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矫正对象的分类矫治初探
1
作者 王华婷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56-59,共4页
社区矫正制度在中国已初步确立,但在司法实践中,广泛存在着将不同类型的社区服刑人员按照统一不变的模式塑造的统一管理方式。基于行刑个别化原则的理论及为更高质量地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考量,笔者建议更深入地研究社区矫正对象的分类及... 社区矫正制度在中国已初步确立,但在司法实践中,广泛存在着将不同类型的社区服刑人员按照统一不变的模式塑造的统一管理方式。基于行刑个别化原则的理论及为更高质量地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考量,笔者建议更深入地研究社区矫正对象的分类及其不同的矫治对策,并提出城市、农村社区矫正对象的区分,成年、未成年矫正对象的区分,对累犯、假释犯等常见犯罪人类型提出一系列预防与矫治对策,并建议采用司法和社会工作相结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城市社区矫正对象 农村社区矫正对象 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矫正对象社会网络排斥的成因探析——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骆群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6-121,共6页
2003年7月,源于西方的社区矫正制度正式出现在中国政府的规范性文件中。社区矫正的目的是在社区中矫正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使其顺利地回归社会。然而,现实中的社区矫正对象在多个领域都会遇到被社会排斥的现象,这已成为社... 2003年7月,源于西方的社区矫正制度正式出现在中国政府的规范性文件中。社区矫正的目的是在社区中矫正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使其顺利地回归社会。然而,现实中的社区矫正对象在多个领域都会遇到被社会排斥的现象,这已成为社区矫正制度目标实现的阻滞因素。其中,社会网络的排斥是其重要的表现之一。在社会网络排斥的成因中,身份地位是社区矫正对象遭到社会网络排斥的根本因素,经济限制是社区矫正对象遭到社会网络排斥的加深因素,面子问题是社区矫正对象遭到社会网络排斥的文化因素。除此之外,个人的私利、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等也会成为社会网络排斥的个别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对象 社会网络 社会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矫正对象的复原力发展过程探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费梅苹 张晓灿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1-113,共13页
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对上海市15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深入访谈,根据复原力理论“过程说”的内涵,及“个人-环境”互动理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复原力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社区矫正对象经历了“正常生活—进入刑事案件流程—进入社区矫正—解除... 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对上海市15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深入访谈,根据复原力理论“过程说”的内涵,及“个人-环境”互动理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复原力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社区矫正对象经历了“正常生活—进入刑事案件流程—进入社区矫正—解除社区矫正”四个不同阶段,复原力发展过程具有阶段性特点并呈现出“原生期—剧变期—重建期—成长期”的复原力发展过程图式。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要建立以促进复原力发展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依托个案管理,依据社区矫正对象所处复原力发展阶段、个人特质等设定具体可行的服务目标,积极调动现有保护性因素,注重将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作为重要的介入契机,实施整合性、体系化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对象 复原力发展过程 社区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矫正对象的个性化教育 被引量:3
4
作者 金碧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56-60,共5页
社区矫正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而其中个性化教育则是顺利开展社区矫正的重要内容。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个性化教育可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降低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率,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的科学化和社会化。上海市于2005年率先开... 社区矫正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而其中个性化教育则是顺利开展社区矫正的重要内容。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个性化教育可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降低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率,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的科学化和社会化。上海市于2005年率先开展社区矫正个性化教育工作,在分类矫正、心理矫正和风险评估基础上,上海市对具有较高重新违法犯罪风险的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个性化教育。目前社区矫正个性化教育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在目标设定、规范标准、工作方法、配套设施以及矫正工作者业务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仍然有待完善。为此,需要对个性化教育进行深入论证,增强社区矫正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而为实践部门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对象 个性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矫正对象身份认同整合量表的编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彩云 顾胜花 蔡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43-1048,共6页
目的:编制社区矫正对象身份认同整合量表(IISCI)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编制IISCI初始问卷,对159名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初测,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另选取478名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正式施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效标关联度检验和... 目的:编制社区矫正对象身份认同整合量表(IISCI)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编制IISCI初始问卷,对159名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初测,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另选取478名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正式施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效标关联度检验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选取30名社区矫正对象进行间隔2周的重测。采用自尊量表(SES)、生活满意度量表(LS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效标关联度检验。结果:量表共13个条目,分为身份认同和谐和身份认同距离2个因子,2个因子累计解释量为66.63%;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良好(χ^(2)/df=1.202,GFI=0.982,NFI=0.987,IFI=0.998,TLI=0.996,CFI=0.998,RMSEA=0.021);量表总分及2个因子得分与SES、LSS、GSES均呈正相关(r=0.15~0.82,均P<0.01)。总量表及2个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为0.87、0.91、0.92,总量表及2个因子的重测信度为0.70、0.67、0.78。结论:社区矫正对象身份认同整合量表的效度和信度良好,可以作为我国社区矫正对象身份认同整合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对象 身份认同整合 量表 效度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视知觉对社区矫正对象社会疏离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身份认同整合和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9
6
作者 杨彩云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7-139,共13页
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疏离关乎个体发展和社会稳定,是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2019年S市社区矫正对象的调查数据,从身份认同整合和社会支持视角,探究歧视知觉对社区矫正对象社会疏离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歧视知觉对社区矫正对... 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疏离关乎个体发展和社会稳定,是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2019年S市社区矫正对象的调查数据,从身份认同整合和社会支持视角,探究歧视知觉对社区矫正对象社会疏离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歧视知觉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疏离既存在直接影响,也通过身份认同整合和社会支持两个中介变量产生间接影响。身份认同整合和社会支持在歧视知觉与社会疏离之间起到自我转化和外在保护的作用。因此,在外在歧视无法完全消除之下,为了缓解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疏离,应注重提升个体的自我身份认同整合,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的有益支持,从而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对象 歧视知觉 社会疏离 社会支持 身份认同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区矫正评估对象的构建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诗嘉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8-21,共4页
社区矫正评估体系的构建对于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评估对象内容和范围的确定是整个评估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评估对象的确定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因此必须在一定的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美国的项目评估方法非常先进,可以作... 社区矫正评估体系的构建对于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评估对象内容和范围的确定是整个评估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评估对象的确定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因此必须在一定的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美国的项目评估方法非常先进,可以作为确定评估对象的方法论。现阶段我国社区矫正评估对象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对这些内容进行细化,可以得出具体的评估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评估体系 社区矫正评估对象 需求评估 过程评估 影响评估 评估可能性的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
8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6-89,共4页
湖南省档案局联合省司法厅制定出台了《湖南省社区矫正对象档案管理办法》。《办法》明确规定了社区矫正对象档案形成与收集、整理与归档、保管与利用、移交等方面的相关要求,进一步细化了归档范围、明确了责任分工、制定了整理标准、... 湖南省档案局联合省司法厅制定出台了《湖南省社区矫正对象档案管理办法》。《办法》明确规定了社区矫正对象档案形成与收集、整理与归档、保管与利用、移交等方面的相关要求,进一步细化了归档范围、明确了责任分工、制定了整理标准、统一了工作要求。《办法》的出台让社区矫正对象档案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社区矫正对象档案客观真实、内容完整、保管安全、利用方便,进而提高社区监督管理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为做好社区矫正工作贡献档案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对象 档案管理办法 归档范围 社区矫正工作 客观真实 整理与归档 《办法》 责任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