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孢米诺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在经验性治疗肝硬化合并社区获得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疗效和药物经济学分析
1
作者 冯宇 王硕 +1 位作者 刘慧 战寒秋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5年第7期838-844,共7页
目的研究头孢米诺钠(美士灵)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舒普深)在治疗肝硬化合并社区获得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4年6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使用美士灵和舒普深治疗肝硬化合并社... 目的研究头孢米诺钠(美士灵)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舒普深)在治疗肝硬化合并社区获得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4年6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使用美士灵和舒普深治疗肝硬化合并社区获得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1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观察组静脉滴注头孢米诺钠2 g,每12 h一次进行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 g:1.5 g,每12 h一次。观察两组患者入组时腹痛、体温和退热时间,对比两组患者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患者住院天数以及实验室检查包括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3 d和全部疗程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经济学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平均住院天数、抗菌药物使用天数、腹痛缓解时间、退热时间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3 d有效率为83.16%,总有效率为56.84%。而对照组3 d有效率为85.26%,总有效率为58.95%。两组数据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药物安全性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3 d和完整疗程临床有效率的C/E和ΔC/ΔE值,结果发现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敏感性实验支持上述分析结果。结论头孢米诺钠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肝硬化合并社区获得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安全性良好,治疗效果相当,美士灵较舒普深更具经济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头孢米诺 头孢哌酮/舒巴坦 疗效评价 药物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水中肝素结合蛋白及降钙素原对肝硬化腹水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6
2
作者 杨丽霞 张伦理 +1 位作者 赖玲玲 方铭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66-1269,共4页
目的探讨腹水中的肝素结合蛋白(HBP)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住院的腹水患者120例,分为肝硬化腹水伴SBP组(40例)、漏出性腹水组(40例)、癌性腹水组... 目的探讨腹水中的肝素结合蛋白(HBP)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住院的腹水患者120例,分为肝硬化腹水伴SBP组(40例)、漏出性腹水组(40例)、癌性腹水组(20例)和结核性腹水组(20例),纳入患者全部进行腹水培养,测定并统计分析腹水多形核白细胞、腹水HBP和血清PCT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多组间比较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组间两两比较用Nemenyi检验;腹水HBP、血清PCT诊断效能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腹水HBP、血清PCT相关性采用Spearman分析。结果肝硬化腹水伴SBP组腹水HBP浓度及血清PCT浓度与其余3组(漏出性腹水组、癌性腹水组、结核性腹水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腹水细菌培养病原学阳性的不同菌种间腹水HBP水平无差异,腹水细菌培养阳性与阴性患者的H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59±36.23) ng/ml vs (63.61±32.54) ng/ml,t=1.763,P> 0.05)。血清PCT诊断SB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当取血清PCT诊断SBP的最佳临界值为0.62 ng/ml时,敏感度为86.3%,特异度为52.8%。腹水HBP诊断SB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2,当取诊断SBP的最佳临界值为23.54 ng/ml时,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65.4%,腹水HBP与血清PCT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r=0.776,P <0.05)。结论腹水HBP的检测在SBP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与传统的血清PCT联合检测可提高SBP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腹膜 腹水 肝素结合蛋白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晚期肝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6
3
作者 吴静 蒋凤 +5 位作者 曾藤 徐华 雷宇 钟珊 周智 任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CT)测定在晚期肝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住院且入院后查PCT的362例晚期肝病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SBP组(... 目的 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CT)测定在晚期肝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住院且入院后查PCT的362例晚期肝病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SBP组(n=178)和非SBP组(n=184).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PCT水平及SBP组抗感染治疗后血浆PCT的动态变化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PCT诊断SBP的临床参考值及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SBP组腹水培养阳性率为4.6%(4/87).SBP组和非SBP组治疗前血浆PCT中位值分别为0.73和0.15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9,U=0.000).SBP组中有13例患者同时血培养阳性,其血浆PCT中位值为1.73 ng/ml,高于SBP组.SBP组抗感染治疗有效的病例中抗感染治疗后3、5、7 d,分别有46、19和25例患者的血浆中位PCT值下降为0.40、0.32和0.33 ng/ml,明显低于其抗感染治疗前的0.86(Z=-5.91,U=0.000)、0.72(Z=-3.10,U=0.002)和0.79 ng/ml(Z=-4.37,U=0.000).PCT诊断SBP的临床参考值为0.462 ng/ml(AUC=0.95,P=0.00,95% CI=0.928~0.972),敏感性为83.7%,特异性为94.9%.结论 SBP患者腹水培养阳性率低,PCT诊断SBP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感染越重,PCT值越高,其动态变化可作为判断SBP抗感染治疗是否有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肝疾病 自发性细菌腹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水及血浆降钙素原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5
4
作者 党燕 张立丽 +1 位作者 娄金丽 陈铭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7-600,共4页
