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社会赏罚及其道德功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韩东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88,共8页
社会赏罚是社会力量就一些特定行为对行为者做出的奖赏或惩罚。其成立前提是人有可控性。用于道德目的的社会赏罚的基本方式是:让遵从道德者得到他们渴望得到的东西,令违反道德者失去他们不愿失去的东西。社会赏罚可分为两类六种,其运... 社会赏罚是社会力量就一些特定行为对行为者做出的奖赏或惩罚。其成立前提是人有可控性。用于道德目的的社会赏罚的基本方式是:让遵从道德者得到他们渴望得到的东西,令违反道德者失去他们不愿失去的东西。社会赏罚可分为两类六种,其运行机制由四个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的配置与配合状况决定社会赏罚机制的效率。社会赏罚用于道德建设具有非常明显的有效性,但也并不是万能的。了解这一点,可给我们的道德建设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赏罚 道德 道德建设 社会赏罚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赏罚机制
2
作者 赵振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29-33,共5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在政治、经济、文化、工业、农业,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绩,这是举世公认、有目共睹、毋庸置疑的。但是,其间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也是大家都承认的。为了总结过去,正视现在,展望未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在政治、经济、文化、工业、农业,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绩,这是举世公认、有目共睹、毋庸置疑的。但是,其间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也是大家都承认的。为了总结过去,正视现在,展望未来,把我们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使我们改革开放的步子迈得更好,更稳,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赏罚机制 改革开放 科学 十一届三中全会 现代化建设 社会大系统 短期行为 惩罚 理论研究 奖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赏罚”是提升道德的—个重要推动力
3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6-76,共1页
在整个道德文化的建设中,道德规范的设计和道德教育只是道德文化建设的部分内容,如果没有社会赏罚机制的配合,任何道德规范都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关键词 道德文化建设 社会赏罚机制 道德规范 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赏罚”是提升道德能重要推动力
4
作者 韩东屏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21,共1页
在整个道德文化的建设中,道德规范的设计和道德教育只是道德文化建设的部分内容,如果没有社会赏罚机制的配合,任何道德规范都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社会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道德规范设计、道德宣传教育和社会赏罚构建... 在整个道德文化的建设中,道德规范的设计和道德教育只是道德文化建设的部分内容,如果没有社会赏罚机制的配合,任何道德规范都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社会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道德规范设计、道德宣传教育和社会赏罚构建三个方面的内容。在这三项内容的建设中,相对而言,难的是如何让人们在了解道德规范之后将其付诸行动,就取决于能否建构起总体社会赏罚机制与之配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赏罚机制 道德文化建设 道德规范 德能 社会道德建设 道德教育 系统工程 宣传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制度与社会发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韩东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74,共18页
制度属于正式规则,即由组织制定的规则,包括法律、法规、体制、建制、政策、政令、纪律、规章等具体形态,它与非正式规则即习俗和道德相比,除了有制定性这个根本特性外,还有强制性、权威性、清晰性、程序性等特征。作为通过统一人的行... 制度属于正式规则,即由组织制定的规则,包括法律、法规、体制、建制、政策、政令、纪律、规章等具体形态,它与非正式规则即习俗和道德相比,除了有制定性这个根本特性外,还有强制性、权威性、清晰性、程序性等特征。作为通过统一人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目的的工具,从总体上说,制度不仅有要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行为规定,还有与之配套的哪些行为会受到惩罚和哪些行为会受到奖励的行为赏罚规定。正是这样的结构,使社会制度同时成为一种社会赏罚机制,可以以强力实现对人的行为的指令。制度化社会赏罚总共包括三种类型,即法制性赏罚、行政性赏罚和体制性赏罚,这些赏罚的实质是对利益的给予与剥夺。正因为制度有很强的社会赏罚功能,而人又是怀赏畏罚的理性人,所以,在社会中绝大多数行为者在选择行为时,势必会选择按制度规定可能获赏获利的行为方式,而不会选择其他行为方式,更不会选择按制度规定必然会受罚受损的行为方式,从而形成顺着制度导向进行活动的态势。有效的制度安排将人们的活动激励到与社会目的相一致的方向,推动社会按既定目的平稳而持续地发展,且日益兴盛;失灵的制度安排则将人们的活动诱逼到背离社会目的的方向,不仅不能推动社会按既定目的发展,反而致使社会陷入混乱与离散,逐渐走向衰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规则 制度化社会赏罚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一维: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取得社会成就 被引量:2
6
作者 韩东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4,37,共9页
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取得社会成就。社会问题和社会成就是同一社会事务的两极状况。一个国家,如果其多数社会事务的状况都表现为社会问题,这个国家的整体状况就差;如果其多数社会事务的状况都表现为社会成就,... 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取得社会成就。社会问题和社会成就是同一社会事务的两极状况。一个国家,如果其多数社会事务的状况都表现为社会问题,这个国家的整体状况就差;如果其多数社会事务的状况都表现为社会成就,这个国家的整体状况就好。社会学没有"社会成就"的范畴,它关于社会问题的成因有多种理论解释,但没有一个经得起推敲,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社会制度。与之相反,社会成就的取得,就是因为具有高效的社会制度。既然如此,不论是想获得社会成就,还是想解决社会问题,都只能从社会制度入手。在某个社会事务上,若想取得社会成就,就要设法创造出新的比自己过去或其他国家更为有效的制度安排;若想解决社会问题,就要设法调整或改变原有的无效或低效的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社会问题 社会成就 制度 社会赏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机制
7
