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使命——《中共三代领导集体与祖国和平统一》评介
1
作者 朱传棨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和平统一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与祖国和平统一 沈骏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扬南社爱国精神,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江苏省南社研究会成立大会纪实
2
作者 南声 《学海》 1995年第1期96-96,共1页
宏扬南社爱国精神,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江苏省南社研究会成立大会纪实南声江苏省南社研究会于1994年11月15日在南京首蓿园召开成立大会,省委统战部、宣传部、省文联、省作协、省民革等部门领导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国际南... 宏扬南社爱国精神,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江苏省南社研究会成立大会纪实南声江苏省南社研究会于1994年11月15日在南京首蓿园召开成立大会,省委统战部、宣传部、省文联、省作协、省民革等部门领导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国际南社学会、中国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等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精神 江苏省 研究会 陈去病 宏扬 研究者 中国近代史 单位负责人 和平统一祖国 匡亚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国两制”──邓小平和平统一祖国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3
作者 刘长敏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35,51,共6页
关键词 邓小平“一国两制” 和平统一祖国 科学构想 香港问题 “一国两制”构想 澳门问题 恢复行使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政府 和平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晚年和平统一祖国的思想与实践
4
作者 曹木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25-29,共5页
1924年11月19日,孙中山在上海曾说:“这口曹吴的武力统一,被国民军推翻了,兄弟以为到了讲和平统一的时机”。(《孙中山选集》第884页)孙中山所说的这个“和平统一的时机”,就是当年北京政变后一度出现过的一段非常短暂的时间。10月21日... 1924年11月19日,孙中山在上海曾说:“这口曹吴的武力统一,被国民军推翻了,兄弟以为到了讲和平统一的时机”。(《孙中山选集》第884页)孙中山所说的这个“和平统一的时机”,就是当年北京政变后一度出现过的一段非常短暂的时间。10月21日,直军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从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前线倒戈回京,囚禁“贿选总统”曹锟,控制了北京。这就是所谓北京政变。北京政变之后,奉系成了北方实力最强的军阀。张作霖要求乘胜向鲁、皖、苏发展,为其部下寻得地盘,并为包围北京,控制中央政权准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晚年 国民会议 和平统一祖国 思想与实践 北京政变 善后会议 废除不平等条约 军阀 国民党 选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两库经贸关系发展与和平统一祖国的展望──纪念国共首次合作建立七十周年
5
作者 杨恒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18-24,共7页
海峡两库经贸关系发展与和平统一祖国的展望──纪念国共首次合作建立七十周年杨恒源近年来,海峡两岸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尤其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双方经贸额有了更大的突破,大陆成了台湾的第四大出口市场和外汇累存的主要来源之... 海峡两库经贸关系发展与和平统一祖国的展望──纪念国共首次合作建立七十周年杨恒源近年来,海峡两岸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尤其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双方经贸额有了更大的突破,大陆成了台湾的第四大出口市场和外汇累存的主要来源之一;台湾则成为大陆的第五大贸易伴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统一祖国 经贸关系发展 海峡两岸 首次合作 经济发展水平 台湾经济 经济合作 经济集团化 经济国际化 台商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战略决策——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构想的体会
6
作者 李倩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5年第6期11-15,共5页
【正】 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是我国人民在八十年代的三大任务之一,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为实现这个伟大任务打开了一个突破口,此前香港问题的园满解决,博得国内外各方面的交口赞... 【正】 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是我国人民在八十年代的三大任务之一,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为实现这个伟大任务打开了一个突破口,此前香港问题的园满解决,博得国内外各方面的交口赞誉和广泛的支持,说明这个构想是切实可行的,也是顺乎时代潮流,合乎人民心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两制 马克思主义 和平统一祖国 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同志 科学构想 独立自主 从实际出发 香港问题 祖国统一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与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7
作者 沈骏 贺金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5期12-16,共5页
台湾与大陆隔绝近40年。咫尺天涯,同胞饱受骨肉分离之苦。长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和海峡两岸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并确立了争取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此后又提出“一个中国,两种制... 台湾与大陆隔绝近40年。咫尺天涯,同胞饱受骨肉分离之苦。长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和海峡两岸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并确立了争取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此后又提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构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海峡两岸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和平统一祖国 一国两制 海峡两岸关系 台湾当局 台湾问题 台湾人民 中国政府 国民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统一战线工作的主线
8
作者 霞飞 尹为民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9-102,共4页
关键词 统战工作 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统一战线 统战关系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维护国家主权 社会主义改造 统战策略 和平统一祖国 合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与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 被引量:1
9
作者 钟兴明 曲峡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9-22,共4页
毛泽东的“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和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的构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祖国的重大政治主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中共关于和平统一祖国... 毛泽东的“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和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的构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祖国的重大政治主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中共关于和平统一祖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 毛泽东“和平解放台湾”思想与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虽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代,但具有十分明显的一致性.第一,两者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中国主权的独立、领土的完整和国家的统一.由于历史的和人为的原因,1949年以来,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凡具有爱国心的中华同胞和全球华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解放台湾 毛泽东和邓小平 邓小平“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构想 和平方式 和平统一祖国 台湾回归祖国 台湾与大陆 解决台湾问题 台湾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国两制”是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重大发展
10
作者 徐金城 《齐鲁学刊》 CSSCI 1989年第3期115-118,共4页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的实际,探索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我党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原则和方法,在探索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构...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的实际,探索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我党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原则和方法,在探索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构想的实践过程中,寻找到一条为实践所证明了的切实可行的实现和平统一祖国的正确途径,这就是处理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构想是以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为其理论根据的,在探索和平统一祖国的最优模式的“一国两制”的答案中,又独创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本身的和平共处原则。“一国两制”理论一经产生和在实践中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显出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和它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两制 和平共处思想 和平统一祖国 重大发展 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 社会主义制度 列宁 资本主义制度 理论根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进党当局"教育台独"浅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植荣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5年第2期55-63,共9页
