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边缘化及其应对——“社会互构论”的视角 被引量:19
1
作者 徐晓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50,共9页
边缘化理论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关注结构上的边缘情境与关注心理上的边缘人格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科取向,掉入了社会学经典的结构性与能动性"二元对立"的陷阱。而从社会互构论的视角来看,这种没有认清"人与社会关系"... 边缘化理论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关注结构上的边缘情境与关注心理上的边缘人格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科取向,掉入了社会学经典的结构性与能动性"二元对立"的陷阱。而从社会互构论的视角来看,这种没有认清"人与社会关系"元问题的方法论,实际上是一种脱离实践的"理想类型"。这启示我们,结构性边缘与能动性边缘实际上是同构互生、互构谐变的关系,而并非截然对立、非此即彼。因此,需要从宏观结构调整与微观社会工作介入两条路径同时着手,才能较好地改善边缘人的边缘化生存状态,从而在个体和社会的双重意义上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边缘化 社会互构论” 结构性边缘 能动性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变暖与城市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宗慈 罗勇 黄建斌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4-508,共5页
城市(city)、城镇(town)和都市(urban)都是城市的考虑范围。城市的界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直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确定城市边界的国际标准。一般以大量人居住与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政府、商业与运输的枢纽为城市,考虑“城市本身”“城市聚... 城市(city)、城镇(town)和都市(urban)都是城市的考虑范围。城市的界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直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确定城市边界的国际标准。一般以大量人居住与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政府、商业与运输的枢纽为城市,考虑“城市本身”“城市聚集”“大城市区”等作为界定。世界上超过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处在气候变化的前沿。据联合国统计,2022年城市人口占54.5%,预计到2030年将可能达到60%,2050年将可能达到68%。城市的分级也很复杂,一般城市分级从万人极小城市,到千万人特大城市,城镇人口则可能小到仅有百十人。据联合国统计,人口至少101万的城市,在2022年全球有512个,预计2030年全球将达到662个。观测到的不利影响特别集中在经济和社会边缘化(低收入或无收入)的城市居民中(高信度)。人口1000万或以上的特大城市群(megacity)是人为造成的,更值得注意[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边缘化 城镇人口 城市边界 城市聚集 特大城市 全球变暖 城市居民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