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的发展与前景
被引量:
27
1
作者
高雯
杨丽珠
李晓溪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51-1662,共12页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模型的提出源于健康行为社会认知模型的发展和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的应用。在HAPA中,健康行为变化被视为一个包括行为产生、保持和恢复在内的连续过程;结果预期、危险感知、三种自我效能感和两类计划被用来解释...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模型的提出源于健康行为社会认知模型的发展和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的应用。在HAPA中,健康行为变化被视为一个包括行为产生、保持和恢复在内的连续过程;结果预期、危险感知、三种自我效能感和两类计划被用来解释意图的形成及其向行动的转化;两个阶段的划分有助于区分三类干预对象,建议实施菜单式干预。HAPA模型具有明显的理论优势,也引发了有关模型实质的争论。当前和未来的研究旨在考察更多的自我调节变量、检验因果模型,在健康行为的多个领域开展应用和干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心理学
健康行为
社会认知模型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
模型
自我效能感
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拒绝敏感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被引量:
25
2
作者
张莹瑞
李涛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39-1948,共10页
拒绝敏感是个体对拒绝的焦虑预期、准备性知觉和过度反应的一种倾向。高拒绝敏感的个体更容易知觉到社会拒绝的线索,并对拒绝线索表现出注意偏好以及更强烈的反应。拒绝敏感的脑成像研究发现,社会拒绝可以引起边缘系统和前额皮层的激活...
拒绝敏感是个体对拒绝的焦虑预期、准备性知觉和过度反应的一种倾向。高拒绝敏感的个体更容易知觉到社会拒绝的线索,并对拒绝线索表现出注意偏好以及更强烈的反应。拒绝敏感的脑成像研究发现,社会拒绝可以引起边缘系统和前额皮层的激活,高拒绝敏感的个体在涉及情绪调节的外侧前额叶和额上回的活动相比低拒绝敏感个体较低。以往的研究者主要从微观层面,以社会认知和脑认知的视角来探索个体在拒绝情景中的反应差异,未来的研究还需要研究者更多在人际过程中对拒绝敏感的内在机制及其对个体的影响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绝敏感
社会认知模型
认知
机制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保持连接”的社交期望对青年沉迷手机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李雪晴
符宝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7,共15页
手机正在深度嵌入人际交往并形塑社交规范,比如手机移动性带来的“永久连接”为人际互动引入了新的社交规范。本研究以社会认知的连接模型为理论框架,探讨“保持连接”的社交期望对处于朋友关系中的青年群体手机使用习惯及在线沟通质量...
手机正在深度嵌入人际交往并形塑社交规范,比如手机移动性带来的“永久连接”为人际互动引入了新的社交规范。本研究以社会认知的连接模型为理论框架,探讨“保持连接”的社交期望对处于朋友关系中的青年群体手机使用习惯及在线沟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保持连接”的社交期望本身不会对友谊双方的在线沟通质量产生影响,但会促进自动化手机检查行为和强迫性手机检查行为,且通过自动化手机检查行为提高手机沟通的质量,通过强迫性手机检查行为降低手机沟通的质量。本研究说明了媒介使用习惯对人际互动的重要性:当媒介技术带来新的社交规范或期待时,会培养积极和消极的媒介使用习惯,而不同的媒介使用习惯会对人际互动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区别于以往关注有意识的媒介行为的研究视角,通过经验数据说明了无意识的媒介使用习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并将其与沟通质量结合,验证和拓展了社会认知的连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认知
的连接
模型
“保持连接”的社交期待
手机使用习惯
在线沟通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感恩:人格研究的新专题
被引量:
22
4
作者
胡瑜
孙灯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49,共7页
感恩是当前西方人格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感恩的社会认知模型认为,利益评价在特质感恩和状态感恩之间,以及情境因素与状态感恩之间起着中介的作用。许多研究对这一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发现了感恩与主观幸福感、亲社会行为以及负债感之...
感恩是当前西方人格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感恩的社会认知模型认为,利益评价在特质感恩和状态感恩之间,以及情境因素与状态感恩之间起着中介的作用。许多研究对这一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发现了感恩与主观幸福感、亲社会行为以及负债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感恩是幸福感强有力的预测指标,感恩的人更具有亲社会行为,感恩不同于负债感。研究者更倾向于将感恩看作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恩
社会认知模型
幸福感
亲
社会
行为
负债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系自我中也存在自我证实动机吗?——来自表征激活与启动的实验考察
被引量:
3
5
作者
胡小勇
周西堉
郭永玉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年第4期42-52,共11页
采用社会认知研究的表征激活范式和自我证实领域常用的启动程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考察关系自我与寻求他人的评价证实之间关系。发现无论是在遇到与积极重要他人相似的陌生人发生移情的情况下(研究1),还是通过短文写作启动重要他人表征...
