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吸虱亚目非典型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孙佳宁
董文鸽
-
机构
大理大学病原与媒介研究所
-
出处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8-388,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31660314,32260152)。
-
文摘
吸虱是真兽类哺乳动物体表的专性寄生虫,在全世界广泛分布,物种数量高达540种。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在NCBI中已收录15种吸虱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其独特的非典型线粒体基因组发生剧烈的裂化现象,形成数目不等的微环染色体。本文综述了15种吸虱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和组成、RNA基因、非编码区以及对吸虱祖先线粒体核型推测的方法和结果。探讨了不同种属间以及与其它昆虫的差异,提出今后对吸虱亚目线粒体基因组研究的展望。
-
关键词
吸虱亚目
非典型线粒体基因组
微环染色体
祖先线粒体核型
-
Keywords
Anoplura
atypical mitochondrial genome
minichromosomes
ancestral mitochondrial karyotype
-
分类号
Q963
[生物学—昆虫学]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芸薹属二倍体种的基因组结构及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 2
-
-
作者
邵玉娇
曾攀
李再云
-
机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
出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7-475,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71827)。
-
文摘
本文综合分析了细胞遗传学及比较基因组学在芸薹属栽培种基因组结构及进化方面的研究进展。测序物种的DNA序列比较分析显示,芸薹族特有的六倍体祖先基因组的进化途径为,先由芸薹科x=8的祖先核型衍生出染色体数减少的x=7的核型,然后该核型经过三倍化事件产生古老的六倍体基因组,最后才分化产生3个芸薹属栽培二倍体种。根据3个二倍体种测序基因组的比较分析,构建了具有9条染色体的芸薹属祖先基因组及所形成的二倍体的染色体组成。传统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为二倍体种基因组的多倍体性质及部分同源性关系提供了直观的证据,特别是二倍体间的异源染色体附加系的减数分裂配对行为揭示了单条染色体间的同源性程度。最后,对依据近缘物种的基因组结构进行芸薹属作物种质资源的创建与利用提出建议。
-
关键词
芸薹属
细胞遗传学
祖先核型
减数分裂
附加系
-
Keywords
Brassica
cytogenetics
ancestral karyotype
meiosis
additional lines
-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