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祛瘀化痰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许利平 杨鑫伟 +7 位作者 李情琴 商硕 郭晶晶 刘凤琪 张楠 侯睿 陈敏 赵含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祛瘀化痰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方法:采用维生素D3结合高脂饲料法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经药物治疗8周后,取腹主动脉血测定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祛瘀化痰方两个剂量组能显著降... 目的:观察祛瘀化痰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方法:采用维生素D3结合高脂饲料法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经药物治疗8周后,取腹主动脉血测定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祛瘀化痰方两个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细胞比容(P〈0.001),也能降低两个剂量组的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的水平(P〈0.05~P〈0.001),对高剂量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也能明显降低(P〈0.05),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瘀化痰方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液流变学异常,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瘀化痰方 动脉粥样硬化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化痰方联合促排卵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淑梅 韩玉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2417-2420,共4页
目的:探讨祛瘀化痰方联合促排卵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PCOS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氯米芬(... 目的:探讨祛瘀化痰方联合促排卵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PCOS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氯米芬(CC)+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 MG)促排卵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祛瘀化痰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治疗后的AKT蛋白表达比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治疗后的P-INSR、INSR、P-IRS、IRS、P-PI3K、PI3K、P-AKT、P-ERK1、ERK1、P-ERK2、ERK2蛋白表达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PCOS患者实施祛瘀化痰方剂联合西药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调控机体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祛瘀化痰方 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祛痰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CYP2J3/EETs介导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娜 隋国媛 +3 位作者 王杰 曹慧敏 陈丝 贾连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97,I0019,共6页
目的基于CYP2J3/EETs介导脂肪酸代谢探讨化瘀祛痰方防治血脂异常的机制。方法32只SPF级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化瘀祛痰方组、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饲,建立高脂血症模型。于第13周开始,... 目的基于CYP2J3/EETs介导脂肪酸代谢探讨化瘀祛痰方防治血脂异常的机制。方法32只SPF级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化瘀祛痰方组、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饲,建立高脂血症模型。于第13周开始,化瘀祛痰方组给予化瘀祛痰方灌胃,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灌胃4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各组大鼠肝脏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epoxyeicosatrienoic acid,14,15-EET)水平;Real time RT-PCR检测肝脏组织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2J3(Cytochrome P450 oxidase 2J3,CYP2J3)、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1,CPT-1)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CYP2J3、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ed protein kinase,AMPK)、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ACC)、磷酸化乙酰辅酶A羧化酶(p-ACC)、CPT-1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脂质沉积显著,可见大量脂滴;肝脏组织内14,15-EET含量显著降低(P<0.01);肝脏CYP2J3、CP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AMPK/AMPK、p-ACC/ACC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经化瘀祛痰方及辛伐他汀干预后,大鼠血清TC、TG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脏脂质沉积情况明显改善,脂滴数明显减少;肝脏组织内14,15-EET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脏CYP2J3、CP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p-AMPK/AMPK、p-ACC/ACC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化瘀祛痰方可有效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异常,减轻肝脏脂质沉积情况,其机制可能与CYP2J3/EETs介导脂肪酸代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脂肪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祛瘀方联合硝苯地平对高血压中医证候、血液流变学及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蒋玲 王慧 +3 位作者 刘彦娜 郭欣 孟凡森 赫连曼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化痰祛瘀方联合硝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候、血液流变学及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高血压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硝苯地平片口服,观察组在以上用药基础上联合化痰祛瘀方治疗... 