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林士军 王桂杰 +2 位作者 刘玉春 董惠翔 罗伟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19-422,共4页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费用。方法采用前瞻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符合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例180例,随机进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实验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300mg/10...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费用。方法采用前瞻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符合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例180例,随机进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实验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300mg/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5~14d;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4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5~14d。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74.4%和78.9%;总有效率分别为92.2%和93.3%,两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细菌清除率和阴转率均为89.7%,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和阴转率均为9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05)。实验组平均疗程为(8.7±2.1)d,与对照组疗程(8.2±2.3)d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别(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无统计学意义,但医疗费用实验组(387.2±93.5)元,远低于对照组(615±172.5)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具有相同的疗效,且医疗费用低,是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头孢哌酮/舒巴坦 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重症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巧 王长征 +3 位作者 林科雄 李琦 孙鲲 王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771-1773,共3页
目的 了解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重症感染病原菌的主要种类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 2 0 0 2年 6月至 2 0 0 3年 6月的 80例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重症感染患者的 65株病原菌及其药敏实验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65株... 目的 了解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重症感染病原菌的主要种类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 2 0 0 2年 6月至 2 0 0 3年 6月的 80例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重症感染患者的 65株病原菌及其药敏实验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65株细菌中革兰阳性球菌 3 6株 ( 5 5 .4% ) ,革兰阴性杆菌 2 4株 ( 3 6.9% ) ,真菌 5株 ( 7.7% )。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 ( 13 .9% ,) ,表皮葡萄球菌 ( 12 .3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12 .3 % ) ,粪肠球菌 ( 7.7% ) ,其中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 (PRSP)占 11.0 % ,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占 11.0 %。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铜绿假单孢菌( 12 3 % ) ,大肠埃希菌 ( 7.7% ) ,鲍曼氏不动杆菌 ( 7.7% ) ,非发酵菌检出率高达 2 0 % ,以铜绿假单孢菌为主 ,发现嗜麦芽窄食单孢菌 4株 ( 6.2 % ) ,对多数常见抗生素耐药。真菌感染中白色念珠菌 4例 ,烟曲菌 1例。结论 本研究收集的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重症感染 65株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 ,其次为革兰阴性杆菌 ,亦有少量的真菌感染。多数病原菌具有多重耐药性 ,回顾性分析细菌耐药性对临床经验性用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重症感染 细菌 抗生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学军 杨和平 +4 位作者 胡建林 熊玮 戴小天 陈永锋 宫亮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AECB)等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治疗费用。方法88例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组(序贯组)和莫西沙星静脉滴注组(对照组...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AECB)等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治疗费用。方法88例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组(序贯组)和莫西沙星静脉滴注组(对照组),其中序贯组44例,于治疗当天开始,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400mg/250mI。静脉滴注,每日1次,3~5d后,换用莫西沙星片剂400mg口服,每日1次,总疗程7~10d;对照组44例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400mg/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总疗程7~10d。结果①序贯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65.9%(29/44)和68.2%(30/44),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6%(39/44)和90.9%(40/44);②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7%(30/32)和94.4%(34/36)。痊愈率和细菌清除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序贯组和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3658±456)元和(6825±387)元;序贯组和对照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8±2.2)d和(13.7±1.5)d。