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陆面模式的中国陆地蒸散发模拟及变化分析
- 1
-
-
作者
候沂辰
王卫光
刘国帅
-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河海大学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
河海大学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926-5940,共1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240218,52479010)。
-
文摘
蒸散发是水文循环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陆气间水热交互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蒸散发的模拟及归因研究对气候变化、水资源管理、农业生产等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十年,中国区域气候和下垫面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但这些变化对蒸散发的耦合影响及相对贡献仍缺乏清晰的认识。本研究基于陆面模式CLM5.0模型,利用长序列气候强迫数据和连续的土地利用数据集,构建了多情景控制试验,独立分离出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对蒸散发趋势变化的影响,分析了1983—2018年中国陆地蒸散发的时空变化格局,量化了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蒸散发趋势变化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1)中国区域多年平均蒸散发为350.62 mm,变化趋势为1.59 mm/a,空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2)气候变化对蒸散发趋势的贡献超过70%,达到1.13 mm/a,占据主导地位;土地利用变化对蒸散发趋势的贡献为0.44 mm/a。同时,气候变化在全国67.6%的区域主导蒸散发增加趋势,在16.1%的区域主导减少趋势,而土地利用变化在15.6%的区域主导蒸散发增加趋势,几乎没有地区由土地利用变化主导蒸散发减少趋势。(3)全国83.7%的区域蒸散发趋势变化由气候变化主导,主要包括湿润区和西北干旱区,而华北平原蒸散发的剧烈增加由土地利用变化主导,该地区下垫面类型由草地向农田和森林转化。本研究揭示了中国陆地蒸散发的时空演变特征,明确了不同流域蒸散发趋势变化的驱动因素,可为变化环境下中国水资源的差异化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社会陆面模式第五版(clm5)
蒸散发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归因分析
-
Keywords
numerical simulation
Community Land Model version5(clm5)
evapotranspiration
climate change
land use change
attribution analysis
-
分类号
P426.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