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社区卫生工作者管理下的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董晨阳 李然 +2 位作者 刘若亚 黄志扬 杨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7-588,共12页
背景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缺乏足够的安全运动意识,运动依从性不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运动干预管理以更好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值得参考的策略就是利用社区卫生工作者为患者提供运动干预的管理。目前关于运动干预管理方面的研究缺乏... 背景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缺乏足够的安全运动意识,运动依从性不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运动干预管理以更好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值得参考的策略就是利用社区卫生工作者为患者提供运动干预的管理。目前关于运动干预管理方面的研究缺乏,且通常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研究仅提及运动而没有具体的运动管理措施,尚缺少相关的定量系统评价。目的系统评价基于社区卫生工作者管理下的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影响及具体的运动干预方案。方法计算机检索8个中英文数据库,包括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筛选基于社区卫生工作者管理下的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干预组采取基于社区卫生工作者管理下的运动干预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2-10-17。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使用RevMan 5.4和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通过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寻找异质性来源。预先确定的亚组为干预周期(3个月、6个月、>6个月)、运动频率(3次/周、>3次/周)和单次运动时间(≤30 min/次、>30 min/次)。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有受试者1079例,其中干预组550例,对照组52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基于社区卫生工作者管理模式下的运动干预较对照组更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MD=-1.07,95%CI=-1.31~-0.83,P<0.00001)、空腹血糖(MD=-1.26,95%CI=-1.57~-0.96,P<0.00001)、餐后2 h血糖(MD=-1.47,95%CI=-1.90~-1.04,P<0.00001)、总胆固醇(MD=-1.02,95%CI=-1.52~-0.51,P<0.0001)、低密度脂蛋白(MD=-0.62,95%CI=-0.87~-0.37,P<0.00001)和三酰甘油水平(MD=-0.71,95%CI=-1.13~-0.28,P=0.001),而对高密度脂蛋白的改善程度无显著差异(MD=0.09,95%CI=-0.02~0.21,P=0.1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3次/周的运动频率相比,>3次/周的运动频率对总胆固醇的改善更显著(P=0.02);与≤30 min/次的单次运动时间相比,>30 min/次的单次运动时间对餐后2 h血糖的改善更显著(P=0.001);与6个月以及更长时间的干预周期相比,干预周期为3个月的运动干预对糖化血红蛋白(P<0.00001)、三酰甘油(P=0.008)的改善更显著。Egger's检验显示糖化血红蛋白(P=0.34)、空腹血糖(P=0.281)未表现出显著的发表偏倚。证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为低级证据,餐后2 h血糖和血脂相关结局指标为极低级证据。结论基于社区卫生工作者管理下的运动干预可以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社区卫生工作者在今后针对2型糖尿病的运动干预管理中,推荐按照>30 min/次、>3次/周、持续≥3个月的有氧运动干预来制订运动方案。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血脂异常的情况,则建议运动干预周期最好持续6个月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运动干预 社区卫生工作者 管理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社区卫生工作者在健康教育中应树立的意识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7期537-538,共2页
在当前实施的社区卫生保健过程中 ,健康教育工作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医务工作者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 ,将健康教育工作引向社区 ,首先应该树立十种意识 :即更新观念意识、社区卫生服务意识、竞争意识、经济效益意识、信息意识、创新意... 在当前实施的社区卫生保健过程中 ,健康教育工作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医务工作者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 ,将健康教育工作引向社区 ,首先应该树立十种意识 :即更新观念意识、社区卫生服务意识、竞争意识、经济效益意识、信息意识、创新意识、引导意识、参与意识、忧患意识、现代意识。以此来提高社区卫生保健中的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工作者 意识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工作者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的角色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灵珊 吴倩 方鹏骞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0-263,267,共5页
社区卫生工作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起着重要作用,他们不仅是社区居民健康的管理者,也是社区联防联控的主力军。本文通过对社区卫生工作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中的角色分析,以明确社区卫生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存在的问题,为积... 社区卫生工作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起着重要作用,他们不仅是社区居民健康的管理者,也是社区联防联控的主力军。本文通过对社区卫生工作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中的角色分析,以明确社区卫生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存在的问题,为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出建议。社区卫生工作者要从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管理技能培养、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改进,才能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工作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角色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首批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郑婵娇 陈宝欣 +5 位作者 黄志杰 沈欢瑜 欧伟麟 张冬莹 王家骥 周志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64-968,共5页
