类型,对中古志怪小说表现神通情节和神通道人起到示范作用,而此一特征早在葛氏写作《抱朴子内篇》时已肇其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仙传 左慈 变化术 神通 志怪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汉书·栾巴传》与《神仙传·栾巴传》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守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72,共4页
东汉朝士结党,与专权宦官为仇,栾巴本是东汉干吏,属朝士之党,《后汉书》有传。据说"好道",道家党徒便张扬其事,制造方术故事,称颂其德政,在民间广泛传播,《神仙传》的作者汇集其事,此"栾巴"条之所来由。从两本"... 东汉朝士结党,与专权宦官为仇,栾巴本是东汉干吏,属朝士之党,《后汉书》有传。据说"好道",道家党徒便张扬其事,制造方术故事,称颂其德政,在民间广泛传播,《神仙传》的作者汇集其事,此"栾巴"条之所来由。从两本"栾巴传",或可以窥见历史人物与民间传说演变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栾巴 神仙传 民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仰的传说——关于《神仙传》的“神圣”与“世俗” 被引量:1
4
作者 阳淼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4-127,共4页
在《神圣与世俗》中,伊利亚德认为,"神圣"作为宗教的本质,通过显圣物而到场,显圣物既是"神圣",又是"世俗"的。"神圣"如何显现,体现了它与"世俗"之间关系的张弛。神话对"神圣&qu... 在《神圣与世俗》中,伊利亚德认为,"神圣"作为宗教的本质,通过显圣物而到场,显圣物既是"神圣",又是"世俗"的。"神圣"如何显现,体现了它与"世俗"之间关系的张弛。神话对"神圣"开端的显现,显示出了"神圣"与"世俗"最初的水乳交融。而《神仙传》作为道教史上第一部以信仰为奠基的神仙传记,在它那里,随着人性中"神性"的开启,"神圣"与"世俗"之间的交织显得若即若离。"世俗"地位的上扬,极大地影响了神仙在《神仙传》中,神仙如何绽放出自身来达到对"神圣"的显现——人对"生"的追求以及伴随"生"而来的"力"的诉求上。神仙通过对生命长久的持守而召唤"神圣"的降临,更加浓墨了"神圣"的二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圣 世俗 神话 显圣物 神仙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乡的神话——《神仙传》康儒博英译本传播模式探究
5
作者 翟全伟 朱战炜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3-168,共6页
汉学家康儒博对葛洪《神仙传》的翻译译本在欧美汉学界产生了积极的互动和影响,全方位、立体式传播模式对译本的跨语际旅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康译本在借助传统纸质媒介的基础上,结合学术书评、网络书评、广告书评所打造的公共空间... 汉学家康儒博对葛洪《神仙传》的翻译译本在欧美汉学界产生了积极的互动和影响,全方位、立体式传播模式对译本的跨语际旅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康译本在借助传统纸质媒介的基础上,结合学术书评、网络书评、广告书评所打造的公共空间,并积极借助社交媒体、著作互文、学术论坛等手段,推动译本在学术圈内、外产生影响。《神仙传》在他乡的译介与传播启示我们在关注翻译产品的同时,要积极借助多个译介行动者的力量,拓宽传播媒介,提升学术类翻译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仙传 书评 媒介 学术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出版文化语境下神仙集传的刊刻与新变 被引量:1
6
作者 程瑜瑶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8-96,共9页
神仙集传是道教传统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列仙传》起,几乎历朝历代都有道徒将神仙故事和传记汇集成书,以证明神仙之实有,并弘扬道教的修行方式,为后世修道者树立楷模。而进入明代之后,道门并未继续在这一方面有所建树,反倒是江南一... 神仙集传是道教传统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列仙传》起,几乎历朝历代都有道徒将神仙故事和传记汇集成书,以证明神仙之实有,并弘扬道教的修行方式,为后世修道者树立楷模。而进入明代之后,道门并未继续在这一方面有所建树,反倒是江南一带的文士及从事商业出版的书坊主等世俗社会成员积极地推出新的作品。以屠隆为首的慕道文人依据自身对道教神仙的理解编纂了神仙集传,而书坊主不仅重刻了《列仙传》等经典的神仙集传,还编纂并出版类似作品。由于社会身份的差异,他们在编纂、刊刻这类作品时也怀有不同的动机和心态。而在出版文化的语境中,神仙集传的编刻不仅衍变为一种社会性的事务,而且其内容也因编刻者、读者身份的变化而有了通俗化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仙 文士 书坊 出版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葛洪神仙道理论的虚弱性
7