目的探讨化痰祛瘀方联合硝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候、血液流变学及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高血压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硝苯地平片口服,观察组在以上用药基础上联合化痰祛瘀方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MP)、高切全血黏度(MH)、低切全血黏度(ML)、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AI)变化,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GM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变化,血压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血栓前状态指标及血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P、MH、ML、HCT、AI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MP、vWF、D-D、PAI-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祛瘀方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能有助于症状的改善及促进血压降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栓前状态,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 硝苯地平 高血压 中医证候 血液流变学 血栓前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PK调控ACC/CPT1信号通路介导脂肪酸代谢探究化瘀祛痰方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吕丹 金迪 +1 位作者 隋国媛 贾连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4-197,I0028,共5页
目的 观察化瘀祛痰方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1 mmol/L油酸棕榈酸混合液诱导HepG2细胞24 h构建脂质沉积模型,分别给予化瘀祛痰方含药血清、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MP)-... 目的 观察化瘀祛痰方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1 mmol/L油酸棕榈酸混合液诱导HepG2细胞24 h构建脂质沉积模型,分别给予化瘀祛痰方含药血清、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抑制剂及抑制剂+中药联合干预,油红O染色观察脂质沉积情况,试剂盒检测细胞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含量,蛋白印迹法检测AMPK、p-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 ACC)、p-ACC、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1,CPT1)蛋白相对表达量,以及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细胞中AMPK、ACC、CPT1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化瘀祛痰方含药血清组细胞中脂滴数目减少、TG水平降低,细胞中p-AMPK、CPT1蛋白及CPT1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ACC、p-ACC蛋白及ACC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AMPK蛋白及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AMPK抑制剂组细胞中脂滴及TG含量升高,AMPK、CPT1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ACC、p-ACC蛋白及ACC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或P<0.01);与AMPK抑制剂相比,抑制剂+中药含药血清组细胞中脂滴数目减少、TG水平降低,AMPK、p-AMPK蛋白及AMPK mRNA相对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ACC、p-ACC蛋白及ACC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CPT1则相对表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化瘀祛痰方含药血清可能通过激活AMPK使其磷酸化,并调控ACC/CPT1信号通路,抑制脂肪酸合成,促进脂肪酸氧化,从而降低HepG2细胞内的甘油三酯水平及脂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药血清 AMPK 磷酸化 脂肪酸代谢 脂质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脾化痰祛瘀方治疗初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蒲永莉 李勇华 +1 位作者 蒋祥林 谢桂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34-2437,共4页
目的通过理脾化痰祛瘀方对初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治疗,观察其肝脏病变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机制。方法选择初诊断T2DM合并NAFLD患者156例,分为A(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治疗)、B(生活方式干预+口服... 目的通过理脾化痰祛瘀方对初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治疗,观察其肝脏病变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机制。方法选择初诊断T2DM合并NAFLD患者156例,分为A(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治疗)、B(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治疗+血脂康)、C组(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治疗+理脾化痰祛瘀方),分析各组治疗前后的体质量指数(BMI)、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肝功能、脂肪肝指数(FLI)。结果 B组和C组,腰围、BMI、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及Hb A1c在治疗24周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及FLI亦如此(P<0.01)。A组仅BMI改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C组治疗后TG、Hb A1c、ALT、AST、GGT、ALP及FLI水平下降,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治疗前后Hb A1c(ΔHb A1c)、BMI(ΔBMI)、腰围(Δ腰围)的变化情况与FLI(ΔFLI)的变化情况并无显著性相关(P>0.05),与肝脏生化指标变化、血脂变化ΔTG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T2DM患者使用理脾化痰祛瘀方时,对NAFLD产生积极的治疗效应,明显改善了肝脏内脂肪的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脾化痰 2型糖尿病 脂肪肝 脂肪肝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气化痰祛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血清TNF-α CRP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晓苹 陈芝芸 +1 位作者 施军平 逯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4期730-732,共3页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祛瘀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喂养SD大鼠12周,建立大鼠NASH模型,用不同剂量的理气化痰祛瘀中药干预,...