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社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华杰 王皓翔 +3 位作者 陈运聪 梁旭东 王家骥 黄翔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4-842,共9页
背景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疫情发生以来,身处防控一线的社区医务人员面临着直接接触病毒的风险,存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心理压力大等问题,因此探究社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内在联系对精准实施心理干预具有重... 背景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疫情发生以来,身处防控一线的社区医务人员面临着直接接触病毒的风险,存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心理压力大等问题,因此探究社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内在联系对精准实施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新冠感染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社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2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选取296名中山市社区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编制的社区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压力调查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对其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社区医务人员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感知压力水平及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存在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中山市社区医务人员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高感知压力的检出率为10.1%(30/296);中度及以上焦虑和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7.1%(21/296)和9.5%(28/296);性别、抑郁情绪状态存在情况和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感知压力水平是社区医务人员焦虑情绪状态存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疫情期间从事日常诊疗工作情况、疫情期间从事“三人小组”上门排查工作情况、焦虑情绪状态存在情况和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感知压力水平是社区医务人员抑郁情绪状态存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存在情况是社区医务人员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感知压力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社区医务人员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压力与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之间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且疫情防控工作任务与人力资源的相对不足等因素加剧了社区医务人员负性情绪的叠加效应,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结合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特点及暴露出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新形势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长效投入和发展机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社区卫生工作者 社区医务人员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2
作者 李春辉 吴安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30-434,共5页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社区感染ca-mrsa HA-MR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赛军团菌致风湿性多肌痛患者肺部感染1例
3
作者 胡屹然 张思思 +1 位作者 吴安华 李春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2-425,共4页
患者男性,70岁,因“四肢肌肉酸痛1月余”于2024年3月1日入住某院。诊断考虑:风湿性多肌痛(可能性大,肿瘤待排除),予甲泼尼龙治疗。出院后患者因自行停药后症状加重(甲泼尼龙疗程20 d),且出现发热、咳嗽,再次就诊该院,经支气管肺泡灌洗... 患者男性,70岁,因“四肢肌肉酸痛1月余”于2024年3月1日入住某院。诊断考虑:风湿性多肌痛(可能性大,肿瘤待排除),予甲泼尼龙治疗。出院后患者因自行停药后症状加重(甲泼尼龙疗程20 d),且出现发热、咳嗽,再次就诊该院,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宏基因测序证实为马赛军团菌感染(提取感染标本中全部微生物的核酸在PMDB数据库中比对,获得疑似致病微生物的种属信息)。遂予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75 g静脉滴注qd+多西环素肠溶胶囊0.1 g口服bid联合抗感染治疗。患者经抗炎、抗感染治疗后咳嗽、肌痛等症状明显好转,于3月18日出院。作为国内首例被报告的马赛军团菌肺部感染病例,意味着军团菌众多细菌中,又出现了一种可以感染人体并致病的细菌,本病例报告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对马赛军团菌的认知,为以后马赛军团菌感染病例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赛军团菌 肺部感染 风湿性多肌痛 社区获得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13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喻玲丽 杨平 +5 位作者 热衣汗 丁丽丽 古力夏提 李云秋 王鹏 韦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了解某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院2008年10月29日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填写个案调查表。结果共调查患者2 413例,发现医院感染98例(4.06%),... 目的了解某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院2008年10月29日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填写个案调查表。结果共调查患者2 413例,发现医院感染98例(4.06%),109例次(4.52%);发现社区感染574例(23.79%),609例次(25.24%)。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的感染部位均以呼吸道居首位,分别占45.87%和31.53%。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0.00%)、鲍曼不动杆菌(10.00%)为主;社区感染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38%)、金黄色葡萄球菌(13.85%)为主。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33%,其中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8.66%(364/1 270),显著低于外科的51.18%(585/1 143)(x^2=127.85,P<0.01);治疗性用药者病原菌的培养送检率为23.46%(137/584),内科为36.88%(97/263),显著高于外科的12.46%(40/321)(x^2=48.01,P<0.01)。结论该院患者社区感染率较高,应加大对高危部位感染的监测,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以控制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253所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患率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晓 王彤 +5 位作者 蒋怡芳 邢亚威 刘志广 王媛 杨兴肖 孔洁羽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26-1129,1136,共5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状。方法选取2015年8月17—28日期间的某一日为调查日,统一制定调查表,调查河北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的现患情况,并对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共调查25... 目的了解河北省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状。方法选取2015年8月17—28日期间的某一日为调查日,统一制定调查表,调查河北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的现患情况,并对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共调查253所医院,调查65 065例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89%,社区感染现患率为16.84%。