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石热液蚀变作用过程元素的活动性——河南祁雨沟金矿Ⅳ号岩体蚀变花岗斑岩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祁冬梅 周汉文 +4 位作者 宫勇军 熊索菲 贾耽 张金 张旻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655-2673,共19页
本文以河南省祁雨沟金矿Ⅳ号角砾岩体不同中段(标高340m以上)的蚀变花岗斑岩角砾为研究对象,对其蚀变过程中主量、微量元素的活动性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与地表新鲜花岗斑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对比显示,从深部到浅部的蚀变花岗斑岩角砾... 本文以河南省祁雨沟金矿Ⅳ号角砾岩体不同中段(标高340m以上)的蚀变花岗斑岩角砾为研究对象,对其蚀变过程中主量、微量元素的活动性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与地表新鲜花岗斑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对比显示,从深部到浅部的蚀变花岗斑岩角砾经历了早期钠长石化、中期钾长石化和晚期黄铁绢英岩化三个阶段的蚀变作用,元素的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具有显著的正Eu异常,Zr、Hf富集而Nb、Ta、Y强烈亏损等特点。引发热液蚀变的流体体系是碱性的、浅成低温的和低硫的,迁入了大量的Mg、P和LOI,并将Mn、Co和Zn活化转移出体系。该流体的pH由最初的碱性逐渐向酸性转变,碱性流体将成矿元素Au、Cu、Pb、Zn和稀土元素活化转移至酸性介质中沉淀富集,因此钠长石化、钾长石化和黄铁绢英岩化蚀变作用可作为金矿床重要的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蚀变 浅成低温 低硫 祁雨沟金矿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祁雨沟金矿临界-超临界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流体演化 被引量:9
2
作者 熊索菲 姚书振 +3 位作者 宫勇军 何谋春 祁冬梅 向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0-133,共14页
河南省祁雨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块南部熊耳地体东北缘,是我国典型的角砾岩型金矿。该矿床临界超临界流体包裹体的发现对研究成矿流体演化及成矿机制有重要意义。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以及激光拉曼显微探针(LRM )研究显示,祁雨沟J4... 河南省祁雨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块南部熊耳地体东北缘,是我国典型的角砾岩型金矿。该矿床临界超临界流体包裹体的发现对研究成矿流体演化及成矿机制有重要意义。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以及激光拉曼显微探针(LRM )研究显示,祁雨沟J4角砾岩筒中发育临界状态均一的包裹体富含CO2,这些包裹体出现在第Ⅰ、Ⅱ成矿阶段,并且在金品位最高的400460中段出现最为集中,对成矿有明显的指示作用。临界超临界流体来自富含挥发分的高氧化状态岩浆的出溶作用。流体演化先后经历了高氧化状态的岩浆流体体系→临界超临界流体体系→ H2 O NaCl和CO2 H2 O流体体系→低盐度的 H2 O NaCl流体体系→H2 O流体体系。临界-超临界流体体系在383.7~387.2℃发生了沸腾作用,沸腾作用可能是祁雨沟金矿J4岩筒中成矿物质沉淀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雨沟金矿 流体 流体包裹体 临界 超临界流体 熊耳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祁雨沟金矿同位素地球化学和矿床成因分析 被引量:39
3
作者 郭东升 陈衍景 祁进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7-227,共11页
祁雨沟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熊耳地体,是典型的爆破角砾岩型金矿。本文全面总结并深入分析了祁雨沟金矿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资料,以氢—氧—碳同位素体系确定成矿流体由岩浆热液向大气降水热液演化,以碳—硫—铅同位素体系厘定成... 祁雨沟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熊耳地体,是典型的爆破角砾岩型金矿。本文全面总结并深入分析了祁雨沟金矿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资料,以氢—氧—碳同位素体系确定成矿流体由岩浆热液向大气降水热液演化,以碳—硫—铅同位素体系厘定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流体系统,以铅、碳同位素确定熊耳地体南侧的中—新元古代地层是不可缺少的成岩成矿物质来源之一。因此认为:在中生代华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过程中,熊耳地体南侧的陆壳板片沿马超营断裂俯冲到熊耳地体之下,通过变质脱水—熔融作用派生了祁雨沟岩浆—流体成矿系统,其成因可由碰撞造山成岩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即CMF模式)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熊耳地体 祁雨沟金矿 同位素地球化学 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祁雨沟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永丰 栾文楼 +1 位作者 魏瑞华 李院生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C00期150-159,共10页
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祁雨沟金矿床形成于高中温浅成环境。从早成矿期至晚矿化期,成矿温度、成矿流体盐度、pH值、fO2、成分及氢氧同位素组成呈现系列变化。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属H2-NaCl-CO2体系,晚期有一定量... 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祁雨沟金矿床形成于高中温浅成环境。从早成矿期至晚矿化期,成矿温度、成矿流体盐度、pH值、fO2、成分及氢氧同位素组成呈现系列变化。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属H2-NaCl-CO2体系,晚期有一定量大气降水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祁雨沟金矿 流体包裹体 温度 流体盐度 氢氧同位素 质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祁雨沟金矿流体包裹体子矿物初步研究
5
作者 熊索菲 姚书振 +2 位作者 宫勇军 何谋春 胡新露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681-682,共2页