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④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序贯组11.4%(5/44)和对照组13.6%(6/44),均可耐受,无中途停药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可以获得与莫西沙星全程静脉滴注给药相似的疗效,其不良反应少见,并且可以显著节省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序贯治疗 下呼吸道感染 社区获得性肺炎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孙文早 王亮 张高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CARTI)的病原体分布情况、临床特点、肺部基础疾病、药物敏感性、危险因素等,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65例T2DM伴CARTI患者及170例非糖尿病CARTI患者(对照组)。病原体...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CARTI)的病原体分布情况、临床特点、肺部基础疾病、药物敏感性、危险因素等,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65例T2DM伴CARTI患者及170例非糖尿病CARTI患者(对照组)。病原体鉴定采用常规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B扩散法。结果 T2DM伴CARTI患者临床表现较重,36.4%的患者表现不典型;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G-)菌(占45.4%),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等。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对G-菌的敏感性最高,敏感率均为100.0%。糖尿病病史长且控制不佳>10年,有肺部基础疾病、病程长且反复发作,高龄(>65岁),均是T2DM并发CART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442、2.561和1.735,均P<0.01)。结论 T2DM并发CARTI的危险因素较多,长期稳定地控制血糖及肺部基础疾病对预防T2DM患者并发CARTI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187例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蔡兴俊 蔡绍曦 于纯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07-1208,共2页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学 细菌 非典型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丙烯及其他4种抗生素对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体外抗菌活性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秀珍 刘勇 +3 位作者 陈文昭 胡必杰 赵敏 胡云建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54-154,共1页
目的 :调查头孢丙烯及其他 4种抗生素对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用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的革兰阳性菌鉴定卡GPI、奈瑟及嗜血杆菌鉴定卡NHI做最终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t... 目的 :调查头孢丙烯及其他 4种抗生素对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用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的革兰阳性菌鉴定卡GPI、奈瑟及嗜血杆菌鉴定卡NHI做最终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test方法测定MIC。结果 :共计测定了 15 5株肺炎链球菌、97株流感嗜血杆菌、2 0株卡他莫拉菌、12株苯唑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19株 β 溶血链球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肺炎链球菌对 5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分别为 :头孢丙烯 90 .3%、头孢克罗 85 .2 % ,阿奇霉素 2 5 .8%、青霉素 80 .6 %、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为 94 .2 %。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丙烯和头孢克罗敏感率均为 97.9%。结论 :头孢丙烯对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 5种主要病原菌均显示了很高的体外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丙烯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卡他莫拉菌 抗生素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体外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一个迫切需要重视的问题 被引量:4
7
作者 陆权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25-326,363,共3页
走进新世纪的今天,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community acquired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CARTIs)依然是小儿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抗生素使用频率最高、用量最大的疾病.欣悉2000年全国小儿肺炎病死率降低1/3的目标已经实现,但我... 走进新世纪的今天,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community acquired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CARTIs)依然是小儿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抗生素使用频率最高、用量最大的疾病.欣悉2000年全国小儿肺炎病死率降低1/3的目标已经实现,但我国儿童基数庞大、小儿肺炎病死数的85%又发生在农村和边缘地区[1],因此要持久而有效地降低肺炎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任务依然艰巨,这是新世纪我们面对的严峻现实之一. CARTIs管理中忽略病原学检查,盲目和习惯性使用抗生素现象十分普遍,据上海市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资料,门诊就诊患儿用抗生素者达80%~85%,普通感冒者90%~98%使用抗生素,肺炎患儿则达100%[1].最近,世界卫生组织(WHO)基本药物和医政部主任Quick博士在第23届国际儿科大会(北京)上指出:据WHO最新统计表明,在中国有1/2儿童一旦出现咳嗽、流涕症状就使用抗生素,其中真正需要者仅25%.由此可见,CARTIs治疗中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客观存在,而细菌耐药的出现及其逐年升高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密切相关,儿科医师较重视院内感染细菌耐药,对耐药菌既可来自院内也可来自社区、两种途径间又可相互传递的事实认识不足,这也是我们在新世纪面对的又一严峻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耐药与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问题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纾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31-431,共1页
关键词 抗生素耐药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治疗 链球菌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对急性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9