医院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依次为呼吸道(61.32%)、泌尿道(12.49%)与手术部位(9.83%),社区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依次为呼吸道(56.70%)、泌尿道(10.89%)与胃肠道(8.35%)。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感染部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前5位病原菌种类相同,排列顺序不同,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22.69%,社区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23.79%,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检出病原菌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在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腹腔内组织感染中病原菌种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菌株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在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分布、病原菌构成及多重耐药菌检出等方面均有差异,应在加强医院感染监控的同时,关注社区感染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患率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患者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差异及变迁 被引量:14
6
作者 谭善娟 张晓 +3 位作者 吕维红 李玲 张磊 毕俏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90-995,共6页
目的了解某三甲综合医院连续3年分离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P)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差异,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9年10月住院患者分离的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KP,比较两组KP在不同科室、... 目的了解某三甲综合医院连续3年分离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P)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差异,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9年10月住院患者分离的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KP,比较两组KP在不同科室、不同标本来源的构成比及耐药性差异,分析耐药变化趋势。结果共检出KP 1104株,其中医院感染组410株,社区感染组694株。两组KP均主要来源于痰标本,主要来源科室均为重症监护病房(ICU)。两组KP除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为0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医院感染组均高于社区感染组(均P<0.05)。社区感染组KP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30%,医院感染组KP对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达50%以上,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8.54%。经趋势χ^2检验,医院感染组检出KP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社区感染组检出KP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医院感染KP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且医院感染组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KP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应区别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糖尿病常见社区获得性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广丹 赵明静 +4 位作者 李方治 王玲玲 孙佳英 陈东红 王笑歌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577-583,共7页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系统分析方法分析国内糖尿病患者合并社区获得性感染的种类及其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汇总国内发表的有关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感染及危险因素的研究,应...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系统分析方法分析国内糖尿病患者合并社区获得性感染的种类及其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汇总国内发表的有关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感染及危险因素的研究,应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糖尿病患者社区获得性感染率为22.12%-55.86%,平均39.55%。常见感染(感染发生率)为呼吸系统感染(40.74%)、泌尿系统感染(27.35%)、结核(10.80%)、皮肤黏膜感染(9.19%)、肝胆系统感染(5.57%)。按照纳入文献危险因素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慢性并发症、年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性别、糖尿病类型和酮症酸中毒各亚组合并OR及OR95%CI分别为1.63(1.45,1.82)、1.30(1.19,1.42)、1.47(1.35,1.61)、0.68(0.61,0.76)、0.69(0.64,0.75)、1.37(1.13,1.66)和0.87(0.62,1.23)。对各危险因素亚组发表偏倚和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发表偏倚不明显,合并结果稳定性较好。结论国内糖尿病患者常见社区获得性感染依次为: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结核、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女性、高龄、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有并发症均可导致糖尿病患者社区获得性感染的概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感染 社区感染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与医院获得性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 被引量:15
8
作者 韩广营 单可记 +3 位作者 陈松婷 尹建吉 茆尤尤 熊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11-613,625,共4页
目的分析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泌尿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差异。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1月—2014年6月某院960例泌尿道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尿标本微生物送检信息,分析其感染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差异。结果社区感染403例,医院感... 目的分析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泌尿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差异。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1月—2014年6月某院960例泌尿道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尿标本微生物送检信息,分析其感染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差异。结果社区感染403例,医院感染557例;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菌(G-)为主,分别占78.16%和66.97%。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泌尿道感染病原菌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8,P<0.001)。社区感染与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林、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氨曲南外,大肠埃希菌对上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医院感染均高于社区感染。