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8
1
作者 冯晶晶 王增武 +5 位作者 王馨 向全永 王小万 潘恩春 仲四清 冯芮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2-355,共4页
目的:评价江苏省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作为规范化培训教材,采取集中教学的方式对全体参与项目的医生及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要求受训医务人员按照方案要求管理高血压患者... 目的:评价江苏省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作为规范化培训教材,采取集中教学的方式对全体参与项目的医生及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要求受训医务人员按照方案要求管理高血压患者,主要进行非药物和药物干预、分级管理,每例患者至少管理1年。本文对项目实施1年后的血压控制指标进行分析。主要指标为高血压控制率。结果:本研究资料齐全且规范化管理满1年的患者共10163例,其中男性患者占42.3%,平均年龄为(58.4±7.8)岁。所有患者在规范化管理前血压均未控制。规范化管理后,所有患者的吸炯、饮酒、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9.2%、7.6%和15.1/9.8mmHg,无论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均有显著改善。规范化管理1年后高血压控制率达64.0%,其中女性患者高血压控制率(64.5%)略高于男性患者(6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肥胖[OR(95%CI):0.89(0.81~0.98)/0.77(0.69~0.86)]、基线高血压2/3级[OR(95%CI):0.66(0.60~0.72)/0.39(0.33~0.46)1、高血压家族史[OR(95%CI):0.79(0.71~0.87)]以及膳食偏咸[OR(95%CI):0.91(0.83~0.99)1是高血压控制的不利因素.结论: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进行规范化管理可以显著改善高血压控制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规范化管理 干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支撑下的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琼瑛 韩琤琤 +5 位作者 赵亚利 杨珺 张雷 刘菊红 刘宇婧 梁万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目的对信息化支撑下的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06-01-01—2006-06-30到北京市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站就诊的43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干预组271例和对照组165例,分别采用高血压社区规范化... 目的对信息化支撑下的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06-01-01—2006-06-30到北京市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站就诊的43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干预组271例和对照组165例,分别采用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软件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和常规管理方式对其进行管理,对管理2年后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管理2年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C-反应蛋白含量异常患者比例、微量清蛋白尿患者比例的净差值分别为-6.9%、-16.6%,干预组C-反应蛋白和微量清蛋白尿控制情况均好于对照组。结论信息化支撑下的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使《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切实应用于社区高血压的管理过程中,使高血压的社区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有效,但部分软件内容需要调整,社区执行力需要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信息化 疾病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支撑下的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评价
3
作者 丁溧 韩东 陈林林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423-1424,共2页
目的探讨在信息化支撑下,评价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2014年11月-2015年11月间收治的13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血压管理,观察组患者在信息化支撑下进行血压规范... 目的探讨在信息化支撑下,评价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2014年11月-2015年11月间收治的13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血压管理,观察组患者在信息化支撑下进行血压规范化管理.管理1年后,评价两组患者的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效果.结果:经过管理,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情况、危险因素控制情况以及靶器官损害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信息化支撑下,社区高血压进行规范化管理,能够使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获得严格的控制,但是在社区高血压的规范管理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执行力,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社区 高血压 规范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中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成本-效果研究 被引量:50
4
作者 冯芮华 王增武 +5 位作者 王小万 李建 王馨 陈祚 崔月颖 朱曼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评价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中5大类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成本-效果。方法基于行政区域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东、中、西部选择15个省/自治区的2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卫生院,利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中高血... 目的评价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中5大类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成本-效果。方法基于行政区域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东、中、西部选择15个省/自治区的2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卫生院,利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中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方案对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由受训的基层医务人员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1年。资料齐全且规范化管理满1年的患者共43 039例,在接受高血压单药治疗且随访期间治疗方案不变(但允许药物剂量调整)的10 456例患者中,有10 277例服用利尿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5大类抗高血压药物,根据性别、年龄和危险分层分组,按照1∶6∶1∶1∶3的比例进行匹配,最后入选7 032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受训者填写统一设计的管理病历,记录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合并症、高血压分级和危险分层以及抗高血压药物的日用药剂量、规格、价格、实际服用天数等药物治疗信息。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评价抗高血压药物的成本-效果。结果 7 032例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的患者中,年人均成本为219.0(553.0)元;收缩压下降率为(10.6±8.6)%,成本-效果比为20.7;舒张压下降率为(10.0±9.6)%,成本-效果比为21.9;血压控制率为75.1%(5 281/7 032),成本-效果比为2.9。5大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年人均成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大类抗高血压药物的收缩压下降率、舒张压下降率、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收缩压下降率、舒张压下降率、血压控制率为效果指标时,ACEI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5.0、5.3、0.9,利尿剂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9.0、18.6、2.5,均较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RB的成本-效果比低。结论在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中,ACEI和利尿剂具有更好的成本-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规范化管理 高血压药物 成本-效果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实施效果初步评价 被引量:21