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祛瘀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喂养SD大鼠12周,建立大鼠NASH模型,用不同剂量的理气化痰祛瘀中药干预,检测肝组织匀浆TC、TG的含量和血清ALT、AST水平,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放免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血清TNF-α和CRP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明显的脂肪变和炎症细胞浸润,其肝组织匀浆中TC、TG的含量及血清ALT、AST、TNF-α、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CRP浓度和肝脏炎症活动度计分呈明显的正相关;应用理气化痰祛瘀方干预可改善NASH大鼠炎症活动程度,同时血清ALT、AST、TNF-α、CRP水平也显著降低。结论:TNF-α、CRP参与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理气化痰祛瘀中药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NF-α、CRP水平,控制NASH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理气化痰 TNF-Α CRP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祛瘀化痰通脉方在小型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彭勍 任建勋 +5 位作者 苗兰 孙明谦 张颖 孟硕 林力 刘建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022-4030,共9页
目的探讨祛瘀化痰通脉方(QYHT)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小型猪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为QYHT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结合冠状球囊拉伤内皮损伤的方法建立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模型,连续给药8周后不同时... 目的探讨祛瘀化痰通脉方(QYHT)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小型猪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为QYHT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结合冠状球囊拉伤内皮损伤的方法建立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模型,连续给药8周后不同时间点取血,对血浆中各成分的浓度进行测定,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建立了小型猪血浆中9个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经方法学验证,专属性、线性范围、准确度和精密度、提取回收率、稳定性以及基质效应均符合体内药物分析的要求。给药后假手术组可检测到3个入血成分,模型组检测到5个入血成分。结论QYHT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动物体内的处置过程存在一定差异。该测定方法适用于检测QYHT在小型猪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为该复方的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通脉 LC-MS/MS 药代动力学 小型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六黄汤加减联合化痰祛瘀调瘿方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TR-Ab、TPOA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红照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55-59,共5页
目的研究当归六黄汤加减联合化痰祛瘀调瘿方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医院就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4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 目的研究当归六黄汤加减联合化痰祛瘀调瘿方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医院就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4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当归六黄汤组和联合组,各74例。当归六黄汤组给予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联合组在当归六黄汤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化痰祛瘀调瘿方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检测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后TR-Ab、TPOAb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4周、8周TR-Ab、TPOAb、T_(3)、T_(4)、FT_(3)、FT_(4)、Vm水平及甲状腺肿大、突眼、心悸心慌、多食易饥评分低于两组治疗前,RI、PI水平高于两组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后4周、8周TR-Ab、TPOAb、T_(3)、T_(4)、FT_(3)、FT_(4)、Vm水平及甲状腺肿大、突眼、心悸心慌、多食易饥评分低于当归六黄汤组4周、8周,RI、PI水平高于当归六黄汤组4周、8周(P<0.05)。与当归六黄汤组相比,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升高(P<0.05)。结论当归六黄汤加减联合化痰祛瘀调瘿方能够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TR-Ab、TPOAb表达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六黄汤加减 化痰调瘿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祛瘀方治疗顽固性不寐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武士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546-546,共1页
目的 :观察化痰祛瘀方治疗顽固性不寐证的疗效 ,并与单纯西药对照组比较。方法 :将不寐证 4 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 32例和对照组 10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愈 10例 ,显效 16例 ,有效 4例 ,无效 2例 ;对照组治愈 1例 ,显效 3例 ,有效 2... 目的 :观察化痰祛瘀方治疗顽固性不寐证的疗效 ,并与单纯西药对照组比较。方法 :将不寐证 4 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 32例和对照组 10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愈 10例 ,显效 16例 ,有效 4例 ,无效 2例 ;对照组治愈 1例 ,显效 3例 ,有效 2例 ,无效 4例。与对照组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证 化痰 中医药疗法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化痰通络方加减治疗慢性喉炎大鼠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凤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4-217,I0047,共5页