背景家庭医生团队在初级保健中以温情守护居民健康,然而受基层医疗建设不足等条件的种种制约,如何保证温情守护?目的了解广东省首批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 背景家庭医生团队在初级保健中以温情守护居民健康,然而受基层医疗建设不足等条件的种种制约,如何保证温情守护?目的了解广东省首批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广东省共36个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分层抽样法各层按1∶1∶1的比例从3类卫生技术人员中抽取调查对象。分别是管理人员、技术服务人员及其他社区卫生工作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总体工作满意度以及21项满意度因子。分析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275份,回收有效问卷251份,有效回收率为91.3%。社区卫生技术人员自我评价的总体工作满意度得分是(3.8±0.7)分,217名(86.5%)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对工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21项满意度因子的得分均值中,得分最高的是“同事关系”(4.1±0.5)分,得分最低的是“单位福利待遇”(2.8±1.1)分。不同年龄对与领导的关系的满意度、不同文化程度对工作量的满意度、不同职称对得到同事的帮助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人数及分配合理程度〔OR=2.118,95%CI(1.072,4.184)〕、个人能力提高情况〔OR=2.220,95%CI(1.181,4.173)〕、单位的监督管理制度〔OR=1.905,95%CI(1.023,3.546)〕、与领导的关系〔OR=4.640,95%CI(1.328,16.214)〕和同事关系〔OR=5.111,95%CI(1.330,19.644)〕是影响总体工作满意度的因素(P<0.05)。结论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工作人数及分配合理程度、个人能力提高情况、单位的监督管理制度、与领导的关系和同事是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工作者 社区卫生服务 家庭医生 工作满意度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进修现状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季燕 孙艳格 +2 位作者 严春泽 丁兰 丁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0-495,共6页
背景进修学习是医务人员提高医疗质量的途径,在基层进修学习有助于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且进修机构通过统计分析进修人员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总结经验、设计更好的进修课程。目的统计2016-2019年首都医科... 背景进修学习是医务人员提高医疗质量的途径,在基层进修学习有助于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且进修机构通过统计分析进修人员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总结经验、设计更好的进修课程。目的统计2016-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总体进修情况,为今后合理设计进修程序、提高进修医师专业水平、更好地因材施教提高进修效果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9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修的人员资料(n=67),主要包括进修情况(包括每批次进修人员数目及进修时间、来源地区、单位、费用情况)、进修人员信息(包括进修人员的性别、年龄、职称、所在科室、职务)、进修安排(包括进修人员拟进修科室、实际进修科室、实际进修科室数量)。采用小组访谈法,对2019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修学习的7名进修人员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此次进修课程安排必要性、课程内容等方面。结果2016年3月-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接收进修时间≥5 d的进修人员33批次,批次进修人数为1人共21批次,占63.6%;进修时间以<30 d为主,共计15批次(45.4%);20批次(60.6%)为非北京地区进修人员;进修人员单位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16批次(48.5%)〕;免费进修24批次(72.7%)。进修人员以女性为主〔39人(56.5%)〕、年龄集中在30~40岁〔37人(53.6%)〕;职称以中级职称〔31人(44.9%)〕为主,所在科室以全科和管理为主,分别为21人(30.4%)和16人(23.2%);职务以无职务〔43人(62.3%)〕为主。进修人员拟进修科室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全科〔30人(46.4%)〕、管理〔14人(20.3%)〕、护理和康复(分别为9人,分别占13.0%),实际进修科室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全科〔41人(59.4%)〕、保健〔27人(39.1%)〕和管理〔25人(36.2%)〕。在实际进修科室数量方面,每人进修科室为1~4个,进修1个科室者最多〔32人(46.4%)〕,进修2个科室者次之〔17人(24.6%)〕。在课程安排必要性上,6人持“很需要”态度、1人持“需要”态度,7人对讲课教师满意度评价为“很满意”。7人均对课程内容感兴趣。结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修批次多、进修需求大,进修人员以中级职称和无职务为主,在实际进修科室数量方面,每人进修科室为1~4个,进修1个科室者最多;进修人员对进修满意度高。但也存在进修流程更新滞后等问题,需进一步优化流程以保证科学的培训、规范化的管理、高质量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中心 社区卫生工作者 进修 专业 再培训 课程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X”家庭医生团队预测及运行研究
6
作者 马国芳 王小娜 王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412-2416,共5页
背景家庭医生团队作为签约服务的提供主体,基于目前的人力资源现状,如何科学地组建家庭医生团队是进一步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关键。目的预测“2+X”家庭医生团队发展情况,探索新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运行情况,为... 背景家庭医生团队作为签约服务的提供主体,基于目前的人力资源现状,如何科学地组建家庭医生团队是进一步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关键。目的预测“2+X”家庭医生团队发展情况,探索新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运行情况,为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2017年新疆城镇人口、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助理)医师及注册护士数据来源于2012—2018年《新疆统计年鉴》。2018年新疆城镇人口数来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本研究于2019年进行,依据2011—2017年上述数据,采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估2019—2025年新疆城镇人口数及2018—2025年家庭医生团队相关卫生技术(卫技)人员数。计算2011—2025年新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X”家庭医生团队数量情况。观察每3000服务人口的标准下和每2000服务人口的标准下,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人口数及“2+X”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人口覆盖率。结果预测2019—2025年新疆城镇人口数逐年增长,从2019年1317.39万人增至2025年1706.42万人;执业(助理)医师数逐年增长,由2019年的3083人增至2025年3268人;注册护士数逐年增长,由2019年3256人增至2025年3940人。以“2+X”家庭医生团队模式最低配置标准组建家庭医生团队,预测2018—2025年“2+X”家庭医生团队数量逐渐增多,且2025年理论上新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技人员能够组建3268个团队。2011—2016年注册护士数低于职业(助理)医师数,直到2017年有所改善,医师与护士比达1∶1.02,并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但增长趋势较慢,预测2020年可达1∶1.08,2025年可达1∶1.21。由灰色模型GM(1,1)的预测结果可知,2011—2025年新疆城镇人口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以每3000服务人口数的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标准,“2+X”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人口覆盖率均在70%以上,最高达到82%;以每2000服务人口数的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标准,2018年“2+X”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人口覆盖率为48%,理论上到2025年,“2+X”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人口覆盖率为38%。