5
作者 徐亮 李芳健 +3 位作者 王文 王增武 陈伟伟 王家骥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64-565,共2页
目的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适合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及进行效果评价。方法以广州市9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防治网络,对辖区194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结果高血压患者管理12个月后、管理6个月后和基线三组比较,血... 目的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适合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及进行效果评价。方法以广州市9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防治网络,对辖区194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结果高血压患者管理12个月后、管理6个月后和基线三组比较,血压呈下降趋势,除低危组舒张压(DBP)的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各组(高危组和中危组等)均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患者管理12个月后与基线相比,高血压患者吸烟率、饮酒率和肥胖率均出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12个月后与基线相比,高血压患者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出现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上升(P<0.05)。管理12个月后与基线相比,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数量有下降趋势,尤以具有3~5个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明显。结论以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以社区为范围,针对高血压患者采用分级管理模式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 规范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护士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实施障碍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惠珍 张亚 高钰琳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9期76-78,共3页
目的深入了解目前社区护士实施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障碍,为更好地开展高血压预防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广州市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0名从事有关高血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深入访谈。结果影响... 目的深入了解目前社区护士实施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障碍,为更好地开展高血压预防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广州市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0名从事有关高血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深入访谈。结果影响社区护士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因素有:社区护士自身知识与能力缺陷;社区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政府及社会各部门支持力度不足;社会问题影响居民配合程度。结论目前社区护士在实施高血压规范化管理中存在较大障碍;要强化社区护士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及技能培训,动员外部力量的参与和支持,促进高血压规范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护士 高血压 规范化管理 质性研究 健康教育 社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5
7
作者 郑红梅 杜雪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3421-3424,共4页
目的分析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高血压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2年12月就诊于北京市西城区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各卫生服务站接受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患者300例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就诊于北京市中... 目的分析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高血压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2年12月就诊于北京市西城区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各卫生服务站接受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患者300例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就诊于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心内科门诊并行常规管理的高血压患者3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管理后5年、管理后10年高血压的变化及高血压分级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后5年、管理后10年血压控制率及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高血压病史、收缩压、舒张压、腰围、体质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尿素氮、血肌酐、高血压分级、个人史、用药史(除β受体阻滞剂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管理前、管理后5年、管理后10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管理后10年1级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管理后5年和管理后10年2级高血压发生率和3级高血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管理后5年和管理后10年的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管理后5年和管理后10年的脑卒中、冠心病、眼底病变及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规范化管理可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降低、延缓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为社区高血压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卫生服务 规范化管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实施效果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胡一河 吴秀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96-799,共4页
目的:为评价苏州市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的实施效果,作者进行了专题研究。方法: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通过社区规范化管理组(研究组,n=81 711)和社区常规管理组(对照组,n=38 944)分别对管理对象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另收集社区未管... 目的:为评价苏州市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的实施效果,作者进行了专题研究。方法: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通过社区规范化管理组(研究组,n=81 711)和社区常规管理组(对照组,n=38 944)分别对管理对象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另收集社区未管理对象组(未管理组,n=164 4249),并利用苏州市慢性病报病信息对2010年规范管理、常规管理和未曾管理的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研究组81 711例和对照组38 944例的评估,研究组管理终期较初期血压平均值下降13.78/7.06mm Hg;研究组血压控制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0年规范管理、常规管理和未曾管理的脑卒中发病率分别为1.72%、2.41%和3.59%(P<0.01),冠心病发病率分别为0.43%、0.66%和1.2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对患者血压控制率优于社区一般管理,对控制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生的影响作用强于社区一般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 规范管理 评估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研究
