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简介 |
王美芳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
1996 |
10
|
|
2
|
体育课在发展学生适宜动机模式、自尊心和社会道德中的作用 |
孙延林
李实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5
|
|
3
|
社会道德的兴衰与罗马帝国的兴亡 |
杨俊明
杨真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4
|
政府承担社会道德责任的内在序列分析 |
钮菊生
潘晓珍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5
|
试论当前社会道德失落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
朱蕴丽
潘弘韬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6
|
|
6
|
社会道德之基:社会诚信治理模式及其构建 |
罗春洪
汪荣有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7
|
“道德冷漠”及社会道德问题思考 |
葛晨虹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7
|
|
8
|
社会道德问题与道德实力重建 |
葛晨虹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9
|
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的转化——兼论道德内化与个体道德生成的主体性 |
刘鹏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0
|
论权力腐败的伦理矫正——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的视角 |
唐土红
|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1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角下社会道德失范问题探析 |
韩昌跃
冯淑慧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2
|
产权安排是社会道德的基础 |
罗能生
|
《伦理学研究》
|
2005 |
4
|
|
13
|
战后发达国家社会道德教化的一般特点及其启示 |
周敏凯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4
|
强化社会道德因素对大学生诚信品格形成的作用 |
张鸿燕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5
|
社会道德与合作性预期 |
夏若江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16
|
行政道德建设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先导 |
许淑萍
江山
|
《求实》
CSSCI
|
1997 |
2
|
|
17
|
“最美”平凡人拷问社会道德 |
朱力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8
|
社会道德担当:道德研究中的一个新问题 |
檀传杰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9
|
关于编辑社会道德内化的理论分析 |
郑淑芳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7 |
3
|
|
20
|
从援助交际事件看社会道德建设 |
王鑫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