结论2018—2025年“2+X”家庭医生团队数量逐渐增多,但依据每个家庭医生团队服务2000人口的标准,未来新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护需求量很大,距实现辖区服务人口全覆盖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需加强家庭医生团队人才培养,组建提高型家庭医生团队,实现“家家拥有家庭医生,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社区卫生中心 社区卫生工作者 预测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服务能力培训现状与需求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郑婵娇 史明丽 +5 位作者 沈欢瑜 林之喆 欧伟麟 张冬莹 王家骥 周志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320-2324,共5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培训现状与需求。方法于2014年6月,在广东省36个家庭医生式服务能力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卫生技术人员275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 目的了解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培训现状与需求。方法于2014年6月,在广东省36个家庭医生式服务能力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卫生技术人员275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服务能力自我评价、参加培训情况、培训效果评价及培训需求等。因问卷未被回收剔除24名,最终确定卫生技术人员251名。比较并分析不同工作类别卫生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培训现状与培训需求,并探讨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1)卫生技术人员服务能力自我评价中,医务人员礼仪和社区卫生服务概念得分分别为(6.8±1.9)、(6.8±1.8)分,国外全科最新进展得分为(4.9±2.4)分。(2)251名卫生技术人员中,有57.0%(143/251)参加过服务能力培训,有95.6%(240/251)认为参加培训有必要。不同工作类别卫生技术人员的参加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必要性认识、可能参加目的及可能参加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143名参加过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中,有92.3%(132/143)对培训的总体效果评价为满意。不同工作类别卫生技术人员对全科医学理论知识的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总体效果、全科团队服务理念及能力、社区卫生服务概念、家庭式服务能力、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及课程内容的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自我评价的18个条目中,有16个条目的培训意愿在50%以上。不同工作类别卫生技术人员各条目培训意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培训意愿卫生技术人员年龄、参加培训情况、参加必要性认识及可能参加原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可能参加原因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意愿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较差,但培训现状较好,且需求意愿较高;年龄和可能参加原因是其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工作者 服务能力培训 培训现状 培训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业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陈新月 尤莉莉 +9 位作者 王焕倩 连隽 杨丽 刘美岑 廖子锐 赵金红 杨凌鹤 樊子暄 杨思琪 刘远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8期3597-3601,共5页
背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已经实施十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业人员作为服务的直接提供者,研究其工作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效率。目的了解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业人员总体工作满意度及... 背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已经实施十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业人员作为服务的直接提供者,研究其工作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效率。目的了解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业人员总体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于2019年11—12月,从浙江省、山西省、重庆市3个省(市)分别选取2个市辖区作为调查地区,其次依据各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名单进行方便抽样,共抽取5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个机构至少随机调查10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从业人员。利用自行设计问卷对553例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工作总体满意度及10项满意度因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553份,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业人员工作总体满意得分为(3.66±0.77)分,60.5%(334/552)从业人员对总体工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在各项满意度因子中,医患关系得分最高,为(3.84±0.68)分,工作强度满意度最低,为(2.86±0.81)分。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尊重、绩效考核、工作能力和工作强度是基本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工作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工作总体满意度一般,应增强社会公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业医务人员的尊重,优化绩效考核制度,减轻工作负荷,提高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满意度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工作者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现状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金佳 罗波 +5 位作者 王荣英 王会芝 李贵琴 刘立新 徐斌 贺振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772-2776,2782,共6页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现状,为进一步改善培训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在石家庄市5个中心城区的20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随机选取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技术人员183例。于2016年7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现状,为进一步改善培训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在石家庄市5个中心城区的20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随机选取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技术人员183例。