作者 高蓓莉 李敏 +4 位作者 万欢英 黄绍光 何礼贤 陈小东 林建海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551-554,共4页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治疗急性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研究,用阿奇霉素250mg,静脉滴注,1次/d,连续5~7d,治疗120例急性社区获得性轻、中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结果临床治愈52.50%,临床显效为37.50%,临...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治疗急性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研究,用阿奇霉素250mg,静脉滴注,1次/d,连续5~7d,治疗120例急性社区获得性轻、中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结果临床治愈52.50%,临床显效为37.50%,临床总有效率90.00%;细菌阳性率为55.96%,肺炎支原体(血清学IgM抗体)感染率为9.17%,细菌清除率为88.34%,肺炎支原体抗体转阴为90.91%;不良反应12.50%。 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急性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有良好的临床细菌学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急性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永利 党斌温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236-238,共3页
目的 评价加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非对照、开放性Ⅳ期药物临床试验。加替沙星400mg/d口服,疗程7~14d。结果 2004年2月-2005年2月,共入选3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失访2例,中途停药2例... 目的 评价加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非对照、开放性Ⅳ期药物临床试验。加替沙星400mg/d口服,疗程7~14d。结果 2004年2月-2005年2月,共入选3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失访2例,中途停药2例,剔除1例。安全性可评价病例34例;治疗效果可评价病例31例,其中男7例,女24例,年龄23~69岁,平均44.8岁;肺炎1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3例;治愈28例,显效1例,进步2例,有效率93.5%。筛选痰培养细菌15株,阳性率44%,治疗结束全部清除,清除率100%。4例出现不良事件,表现为输液局部发痒、口服药物后出现呼吸困难、胃肠道反应和失眠,不良反应发生率11.8%。结论 加替沙星口服每日1次给药,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凿,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下呼吸道感染 社区获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维生素C在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什燕 杨志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 :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15 0例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随机分为A、B、C 3组 ,每组各 5 0例。A组为对照组 ,予常规抗感染治疗 ;B组在同A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常规剂量维生... 目的 :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15 0例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随机分为A、B、C 3组 ,每组各 5 0例。A组为对照组 ,予常规抗感染治疗 ;B组在同A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常规剂量维生素C ;C组为在同A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 ,胸片及痰细菌培养等。结果 :A组痊愈 3 2例 ,显效 8例 ,无效 10例 ,总有效率 80 0 % ;B组痊愈 3 6例 ,显效 6例 ,总有效率 84 0 % ;C组痊愈 44例 ,显效 4例 ,总有效率 96 0 %。A组疗效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C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均明显缩短 ,胸片阴影吸收较快。结论 :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 ,无明显副作用 ,可作为有效治疗措施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研究 诊断标准 炎性介质 氧自由基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查翔远 胡叶红 +6 位作者 胡大霞 方芳 丁琴 汪泽华 崔小玲 林建 宋有良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35-541,共7页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CABSI)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CABSI的经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铜陵市人民医院所有确诊为CABSI患者的临床及血培养资料。结果共152例CA-BSI患者纳入研究,原发性血流感染占...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CABSI)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CABSI的经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铜陵市人民医院所有确诊为CABSI患者的临床及血培养资料。结果共152例CA-BSI患者纳入研究,原发性血流感染占24.3%(37/152),继发性血流感染占75.7%(115/152)。原发性CABSI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P<0.05);女性继发于泌尿系统感染者显著多于男性(P<0.0001),男性继发于胆道感染者多于女性(P<0.05)。152例患者共分离出非重复病原菌1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3.8%(97/152株),革兰阳性菌占36.2%(55/152株)。最常见的检出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48.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1.8%)、肺炎克雷伯菌(9.2%)、金黄色葡萄球菌(7.2%)、草绿色链球菌(6.6%)、β-溶血性链球菌(4.6%)。泌尿道来源的CABSI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株分别占43.2%和7.1%;未检出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18.2%和44.4%。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均达100%。结论 CABSI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应重视性别、原发感染部位等因素对CABSI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 血流感染 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性监测 多重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软组织感染临床分离株的分子特征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明姣 王丽娟 +11 位作者 刘颖超 李向梅 孙静 王传清 邓秋莲 郑跃杰 刘岚 李昌崇 尚云晓 赵长安 杨永弘 沈叙庄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了解儿童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葡菌(CA-MRSA)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s)的临床分离株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儿科CA-MRSA SSTIs患儿60例,对CA-MRSA分离株进行多位点基因分型(MLST分型)、SC-Cmec分型及spa分型,同时检测... 