医院感染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社区感染的屎肠球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泌尿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和耐药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应结合病原菌构成特点和耐药菌的变化规律,选择适宜的治疗药物,防止和减少耐药菌产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感染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病原菌 抗药性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贵州省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患率调查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满 杨怀 +3 位作者 徐艳 牟霞 朱艳秋 伍红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状,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2014年9月对贵州省174所二级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感染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共调查68 419例住院患者,实查率为99.65%。发生医院感染1 581... 目的了解贵州省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状,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2014年9月对贵州省174所二级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感染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共调查68 419例住院患者,实查率为99.65%。发生医院感染1 581例、1 684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31%、例次现患率为2.46%,发生社区感染18 571例、19 191例次,社区感染现患率为27.14%、例次现患率为28.05%;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分别为综合ICU、儿科非新生儿组。医院感染部位和社区感染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 325.44,P<0.01);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病原菌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82%,使用率最高的为综合ICU(80.47%)和儿科(76.67%)。用药目的以治疗用药为主[18 386例(67.48%)],联合用药以单一用药为主[21 672例(79.55%)]。治疗使用抗菌药物者病原菌培养送检率为31.76%。结论此次调查有助于了解贵州省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高发科室、高发部位,以及治疗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送检情况,为进一步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现患率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社区和医院感染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和细菌药敏分析 被引量:44
10
作者 钱甜 曹云 +3 位作者 王传清 陈超 蔡小狄 张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0-235,共6页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社区感染性肺炎(CAP)和医院感染性肺炎(HAP)的病原分布,并对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社区和医院感染性肺炎患儿痰标本进行病原检测,用KB法测定病原菌耐药性。结果...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社区感染性肺炎(CAP)和医院感染性肺炎(HAP)的病原分布,并对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社区和医院感染性肺炎患儿痰标本进行病原检测,用KB法测定病原菌耐药性。结果117例CAP共检出138株病原微生物,其中细菌89株(64.5%),病毒42株(30.4%)。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2株,55.0%)、大肠埃希菌(18株,36.7%)为主,前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率较高,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高,后者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对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等敏感性较高。CAP中病毒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主(34株,81.0%),起病时间集中于12月至次年4月。58例HAP中47例为呼吸机相关肺炎(VAP),HAP共检出54株病原微生物,其中细菌主要为鲍氏不动杆菌(18株,46.1%)及肺炎克雷伯菌(9株,23.1%),两者均有较明显的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HAP共分离病毒8株,均为RSV,起病时间集中于11月至次年3月。HAP及CAP中G-杆菌产ESBLs菌分别占31.58%及38.64%。结论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治疗及选用抗生素,应考虑到医院内及社区感染的致病菌谱差别及其耐药情况。住院患儿应注意预防、积极治疗VAP。RSV为冬春季节HAP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对RSV感染患儿应采取有效隔离,避免引起院内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社区感染性肺炎 医院感染性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悦 张鲁涛 +3 位作者 史利克 王黎一 刘燕 贾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584-3586,3589,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状,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11-10-17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调查患者1 857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47%(8...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状,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11-10-17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调查患者1 857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47%(83/1 857),以急诊ICU最高(30.00%,3/10);社区感染现患率为20.14%(374/1 857),以呼吸内科最高(84.38%,81/96)。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均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分别占51.55%(50/97)、48.72%(190/390);病原体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分别占72.13%(44/61)、74.71%(65/87),标本主要分离自痰和尿,占76.35%(113/148);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8.02%(706/1 857),治疗用药病原体送检率为29.86%(152/509)。结论加强高危科室和易感人群的目标监测,加强社区感染入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管理,做好防控措施,提高标本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和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染 社区获得性感染 横断面研究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患率调查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小丽 梁建生 +3 位作者 许慧琼 朱军生 邓兵 徐桂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2-535,共4页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况,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取武汉市33所医院,采用床旁调查和病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调查住院患者36 222例,...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况,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取武汉市33所医院,采用床旁调查和病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调查住院患者36 222例,医院感染1 11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3.08%,社区感染6 968例,社区感染现患率19.24%。医院床位数≥900张者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3.40%),医院床位数<300张者社区感染现患率最高(43.70%)。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综合ICU(32.88%),社区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呼吸科(78.34%)。医院感染病例共检出病原体699株,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8.03%)、鲍曼不动杆菌(16.3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2.88%),社区感染病例共检出病原体1 149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14.45%)、铜绿假单胞菌(11.23%)和支原体(10.01%)。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主要部位均为下呼吸道,分别为48.24%和45.15%。结论该地区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呈现不同的特点,应根据重点科室、重点部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现患率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综合医院多重耐药菌社区发生感染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29