9
作者 陈友兰 蓝彦琦 +3 位作者 吴阿华 张海霞 黄健康 郭志南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2769-2775,共7页
背景厦门市自2014年开始以高血压等慢性病为切入口创新性地开展了“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防、筛、治、管、教、康”一体的连续服务,提升了服务质量,促进了医患和谐,提升了患者获得感,但目前关于该模式应用效果... 背景厦门市自2014年开始以高血压等慢性病为切入口创新性地开展了“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防、筛、治、管、教、康”一体的连续服务,提升了服务质量,促进了医患和谐,提升了患者获得感,但目前关于该模式应用效果的研究较为缺乏。目的了解“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并分析影响患者血压控制的因素,为持续提升该服务模式的健康管理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于2024年3月,选取厦门市下辖6个行政区2021年首次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且连续2年接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65岁高血压患者为签约组(n=15154),选取从未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65岁高血压患者为未签约组(n=8838)。通过厦门市基本公共卫生云平台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信息、生活方式信息、患病和用药情况等,通过“厦门i健康”平台匹配患者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情况,通过厦门市老年人健康体检数据平台收集患者体检结果。对比分析2021年(基线)和2023年签约组与未签约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体检结果、生活方式及用药依从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结果签约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从2021年的60.10%(9108/15154)提高到2023年的76.78%(11635/15154),两年份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未签约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从2021年的62.24%(5501/8838)提高到2023年的68.61%(6064/8838),两年份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8)。签约组患者2023年左侧舒张压、右侧收缩压较2021年的下降幅度大于未签约组(P<0.05)。签约组患者2023年的BMI分布及中心性肥胖、空腹血糖偏高、心电图检查异常发生率较2021年改善(P<0.05),运动情况和服药依从性较2021年亦有改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签约家庭医生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率是未签约者的1.625倍(95%CI=1.536~1.719)。结论“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起积极作用,患者在家庭医生团队的干预下,开展更精细化、个体化的全程健康管理,生活方式得到改善,服务依从性更高,高血压控制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高血压 健康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 血压控制 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规范化管理模式研究
10
作者 周金 钟代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154-154,共1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模式对TIA 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的影响.方法:将86 例经24h 动态血压监测确定有晨峰现象的高血压初发TIA 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6 例和对照组40 例.干预组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健康教育、药物监测、血压监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模式对TIA 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的影响.方法:将86 例经24h 动态血压监测确定有晨峰现象的高血压初发TIA 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6 例和对照组40 例.干预组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健康教育、药物监测、血压监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结果:干预组收缩压清晨峰值波动﹤35mmHg30 例(65.2﹪),对照组收缩压清晨峰值波动253mmHg14 例(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血压管理对TIA 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管理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 管理模式 清晨血压 TIA 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管理 规范化管理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对患者生活方式、健康教育、足部护理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4
11
作者 曹晓娜 黄亚茹 +2 位作者 崔晓丽 李瑜 崔树起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4-96,112,共4页
目的:评价社区规范化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及足部护理的影响。方法:采用规范化管理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通过随访观察,比较在北京体育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95例2型糖尿病病人在规范化管理前后的生活方式... 目的:评价社区规范化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及足部护理的影响。方法:采用规范化管理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通过随访观察,比较在北京体育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95例2型糖尿病病人在规范化管理前后的生活方式、糖尿病足防治、健康教育参与情况。结果规范化管理前后在改进患者的生活方式、糖尿病足防治、健康教育接受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实施2型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社区规范化管理 自身前后对照研究 管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社区规范化管理方案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杜雪平 孙艳格 +6 位作者 郭爱民 丁静 易春涛 武琳 高明 黄凯 于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51-1257,共7页
为规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社区管理,提高早期筛查、规范诊治、健康管理水平,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于2018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根据循证医学证据、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骨质疏松症防治相关方案及指南等,制订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社... 为规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社区管理,提高早期筛查、规范诊治、健康管理水平,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于2018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根据循证医学证据、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骨质疏松症防治相关方案及指南等,制订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社区规范化管理方案》。本方案主要包含骨质疏松症筛查、诊断、管理(建立健康档案、生活方式指导、系统健康教育、骨健康基本补充剂的应用、药物治疗、跌倒的预防、随访)、转诊四部分内容,制定社区规范化管理流程图,规范管理内涵及流程。