目的了解儿童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葡菌(CA-MRSA)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s)的临床分离株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儿科CA-MRSA SSTIs患儿60例,对CA-MRSA分离株进行多位点基因分型(MLST分型)、SC-Cmec分型及spa分型,同时检测pvl基因,并进行15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在60例SSTIs患儿中,脓肿25例(41.7%),脓疱疮12例(20.0%),其他23例(38.3%)。60株临床分离株共分出12种ST型,ST59 29株,占48.3%,ST88和ST1均为6株,各占10.0%;SCCmec分型共有4种,SCCmecⅣ型占55.0%(33/60),SCCmecⅤ型28.3%(17/60),SCCmecⅢ型15.0%(9/60),SCCmecⅡ型1.7%(1/60)。在21种spa基因型中,t437占46.7%。分离株pvl携带率50.0%。该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甲氧苄胺-磺胺甲口恶唑、利福平、夫西地酸和莫匹罗星的耐药率分别是90.0%、80.0%、46.7%、38.3%、38.3%、33.3%、28.3%、11.6%、3.3%和3.3%。多重耐药率为73.3%。结论儿童SSTIs的CA-MRSA临床分离株最常见的克隆是MRSA-ST59-SCCmecIVa-t437和MRSA-ST59-SCCmecV-t437,多重耐药率高,在儿童CA-MRSA SSTIs的经验性治疗中不宜首选红霉素和克林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皮肤软组织感染 细菌分型技术 抗生素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地区427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艳 刘丹 +2 位作者 黄泽智 蒙松年 唐翠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5-196,共2页
肺炎支原体(MP)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最主要的病原体,在儿童和青少年中,10%-30%的CAP是由MP感染所致,流行期间可达40%-50%。MP没有细胞壁,故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不敏感,而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氨基... 肺炎支原体(MP)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最主要的病原体,在儿童和青少年中,10%-30%的CAP是由MP感染所致,流行期间可达40%-50%。MP没有细胞壁,故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不敏感,而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急性呼吸道感染 药敏分析 感染状况 湖南地区 喹诺酮类抗生素 社区获得性肺炎 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分析及对患儿T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冯雪 田庆玲 +2 位作者 张双 陈冬梅 宋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4-359,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分析及对患儿T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0月入院治疗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48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被动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胶体金法、细菌培养法联...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分析及对患儿T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0月入院治疗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48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被动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胶体金法、细菌培养法联合检测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根据不同病原菌将患者分为肺炎支(衣)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混合感染性肺炎及不明原因肺炎。所有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入院后次日早晨均空腹采集静脉血3 ml,完成血清分离后采用ELISA测定IL-17、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入组患者CD3+、CD4+、CD8+及CD19+水平,分析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构成比及对患儿T细胞水平的影响。结果: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248例患者病原学检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MP、细菌、RSV,分别占:43. 55%、13. 71%和10. 89%。肺炎支(衣)原体肺炎、混合感染性肺炎IL-17、TGF-β1,均高于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不明原因肺炎(P<0. 05)。肺炎支(衣)原体肺炎、混合感染性肺炎CD8+,均高于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级不明原因肺炎(P<0. 05)。肺炎支(衣)原体肺炎、混合感染性肺炎CD4+/CD8+,均低于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级不明原因肺炎(P<0. 05)。结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肺炎支(衣)原体肺炎占据比重较大,能引起机体炎症水平联级反应,降低患儿T细胞水平,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肺炎支(衣)原体肺炎 病毒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 混合感染性肺炎 不明原因肺炎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末端脑钠肽前体在不同降钙素原水平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帅 张虹霞 +3 位作者 林蕊艳 韩芳 张淑明 胥振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301-2305,共5页
目的了解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在不同降钙素原(PCT)水平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CAP患者287例。根据PCT水平,将其分为A(PCT<0.10... 目的了解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在不同降钙素原(PCT)水平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CAP患者287例。根据PCT水平,将其分为A(PCT<0.10μg/L,n=110)、B(0.10μg/L≤PCT≤0.25μg/L,n=99)、C(0.25μg/L<PCT≤0.50μg/L,n=31)、D(PCT>0.50μg/L,n=47)4组。比较并分析4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分析NT-pro BNP与炎性标志物、全血肌钙蛋白I(TNI)及肺炎严重度指数(PSI)的相关性。