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运动规律的科学探索——读王海光著《旋转的历史:社会运动论》
1
作者 王子今 《学术界》 CSSCI 1999年第2期96-97,共2页
在当前中国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中国文化经受剧烈的震荡的历史新时期,虽然社会不同人等各有肯定和否定,或者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倾向,但是都不能不共同承认澎湃的商潮对传统历史观的强烈冲击。司马迁两千多年前所谓“天下熙熙,... 在当前中国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中国文化经受剧烈的震荡的历史新时期,虽然社会不同人等各有肯定和否定,或者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倾向,但是都不能不共同承认澎湃的商潮对传统历史观的强烈冲击。司马迁两千多年前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运动规律 运动 科学探索 历史规律 《史记·货殖列传》 历史运动 现代文明 社会文化变迁 民族自强精神 历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资运动规律辨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文义 胡乐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6-104,191,共10页
马克思依据他所处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工资的本质及其运动表现形式。同时,在工资理论中,马克思也实质性发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运动的一般规律,即劳动力价值规律。劳动力价值规律... 马克思依据他所处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工资的本质及其运动表现形式。同时,在工资理论中,马克思也实质性发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运动的一般规律,即劳动力价值规律。劳动力价值规律的理论内涵是:工资由劳动力价值决定,同时受到劳动力供求关系以及劳资竞争情境的影响围绕劳动力价值上下波动。以此为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可以归纳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资运动规律。不同于劳动力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表现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资运动规律的内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民的“生活需要”决定了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二是劳动力供求所形成的产业后备军不会成为压低工资的绝对杠杆;三是我国基本社会制度保证了劳资正和关系在我国是可以实现的。在这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工资会呈现出围绕劳动力价值波动的基本趋势。在新时代面对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大背景下,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资运动规律对找到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的正确理路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工资理论 劳动力价值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资运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3
作者 马英华 《学术研究》 1987年第6期58-61,共4页
在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不满意唯心史观对历史的解释,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特别是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明确提出了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一书中指出:“唯物... 在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不满意唯心史观对历史的解释,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特别是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明确提出了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一书中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接着,他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了详尽的分析,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具体化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状况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恩格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 唯心史观 社会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目的、意志与社会运动关系新解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文喜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3期64-67,58,共5页
人的目的、意志与社会运动关系新解张文喜社会运动的轨迹是在多种社会要素包括人的目的、意志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拓展的。这种轨迹是在众人的活动所形成的合力中实现的,但却又有着不以活动中某一个个体、集团的主观愿望和意志为转移的驱... 人的目的、意志与社会运动关系新解张文喜社会运动的轨迹是在多种社会要素包括人的目的、意志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拓展的。这种轨迹是在众人的活动所形成的合力中实现的,但却又有着不以活动中某一个个体、集团的主观愿望和意志为转移的驱力和动型。当认识和顺应了这种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运动规律 人的历史活动 历史唯物主义 人的目的 活动规律 运动关系 意志 人的活动 活动主体 人的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规律、统计规律与控制规律 被引量:1
5
作者 翁光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13-17,共5页
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逻辑科学家分别依据自己所研究的对象,揭示了众多的机械运动规律、物理运动规律、化学运动规律、生物运动规律、社会运动规律和思维运动规律。哲学家则从物质运动的最一般原因、形态、趋势和特征上,揭示了对立... 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逻辑科学家分别依据自己所研究的对象,揭示了众多的机械运动规律、物理运动规律、化学运动规律、生物运动规律、社会运动规律和思维运动规律。哲学家则从物质运动的最一般原因、形态、趋势和特征上,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等。这些规律的揭示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特征 逻辑科学 动态规律 控制规律 统计规律 独立个体 规律 社会运动规律 社会科学家 逻辑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被引量:9
6
作者 邱海平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8,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继承与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一方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和未来共产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另一方面,要构建科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继承与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一方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和未来共产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另一方面,要构建科学严谨的系统化经济学说,就必须深入研究和正确理解《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更好地体现出对《资本论》的理论、方法与逻辑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经济运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历史规律理论的三重价值析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国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26,共8页
从思想史意义、理论方位和实践运用三重维度对马克思历史规律理论的价值进行再审视,有利于继承马克思的精神财富和重温马克思的思想贡献,有利于以科学的态度坚持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以"实践的唯物主义"立场超越法... 从思想史意义、理论方位和实践运用三重维度对马克思历史规律理论的价值进行再审视,有利于继承马克思的精神财富和重温马克思的思想贡献,有利于以科学的态度坚持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以"实践的唯物主义"立场超越法国唯物主义关于人与环境的"二律背反",实现了对以往一切历史规律解释范式的革命性变革。由于在"两个发现"中处于核心位置,马克思历史规律理论构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硬核,它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极端重要性。如果说20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从实践上突破了西欧"五种社会形态"线性更替的特殊运动规律,那么,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最终破产和中国改革的生动实践,则进一步分别从反面和正面彰显了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普遍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历史规律理论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价值 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被引量:1
8
作者 马英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9-14,共6页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是当代理论和现实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不否认上层建筑与生产力之间的直接联系,理论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也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同样是一条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是当代理论和现实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不否认上层建筑与生产力之间的直接联系,理论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也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同样是一条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将其纳入社会基本矛盾规律体系,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 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状况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 社会发展 客观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改革观及其在新时期的创造性发展