于2016年7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一般情况、参加培训现状、培训需求等。共发放问卷183份,回收有效问卷174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5.1%。从2016年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全科医疗科组织对社区全科医生进行培训。于2017年1月,对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再次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2016年度培训是否有帮助、哪个部门组织的培训更有意义、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共发放问卷94份,回收有效问卷94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0%。结果 174例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中,有79.3%(138/174)在2015—2016年参加过培训,有63.8%(111/174)对参加培训的效果表示满意,有44.7%(42/94)的社区全科医生接受>5次/年的培训。培训中存在的主要不足有:培训形式单一(56.9%,99/174)、培训内容不实用(37.9%,66/174)、缺乏适合的师资(34.5%,60/174)。98.3%(171/174)的卫生技术人员认为自己需要接受培训,60.3%(105/174)认为经常性短期培训是适合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的主要途径。针对综合性医院全科医疗科组织的培训,有91.9%(57/62)的社区全科医生认为培训对自身有帮助;87.1%(54/62)的社区全科医生认为,全科医学师资应由综合性医院全科医疗科、各专科、公共卫生管理、社区医生四类师资共同构成;在培训模式方面,医院-社区联合病例讨论收益最大(77.4%,48/62);在培训内容方面,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帮助最大(98.4%,61/62);培训形式方面,集中面授最有帮助(67.7%,42/62)。结论石家庄市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善,综合性医院应设置全科医疗科并承担对社区全科医生的培训,逐步建立完善的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体系,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工作者 教育 医学 综合性医院 全科医疗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改以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绩效考核实施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袁林林 邵雨辰 +1 位作者 任乐濛 孙晓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8期3417-3422,3429,共7页
完善的绩效考核不仅能充分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有效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模式转变、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本文介绍了新医改以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绩效考核的典型做法,并总结其中的经验与不足。为... 完善的绩效考核不仅能充分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有效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模式转变、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本文介绍了新医改以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绩效考核的典型做法,并总结其中的经验与不足。为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绩效考核,建议在设计绩效考核体系时,合理划分不同性质工作岗位、合理选取考核指标、构建科学动态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考核结果利用、加强绩效反馈改进,充分利用"互联网+"助推绩效考核,最终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社区卫生工作者 绩效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社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华杰 王皓翔 +3 位作者 陈运聪 梁旭东 王家骥 黄翔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4-842,共9页
背景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疫情发生以来,身处防控一线的社区医务人员面临着直接接触病毒的风险,存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心理压力大等问题,因此探究社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内在联系对精准实施心理干预具有重... 背景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疫情发生以来,身处防控一线的社区医务人员面临着直接接触病毒的风险,存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心理压力大等问题,因此探究社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内在联系对精准实施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新冠感染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社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2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选取296名中山市社区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编制的社区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压力调查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对其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社区医务人员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感知压力水平及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存在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中山市社区医务人员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高感知压力的检出率为10.1%(30/296);中度及以上焦虑和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7.1%(21/296)和9.5%(28/296);性别、抑郁情绪状态存在情况和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感知压力水平是社区医务人员焦虑情绪状态存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疫情期间从事日常诊疗工作情况、疫情期间从事“三人小组”上门排查工作情况、焦虑情绪状态存在情况和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感知压力水平是社区医务人员抑郁情绪状态存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存在情况是社区医务人员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感知压力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社区医务人员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压力与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之间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且疫情防控工作任务与人力资源的相对不足等因素加剧了社区医务人员负性情绪的叠加效应,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结合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特点及暴露出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新形势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长效投入和发展机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社区卫生工作者 社区医务人员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第八届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高峰论坛暨2011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年会会议通知
