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与农村社区治理创新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路迪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9期162-164,共3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农村社区居民的基本权益,同时提升农村社区治理效率与透明度。本文阐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的必要性,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的策略,希望能够切实推进...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农村社区居民的基本权益,同时提升农村社区治理效率与透明度。本文阐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的必要性,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的策略,希望能够切实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社区治理 农村社区居民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基本权益 社区治理创新 透明度 创新开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四种模式 被引量:79
2
作者 葛天任 李强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3,共9页
以社区调研为基础,从社会学关于政府、市场与社会三大机制的理论视角出发,对于多种类型社区治理模式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提出了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四种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社会自治模式和专家参与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是... 以社区调研为基础,从社会学关于政府、市场与社会三大机制的理论视角出发,对于多种类型社区治理模式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提出了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四种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社会自治模式和专家参与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是主流模式,其制度优势明显,但不足在于社会被动、居民参与不足、社区缺少活力;市场主导模式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发展潜力较大,但也存在着市场失灵等问题;社会自治模式最符合居民自治原理,但缺少资源支持、最难操作、遇到的困难最多;专家参与模式由于有专家的外力支持,在制度设计、顶层设计等方面有优势,但是,容易产生外部依赖性,需要探索专家撤出后也能自我运营的模式。因此,统筹多种社会资源、激发多元社会活力、创新居民参与机制是社区治理创新的关键环节,政府可以通过发挥多元力量的作用,完善相应制度设计和政策约束,进一步形成多元共治、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创新模式 政府主导 市场主导 社会自治 专家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遴选赛”:社区治理创新“逐顶竞争”的组织机制研究——基于W市N街道的案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冷向明 肖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30,共11页
近年来城市基层政府(街道)职能结构重心由发展经济转向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治理创新成为基层政府的工作要求和政绩呈现的重要机制。出于绩效竞争或管理任务完成的考量,通常街道会采取集中全力建设少数“明星社区”的策略,导致治理创新... 近年来城市基层政府(街道)职能结构重心由发展经济转向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治理创新成为基层政府的工作要求和政绩呈现的重要机制。出于绩效竞争或管理任务完成的考量,通常街道会采取集中全力建设少数“明星社区”的策略,导致治理创新“亮点叠加”现象,因而与国家鼓励以创新推动面上治理绩效提升的初衷相违背。W市N街道通过“遴选赛”组织机制,激励所辖社区在治理创新中“逐顶竞争”,推动治理创新由点到面的转变,实现了国家鼓励基层治理创新的目标,推动了社区相对均衡发展。研究揭示了“遴选赛”机制的内在机理,“赛马不相马”,创新单位不设门槛、随机选择、机会均等,运用行政赋权、对比择优、资源吸引以及学习增能等四个机制激励社区;讨论了“遴选赛”机制被选择的原因,即主体的认知、平衡的压力、目标的可达性与创新的持续性等影响街道的抉择;拓展了“锦标赛”机制的理论讨论,进一步打开了基层政府激励社区治理创新的组织机制的“暗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创新 “逐顶竞争” “遴选赛” 组织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区治理创新的特征、动因与绩效——基于“中国社区治理创新成果”的多案例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王江伟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1-73,共13页
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实践中亦有大量社区治理创新的探索,然而对于我国社区治理创新的整体性图景,学界探讨的不多。基于对民政部组织评选出的2013至2015年三届共55项"中国社区治理创新成果"的多案例分析,研究发现:... 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实践中亦有大量社区治理创新的探索,然而对于我国社区治理创新的整体性图景,学界探讨的不多。基于对民政部组织评选出的2013至2015年三届共55项"中国社区治理创新成果"的多案例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社区治理创新呈现"东部强,中西部弱"和城乡社区不平衡的空间分布格局;社区治理创新主体以区县级政府组织为主;党和政府的倡导推动、社区治理问题倒逼驱动以及回应基层群众的需求是催生社区治理创新的主要动因。社区治理创新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社区治理体制创新、社区公众参与创新和社区公共服务创新上,社区治理创新的方式呈现出探索性创新、累积性创新和学习性创新三种形态。这些社区治理创新成果,为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鲜活的样板。但今后仍然应着力提升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社区的治理创新能力,社区治理创新的可持续性也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社会治理 治理创新 多案例研究 社区治理创新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培育视域下的社区治理创新:本质蕴涵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梦莹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7-63,共7页