作者 方爱东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37,共3页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只有在社会赏罚、社会道德舆论、社会道德教育和自身修养等因素相互统一、共同作用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逐步形成。
关键词 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赏罚 道德舆论 道德教育 自身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
8
作者 陈永清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4年第10期27-30,共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陈永清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正在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使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价值取向发生深刻的变化。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并未自发地带来一套崭新的价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陈永清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正在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使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价值取向发生深刻的变化。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并未自发地带来一套崭新的价值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在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与道德 道德滑坡 资本主义 道德观念 价值取向 道德规范 拜金主义 道德文化建设 社会赏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滑坡只是传读之误吗?——与郁乐先生商榷 被引量:1
9
作者 韩东屏 李海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0-64,共5页
郁乐先生关于当下道德滑坡只是传读之误的观点需要商榷。今天国人所说的道德滑坡,在时间上是以改革开放以来的道德状况与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道德状况比较而言,但郁先生却把它变成了将我国当下的道德状况与整个历史中的道德状况做比较... 郁乐先生关于当下道德滑坡只是传读之误的观点需要商榷。今天国人所说的道德滑坡,在时间上是以改革开放以来的道德状况与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道德状况比较而言,但郁先生却把它变成了将我国当下的道德状况与整个历史中的道德状况做比较。这样的比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传媒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但并非现代技术凸显和放大了道德问题,并非传媒推动了人们的道德焦虑,并非受众的误读虚构了道德滑坡,而是道德滑坡确实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之中。此外,郁先生推论我国当下应该是道德爬坡的三个根据也不成立。实际上,考察一个国家的社会赏罚机制的扬善抑恶功能是否有效,就能对这个国家的道德状况作出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滑坡 道德爬坡 道德焦虑 现代传媒技术 社会赏罚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德与有福能否兼得?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东屏 《齐鲁学刊》 CSSCI 2022年第3期65-73,共9页
有德的人能否同时有福的德福问题,关乎人生的根本性选择。尽管思想家们对此早有讨论,至今却仍无共识性定论。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幸福和道德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解。据此,只要将“有德”的“道德”确定为人们约定俗成的真道德,那么不论... 有德的人能否同时有福的德福问题,关乎人生的根本性选择。尽管思想家们对此早有讨论,至今却仍无共识性定论。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幸福和道德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解。据此,只要将“有德”的“道德”确定为人们约定俗成的真道德,那么不论从哪种幸福观出发,都能得到有德和有福可以兼得的结论。只是不同的幸福观不可能同时都正确,这就需要确证真正的幸福,它就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由此出发,可知幸福与道德的真实关系是幸福含有德也须有德。不过这还不是全部结论。在现实社会中,一个有德之人能不能同时是有福之人,实际取决于社会,即社会是不是人民当家作主,是不是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社会终极价值,以及其制度性社会赏罚机制的实际赏罚效果是否与道德的价值导向相一致。只有在这些方面都为“是”的社会,才能让有德之人也是幸福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福问题 道德 幸福观 至善 制度性社会赏罚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决定国家竞争差异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东屏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9-55,共7页
国际学界关于国家竞争差异问题的讨论,分别有竞争决定论、技术决定论、实力决定论、产业决定论、政府决定论、文化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这七种不同的回答。相对而言,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决定论更有道理。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新制度经济学的... 国际学界关于国家竞争差异问题的讨论,分别有竞争决定论、技术决定论、实力决定论、产业决定论、政府决定论、文化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这七种不同的回答。相对而言,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决定论更有道理。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决定论也有不彻底性,这就是它只猜对了答案,却没说好道理。而对这一不彻底性的挽救,经济学层面的解释已经无能为力,只能靠哲学的原理性论述来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国家竞争 国民行为 制度化社会赏罚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强化科技伦理道德引导的途径 被引量:2
12
作者 邹薇 《理论月刊》 2005年第12期171-172,175,共3页
科技伦理对于规范科学技术活动,引导科技主体的行为走向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认为,通过教育引导、社会赏罚以及法律制约三种手段,对于强化科技伦理对科技主体的道德引导,实现科技活动的良性发展,具有切实可行的效果。
