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认知取向的道德认同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华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2年第6期483-488,共6页
德性是人之自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多年来,作为个体认同形成和道德发展的汇聚之处,道德认同(moral identity)引领了广泛的研究。其中社会认知取向作为主流范式,为道德认同的理论和测量提供了深厚的基础。该范式之下,当前的道德认... 德性是人之自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多年来,作为个体认同形成和道德发展的汇聚之处,道德认同(moral identity)引领了广泛的研究。其中社会认知取向作为主流范式,为道德认同的理论和测量提供了深厚的基础。该范式之下,当前的道德认同研究的前沿主要包括道德认同与道德行为的关系、道德认同的形成与发展、道德认同与环境的关系等议题。展望未来,该领域的研究需要在道德认同的个体发展(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理论整合以及生态化等方面作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认同 社会认知取向 图式 习惯可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语篇分析的社会和认知取向 被引量:54
2
作者 辛斌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24,共6页
批评语篇分析(CDA)一直在试图从社会和认知两个方面来理解和解释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它既要运用社会学以及社会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又要借助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CDA在对语篇生成和理解的社会机制和过... 批评语篇分析(CDA)一直在试图从社会和认知两个方面来理解和解释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它既要运用社会学以及社会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又要借助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CDA在对语篇生成和理解的社会机制和过程进行理论描述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在对这些机制和过程进行心理和认知的阐释上还没有提出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方法。随着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不断发展,CDA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它们的研究成果并试图将其应用于批评语篇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语篇分析 认知语言学 社会认知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