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青年》·新世纪·新文学
1
作者 赵学勇 李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0-114,共5页
90年前陈独秀等创办《青年杂志》的时候,虽然一点也不缺少呼唤祖国和民族青春的抱负与热忱,但他们绝对没有想到《新青年》会有如此巨大的历史影响和文化价值:它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的伟大传统。这一传统中包含的诸如民主和科学思... 90年前陈独秀等创办《青年杂志》的时候,虽然一点也不缺少呼唤祖国和民族青春的抱负与热忱,但他们绝对没有想到《新青年》会有如此巨大的历史影响和文化价值:它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的伟大传统。这一传统中包含的诸如民主和科学思想在内的现代精神将仍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念支撑点,这一传统中包含的白话文正宗的运作不仅影响到现代以来中国文化和文学的面貌,而且影响并决定了几代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转型。基于这样的认识,北京大学中文系和暨南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在去年联合主办了以"《新青年》与中国新文学"为主题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高层论坛。本栏目推出的便是论坛论文中的4篇。杨剑龙教授从《新青年》的封面与插图探讨《新青年》的文化意韵,固然别致新颖;李怡教授论述《新青年》中国家主义批判与个人主义倡立之间的关系,也是发人之所未发;赵学勇教授等的文章分析《新青年》思想文化的创世纪意义;苏桂宁博士论述钱玄同"汉字革命"的系列主张,都从不同的方面具体论析了《新青年》的历史价值,俱是见功夫、有己见的文字,相信读者读后能够继续保持这样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新文学 社会黑暗 文化主张 陈独秀 创刊号 发刊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论《西游记》的双重价值兼述几个有争议的论点 被引量:2
2
作者 任蒙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1994年第4期49-56,48,共9页
《西游记》是一部运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创造出来的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批判意义的巨著。它以奇诡的想象编织出超人间的神话故事,使广大读者为之着迷;同时,故事中隐喻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从而赋予了作品很高的思想艺术价值。其主题... 《西游记》是一部运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创造出来的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批判意义的巨著。它以奇诡的想象编织出超人间的神话故事,使广大读者为之着迷;同时,故事中隐喻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从而赋予了作品很高的思想艺术价值。其主题,主要在于它对封建社会的丑恶现实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嘲讽。本文比较全面地回顾了近十余年来《西游记》研究的情况,评价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作者在论述中对《西游记》是不是神话小说、是不是浪漫主义艺术、是不是游戏之作等争议的热点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见解。作者提出的新论点主要是:对于《西游记》,尤需用文学接受理论来认识其双重价值;认为探索《西游记》的主题,不应仅仅局限在对主人公行为的解释上,作家设置孙悟空传奇经历这条线索,是为了展示封建统治阶级体系的罪恶;《西游记》的思想价值在于它对现实社会黑暗秩序的抨击和否定,而不是理想的预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风格 神话小说 社会生活内容 艺术价值 思想价值 文学接受 吴承恩 社会黑暗 封建统治阶级 神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魅力浅析
3
作者 邹永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0-41,共2页
在第81届奥斯卡电影节上,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一举成名,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八项大奖收入囊中,可谓是大放光彩。细细地品味这部电影,发现很难用一个词或者是一句话来概括这部电影,因为影片中包含了太多令人... 在第81届奥斯卡电影节上,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一举成名,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八项大奖收入囊中,可谓是大放光彩。细细地品味这部电影,发现很难用一个词或者是一句话来概括这部电影,因为影片中包含了太多令人回味的东西:有对社会黑暗与残酷的批判,有对理想和爱情的执著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万富翁 贫民窟 电影节 改编剧本 社会黑暗 奥斯卡 影片 导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声,轻轻在那遥远的地方迴响——观赏电影《在那遥远的地方》与其同名主题曲
4
作者 叶群球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30-30,共1页
那首始于40年代就脸炙人口的“青海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今已和着其作者“西部歌主”王洛宾的一些经历及传奇故事,成为电影《在那遥远的地方》主题曲,由于该影片与主题曲同名“同姓”,似有暗示世人寻觅真善美之意,故笔者直想早饱... 那首始于40年代就脸炙人口的“青海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今已和着其作者“西部歌主”王洛宾的一些经历及传奇故事,成为电影《在那遥远的地方》主题曲,由于该影片与主题曲同名“同姓”,似有暗示世人寻觅真善美之意,故笔者直想早饱眼福。现观后除感到这是确是一部情节曲折、音乐优美、演技高超的故事片外,觉得其特别令人赞赏的是:编导在颇精采的三处地方对主题曲的巧妙运用,使观众在有限的氛围中,享受到这两者交融时营造出的那些延伸令蓄、魅力无穷的艺术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民歌 王洛宾 意蕴深厚 卓玛 江雪 社会黑暗 达坂城 行押 冰寒 中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贺诗歌中的法家思想
5
作者 白彦生 张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1期99-102,共4页
李贺(789——816),字长青,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唐代尊法反儒的杰出诗人。 李贺在短促的一生中,“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长歌续短歌》),呕心沥血,创作了二百多首诗歌,“寓古托今,比物微事”,暴露社会黑暗,鞭挞... 李贺(789——816),字长青,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唐代尊法反儒的杰出诗人。 李贺在短促的一生中,“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长歌续短歌》),呕心沥血,创作了二百多首诗歌,“寓古托今,比物微事”,暴露社会黑暗,鞭挞孔学,宣传革新,维护统一,坚持进步,继承了“永贞革新”时期的法家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贺诗歌 法家思想 永贞革新 社会黑暗 宜阳县 长歌 短歌 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