目的探讨腹水及血浆降钙素原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诊断中的价值,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肝硬化腹水患者69例,其中确诊合... 目的探讨腹水及血浆降钙素原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诊断中的价值,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肝硬化腹水患者69例,其中确诊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28例,未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41例,进行腹水及血浆降钙素原水平检测,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与非SBP组相比,SBP组腹水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腹水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腹水多形核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和血浆PCT、全血WBC检测结果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患者同一病程时期腹水中PCT浓度与血浆PCT浓度基本一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877,P<0.01);诊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时,血浆PCT和腹水PCT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9和0.820,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415 ng/m L和0.746 ng/m L。结论腹水及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对肝硬化腹水伴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其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血浆PCT的诊断价值优于腹水P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肝硬化 腹水 自发性细菌腹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降钙素原联合中性粒细胞比例对肝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娟 孙伟 +5 位作者 张维 向小梅 谭文婷 胡秀林 吴力克 邓国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59-1164,共6页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中性粒细胞比例(percentage of neutrophils,Neu%)对肝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南医院感染科住院...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中性粒细胞比例(percentage of neutrophils,Neu%)对肝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南医院感染科住院且入院后同时检测PCT、血常规、腹水常规和腹水培养的130例肝病腹水患者临床资料,SBP确诊组89例,其中培养阳性且多形核细胞(polyremorphonuclear,PMN)≥250×10~6/L患者10例(SBP1组),培养阳性但PMN<250×10~6/L患者11例(SBP2组),培养阴性但PMN≥250×10~6/L患者68例(SBP3组);非感染性腹水组41例。比较4组患者入院时的血PCT、Neu%、腹水PMN等指标。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PCT、Neu%对SBP的诊断价值及效能。结果 PMN≥250×10~6/L的SBP患者培养阳性率为12.8%。PCT在培养阳性的腹水患者中显著高于培养阴性的患者[中位数(四分位距)]:[4.51(1.54,8.46)vs 0.77(0.21,1.69),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PCT诊断SBP1、SBP2、SBP3的最佳界值分别为:0.795、0.265、0.405 ng/m L;AUC值依次为:0.963、0.767、0.714;敏感度依次为:100.00%、90.00%、62.30%;特异度依次为:92.70%、63.40%、80.50%;血常规Neu%诊断的最佳界值分别为:68.45%、62.65%、65.00%;AUC值依次为:0.878、0.756、0.669。依据上述界值,降钙素原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两者串联诊断SBP1、SBP2、SBP3的AUC值依次为:0.976、0.865、0.706。结论血降钙素原和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比例在SBP中均具有一定的预警效果和诊断价值,不同类型SBP其CUT-OFF值不同,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粒细胞比例 自发性细菌腹膜 肝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CD64、CD32指数在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6
作者 邹金海 孔祥军 +2 位作者 李春英 孙鑫义 刘晨第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7-830,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腹水中性粒细胞CD32指数(n CD32 ID)、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n CD64 ID)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入选的15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腹水CD32、CD64流...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腹水中性粒细胞CD32指数(n CD32 ID)、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n CD64 ID)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入选的15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腹水CD32、CD64流式检测及血清CRP检测,检测结果进行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SBP组n CD32 ID、n CD64 ID和CRP均明显高于非SBP组(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 CD32 ID、n CD64 ID和CR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8%、96.2%、72.5%和81.0%、95.8%、73.1%。结论:n CD64 ID与n CD32 ID和CRP相比在诊断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较好的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早期鉴别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腹膜 粒细胞 CD32指数 CD64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院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薛建亚 李成忠 +5 位作者 张迁 张斌 陈志辉 陈姬秀 郑瑞英 万谟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23-1025,共3页
目的 :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院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的特点及其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住院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院内 SBP的发生率、病死率及与其他部位感染、并发症的关系。 结果 :139例... 目的 :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院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的特点及其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住院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院内 SBP的发生率、病死率及与其他部位感染、并发症的关系。 结果 :139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共发生院内 SBP6 1例 (4 3.88%) ,死亡 36例 (5 9.0 2 %) ,其中发生 2例次以上的院内 SBP者有 2 2例 ,死亡 17例 (77.2 7%) ;出现院内 SBP者常先后或同时伴有其他部位感染 ,特别是口腔感染及肺部感染较为常见 ,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及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亦较高。 结论 :重型病毒性肝炎发生院内 SBP的比例较高 ,常与其他部位感染及并发症共存 ,病死率高。预防和治疗院内 SBP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重型肝 自发性细菌腹膜 院内感染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被引量:34
8
作者 张福奎 王宝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07-209,共3页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 病理 细菌腹膜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 rRNA基因检测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潘红英 孙洪运 +5 位作者 谌翠容 陈群伟 徐晶 叶荣夏 娄国强 卢德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7-560,共4页