本方案的发布对提高我国社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水平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社区卫生服务 规范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异常社区规范化管理方案的应用与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卡丽 尹朝霞 +1 位作者 何坚荣 杜雪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2857-2860,2864,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血脂异常患者的社区规范化管理方案;评价血脂异常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西城区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211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05例和对照组106例。干预组给予为期6个月的社区规范化管理,... 目的初步探讨血脂异常患者的社区规范化管理方案;评价血脂异常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西城区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211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05例和对照组106例。干预组给予为期6个月的社区规范化管理,对照组保持原有常规干预方案。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不良生活方式改变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下降,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调脂治疗达标率由16.2%上升至42.9%,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出的血脂异常患者的社区规范化管理方案能有效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降低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提高血脂异常调脂治疗的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规范化管理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社区康复的适宜技术与规范化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4
作者 陆蓉蓉 吴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52-1055,共4页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很多原本致死性的疾病病死率明显下降,随之而来的是致残率上升,多数患者病情稳定后将会进入到康复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康复中心或社区开展有效的康复治疗,进行规范化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社区康复 管理模式 适宜技术 慢性病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康复中心 规范化管理 医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网络在社区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效果及满意度调查 被引量:14
15
作者 姚琳 尚丹梅 +3 位作者 赵慧 刘新宇 刘永伟 姜涌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0,共6页
背景在信息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和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智慧医疗的背景下,社区慢性病管理也由传统模式逐步向信息化、智慧化管理模式探索和转变。在逐步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情况下,信息化慢性病管理对老年群体是否有效需要明确。目的了解... 背景在信息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和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智慧医疗的背景下,社区慢性病管理也由传统模式逐步向信息化、智慧化管理模式探索和转变。在逐步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情况下,信息化慢性病管理对老年群体是否有效需要明确。目的了解移动网络在老年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并调查其满意度,旨在为开展相关慢性病信息化管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7月选取锦州市凌河区下辖4个社区650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知情、自愿前提下,按照居住位置就近优先原则将老年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慢性病管理方式,每两个月面对面随访1次,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移动网络高血压管理方式,干预时长6个月。干预结束后使用高血压知识水平量表(HK-LS)、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TASHP)和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HPSMBRS)进行效果评价,并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干预后,干预组HK-LS、TASHP和HPSMBRS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93.5%(275/294)的老年人认为移动网络辅助高血压管理方便了就医、86.4%(254/294)的老年人认为能节约就医成本,80.6%(237/294)的老年人认为有助于病情监测;进一步调查影响管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身体因素、心理因素、对软硬件设备的不满。结论移动网络辅助社区高血压管理能有效提升老年患者高血压知识水平、治疗依从性和自我行为管理能力,且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慢性病 社区慢病管理 老年人 移动网络 病人满意度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岁及以上社区高血压管理人群中血压变化轨迹及分布特征分析
16
作者 卢春远 龙蓉 +3 位作者 毛永佳 叶德鑫 汪俊华 张江萍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01-1207,1214,共8页
背景随着高血压患病人群越趋于年轻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35岁及以上人群作为重点监测人群,目前社区高血压患病人数逐年增加,极大加重了社区工作的负担,但近年来较少开展纵向研究探讨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及分布情况。... 背景随着高血压患病人群越趋于年轻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35岁及以上人群作为重点监测人群,目前社区高血压患病人数逐年增加,极大加重了社区工作的负担,但近年来较少开展纵向研究探讨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及分布情况。目的探讨35岁及以上社区管理高血压人群血压变化趋势,揭示高血压变化轨迹及分布特征。方法本研究依托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2020—2022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于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贵阳市某区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选取符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中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个人基本信息表(性别、年龄及高血压病程)收集基线资料,并采用随访记录表[身高、体质量、血压、腰围(WC)、随访方式、药物依从方式及控制满意度]收集随访资料,计算研究对象的BMI、腰高比(WHtR)情况,随访频率为每半年1次,共计随访5次。采用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LGCM)与增长混合模型(GMM)探索35岁及以上高血压人群中随访血压值的变化轨迹,并识别轨迹相似的潜在集群,进一步分析不同血压轨迹分组的分布特征。结果研究共纳入15958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人群中血压初始水平及变化速率均与BMI初始水平、变化速率有关。收缩压和舒张压共呈现出3种相似的轨迹变化,收缩压和舒张压三种轨迹定义及占比分别为血压低值上升组2.1%(332/15958)/19.1%(3052/15958)、血压高值下降组5.7%(905/15958)/6.1%(975/15958)、血压中值稳定组92.2%(14721/15958)/74.8%(11931/15958)。不同收缩压轨迹分组的高血压患者病程、药物依从方式、随访方式、控制满意度、BMI、WHtR及W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舒张压轨迹分组的高血压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药物依从方式、随访方式、控制满意度、BMI、WHtR及W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5岁及以上社区管理高血压人群血压变化轨迹主要表现为血压中值稳定。不同特征人群的血压变化轨迹表现不同,提示在社区工作人员进行高血压人群管理时,应针对性提出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管理 纵向研究 变化轨迹 分布特征 回顾性队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规范化管理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周文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195-2197,共3页