12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769-1769,共1页
"北京第八届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高峰论坛暨2011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年会"(以下简称"论坛")定于2011年6月9—11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学员招募已全面展开。"论坛"已连续7年在京成功举行,每年吸引着数以千计的社区卫生工作者、... "北京第八届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高峰论坛暨2011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年会"(以下简称"论坛")定于2011年6月9—11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学员招募已全面展开。"论坛"已连续7年在京成功举行,每年吸引着数以千计的社区卫生工作者、国内专家和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外全科医学领域的专家教授进京参会。大家聚集一堂,通过开展学术交流、经验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工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 高峰论坛 全科医师 全科医学 北京 年会 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社区舒缓疗护(临终关怀)项目试点机构从业人员的临终关怀认知与态度调查 被引量:17
13
作者 顾文娟 施永兴 +4 位作者 袁炜 陈琦 周佳秋 黄艳 朱彤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641-2647,共7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政府实事舒缓疗护(临终关怀)项目试点机构从业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和态度,为社区临终关怀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选取上海市临终关怀试点机构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从业人员503人为调查对... 目的了解上海市政府实事舒缓疗护(临终关怀)项目试点机构从业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和态度,为社区临终关怀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选取上海市临终关怀试点机构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从业人员503人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于2014年3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从业人员的一般情况、对临终关怀与安乐死的认知态度、对死亡观念的态度、对临终关怀的伦理态度等。结果 503名从业人员中,92.0%认为临终关怀与安乐死既有区别也有联系;72.4%能接受"我的死亡我做主"的死亡观点;当临终患者病情变化时,81.1%首选告知患者直系亲属;56.1%的从业人员认为临终患者终末期的医疗措施自主权应由直系亲属决定;50.1%选择愿意从事临终关怀服务;91.8%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是临终关怀服务的最佳模式。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岗位、科室、地域的从业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和态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从业人员对临终关怀服务有正确的认知,支持临终关怀工作,但从事临终关怀服务的意愿有待加强。应加强对临终关怀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积极正确引导从业人员,使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事业有科学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关怀医疗 社区卫生工作者 认知 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医生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识别技能强化培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丽丽 王华丽 +3 位作者 吕晓珍 马万欣 李文秀 于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697-2700,共4页
目的了解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识别技能强化培训对社区医生的培训效果。方法于2013年6月—2014年4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和朝阳区自愿参加本研究的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符合本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社区医生63名。根据培训方法不同,将63... 目的了解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识别技能强化培训对社区医生的培训效果。方法于2013年6月—2014年4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和朝阳区自愿参加本研究的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符合本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社区医生63名。根据培训方法不同,将63名社区医生分为常规培训组(n=31)和强化培训组(n=32)。两组均接受集中授课,内容为AD筛查和诊疗技能,授课时长均为1 h。授课结束后,强化培训组进行每月1次的定期督导。比较两组培训前(t0)、培训后即刻(t1)及培训后3个月(t2)的知识得分、态度得分、病例分析正确率及AD筛查率。结果 (1)培训前,两组间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即刻、培训后3个月,两组间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即刻,两组知识得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3个月,强化培训组知识得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培训组知识得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培训前、培训后即刻、培训后3个月,两组间态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3个月,强化培训组态度得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轻、中、重度病例分析正确率,培训后即刻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3个月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即刻,两组间轻度病例分析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3个月,两组间重度病例分析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AD筛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4)。结论 AD早期识别技能培训可以提高社区医生的AD知识水平,强化培训优于常规培训;强化培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社区医生对AD患者的态度,提高AD筛查率,但对医生病例分析能力的提高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工作者 阿尔茨海默病 早期筛查 培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使用偏好研究:基于离散选择实验 被引量:13