社区治理创新就是通过对现有社区管理制度的改革和调整,改变社区管理原有的运行机制,引入新的元素,发现并培育已有的资源,在多元主体的参与和互动中,以新的管理模式和动员方式,促使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并通过外在的支持和内... 社区治理创新就是通过对现有社区管理制度的改革和调整,改变社区管理原有的运行机制,引入新的元素,发现并培育已有的资源,在多元主体的参与和互动中,以新的管理模式和动员方式,促使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并通过外在的支持和内部的孕育来培育和提升社区社会资本,最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区自决和自治。在这一过程中,社区治理创新的本质蕴涵在于社区居民的参与和社会资本的培育;实践进路则在于通过创新制度体制设计,发展各类社会组织,优化社区发展环境等举措,促进社区社会资本发育和成长,最终实现社区自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自治 社会资本 社区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动力机制与行动逻辑——以广州市西村街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谢治菊 陈一儀 陈郯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110,共14页
由于能够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理念,在改革创新中坚持以人民的参与为核心、需求为导向、利益为根本、满意度为中心,致力打造人人参与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近年来广州西村街的社区治理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究其原因,他们主要... 由于能够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理念,在改革创新中坚持以人民的参与为核心、需求为导向、利益为根本、满意度为中心,致力打造人人参与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近年来广州西村街的社区治理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究其原因,他们主要通过政治性吸纳、参与式治理、民主性协商、重复性博弈,以基层党建引领社区创新、以电梯驿站创新民主决策过程、以多元主体实现社区利益共享、以多种途径化解社区治理矛盾,真正实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然而,在创新的过程中,也面临如何平衡少数人与多数人的利益、如何妥善解决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如何恰当处理居民自治与群众领袖的关系等困惑,应在进一步坚持人民导向的基础上,有温度地关怀少数人的利益;在贯彻人民监督的基础上,强化多元协商,确保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统一;在兼顾人民检验的基础上,关注群众满意度,处理好居民自治与群众领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社区治理创新 动力机制 行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治理创新研究何以体现理论自觉 被引量:2
7
作者 韩瑞波 唐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6,共10页
话语体系建构可作为理解学术研究理论自觉的观察视角。社区治理创新话语体系实际上就是对核心关键词所代表的碎片化话语的整合和型构。解读社区治理创新研究的话语建构,需着眼于核心关键词背后的实践与理论内涵。以CSSCI论文为文本,运用... 话语体系建构可作为理解学术研究理论自觉的观察视角。社区治理创新话语体系实际上就是对核心关键词所代表的碎片化话语的整合和型构。解读社区治理创新研究的话语建构,需着眼于核心关键词背后的实践与理论内涵。以CSSCI论文为文本,运用SATI和UCINET软件分析工具的共词分析发现,社区治理创新研究领域已形成两种话语体系,即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实践话语和以逻辑解析为导向的理论话语。前者基于对社区治理创新政策设计和实践探索的经验描述,表现为以“党建引领”为代表的政党话语、以“共建共治共享”为代表的共同体话语、以“社区协商”为代表的民主话语、以“智慧社区”为代表的技术话语等话语类型;后者基于对社区治理创新经验现象的抽象性反思和深层次探讨,表现为“党建统合”“去行政化”“再组织化”等话语形式。理论话语建构体现了研究者不断实现理论自觉的努力。持续推进中国社区治理创新研究,必须继续着眼于中国社区治理创新的鲜活实践,保持对既有理论范式的质疑和反思,在此基础上形成本土性的问题意识和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创新 话语 理论自觉 政治学 自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社区治理创新:内涵、特征与路径
8
作者 王瑞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61-66,共6页
互联网+社区治理创新是为实现虚拟治理体系与虚拟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进行的微观探索和整体提升,它正呈现出虚拟性与实务性、跨界性与互动性、发散性与即时性、宽松性与自主性、颠覆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新特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互联网+社区治理创新是为实现虚拟治理体系与虚拟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进行的微观探索和整体提升,它正呈现出虚拟性与实务性、跨界性与互动性、发散性与即时性、宽松性与自主性、颠覆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新特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下,互联网+社区治理创新的战略路径是:整合各类社区服务资源,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服务;优化社区网格治理平台,搞好智能精细的微观服务;培育各类社区服务组织,推进合作网络的"多社联动";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提升多元主体的治理能力;改革优化现行管理体制,实现社区治理的持续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社区治理创新 内涵 特征 战略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志愿服务发展成效、问题与对策探究
