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与社会边界——流动人口融合认同的建构 被引量:5
1
作者 董敬畏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5-101,共7页
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并未因其流动带来这一群体的身份消融与城市融合,反而不断被现实强化社会边界区隔乃至生成新的社会边界。这种社会边界的存在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并未因其流动带来这一群体的身份消融与城市融合,反而不断被现实强化社会边界区隔乃至生成新的社会边界。这种社会边界的存在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固化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在城镇化进程中消除这种社会边界,将是政府和学界面临的共同难题。构建农民工群体融合认同能够有效消解社会边界,推进城镇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 社会边界 消融 公共池塘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群体性抗争中的社会边界机制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吴雪芹 王宏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0,共4页
美国学者查尔斯.蒂利在运用关系机制的基础上分析集体行动时,提出社会边界机制概念,认为社会边界机制包括边界变化的形成,边界变化的激活以及边界变化的结果,并且社会边界的强加和激活导致了集体行动的产生。中国农村群体性抗争中也存... 美国学者查尔斯.蒂利在运用关系机制的基础上分析集体行动时,提出社会边界机制概念,认为社会边界机制包括边界变化的形成,边界变化的激活以及边界变化的结果,并且社会边界的强加和激活导致了集体行动的产生。中国农村群体性抗争中也存在着社会边界强加、激活等作用机制的痕迹。运用社会边界机制分析农村群体性抗争,有利于农村群体性抗争的预防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抗争 社会边界 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雇佣劳动的社会边界
3
作者 乔新生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8-8,共1页
华尔街那些不生产任何产品的金融资本家以及那些不需要雇佣劳动者的金融投机者,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的主宰。资本雇佣劳动需要我们重新思考资本的社会边界效用,不能无限扩大资本的边界,从而使资本成为无所不能的巨无霸.
关键词 资本雇佣劳动 社会边界 雇佣劳动者 社会经济 重新思考 投机者 资本家 华尔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生活中的边界跨越:县域青年女性“清吧”饮酒的空间消费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升 沈月月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3,共10页
随着县域城镇化发展,日渐增多的“清吧”等新型消费空间成为县域青年女性构建日常生活方式的重要选择,也是县域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变的重要标识。基于县域个案考察的质性研究方法,从空间消费与社会边界的关联视角出发,对县域青年女性清... 随着县域城镇化发展,日渐增多的“清吧”等新型消费空间成为县域青年女性构建日常生活方式的重要选择,也是县域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变的重要标识。基于县域个案考察的质性研究方法,从空间消费与社会边界的关联视角出发,对县域青年女性清吧消费的行动逻辑及其社会意义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县域的清吧作为新型消费空间,发挥了物质消费与体验消费的空间功能,成为县域青年女性维系“熟人-半熟人”在场社交与认同青春的重要实践场域。尽管县域青年女性清吧消费在县域社会规范中面临着张力与冲突的挑战,但她们通过清吧消费形成的空间边界、消费边界与群体边界的社会边界意义,成为她们在变动的县域社会中构建起日常生活秩序的重要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青年女性 “清吧” 空间消费 社会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跨边界社会问题的整体性治理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春蕾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4期52-58,共7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和社会流动性增强,城市跨边界社会问题扑面而来,封闭式分割治理模式难以适应城市治理现代化需求,城市治理陷入碎片化悖论之中。整体性治理是在不改变行政部门基本框架的基础上,通过体制创新和工具创新来实现跨边界社... 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和社会流动性增强,城市跨边界社会问题扑面而来,封闭式分割治理模式难以适应城市治理现代化需求,城市治理陷入碎片化悖论之中。整体性治理是在不改变行政部门基本框架的基础上,通过体制创新和工具创新来实现跨边界社会问题联动治理的新模式,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新思路。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分析上海长宁区社会治理大联动模式经验,总结出理论与现实的逻辑契合性,对该模式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推动智慧城市治理的"去碎片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社会问题 城市治理现代化 社会问题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学术创业困境及突破路径——组织边界理论视角 被引量:12