目的研究祛瘀化痰通络方加减治疗慢性喉炎大鼠的效果。方法建模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组、祛瘀化痰通络方组各10只,正常组大鼠10只。祛瘀化痰通络方组给予祛瘀化痰通络加减方干预,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灌胃干预,模型组... 目的研究祛瘀化痰通络方加减治疗慢性喉炎大鼠的效果。方法建模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组、祛瘀化痰通络方组各10只,正常组大鼠10只。祛瘀化痰通络方组给予祛瘀化痰通络加减方干预,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灌胃干预,模型组和正常组两组大鼠均给予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干预。观察大鼠喉部组织病理学,统计体质量、肉芽增生、足肿胀、咳嗽次数,检测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β(IL-6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祛瘀化痰通络方组体重、肉芽增生、足肿胀、咳嗽次数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祛瘀化痰通络方组IL-1β、IL-6β、ICAM-1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祛瘀化痰通络方组TNF-α、CRP、MMP-9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瘀化痰通络方加减治疗慢性喉炎大鼠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炎症相关指标水平,起到抗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通络 慢性喉炎 白介素-1Β 白介素-6β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祛痰方对痰瘀互结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功能及活性的影响
12
作者 张妮 肖蕾 +2 位作者 欧洋 李馨雅 佟惊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95,共5页
目的 探讨影响痰瘀互结证急性冠脉综合征(Acm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血小板功能及活性的相关因素及化瘀祛痰方对其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开放标签招募2022年6月—2023年6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符合痰瘀互结证ACS... 目的 探讨影响痰瘀互结证急性冠脉综合征(Acm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血小板功能及活性的相关因素及化瘀祛痰方对其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开放标签招募2022年6月—2023年6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符合痰瘀互结证ACS诊断标准同时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化瘀祛痰方治疗4周。检测化瘀祛痰方治疗前后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 PCT)、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A)最大聚集率、二磷酸腺苷(Adenosinediphosphate, ADP)最大聚集率、血小板活化标记物全血P选择素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PAC-1水平,探讨化瘀祛痰方对其的作用。同时采用Pearson、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探讨血小板功能及活性参数与ACS重要危险因素:吸烟史、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血脂水平、2型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病史的相关性。结果 1.化瘀祛痰方治疗后,痰瘀互结证ACS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C)水平明显下降,载脂蛋白A1(Apoprotein A1,APO-A1)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TG)、载脂蛋白B(Apoprotein B,APO-B)、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水平呈下降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C)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化瘀祛痰方治疗后,痰瘀互结证ACS患者血小板压积减低,AA最大聚集率下降,CD62p、PAC-1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P最大聚集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吸烟史、BMI、血脂水平与AA、ADP最大聚集率、CD62p、PAC1、血小板压积均无明显关系;2型糖尿病病史与血小板压积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且为正相关;高血压病病史与AA最大聚集率、CD62p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且均为正相关。结论 化瘀祛痰方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痰瘀互结证ACS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活性,发挥其防治痰瘀互结证ACS的作用。吸烟史、BMI以及血脂水平与痰瘀互结证ACS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活性均无明显相关性。2型糖尿病病史与痰瘀互结证ACS患者血小板压积之间存在正相关。高血压病病史与痰瘀互结证ACS患者AA最大聚集率、CD62p之间存在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结证ACS 血小板功能及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祛瘀方治疗冠心病近现代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郑曲 贾连群 +3 位作者 宋囡 陈宁 陈丝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7-60,共4页
冠心病是一类临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在中医范畴内称之为"胸痹心痛",其临床表现多样,病机特点也各异,因此在临证工作时,辨证侧重点有着很大的不同。自古代开始,就有很多中医家在辨证论治时以痰浊、瘀血为主,《丹溪心法》载有&q... 冠心病是一类临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在中医范畴内称之为"胸痹心痛",其临床表现多样,病机特点也各异,因此在临证工作时,辨证侧重点有着很大的不同。自古代开始,就有很多中医家在辨证论治时以痰浊、瘀血为主,《丹溪心法》载有"痰夹瘀血,遂成窠囊"的说法。近10年以来临床上应用化痰祛瘀法治疗冠心病的文献报道增多,导师在实践工作中也发现痰瘀互结证已成为冠心病的基本证候,痰浊和瘀血二者既为病理产物,又为致病因素,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夹杂,相互为病,故治疗上应注重痰瘀同治。充分查阅古代中医古籍,在继承和发扬中医先贤研究基础上,结合近现代的文献研究,从冠心病的古籍论述、冠心病病机特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近现代对化痰祛瘀方的发扬等几大方面,来论述化痰祛瘀方治疗冠心病的近现代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 冠心病 胸痹心痛 近现代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祛瘀方对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BNP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兰 刘宁 +1 位作者 姚福梅 杨关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163-1164,共2页