采用社会认知研究的表征激活范式和自我证实领域常用的启动程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考察关系自我与寻求他人的评价证实之间关系。发现无论是在遇到与积极重要他人相似的陌生人发生移情的情况下(研究1),还是通过短文写作启动重要他人表征时(研究2),关系自我与对自身的看法的重要程度这两个因素都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重要他人的表征激活或启动条件下重要自我特质的评价得分在自评和期望他评得分上的一致性最高。结果证明了关系自我定义会在特定关系情境中向重要他人寻求对自身的看法的评价证实。最后在自我证实理论和社会认知模型基础上,对本研究结论展开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自我
自我证实动机
重要他人
社会认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蜂农对天气变化的感知及其影响因素——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
5
6
作者
许丽灵
游良志
+1 位作者
孙战利
张社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9-1098,共10页
通过对四川省5个县蜂农的问卷调查,基于社会认知模型(MPPACC)分析框架,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蜂农对天气变化的感知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蜂农对于天气变化的敏感性感知、严重性感知较强,适应功效感知、自我效能感知较弱,感知...
通过对四川省5个县蜂农的问卷调查,基于社会认知模型(MPPACC)分析框架,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蜂农对天气变化的感知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蜂农对于天气变化的敏感性感知、严重性感知较强,适应功效感知、自我效能感知较弱,感知到的适应成本较高;蜂农对免费天气变化信息的获取、获取渠道的多少、与其他蜂农交流的频率以及养蜂人数等均会影响蜂农对天气变化的感知,其中,免费天气信息的获取对蜂农敏感性感知、适应性功效感知、自我效能感知以及适应成本感知影响最为显著。最后,从拓宽蜂农获取天气信息的渠道、鼓励其加入农民合作组织以及增强蜂农之间的交流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蜂农对天气变化感知能力、增强应对天气变化能力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产业
社会认知模型
天气变化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的发展与前景
被引量:
27
1
作者
高雯
杨丽珠
李晓溪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
大连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51-1662,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AZD089)
文摘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模型的提出源于健康行为社会认知模型的发展和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的应用。在HAPA中,健康行为变化被视为一个包括行为产生、保持和恢复在内的连续过程;结果预期、危险感知、三种自我效能感和两类计划被用来解释意图的形成及其向行动的转化;两个阶段的划分有助于区分三类干预对象,建议实施菜单式干预。HAPA模型具有明显的理论优势,也引发了有关模型实质的争论。当前和未来的研究旨在考察更多的自我调节变量、检验因果模型,在健康行为的多个领域开展应用和干预研究。
关键词
健康心理学
健康行为
社会认知模型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
模型
自我效能感
计划
Keywords
health psychology
social cognition modal of health behavior
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self-efficacy
planning
分类号
R395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拒绝敏感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被引量:
25
2
作者
张莹瑞
李涛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39-1948,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0YJCXLX023)支持
文摘
拒绝敏感是个体对拒绝的焦虑预期、准备性知觉和过度反应的一种倾向。高拒绝敏感的个体更容易知觉到社会拒绝的线索,并对拒绝线索表现出注意偏好以及更强烈的反应。拒绝敏感的脑成像研究发现,社会拒绝可以引起边缘系统和前额皮层的激活,高拒绝敏感的个体在涉及情绪调节的外侧前额叶和额上回的活动相比低拒绝敏感个体较低。以往的研究者主要从微观层面,以社会认知和脑认知的视角来探索个体在拒绝情景中的反应差异,未来的研究还需要研究者更多在人际过程中对拒绝敏感的内在机制及其对个体的影响进行探索。
关键词
拒绝敏感
社会认知模型
认知
机制
神经机制
Keywords
rejection sensitivity
Social-Cognitive Model
cognitive mechanism
neuroscience mechanism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C9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保持连接”的社交期望对青年沉迷手机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李雪晴
符宝莹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7,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智媒时代香港青年网络意识形态分析与治理研究”(20CXW002)。
文摘
手机正在深度嵌入人际交往并形塑社交规范,比如手机移动性带来的“永久连接”为人际互动引入了新的社交规范。本研究以社会认知的连接模型为理论框架,探讨“保持连接”的社交期望对处于朋友关系中的青年群体手机使用习惯及在线沟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保持连接”的社交期望本身不会对友谊双方的在线沟通质量产生影响,但会促进自动化手机检查行为和强迫性手机检查行为,且通过自动化手机检查行为提高手机沟通的质量,通过强迫性手机检查行为降低手机沟通的质量。本研究说明了媒介使用习惯对人际互动的重要性:当媒介技术带来新的社交规范或期待时,会培养积极和消极的媒介使用习惯,而不同的媒介使用习惯会对人际互动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区别于以往关注有意识的媒介行为的研究视角,通过经验数据说明了无意识的媒介使用习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并将其与沟通质量结合,验证和拓展了社会认知的连接模型。