6
作者 罗泽意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74,共11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组织边界理论分析组织转型和跨界合作问题。将组织边界理论拓展到大学学术创业研究领域是对大学学术创业研究的有益尝试。文章从组织边界理论视域审视大学学术创业系统发现:制度边界过于刚性影响“驾驭核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组织边界理论分析组织转型和跨界合作问题。将组织边界理论拓展到大学学术创业研究领域是对大学学术创业研究的有益尝试。文章从组织边界理论视域审视大学学术创业系统发现:制度边界过于刚性影响“驾驭核心”的形成和“学术心脏”的激活;社会边界过于模糊影响“多元化资助基地”的形成和“发展外围”的拓展;心理边界过于闭合影响创业文化的形成与整合。结合组织边界的双重功能和现实条件,突破大学学术创业困境应当依靠边界组织实现边界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学术创业 组织边界理论 制度边界 社会边界 心理边界 边界组织 边界跨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式制度与流动的公共资源边界--以甘孜东部虫草与松茸采集的社区管理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郑少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93,共6页
本文以虫草及松茸采集管理为例,讨论了甘孜藏区东部两个行政村资源边界与社会边界的流动性。绒村原有大村落分割为不同行政村之后,带来行政村之间资源边界的清晰化,以及利益的分化竞争。但是历史形成的共同体情感及社区现实需要促使不... 本文以虫草及松茸采集管理为例,讨论了甘孜藏区东部两个行政村资源边界与社会边界的流动性。绒村原有大村落分割为不同行政村之后,带来行政村之间资源边界的清晰化,以及利益的分化竞争。但是历史形成的共同体情感及社区现实需要促使不同行政村重新走向实质上的融合,表现为将资源权利分解为多重层次,并实行不同的管理实践。大村落观念的维持,自然资源的重新汇聚,端赖对社区宗教体系的有效运作,以及社区精英的能动发挥。龙村无法排除外来搭便车者,表面上降低了社区直接经济收益,实际上其缘由是对历史进程和空间关系的确认,其后果是持续促进了社区之间的互惠传统。两个案例反映了在当代公共资源市场化潮流之下,产权及行政区划变革并不能消除公共自然资源的道德经济属性,少数民族社区通过对非正式制度的创造性运用,重新塑造了资源管理的可借鉴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资源管理 资源边界 社会边界 甘孜藏区 生态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的内涵、结构与培育 被引量:8
8
作者 彭桂芳 崔友兴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41-45,共5页
新时代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是乡村教师与社会的关系在乡村教师价值观念中的体现,是乡村教师主体对社会责任的客观反映和主观体验,具有内隐性、生成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是由空间、内容和水平构成的三维立体模型,包括空... 新时代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是乡村教师与社会的关系在乡村教师价值观念中的体现,是乡村教师主体对社会责任的客观反映和主观体验,具有内隐性、生成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是由空间、内容和水平构成的三维立体模型,包括空间维度的个体信念、伦理规范、公共精神,内容维度的乡村政治责任感、经济责任感和文化责任感,以及水平维度的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和责任意志。新时代培育和提升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明晰乡村教师社会责任的边界,在合理的责任担当中生发社会责任感;培育社会责任心,强化乡村教师的社会责任自觉并践履责任行为;增强乡村教师的获得感,让乡村教师在付出与收获的平衡中提高社会责任感;创新发展机制,形成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生成的多维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教师 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边界 责任担当 责任心 社会责任自觉 获得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守望:贫困群体介入无边界冲突论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冉光仙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62,共7页