作者 杨伟立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56-59,共4页
葛洪(284~364年),著名的政论家、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学家、文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他的著述甚多,流传至今的有:《抱扑子》、《神仙传》、《肘后备急方》等。《抱扑子》内篇二十卷,“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 葛洪(284~364年),著名的政论家、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学家、文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他的著述甚多,流传至今的有:《抱扑子》、《神仙传》、《肘后备急方》等。《抱扑子》内篇二十卷,“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更确切些说,属道教神仙家或神仙道家。神仙说的出现,远在战国,而神仙道理论体系的确立则是由葛洪完成的。葛洪创立神仙道的核心是炼丹服食而成神仙。神仙对他来说是真实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仙 仲长统 道家 政论家 后汉书 服食 养生 神仙传 史记 葛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晋仙传与高士传的交叠、歧异及其成因
8
作者 陈斯怀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59,共8页
仙传是汉晋时期形成和兴起的新型传记。《列仙传》和《神仙传》中有9位神仙被视为高士载入嵇康《圣贤高士传赞》、皇甫谧《高士传》。重见于仙传和高士传的诸篇传记既有高度的相似性又不乏差异,这涉及它们在文献上是否具有同源性的问题... 仙传是汉晋时期形成和兴起的新型传记。《列仙传》和《神仙传》中有9位神仙被视为高士载入嵇康《圣贤高士传赞》、皇甫谧《高士传》。重见于仙传和高士传的诸篇传记既有高度的相似性又不乏差异,这涉及它们在文献上是否具有同源性的问题。隐逸是神仙与高士相混淆的重要语境,两者的交叠体现了超验世界的仙与现实世界的人之间关系密切。汉晋杂传勃兴,其内部各种传记既各有畛域又互相渗透,仙传在这样的文体环境中生成,一方面与其他传记交叠互渗,另一方面以长生不死为核心构造神仙形象,渐成一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仙 神仙传 高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教与“神魔小说”的主题 被引量:4
9
作者 苟波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4-72,89,共10页
道教与“神魔小说”的主题苟波“神魔小说”之名来自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明之神魔小说》中,他首次将一批表现神仙—妖魔斗法故事的作品称为“神魔小说”,并清楚地指明这种小说与儒、释、道三教关系极大。80年代以来,... 道教与“神魔小说”的主题苟波“神魔小说”之名来自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明之神魔小说》中,他首次将一批表现神仙—妖魔斗法故事的作品称为“神魔小说”,并清楚地指明这种小说与儒、释、道三教关系极大。80年代以来,研究神魔小说的学者渐多,但多是从文学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魔小说 道教伦理 主人公 《绿野仙踪》 《西游记》 神仙传 《太平经》 《封神演义》 救世主题 《东游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寓言三种与中国古代小说 被引量:3
10
作者 廖群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3-118,共6页
《庄子》借助形象、故事表述哲理,在文学范畴中属于寓言创作。《庄子》寓言可分为托言型、象征型、故事型三种。其中托言型、故事型寓言,或虚拟人物对话,或杜撰故事情节,已经具有一定的小说因素。《庄子》寓言直接影响了魏晋仙话小说的... 《庄子》借助形象、故事表述哲理,在文学范畴中属于寓言创作。《庄子》寓言可分为托言型、象征型、故事型三种。其中托言型、故事型寓言,或虚拟人物对话,或杜撰故事情节,已经具有一定的小说因素。《庄子》寓言直接影响了魏晋仙话小说的创作,《神仙传》可见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寓言 小说 神仙传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王浆的奇特功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恕仁 曹磊 《中国蜂业》 2013年第3X期59-61,共3页
