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认同威胁背景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层次逻辑与资历框架建设探赜——基于“新八级工”制度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海波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7-24,共8页
社会认同威胁是现代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原因在于适配技能人才培养的层次逻辑以及保障技能人才发展的资历框架尚未确立,从而制约了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的提升。职业教育具有国民教育和人力开发的双重属性,在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 社会认同威胁是现代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原因在于适配技能人才培养的层次逻辑以及保障技能人才发展的资历框架尚未确立,从而制约了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的提升。职业教育具有国民教育和人力开发的双重属性,在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上不同于普通教育。就国民教育而言,虽然学历层次已从中等教育跃迁到高等教育专科和本科,但是生源仍以普通高中生为主,职校生的升学途径并未完全畅通;从人力开发来看,教育场域同工作场域瓶颈犹存,中职和高职在职业技能等级上缺乏系统衔接,并且技能人才评价标准仍以学历为主。基于“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视角,通过剖析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威胁源起,比较职业院校同技工院校办学差异,从劳动分工和行动能力两方面探讨符合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层次逻辑,并尝试以之为基础构建中国式现代职业教育资历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同威胁 技能型人才 层次逻辑 资历框架 “新八级工”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认同理论视野下的社会认同威胁 被引量:71
2
作者 王沛 刘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2-827,共6页
社会认同威胁是指,在社会比较的情况下,由于群体地位的差异,某一群体的个体在认知、情感上,对自我、所属群体身份的不承认,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疏离感和剥夺感、自卑感。社会认同威胁的结果包括3类:脱离群体、改变群体的状态、接受消... 社会认同威胁是指,在社会比较的情况下,由于群体地位的差异,某一群体的个体在认知、情感上,对自我、所属群体身份的不承认,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疏离感和剥夺感、自卑感。社会认同威胁的结果包括3类:脱离群体、改变群体的状态、接受消极的社会认同结果。外显"社会威胁"的测量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测量"社会威胁"的内隐方法则以心脏血压和平均动脉血压作为测量指标。社会认同威胁的实验研究将群体分化为内群体和外群体,操纵群体地位的差异,通过模拟社会游戏来了解群体的社会认同威胁及其生理反应。未来的研究将重点关注下述问题:对社会认同威胁概念的建构、跨文化研究及其内隐过程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同威胁 社会创造 社会竞争 群体地位 社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工双轨制”中非在编员工社会认同威胁及其管理 被引量:5
3
作者 马璐 刘奂辰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2年第5期104-106,共3页
文章借鉴社会认同理论作为分析基础,研究了用工双轨制组织中非在编员工的认同威胁现状,探索并提出缓解及消除非在编员工认同威胁的具体应因措施。通过消除非在编员工与在编员工之间的群际差异,增进两类员工群体间的互相理解,从而加强其... 文章借鉴社会认同理论作为分析基础,研究了用工双轨制组织中非在编员工的认同威胁现状,探索并提出缓解及消除非在编员工认同威胁的具体应因措施。通过消除非在编员工与在编员工之间的群际差异,增进两类员工群体间的互相理解,从而加强其组织内所有员工之间的融合与合作,促进组织以及员工的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工双轨制 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威胁 认同威胁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任与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认同威胁的消解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志刚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共3页
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当前部分城市流动儿童正遭受着社会认同威胁,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心理问题及不良行为。信任与社会认同威胁密切相关,其有助于社会认同威胁的消解。基于信任视角消解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威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策略:营... 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当前部分城市流动儿童正遭受着社会认同威胁,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心理问题及不良行为。信任与社会认同威胁密切相关,其有助于社会认同威胁的消解。基于信任视角消解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威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策略:营造以信任为基础的日常生活环境、建立和完善制度信任、增强社会交往以培育信任、塑造可被信任的城市流动儿童自我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 城市流动儿童 社会认同威胁 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社会认同威胁的解释 被引量:16
5
作者 马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1,共1页
增强社会认可度是高质量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大型问卷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中排第一位的是社会认可度(占68.62%)。2022年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 增强社会认可度是高质量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大型问卷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中排第一位的是社会认可度(占68.62%)。2022年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而要从根本上增强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关键是识别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威胁。社会认同威胁这一概念是由心理学家泰弗尔(Tajfel)提出来的,其是指个体与其他一些群体相比,无法得到正向的、积极肯定的社会评价。社会认同威胁往往发生在社会地位较低的个体身上,导致的不良后果是遭受歧视或不公正对待。根据相关学者的观点,社会认同威胁可分为分类威胁、群体价值威胁、接纳威胁、区别性威胁和合理性威胁等类型。基于社会认同威胁的视角,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困境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低社会地位的分类威胁。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国家对其重视程度毋庸置疑,但现实情况是职业教育受教育者在社会中却会遭受身份质疑与劳动力市场上的不公平对待,这就难以让受教育者将个人未来发展前景与能够获得体面稳定的工作岗位相联系。二是被低估的群体价值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可度 群体价值 职业教育发展 工作岗位 社会认同威胁 数据显示 区别性 受教育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同的困惑——电影《普罗米修斯》的心理学解读
6
作者 董开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43,共3页
一、认同——电影的永恒话题之一"认同"一词起源于拉丁文"identity",最早由弗洛伊德引入心理学领域,一般认为"认同是心理学中用来解释人格统合机制的概念,即人格与社会及文化之间怎样互动而维系人格同一性和... 一、认同——电影的永恒话题之一"认同"一词起源于拉丁文"identity",最早由弗洛伊德引入心理学领域,一般认为"认同是心理学中用来解释人格统合机制的概念,即人格与社会及文化之间怎样互动而维系人格同一性和一贯性,认同是维系人格与社会及文化之间互动的内在力量,因此,这个概念又用来表示主体性、归属感"。[1]一般将认同分为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自我认同是用来确认我是什么、我是谁的过程,社会认同则是确认我们是谁、个体归属于哪个群体的过程。无论国内外,认同一直是电影创作的永恒话题之一,像台湾眷村电影《艋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恒话题 主体性 维兰德 社会认同威胁 我是谁 海上钢琴师 辛德勒 无间道 男主角 社会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位消费对新生代农民工自我保护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艺妮 李纯青 金晓彤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6-122,共7页
以往研究都发现新生代农民工非常执着于购买能够代表城市身份地位的商品,但缺乏对这一现象背后的机缘分析。本文构建了能够解释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独特性的研究模型,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自我概念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最主要... 以往研究都发现新生代农民工非常执着于购买能够代表城市身份地位的商品,但缺乏对这一现象背后的机缘分析。本文构建了能够解释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独特性的研究模型,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自我概念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最主要的因素,这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将自己定位于城市人;社会认同威胁对地位消费也有显著影响,这一变量解释了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被动性的缘由;物质主义倾向对地位消费的影响最小。通过地位消费,新生代农民工塑造出了与城市同龄人无明显差异的形象,这提升了他们在城市生活的自信心,满足了他们自尊的需要,增加了他们的成就感。地位消费在本质上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融入城市生活最简单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地位消费 自我概念 社会认同威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