目的评估16SrRNA基因检测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6SrRNA基因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检测76例疑似SBP及6例非感染性腹腔积液患者腹水细菌DNA,并与腹水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6S rRNA检测疑似SBP... 目的评估16SrRNA基因检测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6SrRNA基因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检测76例疑似SBP及6例非感染性腹腔积液患者腹水细菌DNA,并与腹水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6S rRNA检测疑似SBP患者腹水标本的阳性率为22.4%,明显高于腹水细菌培养的7.9%(P<0.01)。6例非感染性腹腔积液患者的腹水16SrRNA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和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16SrRNA检测可做为SBP的快速诊断方法,其敏感性优于腹水细菌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基因 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 自发性细菌腹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3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郭建琼 程玲 +3 位作者 刘洪利 张长江 蒋黎 毛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240-224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临床特点,以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00例,合并SBP患者163例,...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临床特点,以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00例,合并SBP患者163例,男性137例,女性26例,年龄(44.21±11.30)岁。观察临床表现、血液检查、腹腔积液常规及细菌培养等情况,根据药敏及临床经验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疗效及转归因素分析。结果 163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SBP患者主要表现腹部压痛(75.46%)、腹胀(61.35%)、腹痛(52.15%)、反跳痛(47.24%),主要并发症为肝性脑病(30.06%)、肾功能不全(19.63%),少数表现为消化道出血、休克、发热。腹腔积液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者分别为17.79%(29/163)和16.56%(27/163);腹腔积液或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仅为2.35%或23.53%,几乎为革兰染色阴性杆菌。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SBP的住院期间死亡率为4.29%,除外自动出院患者,其住院期间死亡率上升至15.56%,治愈率84.44%。年龄、肝性脑病、肾功能不全、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在治愈组和无效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SBP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及时、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可提高患者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乙型病毒 自发性细菌腹膜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衰竭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标准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研 张辉艳 +1 位作者 张长江 毛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227-2229,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肝衰竭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早期诊断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住院的慢性肝衰竭患者1 003例,从中选取并发SBP者385例,其中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 目的探讨慢性肝衰竭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早期诊断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住院的慢性肝衰竭患者1 003例,从中选取并发SBP者385例,其中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cocyte,PMN)计数≥250×106/L者126例(A组),腹水白细胞(whiteblood cell,WBC)计数≥250×106/L但不足A组标准者105例(B组),腹水WBC计数<250×106/L但PMN比例≥50%者56例(C组),腹水WBC计数<250×106/L且PMN比例<50%者98例(D组)。对各组患者抗生素治疗前后腹水WBC或PMN计数以及4组患者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治疗7 d后,A组71.4%(20/28)的患者腹水PMN计数低于250×106/L;B组患者腹水WBC计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C组及D组患者腹水WBC计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腹水WBC计数≥250×106/L作为SBP的诊断标准更为合理。对慢性肝衰竭并发SBP者,建议抗感染疗程在7 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自发性细菌腹膜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功能的改变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琴 张福奎 +1 位作者 王宝恩 贾继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肠道功能 自发性 细菌 腹膜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琳 白菡 +1 位作者 李向春 赵桂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治和判定预后提供依据。方法详细记录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腹水患者临床表现,对每位患者依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Child Pugh分级,并进行腹水... 目的总结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治和判定预后提供依据。方法详细记录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腹水患者临床表现,对每位患者依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Child Pugh分级,并进行腹水常规、生化、细菌培养及肿瘤细胞检测。结果110例患者中65例合并SBP,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腹胀、腹部压痛及反跳痛、腹泻、里急后重等。腹水WBC>0.5×109/L占45.3%,PMN>0.5占60.9%。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10.8%,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主要死亡原因为原发病的并发症。Child Pugh分级C级、病毒重叠感染、低血钠水平等与高死亡率有关。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早期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及腹水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并发SBP患者的预后与原有肝病程度、病毒重叠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细菌腹膜 早期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4
作者 张斌 万谟彬 王灵台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年第3期173-176,共4页
肝硬化患者合并细菌感染多为医院获得性感染(nosocomial-acquired infection),发生率约为15%~35%,显著高于一般住院患者总的医院感染发生率(5%~7%),其中尿路感染、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呼吸... 肝硬化患者合并细菌感染多为医院获得性感染(nosocomial-acquired infection),发生率约为15%~35%,显著高于一般住院患者总的医院感染发生率(5%~7%),其中尿路感染、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呼吸道感染及菌血症为最常见,其中以SBP最有特点,住院的肝硬化患者SBP的发生率为8%~27%[1],如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会迅速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和肝肾功能衰竭,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由于SBP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给早期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比较倾向于腹水中性粒细胞(PMN)计数和腹水病原学检测,尽管如此,仍有许多SBP患者不能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近几年对其发病机制研究较多,为此,本文就有关肝硬化并发SBP的发病机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腹膜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剑功 王大刚 +3 位作者 何叶莉 苑文雯 卞成蓉 郭桐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966-1967,共2页