蜂王浆的悠久历史在西方,《圣经》《古兰经》《犹太教法典》和在意大利马可波罗的游记里,都有蜂王浆作用的描述。在古埃及、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历史上也有民间应用蜂王浆防治疾病的传说。我国人民利用蜂王浆治病健身也有悠久的历... 蜂王浆的悠久历史在西方,《圣经》《古兰经》《犹太教法典》和在意大利马可波罗的游记里,都有蜂王浆作用的描述。在古埃及、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历史上也有民间应用蜂王浆防治疾病的传说。我国人民利用蜂王浆治病健身也有悠久的历史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竹简上提到蜂王浆是强身延年之珍宝,应用历史长达几千年之久。早在晋代葛洪的《神仙传》中已有关于蜂王浆能使人精力充沛、延长生命的记载。云南省少数民族居住区早就流传"蜂宝能治百病",这里的蜂宝就是蜂王浆。清朝初期蜂王浆被称为"蜜尖",是朝廷贡品中的上品,专供皇帝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初期 朝廷贡品 神仙传 《古兰经》 长沙马王堆汉墓 马可波罗 使人 舌腺 出生缺陷发生率 医疗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怪小说“谈
12
作者 左宏阁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24-30,共7页
“志怪小说”中的“鬼”与“神”是人们给“灵魂”安排的两个归宿,这归宿正体现了人们对世间善恶美丑的划分。人们在安排“灵魂”归宿时必然要给以编排、给以附会、给以解说,从而形成故事和传说。鬼神故事在秦汉已大量产生,到魏晋南北... “志怪小说”中的“鬼”与“神”是人们给“灵魂”安排的两个归宿,这归宿正体现了人们对世间善恶美丑的划分。人们在安排“灵魂”归宿时必然要给以编排、给以附会、给以解说,从而形成故事和传说。鬼神故事在秦汉已大量产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乱,人们朝不保夕;由于思想领域较少束缚,较多自由;由于佛道及神灭与神不灭之论争,使神仙鬼怪故事有了较大发展。表现在作品上是:数量增岁,篇幅加长,内容丰富多彩。《神仙传》、《列异传》、《述异记》均为佳作,而干宝的《搜神记》堪称集大成者。这些作品虽属实录,但由于民间故事本身就有趣味性,加上记录者的加工润色,所以故事还较有文彩,读来耐人寻味。同时又能使人从故事表面体味到深层内涵,即现实生活的曲折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神记》 列异 善恶美丑 社会动乱 神仙传 思想领域 述异记 南北朝时期 现实生活 人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夷坚志》中的独脚鬼 被引量:4
13
作者 大塚秀高 文石 《社会科学辑刊》 1980年第3期31-31,共1页
在《(醉翁谈录》甲集卷一舌耕叙引《小说开辟》上有一篇《汀州记》。它是个划分精怪的话本。《汀州记》与《夷坚乙志》之七《汀州山魈》和《会昌解颐录》中《元自虚》等篇彼此照应,它们都是以独脚山魈为主题的作品。在汀州,唐代把独脚... 在《(醉翁谈录》甲集卷一舌耕叙引《小说开辟》上有一篇《汀州记》。它是个划分精怪的话本。《汀州记》与《夷坚乙志》之七《汀州山魈》和《会昌解颐录》中《元自虚》等篇彼此照应,它们都是以独脚山魈为主题的作品。在汀州,唐代把独脚鬼叫作肖老,宋代称作七姑子。有关独脚山魈的文章多见诸六朝志怪。它是《庄子》等书中“夔”的来历。这个民间供奉对象山魈被称作独脚鬼或独脚神。《神仙传》中的“栾巴”就是它的雏型。在唐代,《传奇》的“崔煒”弄清了它是杀人祭鬼的祸首。在宋代,七姑子已不再是独脚形象。由于地区不同,有的仍称独脚鬼,独脚五通神指的就是它。据《夷坚志》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通神 山魈 醉翁谈录 六朝志怪 宋代 唐代 集卷 神仙传 话本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奉与杏林 被引量:2
14
作者 苟中金 《中国医院管理》 1985年第7期50-,共1页
不久前,读《杏林新技》小报。几位医者相问,杏林何意?翻阅古籍,偶有所得,不妨记于后,供爱好者鉴赏。杏林,最早见《神仙传》中关于董奉的传说。董奉,字君异。
关键词 董奉 杏林 候官 神仙传 君异 吴国 无欲无求 在人间 医德教育 医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小说中的仙鬼怪形象及其悲剧意蕴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文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2年第3期19-25,共7页
仙、鬼、怪是支撑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并决定其价值的三种主要形象。本文具体勾勒了仙、鬼、怪的诸种特征,并由此出发,探讨其中所包含的悲剧意蕴。注重准确地理解研究对象,一些看法与流行的见解有所不同,比如本文认为:人们对鬼的基本态... 仙、鬼、怪是支撑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并决定其价值的三种主要形象。本文具体勾勒了仙、鬼、怪的诸种特征,并由此出发,探讨其中所包含的悲剧意蕴。注重准确地理解研究对象,一些看法与流行的见解有所不同,比如本文认为:人们对鬼的基本态度是同情中有戒备,而对于怪,则主要是厌恶与蔑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神仙传 基本态度 悲剧意蕴 张道陵 魏晋南北朝小说 抱朴子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尸解 女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段锦始于晋代 被引量:4
16
作者 翁士勋 《体育文化导刊》 1994年第1期10-12,共3页
