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计划经济的设想和我国现阶段计划经济的实现条件
1
作者 李龙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5-24,共10页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应当怎样实行计划经济呢?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中明确地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这个论断不仅澄清了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关系问题的激烈争论,...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应当怎样实行计划经济呢?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中明确地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这个论断不仅澄清了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关系问题的激烈争论,而且指明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体现。这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想就围绕这一问题的理论探讨,谈些不成熟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我国现阶段 马克思主义 实现条件 恩格斯 国民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市场调节 未来社会 计划经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是对立的吗?
2
作者 彭聚先 《企业经济》 1982年第4期42-43,共2页
社会主义经济是计经划济,这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坚持的基本观点。近几年来,在“计划与市场”的讨论中,人们就这种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同志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否认必须以计划为主的... 社会主义经济是计经划济,这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坚持的基本观点。近几年来,在“计划与市场”的讨论中,人们就这种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同志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否认必须以计划为主的必要性,这显然是不妥的。我们知道,实行计划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这种要求在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不能实现,并非因为它的经济是商品经济,而是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把国民经济分割成分别属于不同资本家和资本家集团所有的企业,它们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为追求利润而互相倾轧,使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计划与市场 社会化大生产 社会主义经济 资本主义私有制 无政府状态 计划按比例发展 市场调节 社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体育社会学溯源——评析皮埃尔·布迪厄《体育社会学计划》 被引量:8
3
作者 高强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6-38,共3页
以分析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论文《体育社会学计划》为切入点,探讨法国体育社会学与法国结构主义社会学理论之间的传承、反思关系以及它对特定的社会状况的折射和它所提供的新研究维度。并结合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实际,对体... 以分析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论文《体育社会学计划》为切入点,探讨法国体育社会学与法国结构主义社会学理论之间的传承、反思关系以及它对特定的社会状况的折射和它所提供的新研究维度。并结合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实际,对体育概念的定义、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等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体育社会 皮埃尔·布迪厄 体育社会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体育促进社会整合计划”的社会价值及启示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修枫 尚延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3,共5页
德国"体育促进社会整合计划"旨在促进人际交流和社会融合,并在执行多年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结合笔者在德国体育俱乐部中的参与式观察,分析该政策的成功之道,以及承载该政策的德国体育俱乐部传统及其社会性基础。德国的... 德国"体育促进社会整合计划"旨在促进人际交流和社会融合,并在执行多年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结合笔者在德国体育俱乐部中的参与式观察,分析该政策的成功之道,以及承载该政策的德国体育俱乐部传统及其社会性基础。德国的经验证明了体育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具有的社会整合功能。同时,在理论和政策层面讨论了德国以体育爱好为纽带的社团化体育组织形式在中国社会的适用性和借鉴价值,提出加强基层社区体育团队的自治性和完善体育竞赛体系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体育 体育促进社会整合计划 体育俱乐部 社会价值 体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 Windows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雷兵 罗军 《遥感信息》 CSCD 1998年第A00期84-87,共4页
以“贵州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计划系统 )具体应用实例来说明基于政府办公决策的GIS软件系统—GeoWindows平台的应用和系统特点。首先从系统建设目的和系统建设内容两方面提出问题 ,接着针对GeoWindows系统平台... 以“贵州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计划系统 )具体应用实例来说明基于政府办公决策的GIS软件系统—GeoWindows平台的应用和系统特点。首先从系统建设目的和系统建设内容两方面提出问题 ,接着针对GeoWindows系统平台中地理查询模块特点和功能 ,通过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来解决问题 ,最后 ,介绍《计划系统》的建立过程 ,阐述了系统开发特点 ,验证了该GIS软件平台在政府办公决策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计划管理 国民经济计划 社会发展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领导——一种解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政治使命的宏观理论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书林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政治使命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宏观理论视角解析这一政治使命,就要关注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进行领导的立论依据、历史脉络、经验启示。总的说来...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政治使命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宏观理论视角解析这一政治使命,就要关注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进行领导的立论依据、历史脉络、经验启示。总的说来,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进行领导的立论依据包括逻辑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进行领导的历史脉络体现在我们党执政以来建议、领导、制定"一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的整个过程,从中我们可以概括得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进行领导的一些重要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 领导 政治使命 经验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建设路径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龚文海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34,共5页