13
作者 贾会学 贾建侠 +5 位作者 赵艳春 赵秀莉 任军红 要慧 林金兰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菌(MDROs)社区发生感染(COI)的特点。方法对某综合医院2008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所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了解MDRO-COIs情况。结果调...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菌(MDROs)社区发生感染(COI)的特点。方法对某综合医院2008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所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了解MDRO-COIs情况。结果调查期间的住院患者中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共1 646例次,包括COIs 1 148例次,其中MDROs感染470例次,占40.94%;医院发生感染(HOI)498例次,其中MDROs感染260例次,占52.21%,显著高于MDRO-COIs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7,P=0.00)。MDRO-COIs病原体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或气管分泌物(36.38%,171/470),其次为尿液(35.32%,166/470),两者共占71.70%。在科室分布中,MDRO-COIs比例以重症监护室最高,达64.75%。在各COI感染部位中,呼吸系统MDROs感染比例最高,达60.71%。结论 MDRO-COIs情况严重,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管理,预防MDROs在医院内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社区发生感染 医院发生感染 抗药性 微生物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与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耐药性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陈迎晓 黄瑜 +2 位作者 王晓东 李庆兴 王邦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94,104,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医院和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所有MRSA感染的病例。结果共发现MRSA感染183例,其中医院感染MRSA(HA-MR... 目的对比分析医院和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所有MRSA感染的病例。结果共发现MRSA感染183例,其中医院感染MRSA(HA-MRSA)152例(占83.1%),社区获得性MRSA(CA-MRSA)31例(占16.9%)。HA-MRSA中60岁以上者103例(占67.8%),而CA-MRSA中60岁以上者6例(占19.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5,P<0.001)。HA-MRSA主要来自神经内科(17.8%,27/152)、ICU(15.8%,24/152)等;CA-MRSA主要来自皮肤科(19.4%,6/31)、急诊科(19.4%,6/31)等。HA-MRSA对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的耐药率均高于CA-MR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MRSA患者年龄较大,大多患有严重基础疾病,以脑血管意外最常见,主要来源于神经内、外科和ICU,标本以痰液和血液为主;而CA-MRSA多见于既往体健的青壮年,主要来源于皮肤科、急诊科和呼吸科,主要表现为皮肤感染和重症肺炎。实验室一旦检出MRSA,可根据临床特点初步判断是HA-MRSA还是CA-MRSA,临床医师可进一步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感染 社区获得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116所医院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患率调查 被引量:18
15
作者 吴小燕 战榕 +4 位作者 曾邦伟 陈丽芬 徐秀莉 聂渝莉 陈菁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患病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全省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查阅住院患者病历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全省116所二级及以上医院住院患者的日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日使用情况... 目的了解福建省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患病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全省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查阅住院患者病历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全省116所二级及以上医院住院患者的日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日使用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到116份汇总表,其中合格113份(97.41%),实际调查住院患者48947例。发现医院感染患者1595例(3.26%),1739例次(3.55%);社区感染患者9 751例(19.92%),10062例次(22.5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在医院感染中占49.34%,社区感染中占45.70%。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医院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占15.05%;社区感染以大肠埃希菌居首位,占8.90%。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综合重症监护室38.22%(99/259),血液病科12.54%(85/678),神经外科9.44%(152/1611);社区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儿科非新生儿组82.02%(2053/2503),呼吸科70.46%(1577/2238),儿科新生儿组52.23%(409/783)。抗菌药物日使用率为38.28%(18738/48 947),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为42.68%(4735/11093)。结论应重点监测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提高病原学送检率,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以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现患率 目标性监测 病原体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认知现状调查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坤 梁万年 +3 位作者 彭迎春 王亚东 杨桦 孔祥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知情况,查找问题并分析原因,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315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特征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基本...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知情况,查找问题并分析原因,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315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特征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及知识需求。结果医院感染管理基本知识题满分为24分,2299名医务人员平均得分为(15.4±2.9)分。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类别、职称和从业年限的医务人员得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89.06%的医务人员认为控制医院感染对保障医疗安全非常重要,不同性别、学历的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性认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99.52%的医务人员认为有必要进行医院感染的监测,不同从业年限的医务人员对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的必要性认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对职业安全与防护知识、医院感染诊断知识和消毒隔离知识的需求率分别为69.99%、66.07%和61.64%,占前三位。