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跨县搬迁社区运行逻辑及反思——基于社区行动主体性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田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3,共11页
跨县搬迁社区秩序重建是一个涉及主体、空间、要素和制度的动态复杂过程。本研究以云南省昭通市J安置区为例,基于社区行动主体性理论视角,构建“主体-空间-要素-制度”四位一体分析框架,考察跨县搬迁社区的运行逻辑。“断根”阶段的行... 跨县搬迁社区秩序重建是一个涉及主体、空间、要素和制度的动态复杂过程。本研究以云南省昭通市J安置区为例,基于社区行动主体性理论视角,构建“主体-空间-要素-制度”四位一体分析框架,考察跨县搬迁社区的运行逻辑。“断根”阶段的行动目标是“断穷根”,此阶段社区行动更多指向迁出地传统行动机制延续及再生产;“融入”阶段的行动目标是“能融入”,此阶段社区行动主要包括就业生计、社区治理、社会适应、民族融合行动等。现实经验看,安置区内多元行动主体因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方面延续传统生计的行动逻辑,另一方面“融入”行动重塑也面临就业生计重塑难、社区治理重塑难、社会适应重塑难和民族融合重塑难四重困境,由此使跨县搬迁社区运行呈现“搬迁未断根”与“安置难融入”共存的实践特征。破解上述困境必须从衔接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出发,一方面聚焦大型搬迁安置区的现实问题,健全以属地为主、迁出地为辅的协同工作机制,完善县域公共服务,避免安置区陷入社会化“孤岛”;另一方面重塑共同体意识,健全安置区自治体系,强化搬迁群众内生动力,提前谋划过渡期结束后的社会融合议题,切实规避“扶而不退”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易地搬迁移民 跨县搬迁社区 社区行动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区公共资源治理中居民主体性的生成——基于湖北D社区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伟东 吴岚波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33,共7页
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公共资源治理的内在主体,三者关系决定社区公共资源治理模式的转换。基于社区公共广场治理的"结构—过程"分析发现,社区公共资源治理经历了权威管制模式到赋权增能模式的结构... 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公共资源治理的内在主体,三者关系决定社区公共资源治理模式的转换。基于社区公共广场治理的"结构—过程"分析发现,社区公共资源治理经历了权威管制模式到赋权增能模式的结构变迁。通过对两种治理模式的剖析和对比,我们重点关注居民主体性的培育和生成过程,勾勒出具有主体性的居民在社区公共广场治理中的角色与功能。社区公共资源治理的根基在于激发居民主体性,这包括再造居民自我组织、自我行动的过程和建构赋权增能的机制,尤其是组织赋权和心理赋权的综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共资源治理 社区居民主体性 赋权增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能人”推动社区体育治理的行动框架与实现路径——基于X社区体育自治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晓栋 张靖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2,共10页
社区体育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回归社区居民自治本位,社区体育自治的前提是居民社区公共性的强化以及集体行动的产生,但是目前城市社区居民异质性特点给社区体育自治的实现带来了困境。通过文献资料、田野考察等研究方法,以X社区体育自治作... 社区体育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回归社区居民自治本位,社区体育自治的前提是居民社区公共性的强化以及集体行动的产生,但是目前城市社区居民异质性特点给社区体育自治的实现带来了困境。通过文献资料、田野考察等研究方法,以X社区体育自治作为案例,分析了“社区能人”在推动社区体育自治方面的逻辑理路与行动框架。在社区体育治理中,集体行动推动了“社区能人”成为自治的中坚力量,对居民参与社区体育自治产生了有效的动员作用。在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帮扶下,“社区能人”的组织化建设在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和治理能力的同时,也实现了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实现了社区体育自治,确保了治理效果的延续性和持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能人 体育治理 居民自治 社区主体性 集体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找回社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关键议题 被引量:3
4
作者 唐晓琦 汪华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95,共9页
社区治理作为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是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可分为“社区”技术化、“社区”多样化以及“社区”本体化三大阶段。不可否认的是,在不同的社会条件、社会需求和历史背景下,治理制度... 社区治理作为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是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可分为“社区”技术化、“社区”多样化以及“社区”本体化三大阶段。不可否认的是,在不同的社会条件、社会需求和历史背景下,治理制度和实践行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流变,但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社区”在我国城市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已经越来越明晰。因此,应当对当下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的现实挑战进行审视,并在中国本土的发展语境中寻找新的治理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 社区治理 社区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