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量表的研制 被引量:23
1
作者 姚绩伟 杨涛 丁秀诗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7-482,共6页
运用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制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量表,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提供有效测量工具及可靠依据。通过文献梳理,并结合各类专家深度访谈及半开放式调研的观点和数据,形成51个题项的&qu... 运用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制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量表,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提供有效测量工具及可靠依据。通过文献梳理,并结合各类专家深度访谈及半开放式调研的观点和数据,形成51个题项的"初始量表";项目分析,求CR值,删除在高、低分组间未达显著差异(P>0.05)的13个题项;经探索性因素分析,逐渐删除抽取共同度<0.2和题项负荷<0.4等不符合条件的6个题项,当累积方差贡献率趋于稳定时,提取特征值>1的5个共同因素,即社区体育场馆设施服务满意度(F1)、社区体育活动组织服务满意度(F2)、社区体育健身指导服务满意度(F3)、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服务满意度(F4)和社区体育运行管理服务满意度(F5),基本形成拥有33个题项的量表终稿,并得出其假设结构模型;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假设结构模型与样本数据适配良好,内部一致性信度、再测信度、结构效度及内容效度检验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表明该量表是一个较好的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 满意度结构 量表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的概念溯源、概念界定及含义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姚绩伟 杨涛 +2 位作者 丁秀诗 许文鑫 陈华伟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56,共9页
以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和解析国内外有关满意、满意度、顾客满意度和公共服务满意度等概念,在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概念认识的基础上,试图界定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的概念并分析其内涵,研究... 以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和解析国内外有关满意、满意度、顾客满意度和公共服务满意度等概念,在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概念认识的基础上,试图界定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的概念并分析其内涵,研究旨在为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提供参考。研究认为,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是指公众以理性和感性的态度,将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提供体育产品的实际表现与其对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期望进行差异性比较后,所形成的一种总体感受与主观评价,是公众在多次或经常接受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过程中,感受体育产品或体育服务及其功能、特征和质量等满足自身需求程度的一种累积型心理反应。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的产生拥有其特殊的主体和客体,其是公众价值正确取向与理性判断的客观体现。当公众对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实际感知低于接受服务之前的期望值,公众就会感到失望、沮丧和郁闷,从而产生"比较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心理反应;反之,当实际感知超过期望值,则公众就会收获欣喜、愉悦和舒畅,从而达到"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的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 公众满意度 概念溯源 概念界定 含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需求与满意度耦合视角的“村改社”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研究——以成渝实验区为例 被引量:24
3
作者 彭英 唐刚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2,共10页
为改善"村改社"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促进供给的科学化,基于供求关系理论和需求分类理论,运用卡诺模型,在"村改社"社区居住环境、物质条件、生活方式和治理体制变迁的基础上,从需求与满意度耦合的视角对成渝实验区的&q... 为改善"村改社"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促进供给的科学化,基于供求关系理论和需求分类理论,运用卡诺模型,在"村改社"社区居住环境、物质条件、生活方式和治理体制变迁的基础上,从需求与满意度耦合的视角对成渝实验区的"村改社"社区的体育公共服务进行实证研究,包括"村改社"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需求及分类,不同需求类型与满意度的关系及其供给策略。结果表明:21项指标中有8项魅力需求,6项必备需求,5项期望需求,1项反向需求,1项无关需求;运用Better-Worse系数计算公式计算出每项指标的整体满意度指数和不满意指数,绘制居民满意系数矩阵图,落在第四象限的指标对消除不满意和增加满意的能力都很大,集中在体育活动类指标;落在第三象限的指标对增加满意度的能力不大,但对消除不满意的能力较大,集中在体育场地设施类服务;落在第二象限的指标对增加满意度和消除不满意度的能力都低,包括特色体育活动项目开展、体育信息发布、体育管理工作和公众健身档案管理;落在第一象限的指标对增加满意度的能力大,对消除不满意的能力较低,包括体育指导服务和体育组织服务,就此提出相应的供给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改社”社区 体育公共服务 需求 满意度 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公众感知质量对公众信任的影响:基于公众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郑君怡 陈志霞 郭金元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4-100,共7页
以公众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观评价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公众感知质量对公众信任的影响以及公众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感知质量对公众信任具有正向影响;(2)公众满意度各维度分别与感知质量和公众信任呈正向关联;(3)... 以公众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观评价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公众感知质量对公众信任的影响以及公众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感知质量对公众信任具有正向影响;(2)公众满意度各维度分别与感知质量和公众信任呈正向关联;(3)公众满意度在感知质量与公众信任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本文通过构建中介假设模型,揭示了社会公众从主观认知(感知质量)到情感体验(公众满意度)再到行为意图(公众信任)的内在作用机制,为现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组织决策者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公共体育服务 感知质量 公众满意度 公众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对供给满意度的影响:内容与效应的链式多重中介 被引量:14
5
作者 赵贇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63,共9页
为全面探索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对供给满意度的影响,以及供给内容与供给效应在此过程中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结构方程模型等,构建并检验了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对供给满意度影响的模型。结果表明:供给主... 为全面探索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对供给满意度的影响,以及供给内容与供给效应在此过程中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结构方程模型等,构建并检验了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对供给满意度影响的模型。结果表明:供给主体、供给内容和供给效应分别对供给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供给内容和供给效应在供给主体与供给满意度之间呈现出多重中介作用。鉴于此,从协同多元供给主体、按需丰富供给内容、多渠道强化供给效应等方面给予相应的建议,期望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的提升予以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 供给满意度 供给主体 供给内容 供给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的社区体育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旸 马葛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58,共6页
社区体育服务的发展水平作为城市文明程度和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社区体育服务公众满意度也日益成为了研究的焦点。结合满意度理论和我国社区体育服务的特色,引入基于期望值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构建了社区体... 社区体育服务的发展水平作为城市文明程度和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社区体育服务公众满意度也日益成为了研究的焦点。结合满意度理论和我国社区体育服务的特色,引入基于期望值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构建了社区体育服务居民满意度测评体系,进行社区体育服务的满意度测评研究。综合考虑开展社区体育服务公众满意度评价的实际情况,采用三角模糊数得到带有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区间型评价矩阵,并以实证研究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从而为科学评价社区体育服务质量及公众满意度开辟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体育服务 公众满意度 测评 模糊多属性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S的湖南省社区体育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旸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21,26,共5页
参考顾客满意度模型构建社区体育服务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对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社区体育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偏最小二乘法(PLS)为拟合方法,对湖南省社区体育服务公众满意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南省社区体育服务公众... 参考顾客满意度模型构建社区体育服务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对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社区体育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偏最小二乘法(PLS)为拟合方法,对湖南省社区体育服务公众满意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南省社区体育服务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具有可行性,并针对测评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社区体育服务 公众满意度 PLS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众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环境与路径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冉令华 马小贝 尹佳琪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7,共4页
公众参与体育公共服务是提升服务有效性与质量的重要途径。采用实地考查法、访谈法等分析我国公众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环境与路径。主要结论:依托社区形成"大群体"发展格局是保障公民健康有序参与的文化环境;加快培育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体育公共服务是提升服务有效性与质量的重要途径。采用实地考查法、访谈法等分析我国公众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环境与路径。主要结论:依托社区形成"大群体"发展格局是保障公民健康有序参与的文化环境;加快培育公众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主要依托载体,强化"中间环节"是重要的组织环境;社区实现由外及内的自治管理是公众积极主动参与的政治环境。建议:拓宽公众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路径,多渠道培育公众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环境,重视发挥社区在公众参与体育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育公共服务 公众参与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