目的探讨社区规范化管理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月坛社区2002—2007年的脑梗死新发病例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1年的社区规范化管理。通过临床生化指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 目的探讨社区规范化管理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月坛社区2002—2007年的脑梗死新发病例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1年的社区规范化管理。通过临床生化指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比两组实行不同管理后的效果。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规范化管理1年后,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得分和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提高了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规范化管理 脑梗死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慢性病的社区康复治疗和规范化管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毅 陆蓉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67-968,共2页
慢性病(chronidisease),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于一类疾病的总称,其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由于其危害的靶器官主要是脑、心、肺、肾等重要脏器,故容易造成伤残,影响患者的劳... 慢性病(chronidisease),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于一类疾病的总称,其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由于其危害的靶器官主要是脑、心、肺、肾等重要脏器,故容易造成伤残,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存质量,又由于医疗费用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康复治疗 慢性病 规范化管理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社会危害 健康损害 生存质量 劳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基于社区不同人群卒中筛查及规范化管理效果分析
19
作者 刘兴媛 邓幼清 +5 位作者 陈小红 周凤 曾美红 李欢欢 喻淑琴 魏文花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12期1251-1255,共5页
目的通过对南昌市周围农村居民、城市居民及教师群体进行卒中筛查,了解本地区卒中高危人群在不同群体的分布情况,探讨卒中筛查的意义及规范化管理后的效果。方法对不同社区的居民,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和体检进行卒中危险因素评估;对筛查出... 目的通过对南昌市周围农村居民、城市居民及教师群体进行卒中筛查,了解本地区卒中高危人群在不同群体的分布情况,探讨卒中筛查的意义及规范化管理后的效果。方法对不同社区的居民,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和体检进行卒中危险因素评估;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和(或)药物干预等规范化管理,3年后再次对其进行危险因素评估,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农村居民746人参与筛查,高危人数177人(23.72%),通过调查问卷进行的卒中风险评估平均得分(3.30±0.59)分;城市居民1005人参与筛查,高危人数281人(27.96%),风险评估平均得分(3.68±0.78)分;教师群体1359人参与筛查,高危人数172人(12.66%),风险评估平均得分(3.21±0.51)分。3年内,农村居民有5人新发卒中,5名卒中患者死亡,1名患者因其他疾病死亡,19人通过干预由高危人群转为非高危人群,卒中风险评估平均得分(2.97±0.55)分;城市居民有5人新发卒中,5人再发卒中而死亡,88人由高危人群转为非高危人群,风险评估平均得分为(2.75±0.72)分;教师群体有2人新发卒中,1人再发卒中死亡,59人通过干预由高危人群转为非高危人群,风险评估平均得分(2.81±0.73)分。一共有51人因症状性颅内或颅外动脉狭窄行支架干预治疗,8人因颅内动脉瘤行动脉瘤栓塞术。农村居民危险因素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血脂异常(72.88%)、高血压(58.19%)、肥胖(46.33%),城市居民排名前三位的为高血压(77.22%)、血脂异常(58.36%)、肥胖(54.80%),教师群体排名前三位的为缺乏体育锻炼(86.05%)、血脂异常(84.84%)、高血压(62.79%)。对高危人群进行规范化管理,经过干预后每个群体的卒中风险评估分值都显著下降(P<0.001)。结论不同群体的卒中高危人群患病率不同,高危因素的构成比不同,可能与饮食结构、文化水平等有关;每个群体高危人群经过规范化管理,都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社区卒中筛查是早期发现卒中高危人群的有效方法,对高危人群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危险因素,减少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筛查 社区 规范化管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社区规范化管理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自明 于海燕 邵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3128-3132,共5页
目的探讨社区规范化管理对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的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北京市朝阳区将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51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每年进行4次健康体检,收集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目的探讨社区规范化管理对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的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北京市朝阳区将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51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每年进行4次健康体检,收集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等资料。到2016年,规范化管理满8年且资料齐全的患者共计111例,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44例(39.6%,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7例(60.4%,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对调查对象2008年与2016年两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女性舒张压与管理前组相比有所下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管理前相比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不包括0)。单纯糖尿病组女性FPG与管理前相比有所下降,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2 hPG、HbA_(1c)与管理前相比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不包括0)。糖尿病的整体达标率由2008年的34.2%(38/111)上升至2016年的60.4%(6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98,P<0.001)。其中,单纯糖尿病组的血糖达标率由31.8%(14/44)上升至56.8%(25/44),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血糖达标率由35.8%(24/67)上升至62.7%(4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2,P=0.018;χ2=10.942,P<0.001)。单纯糖尿病组除男性、年龄≥60岁、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饮食规律、有高血压家族史者管理后血糖达标率与管理前无差异,服药依从性差患者血糖达标率低于管理前外,其他亚组血糖达标率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不包括0)。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除吸烟、服药依从性差、有糖尿病家族史者管理后血糖达标率与管理前无差异外,其他亚组血糖达标率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不包括0)。结论在社区开展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水平,提高糖尿病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血压 社区规范化管理 干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