9
作者 原珂 赵建玲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9,共10页
社区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探索和实现社区服务与治理创新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区志愿服务获得了较快发展,社区服务志愿者规模扩大、能力提升,社区志愿服务内容丰富、方式多元,内涵拓展与机制建立,... 社区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探索和实现社区服务与治理创新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区志愿服务获得了较快发展,社区服务志愿者规模扩大、能力提升,社区志愿服务内容丰富、方式多元,内涵拓展与机制建立,且法治化规范化进程加快。但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社区志愿者的主动意识还不够强、社区志愿者的能力建设还不足、社区志愿组织的自主性还有待培育、社区志愿服务的协调机制仍不健全和立法层面还比较低等。对此,急需从国家顶层制度设计、鼓励地方特色品牌打造和社区志愿服务效能提升等方面深化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志愿者 社区志愿服务 社区参与 社区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治理和服务缘何“嵌套”创新——基于职能转移、政策试验与目标执行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树吉 颜德如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122,128,共11页
依托社区开展基层治理创新是破解“资源少、任务多”困境的密钥。在基层政府授权下,凭借社区的自主性,社区治理创新和社区服务创新相互嵌入,形成了“嵌套”创新的创新形式。基于政府职能转移、政策试验下沉、政策目标执行的解释框架,发... 依托社区开展基层治理创新是破解“资源少、任务多”困境的密钥。在基层政府授权下,凭借社区的自主性,社区治理创新和社区服务创新相互嵌入,形成了“嵌套”创新的创新形式。基于政府职能转移、政策试验下沉、政策目标执行的解释框架,发现“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塑造了“嵌套”创新的制度成因;“政策内容”和“政策工具”赋予了“嵌套”创新的过程成因;“自由裁量”和“排序优先”激发了“嵌套”创新的权变成因。诸多成因背后也存在各自的作用机制。“嵌套”创新又催生嵌套创新,揭示了基层治理创新中多项创新议题之间的相互嵌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创新 社区服务创新 嵌套 基层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创新社区治理现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小丽 《农村科学实验》 2018年第6期121-122,共2页
社区是社会治理综合服务的“基本单元”,在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的背景下,构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提升农村社区治理能力已成为迫切需求。本文从农村社区治理现状、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尝试对农创新困境提出了合理化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社区 农村社区 创新社区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苏县创新社会治理工作的探析——以社区治理为例
12
作者 沈爱春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23期123-124,共2页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近年来,昭苏县在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创新社区治理模式,为昭苏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社会稳定 社区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隙治理: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一种新模式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伟 张润峰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78,共7页
无缝隙治理既是一种治理机制的创新,亦是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发展的必然方向。无缝隙治理包括治理主体参与的无缝隙、治理能力提升的无缝隙、治理绩效机制与价值取向的无缝隙以及治理服务客体的无缝隙四个核心维度。无缝隙治理概念的生成... 无缝隙治理既是一种治理机制的创新,亦是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发展的必然方向。无缝隙治理包括治理主体参与的无缝隙、治理能力提升的无缝隙、治理绩效机制与价值取向的无缝隙以及治理服务客体的无缝隙四个核心维度。无缝隙治理概念的生成逻辑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科学统一。可以从多元主体参与的无缝隙格局、组织结构设置的无缝隙优化、能力培养机制的无缝隙链接、公共价值追求的无缝隙服务、服务客体对象的无缝隙导向、办理一次到位的无缝隙体验等维度理解社区无缝隙治理的典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治理 无缝隙治理 社区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M区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的调查研究
14
作者 谢小兰 陈珍珍 +1 位作者 周海丽 张加薇 《村委主任》 2024年第9期172-176,181,共6页