举凡思想、意识、价值和行为皆有其边界,冲突意味着不同事物之间及同类事物内部之间在阈限边界进行着交锋和较量。"无边界社会"纳入当下中国语境后,可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相连,与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扣,促使人们对现实社会与... 举凡思想、意识、价值和行为皆有其边界,冲突意味着不同事物之间及同类事物内部之间在阈限边界进行着交锋和较量。"无边界社会"纳入当下中国语境后,可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相连,与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扣,促使人们对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的场域关系进行再认识。"无边界冲突"是对既有边界的打破,亦可能是对旧边界的跨越,它在公权与私权之间,以及公权与公权之间、私权与私权之间都有不同的反映,尤其与直接利益或间接利益有着深层次的矛盾干系。贫困群体因先赋性或预制性因素出现发展困顿,其自身的权利边界被侵蚀,而又试图打破诸多边界以获得共享性诉求的满足,从其中的生成逻辑和制度性根源看,社会群体介入无边界冲突无疑是在寻求和拓展融合性权利的路径。无边界冲突反映了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丰富性、多元性及冲突碎片化、无域化的新特征,出现以本界守边界、以无界求有界、以旧界拓新界的变化,但不能放任无边界冲突现象的泛化,应本着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进行刚柔兼济的边界治理设计,有效防范社会风险,维护国家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社会 边界冲突 贫困群体 边界守望 主要矛盾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族群—地方性知识、区域自治与国家统一——从法律的“普适性知识”和“地方性知识”说起 被引量:15
10
作者 谢晖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3-164,共12页
法律不仅是地方性知识,而且是族群性知识,这一观念是对"法律一元意识形态论"的一种否定,是以法律多元的立场开启了一种新的法律意识形态。法律的族群—地方性知识理念,为族群和地方的自治开启了法律的学理前提。地方性知识表... 法律不仅是地方性知识,而且是族群性知识,这一观念是对"法律一元意识形态论"的一种否定,是以法律多元的立场开启了一种新的法律意识形态。法律的族群—地方性知识理念,为族群和地方的自治开启了法律的学理前提。地方性知识表明,地方自治主要是一个涉及区域—地理边界的概念;但族群性知识表明,族群自治又是一个必然涉及文化—社会边界的自治。这两种自治之间,有时候是统一的,更多的时候则是冲突的,因此,寻求在两者基础上构造一种复杂的自治体系,就是国家治理之必然。族群—地方性知识,及其所致的地方自治表面上是对国家统一的威胁,但国家统一可分为压制型统一和契约型统一。因此,族群—地方性知识及其必然所要求的地方自治,是推进国家契约型统一,实现国家有机团结的重要事实—理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地方性知识 自治 区域—地理边界 文化—社会边界 国家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圣与秩序:凉山彝族洁净与污秽观念的文化诠释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木乃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8-84,共7页
结合"尼木措毕"仪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对凉山彝族洁净与污秽观念进行文化分析。洁净与污秽作为一种分类和象征观念体系,并非孤立存在于凉山彝族宗教文化中,而是深嵌于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凉山彝族的洁净与污秽具有神... 结合"尼木措毕"仪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对凉山彝族洁净与污秽观念进行文化分析。洁净与污秽作为一种分类和象征观念体系,并非孤立存在于凉山彝族宗教文化中,而是深嵌于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凉山彝族的洁净与污秽具有神圣与秩序、外部边界与内部区隔、隔离与阶序、三元对立的四个原则,把握这四个原则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凉山彝族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 洁净与污秽 神圣与秩序 隔离与阶序 社会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劳动中的积极体验:深层表演、象征性秩序与劳动自主性 被引量:99
12
作者 梅笑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136,共26页
情感劳动研究的一个重要取向是从组织心理学的视角探究情感劳动对从业者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形成原因,但对其可能带来的积极体验没有给予足够关注。本文以月嫂为例,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探索情感劳动从业者如何通过边界工作创造积极的工作体... 情感劳动研究的一个重要取向是从组织心理学的视角探究情感劳动对从业者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形成原因,但对其可能带来的积极体验没有给予足够关注。本文以月嫂为例,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探索情感劳动从业者如何通过边界工作创造积极的工作体验。研究发现,能够获得积极体验的月嫂会采用"深层表演"策略主动破除边界,将工作关系拟亲属化,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慈善"劳动。她们还通过打造"育儿专家"的形象来建立象征性秩序,以便在与雇主的互动中争取主动。这两种策略都是劳动者通过构建象征性边界来挑战社会性边界的过程。本文认为,情感劳动的"自主性"应纳入关系视角,关注劳动者建立平等而有意义的社会关系的能力,而非仅强调边界清晰的独立"自我"和对劳动过程的自主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劳动 自主性 深层表演 象征性边界 社会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