民进党推行"教育台独"是为其"政治台独"服务的,其核心是"去中国化"。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台独"冲击岛内民众的文化认同,必然影响民众的国家认同。认同中华文化... 民进党推行"教育台独"是为其"政治台独"服务的,其核心是"去中国化"。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台独"冲击岛内民众的文化认同,必然影响民众的国家认同。认同中华文化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教育台独"就是要破坏这个基础,比"政治台独"更具欺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进党 台独 “台独”分子 “去中国化” 重要组成部分 祖国和平统一 文化认同 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 中华文化 欺骗性 政治 民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黄埔精神 打造时代精英——北京黄埔大学发展纪实
12
作者 李士伟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8期58-60,共3页
这是一所具有特殊意义的民办高等学校,在市场改革的大潮中,它不仅坚持面向市场,服务社会与经济,而且在沟通海内外黄埔校友联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和培育振兴中华英才方面是其他民办高校所不能代替的。
关键词 黄埔精神 大学发展 传承 纪实 北京 民办高等学校 祖国和平统一 市场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反分裂国家法》颁布一周年
13
作者 郭隆隆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F0006-F0006,共1页
一年前,在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零反对的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标志着我国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台独”分裂势力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有法可依的新阶段。《反分裂国家法》颁布和实施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它是... 一年前,在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零反对的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标志着我国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台独”分裂势力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有法可依的新阶段。《反分裂国家法》颁布和实施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它是一部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法律,采取非和平方式是在和平统一的努力完全无效的情况下,不得已作出的最后选择,完全是针对“台独”分裂势力的,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一年来,《反分裂国家法》已成为稳定台海局势的中流砥柱,对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推进两岸和平统一、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发挥了重大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法 反分裂 “台独”分裂势力 祖国和平统一 北京人民大会堂 纪念 全国人大 国家统一 有法可依 台湾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对台工作战略思维的集中体现
14
作者 史习培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10,共1页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以“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为题,全面阐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总体框架和基本思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对台基本方针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思想、新主张的宣示。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思维 作战 祖国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对台政策 胡锦涛 同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综述
15
作者 邓海 马原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5年第2期5-10,共6页
1995年1月,江泽民主席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并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了八项主张和看法。至今,正值... 1995年1月,江泽民主席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并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了八项主张和看法。至今,正值这一讲话发表10周年。为了纪念"八项主张"发表10周年,进一步从学术层面研讨海峡两岸关系问题,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献计献策,2005年1月8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太平洋学报杂志社共同主办了"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本期刊登与会专家一些观点和文章,这些观点和文章只是学术层面的研讨,不代表任何舆论导向,也不代表本次研讨会和本刊的任何倾向。(欢迎评论,E-mail:pj55@tom.c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研讨会综述 祖国和平统一 “八项主张” 两岸关系问题 海峡两岸关系 1995年 2005年 学术研讨会 台湾问题 中国政府 国家统一 问题提出 国际关系 北京大学 舆论导向 编者按 江泽民 杂志社 太平洋 讲话 文章 主席 方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决定将反分裂国家法草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16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共1页
2004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经过表决,以全票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反分裂国家法草案的议案,决定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 2004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经过表决,以全票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反分裂国家法草案的议案,决定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家法 反分裂 审议 草案 台湾问题 “台独”分子 委员长 祖国和平统一 反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17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共1页
3月14日,全国人人审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部法律以宪法为依据,贯彻中央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紧紧围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活动这个主题,充分体现我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 3月14日,全国人人审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部法律以宪法为依据,贯彻中央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紧紧围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活动这个主题,充分体现我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主张,同时表明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仟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这部法律足全国人大察民心、顺民意的重大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法 反分裂 “台独”分裂势力 会议通 祖国和平统一 对台工作 领土完整 国家主权 中国人民 全国人大 法律 审议 宪法 民心 民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在京开幕
18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共1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3月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贾庆林代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他指出,2008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十一届全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3月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贾庆林代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他指出,2008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十一届全国政协的开局之年。人民政协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经受了一场又一场重大考验和精神洗礼,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本届政协的良好开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政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祖国和平统一 常务委员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 人民大会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国两制”是香港回归后经济繁荣发展的可靠保证
19
作者 刘国光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3期5-6,共2页
为了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本刊和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于1997年5月8日在北京共同主办了“一国两制与香港回归学术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北京地区的知名专家学者和新闻界人士30多人。现将刘国光教授在会上的发言予以刊登。其... 为了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本刊和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于1997年5月8日在北京共同主办了“一国两制与香港回归学术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北京地区的知名专家学者和新闻界人士30多人。现将刘国光教授在会上的发言予以刊登。其他专家学者的发言和会议情况将在本刊第4期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两制” 繁荣发展 香港经济 香港回归祖国 回归后 中华民族凝聚力 经济发展 刘国光 高度自治 和平统一祖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的成功实践
20
作者 林庭芳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17-19,共3页
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林庭芳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百年耻辱一朝洗雪。邓小平同志创造性提出的用“一国两制”科学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率先在香港得到了成功的实践,变成了现实。一、邓小平同志经过深... 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林庭芳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百年耻辱一朝洗雪。邓小平同志创造性提出的用“一国两制”科学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率先在香港得到了成功的实践,变成了现实。一、邓小平同志经过深思熟虑提出的“一国两制”科学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一国两制” 科学构想 香港主权 “高度自治” 成功实践 中国政府 繁荣稳定 港澳台问题 和平统一祖国 解决台湾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