目的:观察对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血浆BNP的影响及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祛瘀方治疗,疗程为21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浆BNP水平。结... 目的:观察对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血浆BNP的影响及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祛瘀方治疗,疗程为21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浆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E/A比值和血浆BNP水平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化痰祛瘀方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 冠心病 舒张性心力衰竭 B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祛瘀方对心房颤动大鼠心房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帅 宫丽鸿 +4 位作者 吴启华 郝颖 韩乔木 史富羽 肖福龙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085-1090,共6页
目的:研究化痰祛瘀方对心房颤动大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MP-2)含量的影响,探讨化痰祛瘀方防治心房颤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随机分对照组、模型组、化痰祛瘀方高剂量组... 目的:研究化痰祛瘀方对心房颤动大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MP-2)含量的影响,探讨化痰祛瘀方防治心房颤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随机分对照组、模型组、化痰祛瘀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维拉帕米组,共6组,造模动物连续7 d采用尾静脉注射氯化乙酰胆碱ACh(66μg/mL)-CaCl 2(10 mg/mL)混合液方式建立心房颤动大鼠模型。2周后使用PowerLab 15T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记录肢体Ⅱ导联心电图,监测各组心房颤动大鼠心房颤动持续时间;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大鼠血清中MMP-2、TIMP-2含量。结果:心房颤动持续时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房颤动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大鼠心房颤动持续时间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血清中MMP-2、TIMP-2含量比较: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MMP-2含量升高(P<0.05)、TIMP-2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化痰祛瘀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维拉帕米组大鼠血清中MMP-2含量降低(P<0.05)、TIMP-2含量升高(P<0.05)。结论:化痰祛瘀方可缩短由氯化乙酰胆碱诱导心房颤动大鼠心房颤动持续时间,改变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变化,降低大鼠血清中MMP-2含量、升高TIMP-2含量,抑制心房颤动所导致心肌纤维化,从而为化痰祛瘀方治疗心房颤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化痰理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2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 心房纤维化 心房颤动大鼠模型 心房颤动持续时间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祛瘀方治疗脂肪肝60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612-612,共1页
用中药治疗 60例脂肪肝患者 ,3个月为 1个疗程 ,其中治疗 1个疗程 15例 ,2个疗程 2 8例 ,3个疗程17例。治疗后脂肪肝消失 ,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 2 1例 ,脂肪肝由重度、中度降至轻度 ,各项指标均有改善 2 8例 ,有效率 81 7%。
关键词 脂肪肝 化痰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祛瘀蠲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韩树利 宋亚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2期2808-2810,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化痰祛瘀蠲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促进西药减量及稳定病情作用,以初步探讨中药化痰祛瘀蠲痹方治疗RA疗效及的机理。方法:7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化痰祛瘀蠲痹方加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35例,西药对照... 目的:观察中药化痰祛瘀蠲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促进西药减量及稳定病情作用,以初步探讨中药化痰祛瘀蠲痹方治疗RA疗效及的机理。方法:7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化痰祛瘀蠲痹方加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35例,西药对照组35例,其中西药对照组口服甲氨喋呤(MTX,每周1次,每次7.5mg),柳氮磺吡啶片(每天3次,每次0.5g),美洛昔康片(莫比可,每天2次,每次7.5mg)。中药治疗组在口服上述西药的同时,加用化痰祛瘀蠲痹方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变化,西药用量和治疗后3个月病情复发情况。结果:中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在改善症状体征(关节疼痛度、肿胀度、压痛度、活动度、握力、晨僵)的积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中药治疗组的美洛昔康及MTX的用量(P<0.05或P<0.01)。两组在改善RF、ESR、CRP、PLT、Ig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中药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药化痰祛瘀蠲痹方加西药治疗RA的疗效优于单独西药治疗,具有促进西药减量作用。温化蠲痹方具有抗炎等免疫调节作用,可能通过抑制RF、Ig等达到治疗R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蠲痹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化痰祛瘀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5例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帆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2期336-337,共2页
目的 :观察补肾化痰祛瘀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择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3 5例 ,采用补肾化痰祛瘀方治疗 ,对照组予克罗米芬口服 ,观察比较两组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痊愈 2 7例 ,有效6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 94.2 9%。对... 目的 :观察补肾化痰祛瘀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择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3 5例 ,采用补肾化痰祛瘀方治疗 ,对照组予克罗米芬口服 ,观察比较两组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痊愈 2 7例 ,有效6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 94.2 9%。对照组痊愈 2 3例 ,有效 5例 ,无效 7例 ,总有效率 80 %。两组疗效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补肾化痰祛瘀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化痰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祛痰化瘀方调节miR-155/Rheb/mTOR途径介导内皮细胞自噬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裴宇鹏 陈智慧 +6 位作者 孟晓媛 邵妍 董佳梓 张帆 张哲 杨关林 WANG Yan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9-34,I0016,I0017,共8页
