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城市社区低碳治理研究进展:框架、潜力与路径
- 1
-
-
作者
刘伦
杨浩杰
吴俐颖
王辉
-
机构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39,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474014)。
-
文摘
城市社区作为我国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空间单元,是城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关键载体之一。近年来,多项国家政策都将城市社区低碳治理视为推进“双碳”战略的重要路径,学术界对此领域的关注度也日益提升。基于近5年发表的相关文献,综合建筑科学、公共管理、城市规划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从治理框架、减碳效益测算及治理实施路径等方面入手,系统综述当前城市社区低碳治理的研究进展。结果发现,学界对社区低碳治理框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涵盖了针对4类碳排放与碳汇来源的5大治理策略。同时,相关研究探讨了社区碳排放的基本测算方法,并通过具体社区案例或模型模拟评估了多种治理策略的减碳效益。此外,在实施路径方面,从技术维度探索治理策略的综合智能优化方法以及从组织维度推动居民参与和共治成为两大重点课题。既有研究为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但未来研究还需进一步探索面向社区治理复杂条件的综合性、精细化、智能化低碳治理策略制定方法。
-
关键词
城市治理
社区低碳治理
社区碳排放
决策智能
居民参与
-
Keywords
urban governance
low-carbon governance in communities
community carbon emissions
intelligent decision-making
resident participation
-
分类号
TU984.1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迈向“正气候”目标的中国城市规划建设路径图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叶祖达
-
机构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
出处
《南方建筑》
2017年第2期34-39,共6页
-
文摘
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于2016年3月17日发布,其中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内容包括具体任务如"推进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支持优化开发区域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深化各类低碳试点,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我们要从城区空间与多元化手段整合的要求上,通过创新规划、设计、运营路径达到零碳排放的整体净效应。我们需要提出"正气候"的城市项目发展模式,作为未来我国城市通过城区建设更新带来的机遇,迈向零碳排放的手段。正气候发展模式一方面要求把未来新建城区的碳排放量最少化,同时也要把握城区发展和更新的机遇,使周边地区碳排放量减低的正外部性(如城市空间(如土地-交通)结构重组、推动绿色建筑、周边社区减碳项目的投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动市场手段与体制改革等,最后使在运营阶段达到"净负排放"整体效果。这就是"正气候"效果。迈向正气候的城区发展模式,需要在目前我国法定城市规划与建设流程上提出创新体制,引入"场地内"与"场地外"的减缓碳排放机制,编制正气候城区建设路径图,在建设全生命周期内保障减碳排放目标能够被贯彻,于项目完成后在运营阶段达到正气候效果。正气候城区建设模式是我国未来迈向近零碳排放区建设的有效路径。。
-
关键词
近零碳排放社区
零排放建筑
正气候发展
低碳城市
绿色生态城区
-
Keywords
near zero carbon emission district
zero emission building
climate positive development
low carbon cities
green eco-city district
-
分类号
TU119.4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TU98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