关键词
社会
认知
的连接
模型
“保持连接”的社交期待
手机使用习惯
在线沟通质量
Keywords
socio-cognitive model of connectedness
mobile maintenance expectation
mobile phone checking habit
online communication quality
分类号
C913.5 [经济管理]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感恩:人格研究的新专题
被引量:
22
4
作者
胡瑜
孙灯勇
机构
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49,共7页
基金
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文摘
感恩是当前西方人格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感恩的社会认知模型认为,利益评价在特质感恩和状态感恩之间,以及情境因素与状态感恩之间起着中介的作用。许多研究对这一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发现了感恩与主观幸福感、亲社会行为以及负债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感恩是幸福感强有力的预测指标,感恩的人更具有亲社会行为,感恩不同于负债感。研究者更倾向于将感恩看作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
关键词
感恩
社会认知模型
幸福感
亲
社会
行为
负债感
分类号
B848 [哲学宗教—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系自我中也存在自我证实动机吗?——来自表征激活与启动的实验考察
被引量:
3
5
作者
胡小勇
周西堉
郭永玉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年第4期42-5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不同社会阶层分配不公平感的归因模式及应对策略"(项目编号:71171094)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社会公正感对不同阶层目标追求的影响"(项目编号:13YJC190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采用社会认知研究的表征激活范式和自我证实领域常用的启动程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考察关系自我与寻求他人的评价证实之间关系。发现无论是在遇到与积极重要他人相似的陌生人发生移情的情况下(研究1),还是通过短文写作启动重要他人表征时(研究2),关系自我与对自身的看法的重要程度这两个因素都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重要他人的表征激活或启动条件下重要自我特质的评价得分在自评和期望他评得分上的一致性最高。结果证明了关系自我定义会在特定关系情境中向重要他人寻求对自身的看法的评价证实。最后在自我证实理论和社会认知模型基础上,对本研究结论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
关系自我
自我证实动机
重要他人
社会认知模型
Keywords
rational self
self-verification motivation
significant others
social cognition model
分类号
B848.6 [哲学宗教—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蜂农对天气变化的感知及其影响因素——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
5
6
作者
许丽灵
游良志
孙战利
张社梅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
德国转型经济农业发展研究所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9-1098,共10页
基金
国家蜜蜂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4-KXJ18)
文摘
通过对四川省5个县蜂农的问卷调查,基于社会认知模型(MPPACC)分析框架,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蜂农对天气变化的感知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蜂农对于天气变化的敏感性感知、严重性感知较强,适应功效感知、自我效能感知较弱,感知到的适应成本较高;蜂农对免费天气变化信息的获取、获取渠道的多少、与其他蜂农交流的频率以及养蜂人数等均会影响蜂农对天气变化的感知,其中,免费天气信息的获取对蜂农敏感性感知、适应性功效感知、自我效能感知以及适应成本感知影响最为显著。最后,从拓宽蜂农获取天气信息的渠道、鼓励其加入农民合作组织以及增强蜂农之间的交流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蜂农对天气变化感知能力、增强应对天气变化能力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蜂产业
社会认知模型
天气变化感知
Keywords
bee industry-
MPPACC model
climate change perception
分类号
S-9 [农业科学]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的发展与前景
高雯
杨丽珠
李晓溪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拒绝敏感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张莹瑞
李涛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保持连接”的社交期望对青年沉迷手机的影响研究
李雪晴
符宝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感恩:人格研究的新专题
胡瑜
孙灯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关系自我中也存在自我证实动机吗?——来自表征激活与启动的实验考察
胡小勇
周西堉
郭永玉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蜂农对天气变化的感知及其影响因素——以四川省为例
许丽灵
游良志
孙战利
张社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