15
作者 严豪 陈思思 +5 位作者 聂瀚林 黄正伟 胡寒旭 赵伟菡 杨勇 石学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958-1964,共7页
背景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是“中西医并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行动。目的 分析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偏好,为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推广与使用提供政策建议。... 背景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是“中西医并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行动。目的 分析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偏好,为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推广与使用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于2021年7—8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我国东、西部抽取共2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当天在岗的卫生技术人员319例进行问卷调查。319份问卷中295份通过一致性检验,问卷有效率为92.5%。本研究离散选择模型问卷共纳入7个属性,采用高效正交设计,获得18个选择集,并均匀地分为3个问卷版本,每个版本的问卷包括6个选择集(含退出选项)及1个一致性检验题。此外,还调查了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专业技术职称等。采用条件Logit模型和潜在类别模型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使用进行偏好分析。采用支付意愿将属性水平变动后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效用的变化进行货币化展示。结果 条件Logit模型中,是否在医疗保险范围内、单次操作时长、对收入的影响、对工作负担的影响、对职称(岗位)晋升的帮助、技术疗效、对患者支出的影响均对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使用偏好存在影响(P<0.05)。潜在类别模型显示,中医药适宜技术观望类(16.2%)退出选项系数为-3.660(P<0.001),中医药适宜技术支持类(83.8%)退出选项的系数为2.189(P<0.001)。中医药适宜技术观望类更愿意使用可提升疗效的中医药适宜技术(β=1.275),中医药适宜技术支持类对使用疗效不变的技术无明显偏好(β=0.054)。结论 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更偏好使用能够增加收入、保持工作负担不变、减少或保持患者费用、有助于晋升、在医疗保险范围内且疗效更优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进入医保报销目录、将中医药适宜技术使用与技术人员晋升制度挂钩能够有效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积极性,对不同类的卫生技术人员应采取差异化激励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工作者 偏好研究 离散选择实验 条件Logit回归分析 潜在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医务人员上门医疗服务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宋爽 吴欣 +1 位作者 胡凌娟 王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29-1234,共6页
背景上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易发生医疗风险、医患纠纷、人员配置不足等问题,致使医务人员不愿意主动提供上门医疗服务,最终导致社区上门医疗服务供给量不足。目的了解社区医务人员上门医疗服务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上门医疗服务顺利开展... 背景上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易发生医疗风险、医患纠纷、人员配置不足等问题,致使医务人员不愿意主动提供上门医疗服务,最终导致社区上门医疗服务供给量不足。目的了解社区医务人员上门医疗服务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上门医疗服务顺利开展提供对策和建议。方法 2018年1—2月对北京市A区30家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上门医疗服务相关文献设计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机构出诊资源配置状况、出诊关注的问题及是否愿意提供上门医疗服务。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医务人员上门医疗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总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5份,有效回收率为91.7%。社区医务人员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的意愿率为66.5%(183/27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岗位、工作年限、是否关注医患纠纷、是否关注出诊补助和绩效评定是医务人员有无上门医疗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务人员有意愿提供上门医疗服务,但意愿仍有待提高。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增加社区上门医疗服务供给量;健全法律保障制度,增强医务人员法律保护意识,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完善上门医疗服务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有助于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上门医疗服务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工作者 社区卫生服务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意愿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务人员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响应度及工作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刘彩茵 何婷婷 王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60-1164,共5页
背景基层医务人员是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要执行者,其政策响应度和工作满意度是稳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关键。目的探讨基层医务人员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响应度及工作满意度,为促进签约服务的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于201... 背景基层医务人员是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要执行者,其政策响应度和工作满意度是稳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关键。目的探讨基层医务人员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响应度及工作满意度,为促进签约服务的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于2018年2—5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在湖北省宜昌市抽取基层医务人员500例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对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评价、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政策响应度及工作满意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46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4%。