目的探讨健脾祛痰化瘀方调节miR-155/Rheb/mTOR途径介导内皮细胞自噬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tic,AS)的机制。方法将4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8只C57BL/6 Cnc小鼠作... 目的探讨健脾祛痰化瘀方调节miR-155/Rheb/mTOR途径介导内皮细胞自噬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tic,AS)的机制。方法将4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8只C57BL/6 Cnc小鼠作为正常组。除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造模12周后,灌胃给药,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阿托伐他汀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4周后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含量;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及斑块变化情况;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自噬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Q-PCR法检测miR-155、LC3、Rheb、GAPDHmRNA的表达;采用Wes全自动蛋白质印迹定量分析系统检测LC3、Rheb、p70s6k、p-p70s6k、mTOR、p-mTOR及β-act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poE小鼠血清中TG、TC、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下降(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主动脉管腔中斑块面积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主动脉超微结构自噬小体增多;模型组ApoEAS小鼠主动脉LC3-I、LC3-II、miR-155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Rheb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ApoEAS小鼠主动脉LC3-II/LC3-I显著下降(P<0.01),Rheb、p-mTOR/mTOR、p-P70S6K/P70S6K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经阿托伐他汀和健脾祛痰化瘀方药低、中、高剂量组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以及健脾祛痰化瘀方药低、中、高剂量组血清中TG、TC、LDL-C水平均发生显著性降低(P<0.01),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趋势;HE染色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和健脾祛痰化瘀方药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主动脉管腔中斑块面积范围明显减小、程度明显减轻;电镜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和健脾祛痰化瘀方药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主动脉超微结构显示自噬小体减少;阿托伐他汀组以及健脾祛痰化瘀方药低、中、高剂量组LC3-I、LC3-II、miR-155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或P<0.05),Rheb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或P<0.05);阿托伐他汀组以及健脾祛痰化瘀方药低、中、高剂量组LC3-II/LC3-I表达有所上调(P<0.01或P<0.05),Rheb、p-mTOR/mTOR、p-P70S6K/P70S6K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或P<0.05)。结论健脾祛痰化瘀方可能通过调节miR-155/Rheb/mTOR途径介导内皮细胞自噬从而达到防治A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痰化 AS miR-155/Rheb/mTOR途径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祛痰方干预糖酵解途径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崔运浩 曹慧敏 +7 位作者 孟嘉伟 宋囡 陈丝 王群 裘雪莹 吴瑶 贾连群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28,259,共6页
目的探讨化瘀祛痰方干预肝脏糖酵解途径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24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化瘀祛痰方组,每组8只。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饲,模型组和化瘀祛痰方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制备高脂血症模... 目的探讨化瘀祛痰方干预肝脏糖酵解途径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24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化瘀祛痰方组,每组8只。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饲,模型组和化瘀祛痰方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制备高脂血症模型。造模时间为4周,造模结束后灌胃给药4周。化瘀祛痰方组给予化瘀祛痰方10 mL/(kg·d)灌胃,其余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HE及油红O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糖酵解关键酶己糖激酶-II(HK-II)、磷酸果糖激酶(PFKM)及丙酮酸激酶(PKM2)活性;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HK-II、PFKM、PK、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Bax、Bcl2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肝脏HK-II、PFKM、PKM2、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Bax、Bcl2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含量显著升高,HDL-C含量有下降趋势;HE染色显示大鼠的肝细胞肿胀明显,肝细胞脂肪变性;油红O染色显示胞浆内含有大量脂肪空泡蓄积;肝脏HK-II、PFK、PKM2活性降低;肝脏组织HK-II、PFKM、PKM2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Bax/Bcl2蛋白及mRNA的表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化瘀祛痰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HDL-C含量有升高趋势。肝脏HK-II、PFKM、PKM2活性升高。肝脏组织HK-II、PFKM、PKM2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Bax/Bcl2蛋白及mRNA的表达降低;肝细胞形态恢复或者部分恢复,胞浆内脂滴含量明显减少。结论化瘀祛痰方可能通过调控糖酵解途径,抑制肝脏细胞凋亡,减轻肝脏细胞脂质沉积,进而防治高脂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糖酵解 肝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