为促进M区加强社区管理、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文章调研组通过网络问卷、社区走访、座谈会、实地考察、交流等方式广泛深入了解情况,发现M区社区存在治理体系建设缺乏创新、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认为应该创新社区治... 为促进M区加强社区管理、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文章调研组通过网络问卷、社区走访、座谈会、实地考察、交流等方式广泛深入了解情况,发现M区社区存在治理体系建设缺乏创新、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认为应该创新社区治理理念,将“党建+公益”融入社区治理,创新社区治理路径,引导公益创投参与社区治理,创建“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益创投联动机制,从而创新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和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社区治理 党建引领 治理能力 公益创投 联动机制 治理体系 网络问卷 政府主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业委会创新实践、困境及进路 被引量:2
15
作者 原珂 李婷婷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10,M0007,共13页
红色业委会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广大城市住宅小区党建的创新性实践。红色业委会的核心特征是业委会中党员人数占绝对优势,为党建引领奠定组织基础。有制度合法性依据、从入口遴选和双向任职双重维度把握人员选择、规范业委会履职方式、合... 红色业委会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广大城市住宅小区党建的创新性实践。红色业委会的核心特征是业委会中党员人数占绝对优势,为党建引领奠定组织基础。有制度合法性依据、从入口遴选和双向任职双重维度把握人员选择、规范业委会履职方式、合理设计考核标准及其奖惩机制是红色业委会得以推进的四个主要支撑性条件。当前红色业委会的创建虽具有重要实践价值,但仍面临诸多问题。要进一步深化红色业委会在小区党建中持续有效发挥积极作用,亟待从全面提升小区党员队伍建设水平并注重发掘与培育中青年党员、持续优化红色业委会运行机制以形成组织形式和工作效果同频共振、谨慎推行“一肩多职”以降低小区治理复杂化和一元化风险、有效填补制度罅隙以提升红色业委会的合法性水平、深化研究工作方法与沟通策略以不断提升业主对业委会党建的熟悉度和接纳度等方面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业委会 业委会党建 党建引领 社区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类学视域下社区基金会多样态实践及其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原珂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06,共11页
对社区基金会进行分类研究是深化推进中国特色社区基金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当前,我国社区基金会在地化发展过程中日渐呈现出政府发起型、企业发起型、社会组织发起型、居民发起型和混合发起型的“多样态”发展路径,且不同类型的社... 对社区基金会进行分类研究是深化推进中国特色社区基金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当前,我国社区基金会在地化发展过程中日渐呈现出政府发起型、企业发起型、社会组织发起型、居民发起型和混合发起型的“多样态”发展路径,且不同类型的社区基金会因发起主体差异而各有优势,并显现出不同的主导特征。政府发起型社区基金会先天具有强力统筹与整合社区资源的优势,企业发起型社区基金会往往具有较为明显的市场运作特征,社区组织发起型社区基金会在专业理念引领与技术支撑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居民发起型社区基金会的“软治理”特征较为突出,混合发起型社区基金会在政社企跨界合作及合力型塑方面成效显著。对此,只有用得其所,才能适得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社区基金会 在地化发展 社区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化链接:城市社区协同性治理的有效实现形式——基于北京市海淀区建材东里社区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任路 田馨滦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9-124,共6页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日益成为城市社会治理当中承接基层政府职能、增强社区自治的重要载体,但是,当前社区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治理中仍然面临行政化管理过度、公共参与意识淡薄、资源获取能力较弱等问题。为此,北京市建...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日益成为城市社会治理当中承接基层政府职能、增强社区自治的重要载体,但是,当前社区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治理中仍然面临行政化管理过度、公共参与意识淡薄、资源获取能力较弱等问题。为此,北京市建材东里社区以社会组织为链接点,通过适度行政化扶持、层级划分以及资源共享的整合模式,尝试解决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现实问题,初步实现了多元主体在社区治理中的有机融合,为新时期社区协同治理提供了可行的路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 社会组织 社区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区基金会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路径 被引量:5
18
作者 原珂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2,共9页
推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立足新时代,我国社区基金会的高质量发展应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在党建引领、政策护航及制度支撑下,确保社区基金会朝正确方向深化推进;... 推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立足新时代,我国社区基金会的高质量发展应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在党建引领、政策护航及制度支撑下,确保社区基金会朝正确方向深化推进;二是建立健全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以合理稳健的内外部治理结构深化巩固社区基金会之效能发挥;三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强化社区基金会的现代治理能力;四是借助现代科技力量,以“互联网+”助力社区基金会提质增效;五是注重横向交流与政企社跨界合作,实现社区基金会增能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基金会 社区治理创新 治理结构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