30.5%(141/462)的医务人员非常/比较积极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5.9%(120/462)的医务人员认为现有激励机制完全/比较能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医务人员对工资薪酬、工作环境、同事关系、发展前景、个人成就感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2.7±0.7)、(3.4±0.7)、(4.1±0.8)、(3.3±0.9)、(3.5±0.8)分("很不满意"~"非常满意"分别计为1~5分),总体工作满意度得分为(17.4±3.5)分。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月收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工作时间的变化、家庭医生岗位的工作风险、家庭医生岗位的重要性、现有激励机制能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是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基层医务人员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响应度与工作满意度均有待提高。建议创新基层医务人员的激励措施,完善签约服务工作价值的绩效考核;加强培养优秀的家庭医生队伍,建立长期家庭医生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家庭医生职业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社区卫生工作者 政策响应度 职业满意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医护人员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何琳 田慧 王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4期4320-4325,共6页
背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我国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基础单位,需要社区医护人员具备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目的调查社区医护人员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了解其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升社区医护人员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制定相应干预策略。方... 背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我国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基础单位,需要社区医护人员具备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目的调查社区医护人员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了解其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升社区医护人员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制定相应干预策略。方法采用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问卷,于2018年11—12月对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4名从事健康管理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专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职业态度、知识综合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5个维度。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50份(94.6%)。天津市社区医护人员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总分为(187.89±37.23)分,其中5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专业实践能力(64.52±14.53)分,人际交往能力(34.74±6.86)分,职业态度(34.45±6.41)分,知识综合能力(27.08±6.22)分,专业发展能力(27.11±6.39)分,均处于中下等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健康管理的了解程度是社区医护人员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处于中下等水平,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通过组织系统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健康管理知识,从而增强医护人员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工作者 健康管理 核心胜任力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学小词典——社区诊断
19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20-1220,共1页
社区诊断是社区卫生工作者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社区各方面进行考察,发现问题,利用现有卫生资源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的过程。社区诊断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全面、完整的社区诊断,了解和掌握... 社区诊断是社区卫生工作者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社区各方面进行考察,发现问题,利用现有卫生资源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的过程。社区诊断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全面、完整的社区诊断,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需求,才能制定出有效、可持续的社区卫生服务计划。例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区诊断就是用定性与定量的调查研究方法,摸清本社区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分布情况,找出影响本社区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同时,了解社区环境支持、卫生资源和服务的提供与利用情况,为社区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诊断 全科医学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社区卫生工作者 词典 卫生服务计划 综合防治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生小词典——社区诊断
20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6-636,共1页
社区诊断:是社区卫生工作者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社区各方面进行考察,发现问题,利用现有卫生资源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的过程。社区诊断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全面、完整的社区诊断,了解和掌... 社区诊断:是社区卫生工作者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社区各方面进行考察,发现问题,利用现有卫生资源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的过程。社区诊断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全面、完整的社区诊断,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需要和需求,才能制定出有效、可持续的社区卫生服务计划。例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区诊断就是用定性与定量的调查研究方法,摸清本社区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分布情况,找出影响本社区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同时,了解社区环境支持、卫生资源和服务的提供与利用情况,为社区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诊断 全科医生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社区卫生工作者 词典 卫生服务计划 综合防治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