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缺乏;多数医务人员已认识到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和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的必要性;应根据医务人员的知识需求进行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感染管理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感染肺炎克雷伯菌ESBLs及AmpC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允康 许晓静 +3 位作者 罗勇 吴桂潮 宋涛 张振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3,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头孢菌素β-内酰胺(AmpC)酶产生的情况及耐药特性。方法:采用VITEK-6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按CLSI推荐的确证试验检测ESBL_s和K-B纸片法测定药敏结果;采用头孢西... 目的:了解社区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头孢菌素β-内酰胺(AmpC)酶产生的情况及耐药特性。方法:采用VITEK-6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按CLSI推荐的确证试验检测ESBL_s和K-B纸片法测定药敏结果;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筛选疑产AmpC酶菌株,再经三维试验确证产AmpC酶菌株。结果:从社区感染各类标本中分离的86株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31.4%,产AmpC酶菌株检出率19.8%,其中同产ESBL_s和AmpC酶菌株检出率8.1%;药敏试验结果:产酶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株,同产ESBL_s和AmpC酶菌株耐药现象更为严重。结论:社区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_s、AmpC酶菌株检出率较高,其耐药性颇为严峻。可能与社区感染患者不合理使用抗菌药有关。有必要加强社区抗菌药使用的管理,加强对社区感染细菌的检测,以减少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比较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温伟洪 李介华 钟国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0-812,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应用BDphoenixTM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检测,应用K-B法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苯唑西林耐药性检测,应...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应用BDphoenixTM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检测,应用K-B法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苯唑西林耐药性检测,应用Whonet 5.6软件和SPSS 19.0软件对细菌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1年本院共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166株,其中医院感染占45%(75株),医院感染MRSA检出率为69%(52株),其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肺部(83%);社区感染占55%(91株),社区感染MRSA检出率为52%(47株),其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皮肤软组织(94%)。医院感染MRSA和社区感染MR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替考拉宁、高水平莫匹罗星的耐药率均为0,而医院感染MRSA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利福平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社区感染MRSA,耐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90%,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医院和社区的MRSA监测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王盈红 曹小彩 +1 位作者 宋文涛 李真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2-347,共6页
目的探讨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影响。方法对204例CAP患儿行痰细菌、病毒、非典型病原体检测,有支气管镜检指征的患儿行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BALF),并进行定量培养和胞内菌检测。所有患儿给予抗菌药物序贯疗法... 目的探讨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影响。方法对204例CAP患儿行痰细菌、病毒、非典型病原体检测,有支气管镜检指征的患儿行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BALF),并进行定量培养和胞内菌检测。所有患儿给予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治疗。结果 204例患儿中122例检出病原菌,检出率59.80%,检出病原菌153株,其中30例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70例BALF菌培养,阳性8例,BALF标本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阳性5例,以BALF定量培养作为对照,ICOS在CAP诊断中的灵敏度为37.50%,特异度为96.77%。30例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患儿中,<5岁27例(90.00%),其热程>10 d的比例高于非混合感染组,更容易发生胸腔积液,更易出现肺大片状阴影,白细胞水平、C反应蛋白、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更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则较低,平均住院时间高于非混合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儿童CAP合并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可致热程和住院时间延长,合并症增加,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指标也与非混合感染患儿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感染 社区获得性肺炎 热程 支气管肺泡灌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05年中国社区获得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孙宏莉 徐英春 +6 位作者 王辉 杨启文 胡必杰 刘勇 王选锭 张天托 陈文昭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调查中国6所教学医院2004--2005年分离的社区获得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04年7月-2005年3月全国6个地区6所医院社区获得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的510株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p溶血链球菌及MSSA、... 目的调查中国6所教学医院2004--2005年分离的社区获得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04年7月-2005年3月全国6个地区6所医院社区获得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的510株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p溶血链球菌及MSSA、非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以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泊肟等9种抗菌药物的MIC。结果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PISP)、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对头孢泊肟的敏感率分别为98.9%、42.2%、6.4%。肺炎链球菌对莫西沙星的敏感率为100%;对米诺环素的敏感率为94.6%;对阿奇霉素的敏感率仅为10.7%;流感嗜血杆菌、MSSA、非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泊肟、头孢丙烯、头孢克洛、莫西沙星和米诺环素的敏感率在51.3%~100%。结论呼吸道病原菌特别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率与往年监测结果相比较呈增加趋势;头孢泊肟对呼吸道病原菌的抗菌活性优于头孢丙烯和头孢克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社区获得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 头孢泊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