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职业意识的结构及其优化路向——基于社会认知领域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陈鹏 刘铖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36,共8页
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社会认知领域理论是经典的皮亚杰和柯尔伯格道德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其明确区分了社会事件或规则的三个不同领域:道德领域、习俗领域和个人领域,与职业意识研究具有一定的适切性。... 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社会认知领域理论是经典的皮亚杰和柯尔伯格道德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其明确区分了社会事件或规则的三个不同领域:道德领域、习俗领域和个人领域,与职业意识研究具有一定的适切性。采用社会认知领域理论进行分析发现,儿童的职业意识具有三重结构,分别是指向“我—他”关系的道德性、指向“我—群”关系的习俗性和指向“我—我”关系的个人性。据此,教育者需要精准分析儿童的职业意识构成、识别儿童的职业意识偏差类型,并将领域重叠问题作为教育资源,通过“发展性讨论”帮助儿童进行职业意识结构的自我调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职业意识 职业启蒙教育 社会认知领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的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国际SSCI权威期刊《人的发展》主编拉里·努奇访谈录 被引量:3
2
作者 高地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共7页
如何认识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并据此进行道德教育,是中外学界和高校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专访中拉里·努奇教授从"社会认知领域理论"的前沿视角出发,详尽探讨了道德与非道德领域的关系、大学生道德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大学与教... 如何认识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并据此进行道德教育,是中外学界和高校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专访中拉里·努奇教授从"社会认知领域理论"的前沿视角出发,详尽探讨了道德与非道德领域的关系、大学生道德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大学与教师的德育责任、对品格的理解,以及美国大学德育发展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 道德发展 道德教育 社会认知领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德育目标建构的反思与改进 被引量:6
3
作者 袁尚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3-44,共2页
作为建构主义道德心理学的第三代,社会认知领域理论主张将社会规则划分为道德、习俗和个人三大领域,并按领域来思考与实施道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道德成长。鉴于德育目标在大中小学德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文章运用社会认知领域理论对... 作为建构主义道德心理学的第三代,社会认知领域理论主张将社会规则划分为道德、习俗和个人三大领域,并按领域来思考与实施道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道德成长。鉴于德育目标在大中小学德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文章运用社会认知领域理论对国家最新文件规定的大中小学德育目标进行了粗略探讨,指出不按领域来建构的操作方式将本属于习俗、个人等领域的问题全部泛化为道德问题,影响了大中小学德育实效。为此,文章基于社会认知领域理论,分领域对现行大中小学德育目标进行了初步分类,以期为大中小学提升德育实效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领域理论 德育目标 德育体系 目标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