农村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可选择的路径包括:依托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建立计划生育养老保险;依托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建立计划生育医疗保险;围绕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制度的推行,建立针对计划生育家庭的救助制度,实施不同形式的计划生... 农村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可选择的路径包括:依托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建立计划生育养老保险;依托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建立计划生育医疗保险;围绕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制度的推行,建立针对计划生育家庭的救助制度,实施不同形式的计划生育保险项目。农村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要考虑不同制度和政策间的衔接和整合,并需要计生、社保、财政等多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计划生育社会保障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路径 制度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调节方式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敬琏 周叔莲 《社会科学辑刊》 1983年第5期48-56,共9页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调节方式问题,是同社会主义经济的属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坚持计划经济,加强和改进计划工作,讨论这个问题是很必要的。本文准备着重从理论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社会主义经济调节方式理...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调节方式问题,是同社会主义经济的属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坚持计划经济,加强和改进计划工作,讨论这个问题是很必要的。本文准备着重从理论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社会主义经济调节方式理论的演进任何一个社会化的生产体系,都有一个按照客观上要求的比例在不同使用价值生产部门间分配社会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问题。马克思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指令性计划 市场机制 控制企业 国民经济 微观经济活动 市场调节 经济学家 计划工作 生产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大论战的若干问题
9
作者 杨秋宝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16-22,共7页
本世纪20—30年代,围绕社会主义经济能否合理配置资源问题,西方经济学界展开了一场大论战。本文分析了这场论战的理论传统;认为论战的历史背景包括苏联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模式、新经济政策模式和传统斯大林模式;论战中存在三个分歧,第三... 本世纪20—30年代,围绕社会主义经济能否合理配置资源问题,西方经济学界展开了一场大论战。本文分析了这场论战的理论传统;认为论战的历史背景包括苏联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模式、新经济政策模式和传统斯大林模式;论战中存在三个分歧,第三个分歧是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分配资源的方式是否具有优越性并值得追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 经济资源配置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越性 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论战 战时共产主义经济 新经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讲 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出发点应是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10
作者 关其学 《南方金融》 1983年第6期53-58,共6页
在计划工作中,出发点问题十分重要。它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否科学,即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在一些同志看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出发点问题,似乎早已解决了,再来讲这个问题已属多此一举,浪费笔墨了。我认为事实... 在计划工作中,出发点问题十分重要。它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否科学,即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在一些同志看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出发点问题,似乎早已解决了,再来讲这个问题已属多此一举,浪费笔墨了。我认为事实并非如此。不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存在这个问题,就是目前来说,有的同志只讲速度,不讲经济效益,不能正确处理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关系,同样说明计划的出发点问题并没有解决好,仍然有明确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计划 人民生活水平 出发点 社会主义生产 生产建设 文化需要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正确处理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 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的计划逻辑--大数据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有计划的社会生产”之可能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倩倩 张平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8-166,共9页
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的同时,为克服市场的盲目性,政府的经济计划乃至行政干预都是十分必要的。大数据的及时性、全面性、精准性可以促进计划与市场的分界、效率与公平的融合,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计划性提供技术上的可能性,同时生产... 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的同时,为克服市场的盲目性,政府的经济计划乃至行政干预都是十分必要的。大数据的及时性、全面性、精准性可以促进计划与市场的分界、效率与公平的融合,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计划性提供技术上的可能性,同时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为大数据的操控把好了制度关,这为大数据与"有计划的社会生产"的现实耦合奠定了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成为制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大数据技术提供了无限接近"有计划的社会生产"的机会,符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特征,彰显了大数据内在的计划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有计划社会生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价格不是计划经济的范畴——兼论社会主义计划价格形成和物价改革
12
作者 梁中堂 《经济问题》 1984年第7期16-20,共5页
在经济学界,近几年来把生产价格当作订价原则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要求国家把生产价格当作指导我国物价改革和制定物价政策的理论基础。但是,对生产价格的实质是什么,社会主义有没有实行生产价格的客观条件,都缺乏有力的论证。我们认为,生... 在经济学界,近几年来把生产价格当作订价原则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要求国家把生产价格当作指导我国物价改革和制定物价政策的理论基础。但是,对生产价格的实质是什么,社会主义有没有实行生产价格的客观条件,都缺乏有力的论证。我们认为,生产价格不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范畴,反映不了计划经济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价格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价格形成 本质特征 物价改革 理论基础 客观条件 经济学界 物价政策 计划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计划规律论纲(下)
