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卫生社区治理绩效:一个社会信任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吴玉锋 白悦 聂建亮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9-120,共12页
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资源,社会信任能够实现信息获得、心理疏导、促成社区治理主体的协调合作,打破政府在社区治理中唱“独角戏”的困境,是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关键着力点。本文构建了社会信任通过信息获得、心理疏导和协调合作影响公共... 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资源,社会信任能够实现信息获得、心理疏导、促成社区治理主体的协调合作,打破政府在社区治理中唱“独角戏”的困境,是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关键着力点。本文构建了社会信任通过信息获得、心理疏导和协调合作影响公共卫生社区治理绩效的多重中介模型,以期全面深入地展现社会信任影响社区治理绩效的具体路径。基于网络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社会信任、心理疏导和协调合作均直接影响公共卫生社区治理绩效,信息获得对公共卫生社区治理绩效没有直接影响;特定中介效应分析发现,社会信任主要通过协调合作来影响公共卫生社区治理绩效,协调合作是社会信任影响公共卫生社区治理绩效最关键的中介变量,心理疏导的中介作用次之,由信息获得承载的特定中介效应不具有显著性。本文的研究为提高公共卫生社区治理绩效提供了一个理论视角和政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任 公共卫生社区治理 信息获得 心理疏导 协调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区公共资源治理中居民主体性的生成——基于湖北D社区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伟东 吴岚波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33,共7页
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公共资源治理的内在主体,三者关系决定社区公共资源治理模式的转换。基于社区公共广场治理的"结构—过程"分析发现,社区公共资源治理经历了权威管制模式到赋权增能模式的结构... 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公共资源治理的内在主体,三者关系决定社区公共资源治理模式的转换。基于社区公共广场治理的"结构—过程"分析发现,社区公共资源治理经历了权威管制模式到赋权增能模式的结构变迁。通过对两种治理模式的剖析和对比,我们重点关注居民主体性的培育和生成过程,勾勒出具有主体性的居民在社区公共广场治理中的角色与功能。社区公共资源治理的根基在于激发居民主体性,这包括再造居民自我组织、自我行动的过程和建构赋权增能的机制,尤其是组织赋权和心理赋权的综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共资源治理 社区居民主体性 赋权增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商视域下的社区治理:杭州“湖滨晴雨”工作室的机制创新与经验启示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娟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6,共8页
市民参与协商公共事务治理是社区自治的基本要求与发展趋势。本文基于协商治理的理论视角,以杭州市"湖滨晴雨"工作室为个案,按照"公共平台——协商主体——协商内容——协商模式——协商效果"的框架对社区居民协商... 市民参与协商公共事务治理是社区自治的基本要求与发展趋势。本文基于协商治理的理论视角,以杭州市"湖滨晴雨"工作室为个案,按照"公共平台——协商主体——协商内容——协商模式——协商效果"的框架对社区居民协商共治公共事务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政府主导、社会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并发挥重要作用的社区协商治理模式,不仅是对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同时对构建新的社区治理体系、促进政府科学决策和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政府应该引导、吸纳各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协商治理。结合"湖滨晴雨"工作室运行的经验,本文提出完善社区事务协商治理机制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治理社区公共事务“湖滨晴雨”工作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公共服务的现代化是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4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46-246,共1页
孙彩红撰文《治理视角下的社区公共服务》指出,政府作为单一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社区的发展现实,需要向现代治理方式转变。治理框架下的社区公共服务,是以社区需求为导向、以多元主体运用多种方式来提供的。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孙彩红 治理视角下的社区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业主维权:现状、成因与对策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文 黄卫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6-120,共5页
城市社区业主维权是伴随我国住房商品化改革而出现的新兴社会现象。现阶段社区物业纠纷和业主维权事件日益增多,矛盾和冲突呈升级态势,所涉及的公共问题亦日趋复杂。住房产权体制变革、房地产市场的不规范与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房地产... 城市社区业主维权是伴随我国住房商品化改革而出现的新兴社会现象。现阶段社区物业纠纷和业主维权事件日益增多,矛盾和冲突呈升级态势,所涉及的公共问题亦日趋复杂。住房产权体制变革、房地产市场的不规范与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房地产开发商的侵权、物业公司服务水平低下、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以及一些行政人员的腐败行为、居民委员会自治能力欠缺、业主委员会运作不规范,是导致社区业主维权事件频发的系统因素,这迫切需要对基层党和政府进行角色定位,加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公共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业主 社区业主维权 社区公共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