八段锦始于晋代翁士勋现代一些体育史学和养生学的论著都说“八段锦”产生于宋代。如,郭希汾《中国体育史》第18页说:“八段锦,……其术传自宋人。”《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第327页说:“宋代出现了至今流传的著名的八... 八段锦始于晋代翁士勋现代一些体育史学和养生学的论著都说“八段锦”产生于宋代。如,郭希汾《中国体育史》第18页说:“八段锦,……其术传自宋人。”《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第327页说:“宋代出现了至今流传的著名的八段锦。”(又见该书第5页)《体育词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导引术 《四库全书》 临江仙 《夷坚志》 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 神仙传 《诸病源候论》 《太平广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段锦始于晋代之说尚须考证 被引量:3
17
作者 楚雪丝 《体育文化导刊》 1994年第4期46-47,共2页
八段锦始于晋代之说尚须考证楚雪丝最近从本刊1994年第一期看到《八段锦始于晋代》这篇文章(以下简称《文章》,对八段锦的起始,提出了新的看法,将过去一般认为始见于宋提前至晋代。如果此说能够成立,可将这一传统导引术式的历... 八段锦始于晋代之说尚须考证楚雪丝最近从本刊1994年第一期看到《八段锦始于晋代》这篇文章(以下简称《文章》,对八段锦的起始,提出了新的看法,将过去一般认为始见于宋提前至晋代。如果此说能够成立,可将这一传统导引术式的历史上溯好几百年。但《文章》引以为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四库全书》 《太平广记》 神仙传 《道藏》 纂修《四库全书》 《后汉书》 许逊 文献资料 《提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但”字别义
18
作者 侯兰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59-60,81,共3页
古汉语中,“但”作为副词,一个常见的用法是,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只”。例如《史记·刘敬传》:“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赢畜。”后来,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但”从这个用法又发展出一些别的用法: 一、... 古汉语中,“但”作为副词,一个常见的用法是,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只”。例如《史记·刘敬传》:“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赢畜。”后来,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但”从这个用法又发展出一些别的用法: 一、用于条件复句,作连词,表示条件。犹“只要”。(1)房忧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杖与之,曰:“但骑此,得到家耳。”(晋葛洪神仙传壶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仙传 高僧 现代汉语 条件复句 语言环境 用法 古汉语虚词 妇人 范围副词 别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境一日 世上千年——古代遇仙小说的分析
19
作者 周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97-101,91,共6页
普通人遇仙或者成仙,在我国古代小说中是个热门话题。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早期,这类题材就在小说中占了较大比重,十分红火。这种热衷于描写遇仙、成仙的现象是跟秦汉以来神仙家思想、方士骗术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延续数代,直至我国古代小... 普通人遇仙或者成仙,在我国古代小说中是个热门话题。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早期,这类题材就在小说中占了较大比重,十分红火。这种热衷于描写遇仙、成仙的现象是跟秦汉以来神仙家思想、方士骗术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延续数代,直至我国古代小说发展中期宋元话本产生、现实主义因素增长才逐渐衰竭。本文剖析的古代遇仙小说的情节核心是所谓“仙境一日,世上千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故事 神仙传 杜光庭 道教史 神仙道教 古代小说 道教理论 仙道思想 情节模式 民间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笈七签》选注
20
作者 杨福程 《体育文化导刊》 1985年第5期38-42,44,共6页
一、导引论 《云笈七签》,一百二十二卷,宋张君房辑。张君房,安陆(今属湖北)人,景德(1004~1007)进士,官至尚书度支员外郎、集贤院校理。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
关键词 《云笈七签》 宋真宗 官至尚 安陆 学士 导引 道教 气功 养生 神仙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