目的通过研究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患者外周血和腹水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探讨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在SB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的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和四色MultiTEST IMK ... 目的通过研究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患者外周血和腹水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探讨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在SB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的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和四色MultiTEST IMK Kit试剂盒检测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单纯肝硬化患者对比,SBP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显著降低,而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5,P<0.01);与自身外周血对比,SBP患者腹水细胞CD4+T细胞、B细胞、CD4/CD8比值显著降低,CD8+T细胞、NK细胞显著升高(P<0.05,P<0.01);漏出性腹水患者与单纯肝硬化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SBP患者外周血和腹水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是不同的,患者全身和局部的免疫功能紊乱对SBP的发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腹膜 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例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及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利军 赵红心 +1 位作者 张福杰 曹淑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肝硬化 并发症 自发性细菌腹膜 细菌耐药 临床症状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降钙素原及内毒素水平与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崴 徐美宝 +2 位作者 柴晓红 张世兰 王海滨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7-79,共3页
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内毒素水平对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诊断价值及与病原菌分型和临床预后的关系。肝硬化腹水患者(合并SBP38例,单纯腹水51例)血浆PCT含量和内毒素... 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内毒素水平对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诊断价值及与病原菌分型和临床预后的关系。肝硬化腹水患者(合并SBP38例,单纯腹水51例)血浆PCT含量和内毒素水平分别采用金标兔疫层析和分光光度法检测。所有患者PCT及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SBP组PCT阳性检出率(>10ng/ml)及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无SBP组(P<0.001)。G菌感染组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G^+菌感染组(P<0.01),两组PC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与88.9%,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动态观察最初三天血浆PCT的变化对不同结局的预测性及临床疗效的指导性优于内毒素检测。动态观察PCT及内毒素水平对肝硬化伴SBP的早期诊断、病原菌初步分型、临床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等都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质 内毒素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腹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抗生素使用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熊克宫 柯坤宇 +4 位作者 林太杰 孔金峰 柳丽娟 甘巧蓉 陈丽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872-387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抗生素使用中的指导作用。方法: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SBP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抗生素疗程按照我国抗生素使用指南,PCT组则通过检测血清PCT指导使用。观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抗生素使用中的指导作用。方法: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SBP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抗生素疗程按照我国抗生素使用指南,PCT组则通过检测血清PCT指导使用。观察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抗生素疗程、住院费用、抗生素费用、临床有效率以及治疗后30 d 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和病死率。结果:PCT组的住院时间[14(7,23)d]、抗生素疗程[7(5,13)d]、住院费用[6 986(2 352,7 968)元]及抗生素费用[764(390,2216)元]均低于常规组[18(8,32)d、10(5,21)d、8 495(4 354,14 982)元、858(686,3 827)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考血清PCT能有效减少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SBP患者抗生素的使用,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乙型肝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腹膜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9
作者 张毅 孔德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47-1650,共4页
目的研究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多种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腹水患者184例,其中78例并发SBP(SBP组),106例未并发SBP(非SBP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SBP发生的因素... 目的研究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多种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腹水患者184例,其中78例并发SBP(SBP组),106例未并发SBP(非SBP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SBP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BP病史、血清总胆红素水平、Child-pugh评分、凝血酶原时间、血钠水平、合并肝性脑病6个因素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有意义的单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BP病史、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血钠水平是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SBP病史、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血钠水平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有这些高危因素的肝硬化腹水患者,应高度警惕SB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 自发性细菌腹膜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浆及腹水降钙素原检测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崴 高占琪 张世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4-175,共2页
探讨血浆及腹水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 ,PCT)检测在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患者临床意义。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 6 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 (SBP 4 1例、非SBP 2 1例 )血浆及腹水PCT水平 ,并与TNF -α、IL - 6水平比较。SBP组血浆... 探讨血浆及腹水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 ,PCT)检测在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患者临床意义。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 6 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 (SBP 4 1例、非SBP 2 1例 )血浆及腹水PCT水平 ,并与TNF -α、IL - 6水平比较。SBP组血浆及腹水PCT、TNF -α和IL - 6水平均显著高于非SBP组 (P <0 0 1)。均以非SBP组均数加 2倍标准差为阳性判断值时 ,血浆PCT对SBP诊断阳性预测值最高 ,腹水IL - 6阴性预测值最高。死亡组入院时血浆PCT、TNF -α和IL - 6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存活组水平 ,腹水各项指标测定价值有限。血浆PCT水平是诊断肝硬化伴SBP和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腹膜 血浆 腹水 降钙素原 检测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