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莫成荣运用补肾强督祛邪通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淼 于静 莫成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93-1595,共3页
莫成荣教授认为补肾强督祛邪通络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法则,补肾强督包括温肾强督、益肾生精、养髓壮骨,祛邪通络包括祛风散寒、清热利湿、化瘀祛痰。一为扶正,一为祛邪,扶正以助祛邪,祛邪可复正气,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为用。扶正与... 莫成荣教授认为补肾强督祛邪通络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法则,补肾强督包括温肾强督、益肾生精、养髓壮骨,祛邪通络包括祛风散寒、清热利湿、化瘀祛痰。一为扶正,一为祛邪,扶正以助祛邪,祛邪可复正气,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为用。扶正与祛邪孰轻孰重,根据临床证候,辨证论治,着实把握扶正与祛邪的尺度,以达治病必求于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补肾强督 祛邪通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邪通络方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辉 宋丹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祛邪通络方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19年5月—2020年8月ACI患者86例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替罗... 目的探讨祛邪通络方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19年5月—2020年8月ACI患者86例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祛邪通络方治疗,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凝血功能指标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分析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67%vs 76.74%)(χ^(2)=8.444,P=0.004);治疗前,两组NIHSS、AD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和D-D二聚体(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黏度(WBV)、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浆黏度(P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20.93%vs 4.65%)(χ^(2)=5.108,P=0.024)。结论祛邪通络方联合替罗非班治疗ACI疗效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邪通络 替罗非班 急性脑梗死 凝血功能 NIHS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的“通法”在银屑病治疗中的运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小婷 徐菁 +3 位作者 吴治民 陈广山 张润田 段行武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38,共3页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因其慢性、复发性的特点成为临床难治性疾病。“通法”在中医治法中占据重要地位,内涵丰富,包罗万象,运用“通法”论治络病,为临床医家治疗多种疑难杂病提供了新的治疗角度和治疗思路,在皮肤科以络...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因其慢性、复发性的特点成为临床难治性疾病。“通法”在中医治法中占据重要地位,内涵丰富,包罗万象,运用“通法”论治络病,为临床医家治疗多种疑难杂病提供了新的治疗角度和治疗思路,在皮肤科以络病理论为基础的“通络法”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慢性顽固性皮肤病的治疗。文中对络脉的形象、生理、病理特点进行了简要剖析,从病位、病理因素、病机发展角度系统阐述了银屑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络脉病变机制,包括皮肤与络脉的关系、银屑病与络病的共同病理因素、久病入络的疾病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通络法治疗银屑病的理论依据进行具体探讨和介绍,总结概括为驱除病邪、引药达所、维护气血3种治疗目的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及其理论指导基础。以期为研究银屑病病因病机、指导临床治疗、完善用药结构尽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病理论 久病入 祛邪通络 银屑病 气血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甲通痹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09-1711,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方天甲通痹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祛邪通络为治则,运用天甲通痹散基本方、Ⅰ号方、Ⅱ号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8例。并按照中医辨证分型,风寒湿证、肝肾亏虚证用Ⅰ号方,风湿热证用Ⅱ号方,痰湿阻闭证用基... 目的:观察自拟方天甲通痹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祛邪通络为治则,运用天甲通痹散基本方、Ⅰ号方、Ⅱ号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8例。并按照中医辨证分型,风寒湿证、肝肾亏虚证用Ⅰ号方,风湿热证用Ⅱ号方,痰湿阻闭证用基本方,3次/d,5 g/次,冲服。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评定疗效。结果:治愈15例,好转28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89.58%。结论:天甲通痹散祛邪通络,消肿止痛,有明显的抗炎和促进免疫功能作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祛邪通络 天甲痹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性面瘫的辨证分型例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江泳 李洁 陈建杉 《中医药学刊》 CAS 2003年第3期433-433,444,共2页
现代医学认为,由干病毒感染而使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组织缺血水肿,从而使神经受压迫,血液循环障碍而致病。与中医认为周围性面瘫乃风邪入中经络,气血痹阻,面部肌肉、经筋失于濡养而纵缓不收的认识是相吻合的。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辨证分型 中医药疗法 同病异治 祛邪通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