9
作者 包心鉴 《江淮论坛》 CSSCI 1993年第6期24-31,共8页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思想是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为一种辩证发展的过程,主张社会主义不能静止不变,必须在改革中前进。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改革观,以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运动规律的深入揭示为出发点和根本依据,生动体现了...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思想是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为一种辩证发展的过程,主张社会主义不能静止不变,必须在改革中前进。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改革观,以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运动规律的深入揭示为出发点和根本依据,生动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和方法论,因而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毛泽东 改革观 创造性 社会矛盾运动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主义改革 辩证唯物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相对解决和绝对解决
10
作者 巫贵均 高伟梧 《现代哲学》 1986年第3期26-29,共4页
正确区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相对解决和绝对解决,弄清这两种解决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深入揭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运动规律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社会主义事业 矛盾解决 辩证关系 解决矛盾 实践意义 社会矛盾系统 人民群众 社会矛盾运动规律 人民根本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三大基本规律及其逻辑联系
11
作者 张云勋 《学术研究》 1987年第1期27-29,共3页
过去,我们对唯物辩证法揭示的三大基本规律及其逻辑联系,研究比较深入,但对唯物史观揭示的一般社会规律及其逻辑联系却研究甚少,本文试图在这个问题上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讨论。本人认为,在社会领域中同样存在着三个基本规律,即... 过去,我们对唯物辩证法揭示的三大基本规律及其逻辑联系,研究比较深入,但对唯物史观揭示的一般社会规律及其逻辑联系却研究甚少,本文试图在这个问题上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讨论。本人认为,在社会领域中同样存在着三个基本规律,即: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群众和个人不同历史作用的规律、物质利益运动规律。这三个规律是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的。此外,唯物史观还要研究其它一些一般的社会规律,如阶级斗争规律,经济、政治、思想领域中各自的运动规律等等。但是这些规律或者只存在于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或者只表现于社会的某一特定领域,因而,它们都不能和三个基本规律相并列,而是属于另一层次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基本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物质利益关系 逻辑联系 阶级斗争规律 社会发展 历史作用 人类社会 社会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反思与史学分析相结合的重要成果──评陆剑杰著《19—21世纪中国的命运》一书
12
作者 石仲泉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3-95,共3页
关键词 哲学反思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世纪 邓小平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重要成果 近代以来 资本主义 社会运动规律 基本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善美新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柳昌清 《河南社会科学》 1995年第6期45-48,共4页
在《唯物辩证法范畴体系》一书中,笔者曾经从社会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出发,提出了真善美的新定义,指出真善美是社会运动规律的不同方式的反映(真是理论式,善是实践式,美是象征式).进一步的研究使笔者认识到,从这些新定义出发,可以解决许多... 在《唯物辩证法范畴体系》一书中,笔者曾经从社会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出发,提出了真善美的新定义,指出真善美是社会运动规律的不同方式的反映(真是理论式,善是实践式,美是象征式).进一步的研究使笔者认识到,从这些新定义出发,可以解决许多有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改变一些关于真善美的不完善的传统观念,建立起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观念.这一工作涉及许多层次和方面.本文只就真善美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具体体现及其两种对立面进行一些理论上的分析和推导.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运动规律 政治思想 法律思想 社会理论 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学说 真善 社会历史观 唯物辩证法范畴体系 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几点理解——兼与杜雷同志商榷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裕楷 《学术研究》 1979年第2期27-33,共7页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运动形态。社会基本矛盾贯串于人类社会的各个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马克思创立的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概括。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整...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运动形态。社会基本矛盾贯串于人类社会的各个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马克思创立的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概括。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的原理,关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要求的原理,关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的原理等等,适用于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当然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领域 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力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综合经济基础论 社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改革中的“精神现象学”——读《悄悄的革命》
15
作者 周文彬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21-24,共4页
上一世纪初,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写下了他那不朽的巨著《精神现象学》。从此,一门崭新而又极其重要的哲学新学科诞生了。关于这门新学科的性质、内容,恩格斯解释道:“精神现象学(也可以叫做同精神胚胎学和精神古生物学类似的学问,是对个... 上一世纪初,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写下了他那不朽的巨著《精神现象学》。从此,一门崭新而又极其重要的哲学新学科诞生了。关于这门新学科的性质、内容,恩格斯解释道:“精神现象学(也可以叫做同精神胚胎学和精神古生物学类似的学问,是对个人意识各个发展阶段的阐述,这些阶段可以看做人的意识在历史上所经过的各个阶段的缩影)”。(《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5页)这段话不但是对黑格尔这部著作的介绍、肯定,而且也是对精神现象学这门新学科的承认与提倡。黑格尔是自己时代的哲学家。近200年前的欧洲是以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这个时代的哲学主题是对社会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现象学 新学科 黑格尔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运动规律 社会本体论 世纪初 法国大革命 哲学家 哲学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哲学观念和哲学精神时代性转变的力作──《唯物辩证法范畴体系》评介
16
作者 杨弘毅 刘锡升 《河南社会科学》 1995年第5期62-64,共3页
实现哲学观念和哲学精神时代性转变的力作──《唯物辩证法范畴体系》评介杨弘毅,刘锡升柳昌清同志的《唯物辩证法范畴体系》(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以下筒称《范畴体系》),是近几年哲学理论研究中的一部时代力作。... 实现哲学观念和哲学精神时代性转变的力作──《唯物辩证法范畴体系》评介杨弘毅,刘锡升柳昌清同志的《唯物辩证法范畴体系》(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以下筒称《范畴体系》),是近几年哲学理论研究中的一部时代力作。在《范畴体系》中,观念的转变和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辩证法范畴体系 哲学精神 哲学观念 性转变 社会结构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对立统一规律 社会运动规律 斗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17
作者 王成绵 《阵地与熔炉(北京)》 1992年第3期4-5,共2页
邓小平同志南方重要谈话,是对中国建国四十多年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经验教训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与“改革... 邓小平同志南方重要谈话,是对中国建国四十多年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经验教训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与“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都贯穿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邓小平同志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论断,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新概括,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恩格斯曾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具体实践 相结合 社会主义建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放生产力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改革开放 邓小平同志 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