13
作者 于光远 《学术研究》 1987年第6期18-23,共6页
七、计划、控制、引导 (51)计划意味着在有计划的行为能够和应该起作用的范围内,通过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实行计划化,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失去控制也就无所谓计划性。 (52)控制和控制的方式不是一个概念。控制和控制的程度... 七、计划、控制、引导 (51)计划意味着在有计划的行为能够和应该起作用的范围内,通过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实行计划化,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失去控制也就无所谓计划性。 (52)控制和控制的方式不是一个概念。控制和控制的程度也不是一个概念。控制和控制的目的也不是一个概念。在控制方式上,不要错误地认为只要说控制就一定是直接控制。比方说实行指令性计划采取的是直接控制的方式,但是我们还可以实行指导性计划。这时候采取的便是间接控制的方式了。在控制的程度上,可以实行严格的控制,也可以实行不那么严格的控制,放宽和灵活。在控制的目的上可以以消极的限制为四的,也可以以通过控制某些方面的发展来积极促进另外一些发展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中央计划 计划工作 国家计划 制定计划 国民经济计划 指导性计划 最终产品法 直接控制 指令性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计划规律论纲(上)
14
作者 于光远 《学术研究》 1987年第5期11-20,共10页
前言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实践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越来越看清楚这个看来是没有多少可以发挥的老题目,有作进一步探讨的必要。特别在十二届兰中全会之后这种探讨更带有迫切性。 (2)这种探讨应该带有某种从头开始的性质,即要... 前言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实践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越来越看清楚这个看来是没有多少可以发挥的老题目,有作进一步探讨的必要。特别在十二届兰中全会之后这种探讨更带有迫切性。 (2)这种探讨应该带有某种从头开始的性质,即要从基本的概念和比较远的历史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指令性计划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 国民经济计划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发展规律 计划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变──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5
作者 张寿正 《学术界》 CSSCI 1994年第3期75-78,74,共5页
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变──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张寿正党的十四大报告系统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这是从历史的比较和国际观察中,总结国际国内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所得出的科学结论,... 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变──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张寿正党的十四大报告系统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这是从历史的比较和国际观察中,总结国际国内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
全文增补中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6
作者 蒋家俊 《商业经济与管理》 1985年第3期6-7,共2页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指导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决定》突破了那种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计划...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指导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决定》突破了那种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通过《决定》的学习,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价值规律 社会主义公有制 指令性计划 按劳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必须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17
作者 田工 《学术论坛》 CSSCI 1992年第3期79-82,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计划调节 市场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福利函数与计划经济中的目标选择
18
作者 赖平耀 肖麟 《经济科学》 1987年第1期69-72,78,共5页
社会福利函数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本文扼要评介其理论结构,并在这个基础上探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目标选择问题。一、社会福利函数我们知道,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个人是理性的,他们追求效用(满足)最大化,每... 社会福利函数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本文扼要评介其理论结构,并在这个基础上探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目标选择问题。一、社会福利函数我们知道,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个人是理性的,他们追求效用(满足)最大化,每个理性的消费者有一个个人效用函数,给他带来较大效用(满足)的就是较"好"的,而这种效用的比较则可由他的个人效用函数加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福利函数 目标选择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效用函数 社会选择 社会偏好 个人选择 多数决定原则 个人偏好 消费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涛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2年第4期1-7,共7页
对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的关系,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关系,已经有许多同志发表了很多很好的意见,使得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更深入了一步,我也就这几个问题讲讲个人意见。
关键词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商品经济 计划调节 市场调节 生产资料 市场问题 计划指标 劳动者 产品 经济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该重视制定比较完整的社会发展计划
20
作者 黄清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65-66,共2页
为了加强社会发展计划的基础工作,当前要继续进一步开展对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和管理体制方面的研究。我们过去对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不够,还没有能够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的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在我们的发展计划中,经济发展指标一般比较具体、明确... 为了加强社会发展计划的基础工作,当前要继续进一步开展对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和管理体制方面的研究。我们过去对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不够,还没有能够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的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在我们的发展计划中,经济发展指标一般比较具体、明确,而社会发展指标却比较笼统、模糊。因此,进一步明确社会发展计划的内容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计划 发展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指标 社会发展指标 管理体制 社会发展战略 基础工作 评价指标 发展速度 消费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