流体包裹体中的子矿物在热液矿床中较为常见。子矿物是流体包裹体冷却后,随着溶解度降低而沉淀出的很微小的固体相,是矿物形成过程中被捕获的成矿介质。流体包裹体中存在金属子矿物报导最多的是斑岩铜矿床高盐度包裹体中的黄铜矿子矿物... 流体包裹体中的子矿物在热液矿床中较为常见。子矿物是流体包裹体冷却后,随着溶解度降低而沉淀出的很微小的固体相,是矿物形成过程中被捕获的成矿介质。流体包裹体中存在金属子矿物报导最多的是斑岩铜矿床高盐度包裹体中的黄铜矿子矿物,其次为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包裹体中的闪锌矿、黄铜矿和黄铁矿子矿物。研究子矿物类型、特征和产状,对于查明成矿流体来源、性质、成矿条件及其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雨沟金矿 流体包裹体 物包体 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祁雨沟金矿床189号矿体黄铁矿标型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曾涛 唐利 +3 位作者 孙宇辰 黄丹峰 胡昕凯 王亮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5-194,共10页
祁雨沟金矿床位于东秦岭熊耳山多金属矿集区中部,近年来在深部400 m水平以下新发现了189号斑岩型金矿体,其深部成矿与找矿潜力有待厘定。以祁雨沟金矿床220 m与280 m标高的189号矿体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地质调查、矿相学、载金黄铁矿的... 祁雨沟金矿床位于东秦岭熊耳山多金属矿集区中部,近年来在深部400 m水平以下新发现了189号斑岩型金矿体,其深部成矿与找矿潜力有待厘定。以祁雨沟金矿床220 m与280 m标高的189号矿体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地质调查、矿相学、载金黄铁矿的成分标型和热电性标型特征的系统研究发现:①祁雨沟189号矿体成矿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Ⅰ阶段为钾长石+石英+黄铁矿±磁铁矿,第Ⅱ阶段为石英+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第Ⅲ阶段为石英+黄铁矿+黄铜矿±自然金±银金矿±碲化物;②黄铁矿可划分为两个主要类型,其一为浸染状分布于花岗斑岩中的黄铁矿,含矿性良好;其二为赋存于石英-黄铁矿脉中的黄铁矿,部分呈脉状、团块状产出;③280~220 m标高黄铁矿呈富铁贫硫趋势,w(Fe)/w(S+As)和w(Au)/w(Ag)值指示其岩浆热液成因且形成于中—浅成环境,微量元素变化与深度变化呈正相关;④黄铁矿形成温度范围集中于277.5~332.5℃,指示中低温热液成因,220 m与280 m标高黄铁矿基本以N型为主(97%以上),剥蚀率为75.5%~85.5%,为矿体中下部特征。综合上述分析,认为189号矿体向下仍有一定的延伸空间和深部找矿前景,且祁雨沟金矿外围具有较大的砂金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 标型特征 地质意义 祁雨沟金矿 熊耳山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祁雨沟金矿床J7角砾岩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3
7
作者 滑世权 《黄金科学技术》 2011年第6期22-26,共5页
祁雨沟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熊耳地体中,属于典型的角砾岩型金矿床。通过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在该区已发现1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角砾岩体。J7角砾岩体是出露面积最大的岩体,其中共发现金矿体15条,其边部和底部发育有脉状矿化,正在进行... 祁雨沟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熊耳地体中,属于典型的角砾岩型金矿床。通过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在该区已发现1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角砾岩体。J7角砾岩体是出露面积最大的岩体,其中共发现金矿体15条,其边部和底部发育有脉状矿化,正在进行开采。通过总结J7角砾岩体的地质特征,分析蚀变与矿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矿化富集规律,预测有利的矿体赋存部位,指明下一步找矿方向。同时,在分析矿化期次的基础上,探讨了矿床形成过程,得出矿床成因属隐爆角砾岩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前景 J7角砾岩体 祁雨沟金矿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祁雨沟金成矿系统辉钼矿Re-Os年龄和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61
8
作者 姚军明 赵太平 +4 位作者 李晶 孙亚莉 原振雷 陈伟 韩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4-384,共11页
河南祁雨沟金矿位于秦岭造山带最北部,属典型的角砾岩筒型成矿系统。矿区16号角砾岩筒下伏斑岩体锆石的ε_(Hf)(t)值为-10.50~-14.43,Hf模式年龄为2.57~2.93Ga,表明花岗斑岩主要来源于古老下地壳的部分熔融。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1... 河南祁雨沟金矿位于秦岭造山带最北部,属典型的角砾岩筒型成矿系统。矿区16号角砾岩筒下伏斑岩体锆石的ε_(Hf)(t)值为-10.50~-14.43,Hf模式年龄为2.57~2.93Ga,表明花岗斑岩主要来源于古老下地壳的部分熔融。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134.1±2.3Ma,与7号角砾岩筒中的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135.6±5.6Ma一致。这些年龄数据与熊耳山地区燕山期花岗岩体的侵位年龄基本相同,共同指示其形成于地壳缩短增厚之后的伸展减薄过程。熊耳地体的地壳缩短增厚缘于同碰撞时期沿马超营断裂带的A型俯冲作用,而A型俯冲导致了包括祁雨沟金矿系统、燕山期花岗岩类和脉状造山型矿床在内的熊耳矿集区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LA ICPMS U-PB年龄 HF同位素 辉钼RE-OS年龄 祁雨沟金矿 熊耳地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雨沟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资源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田宏伟 付彩云 张宝仁 《黄金科学技术》 2010年第1期6-10,共5页
介绍了祁雨沟隐爆角砾岩体和金矿床地质特征,采用样品统计方法,针对不同的矿床工业指标,对矿区资源利用现状和低品位资源利用条件进行分析,确定了该矿区金矿床新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并对该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隐爆角砾岩体 低品位 技术经济评价 资源利用 祁雨沟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