结果(1)4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及合并症中的糖尿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症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高血压、冠心病、心房纤颤及脑血管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组患者体温、心率、呼吸频率、PCT、NT-pro BNP、氢离子浓度指数(p H)、氧分压(PO2)、氧合指数、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P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舒张压、TNI及二氧化碳分压(P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患者NT-pro BNP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NT-pro BNP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NT-pro BNP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NT-pro BNP与TNI(rs=0.21,P<0.05)、PCT(rs=0.30,P<0.05)、WBC(rs=0.15,P<0.05)、NEUT(rs=0.25,P<0.05)、ESR(rs=0.23,P<0.05)、CRP(rs=0.40,P<0.05)及PSI(rs=0.54,P<0.05)均呈正相关。以PCT>0.25μg/L为截点,进一步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细菌感染患者中NT-pro BNP与PCT呈正相关(rs=0.40,P=0.00)。结论细菌感染加重可以导致患者NT-pro BNP水平增高,可能是由细菌内毒素通过炎性递质介导,推测NT-pro BNP可以作为反映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感染 肺炎 细菌 氮末端脑钠肽前体 降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焱 陈文标 +4 位作者 黄东红 陈丽霞 陈淑增 邱丹缨 许秀秀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8-198,共1页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特别是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近年来SP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已日趋严重,其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较为普遍。为了解泉州地区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SP对常用抗生...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特别是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近年来SP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已日趋严重,其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较为普遍。为了解泉州地区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SP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可能的耐药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大环内酯类 肺炎链球菌 泉州地区 相关基因分析 药物耐药 儿童 抗生素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分析(附53例报告)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丽媛 赵晓民 +1 位作者 李思雯 王晓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25-825,共1页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临床资料 老年人 疗效分析 呼吸道感染 慢性阻塞性 高血压病 发病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丙烯和头孢克洛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必杰 何礼贤 +1 位作者 金美玲 洪群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 研究头孢丙烯在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中有效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2 0 0 0年 4~ 9月在北京、上海、武汉和大连 9家医院进行开放、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比较头孢丙烯和头孢克洛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轻、中度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和... 目的 研究头孢丙烯在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中有效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2 0 0 0年 4~ 9月在北京、上海、武汉和大连 9家医院进行开放、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比较头孢丙烯和头孢克洛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轻、中度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和细菌学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共 417例 (上呼吸道感染 2 2 7例 ,下呼吸道感染 190例 ) ,头孢丙烯组 2 2 2例 ,头孢克洛组 195例。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发热程度、血白细胞 (WBC)与中性粒细胞、病原体种类和构成 ,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头孢丙烯组用药 5 0 0mg ,qd ;头孢克洛组用药 2 5 0mg ,tid。治疗下呼吸道感染 ,头孢丙烯 5 0 0mg ,bid ;头孢克洛组 5 0 0mg ,tid ,疗程均为 7~ 14d。头孢丙烯组总有效率 (痊愈 +有效 )在上、下呼吸道感染中分别为 94 7%和 92 2 % ,高于头孢克洛组的 91 5 %和 83 0 % ,但统计检验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前共分离到病原菌 15 1株 (头孢丙烯组 86株 ,头孢克洛组 6 5株 ) ,头孢丙烯组细菌清除率 90 8% ,高于头孢克洛组的 85 5 % ,但统计检验也无显著差异。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与副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头孢丙烯和头孢克洛的敏感性均较高 ,分别为 90 9%~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抱丙烯 头孢克洛 治疗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变化及其与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井军虎 李立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010-2011,共2页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一种常见病,尽管抗生素不断发展,但病死率仍较高,因此,在临床上,寻找一种生物标志物对感染进行早期诊断和预测就显得重要。近年来发现,血清和肽素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标志物,在脓毒血症、下呼吸道感染等疾...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一种常见病,尽管抗生素不断发展,但病死率仍较高,因此,在临床上,寻找一种生物标志物对感染进行早期诊断和预测就显得重要。近年来发现,血清和肽素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标志物,在脓毒血症、下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中,其水平会明显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水平变化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血清 相关性 下呼吸道感染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