关键词 科技伦理 道德教育 社会赏罚 法律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强化科技伦理道德引导的途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薇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科技伦理道德 科技价值观 社会赏罚 科技伦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集体主义道德价值导向的实现机制
14
作者 方爱东 张翔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8-20,共3页
略论集体主义道德价值导向的实现机制○方爱东张翔研究、探索集体主义道德价值导向的实现机制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集体主义道德价值导向的实现机制,是指影响、制约集体主义道德价值导向实现... 略论集体主义道德价值导向的实现机制○方爱东张翔研究、探索集体主义道德价值导向的实现机制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集体主义道德价值导向的实现机制,是指影响、制约集体主义道德价值导向实现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主义道德 价值导向 社会赏罚机制 实现机制 大众传播媒介 社会心理机制 集体主义原则 道德舆论 道德典型 利益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的,历史就是被制度决定的——答孙、樊二位先生的商榷
15
作者 韩东屏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115,共5页
《历史是被什么决定的》一文提出历史决定论之后,很快引来一些文章的质疑。其中的质疑焦点,主要集中在方法论、制度化社会赏罚与人们活动的关系、制度与生产力的关系和制度的来源这四个方面。尽管这些批判性的质疑都有自己的理据,但经... 《历史是被什么决定的》一文提出历史决定论之后,很快引来一些文章的质疑。其中的质疑焦点,主要集中在方法论、制度化社会赏罚与人们活动的关系、制度与生产力的关系和制度的来源这四个方面。尽管这些批判性的质疑都有自己的理据,但经逐一分析后,还都不能对我的这套观点形成有效威胁。不仅如此,它们还等于又从反面帮我证明了:历史就是被制度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历史 制度决定论 制度化社会赏罚 生产力 制度安排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道德评价技术
16
作者 韩东屏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9期38-41,共4页
关键词 道德评价 评价技术 动机与效果 动机论 目的与手段 人品 正当目的 效果论 社会赏罚机制 发展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道德建设中的若干失误
17
作者 韩东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43-49,共7页
新道德的命运此处提出的“新道德”一辞,用来指1949年共和国诞生后由政府在社会上全面推行的道德。之所以称其为“新”,是相对于儒、道、释互补的传统道德概念系统而言。它是这样一种道德:依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新道德的命运此处提出的“新道德”一辞,用来指1949年共和国诞生后由政府在社会上全面推行的道德。之所以称其为“新”,是相对于儒、道、释互补的传统道德概念系统而言。它是这样一种道德:依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关系决定道德观念”等观点为理论支柱,视社会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的经济关系为现实基础和服务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道德 道德建设 道德规范系统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赏罚机制 经济关系 道德评价 传统道德 社会意识 个人与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伦理学论纲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润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0-38,105,共10页
引言如果伦理学沦为仅仅为某种既定或流行的道德要求作阐释、宣传、注解的地步了,那么,伦理学便不再成其为“学”,理论上的空洞将使其丧失久远的生命力,而面对现实其解释力的贫乏又将使它遭到人们的厌弃——不幸的是,就总体状况而言,我... 引言如果伦理学沦为仅仅为某种既定或流行的道德要求作阐释、宣传、注解的地步了,那么,伦理学便不再成其为“学”,理论上的空洞将使其丧失久远的生命力,而面对现实其解释力的贫乏又将使它遭到人们的厌弃——不幸的是,就总体状况而言,我国伦理学的现状恰恰大体如此。纵览国人所著的各种伦理学概论、“原理”、“教程”,其中虽不乏创新的火花,但在总体框架和思路上却大致来自五十年代初成雏形,七十年代趋于完整的苏联人的模式.由于伦理学研究传统在苏的匮乏和现实文化环境的不如意等原因,这个模式既缺乏哲学上的深刻性亦缺乏科学上的实证色彩.于是,在丰富多彩的道德问题面前,在社会对伦理学家的潜在需求日益扩大的现代生活背景下,伦理学却不合常情的日趋式微,走向贫困。本论纲名之为“新伦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研究 性道德 伦理文化 道德文化 道德评价 社会赏罚 价值目标 文化类型 新伦理学 道德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滑坡的危害及其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黎青平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6-28,共3页
道德滑坡的危害及其对策黎青平对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道德滑坡问题。人们忧心忡忡,要求加强道德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也有一些人不是这样。他们的观点是:一、改革开放时期出现道德滑坡不可避免;这是社会进步必须付出的代价... 道德滑坡的危害及其对策黎青平对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道德滑坡问题。人们忧心忡忡,要求加强道德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也有一些人不是这样。他们的观点是:一、改革开放时期出现道德滑坡不可避免;这是社会进步必须付出的代价,二、我国目前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滑坡 道德导向 集体主义原则 社会赏罚机制 道德建设 道德取向 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不道德行为 利益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行的障碍剖析
20
作者 程秀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35-38,共4页
善本质上要求人们实践。但知善而不行。又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现象。只所以如此,就在于善之认识向善之实践转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障碍。本文主要从主体情感意志和客观社会道德环境、社会赏罚机制诸方面,分析探讨了这一问题,... 善本质上要求人们实践。但知善而不行。又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现象。只所以如此,就在于善之认识向善之实践转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障碍。本文主要从主体情感意志和客观社会道德环境、社会赏罚机制诸方面,分析探讨了这一问题,以期通过这种分析,寻找到克服善行障碍、增强人们善之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行障碍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环境 社会赏罚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