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居民户外休闲性身体活动和环境空间研究——基于社区玩耍与游憩观察系统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燕 李爱菊 +1 位作者 郭帅新 雷波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37,共6页
以武汉市4处户外休闲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SOPARC方法,解析居民身体活动和环境空间特征。研究显示:通过被观察者特征和年龄组的关联分析,各年龄组的男女人数比例、平日和周末人数、一天内不同时段人数以及不同休闲公园的人数均存在一定差... 以武汉市4处户外休闲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SOPARC方法,解析居民身体活动和环境空间特征。研究显示:通过被观察者特征和年龄组的关联分析,各年龄组的男女人数比例、平日和周末人数、一天内不同时段人数以及不同休闲公园的人数均存在一定差异;通过被观察者特征和运动强度的关联分析,男性和女性、不同年龄组、不同时间段的被观察者以及不同休闲公园的被观察者在活动强度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通过观察地环境特征分析,4处休闲公园的环境要素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环境容量和管理组织方面存在较明显差异,可进入性、可使用性和资源设施均处于较高或中等水平。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建议:分析各类人群户外身体活动特征,促使全民健身战略落实;依据各类人群户外身体活动的时空差异,合理调控公共休闲空间;顺应各类人群身体活动强度偏好,健全休闲服务设施;适应各类人群休闲运动的环境需求,优化公共休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休闲 社区玩耍与游观察系统 户外 身体活动 居民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观察法的城市公园老携幼人群游憩行为与环境特征研究——以福州温泉公园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佳欣 吴晨虹 +1 位作者 李房英 邱淇钰 《园林》 2024年第9期89-98,共10页
在人口老龄化与多孩生育政策的相互作用下,隔代抚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老携幼出行的现象也随之增加。现有研究多从单一人群视角出发,缺乏对该类特殊人群的整体考虑。以福州温泉公园为例,通过游憩行为观察法对老携幼群体的游憩... 在人口老龄化与多孩生育政策的相互作用下,隔代抚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老携幼出行的现象也随之增加。现有研究多从单一人群视角出发,缺乏对该类特殊人群的整体考虑。以福州温泉公园为例,通过游憩行为观察法对老携幼群体的游憩行为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环境特征影响因子,探究行为与环境特征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依据儿童的行为能力水平将老携幼人群分为老年人主导型、老年人辅助型、儿童独立型三类,三类组合在出行规律、行为特征、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性;根据样地特征,从游憩设施水平、休憩服务设施水平、活动场地水平、自然要素水平4个维度,归纳出14项环境特征因子;对环境—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休闲游憩类行为主要与游憩设施水平相关,通行散步类与体育健身类行为主要与活动场地水平显著相关,社会交往类行为仅与社交氛围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老携幼群体 核密度估算法 社区玩耍与游观察系统 环境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PARC的夏季公园游憩行为研究——以泌阳县双龙健康主题公园为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延基 孙婷梅 +2 位作者 牛欣凯 孙利强 王鹏飞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3-180,共8页
城市公园是人们进行户外游憩活动的主要场所,研究游憩行为对公园的发展规划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以泌阳县双龙健康主题公园为例,运用游憩行为观察法和核密度估算法,对公园游人的性别、年龄、来访时间、行为活动和空间分布等特征进行分析.... 城市公园是人们进行户外游憩活动的主要场所,研究游憩行为对公园的发展规划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以泌阳县双龙健康主题公园为例,运用游憩行为观察法和核密度估算法,对公园游人的性别、年龄、来访时间、行为活动和空间分布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双龙健康主题公园受到不同性别和年龄阶段的游人喜爱;②游人到访与空闲时间有关,同时受夏季高温影响,一天内来访人数呈“U”型走势;③游人行为活动和空间分布受性别、年龄、时间和气温等因素影响,双龙健康主题公园南区入口及西侧滨河景观带最受游人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公园 行为 社区游戏娱乐观察系统 核密度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儿童户外活动特征解析的社区活动空间更新建设策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霞 李可月 +1 位作者 贾适夷 徐梦一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94,共9页
【目的】为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政策要求,应探索儿童友好的、适宜儿童活动的社区空间环境更新建设策略。【方法】以成都市3个儿童友好型社区试点中的4类活动空间为例,采取社区游憩行为观察系统、核密度估算... 【目的】为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政策要求,应探索儿童友好的、适宜儿童活动的社区空间环境更新建设策略。【方法】以成都市3个儿童友好型社区试点中的4类活动空间为例,采取社区游憩行为观察系统、核密度估算以及现状调研等方法,采集并分析儿童户外活动情况及社区活动空间环境特征,并建立相关性模型,探究影响儿童户外活动的社区空间环境因子。【结果】发现多个环境因子对儿童活动有显著影响,包括道路平整度、场地规模等,其中看护空间、游戏设施类型、休憩设施、商业设施可达性是影响儿童户外活动密度、时长、活动类型多样性的关键环境因子;据此归纳出促进儿童户外活动的社区空间环境重点建设方向包括:1)合理规划规模较大且毗邻儿童商业的平整场地;2)增设具有吸引力的、完善的配套设施;3)布置合理的看护休憩空间;4)植入新颖多样、互动性强的环境要素。【结论】为建设促进儿童户外活动的社区空间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在社区中为儿童营造健康友好的成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设计 社区活动空间 儿童户外活动 社区行为观察系统 核密度估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园正式及非正式运动场地体力活动特征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韩西丽 张心悦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81-990,共10页
使用社区游戏与游憩观察系统(SOPARC),对深圳市的3个公园进行36次观察,统计78个目标运动场地中12297名游客的体力活动水平,分析正式和非正式运动场地上体力活动人群的性别和年龄差异。结果表明,儿童和青少年的体力活动水平显著高于中年... 使用社区游戏与游憩观察系统(SOPARC),对深圳市的3个公园进行36次观察,统计78个目标运动场地中12297名游客的体力活动水平,分析正式和非正式运动场地上体力活动人群的性别和年龄差异。结果表明,儿童和青少年的体力活动水平显著高于中年人和老年人,男性的体力活动水平显著高于女性;正式运动场地中,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和乒乓球场的体力活动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运动场地;非正式运动场地中,儿童无器械活动场地体力活动水平最低;部分非正式运动场地支持更多样的体力活动,如园内广场和开放草地支持跳舞、打羽毛球、踢球和放风筝等活动。研究结果可为建设有利于提升体力活动水平的城市公园提供环境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游戏与观察系统(soparc) 体力活动 城市公园 正式及非正式运动场地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