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卫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的关键要素与实践路径——基于社会行动理论的视角
1
作者 燕凌 孙璞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284,共12页
青少年健康促进是重要的国家战略,关乎国家的未来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青少年群体仍面临多重健康风险与挑战,反映了现行健康治理模式在治理机制、资源配置、行为引导等方面的不足。以社会行动理论为分析框架,聚焦体卫融合在青... 青少年健康促进是重要的国家战略,关乎国家的未来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青少年群体仍面临多重健康风险与挑战,反映了现行健康治理模式在治理机制、资源配置、行为引导等方面的不足。以社会行动理论为分析框架,聚焦体卫融合在青少年健康促进方面的功能逻辑与实践机制,明确其关键要素及相互关系。针对体卫融合实践中存在的跨部门协作机制不健全、健康目标不清晰、资源与服务供需错配、健康文化建设不足等现实问题,要推动体卫融合从理念倡导走向实践探索,完善多元主体协同的行动秩序,提升系统整合效能;建立渐进性健康目标体系,确保目标引导的连续性与层次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服务供给质量,增强供需适配性;加快健康知识传播与加强健康文化建设,提升青少年的健康认知水平与健康行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卫融合 青少年健康 社会行动理论 健康中国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行动理论视角下人工智能参与社会实践的规则冲突——以人工智能辅助驾驶中的行动困境为例
2
作者 陈氚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92,共10页
人工智能参与社会实践这一现象,引发了与人工智能参与传统生产活动时不同的制度问题。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制度合法性逻辑与真实实践逻辑分离的现象,导致人工智能独立行动的能力并不仅取决于技术能力进步,而是受到规则冲突的内在制约。在... 人工智能参与社会实践这一现象,引发了与人工智能参与传统生产活动时不同的制度问题。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制度合法性逻辑与真实实践逻辑分离的现象,导致人工智能独立行动的能力并不仅取决于技术能力进步,而是受到规则冲突的内在制约。在人工智能辅助驾驶案例中,完美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工智能行动者,难以在与不完全遵守规则的人类行动者博弈中保证效率上的实用性;而机器学习路线下的人工智能行动者,通过学习人类行动者的驾驶行为,却有可能通过违反规则获得效率上的实用性。人类行动者的实践逻辑和完美遵守制度的理性之间的差别,使得人工智能在参与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实践时,将面临严格遵循合法性制度和学习模拟人类真实运作制度之间的行动困境,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推动社会既定规则的变革,以规则校准适应新的数字社会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社会博弈 “老实人”模型 “潘多拉”模型 规则校准 社会行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行动理论下农村养老秩序的形塑机制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增文 张文雅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4-113,共10页
当前,农村养老秩序在实践中不断被重塑和调整。根据社会行动理论的核心要义,构建结构-行动-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以系统考察中国语境下农村养老秩序的形塑机制,可以发现,农村养老秩序为一个系统,社会变迁、制度权威、农村社会生态和家庭... 当前,农村养老秩序在实践中不断被重塑和调整。根据社会行动理论的核心要义,构建结构-行动-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以系统考察中国语境下农村养老秩序的形塑机制,可以发现,农村养老秩序为一个系统,社会变迁、制度权威、农村社会生态和家庭场域的结构限制导致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老年人在获得养老资源方面有限;家庭行动者会在生产再生产和互动过程中做出符合既定资源条件且能满足家庭整体偏好的适应性行为,以进行养老资源的灵活有效配置;农村养老情境中的某些限制要素在家庭成员的能动作用和社会互动过程中不断得到调整和修正,使得养老秩序得以再生产出来。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养老-互助养老-家庭养老”的综合支持体系,从而重构农村养老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养老秩序 社会行动理论 结构-行动-系统 形塑机制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问题表征及功能实现——基于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晶 程红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43,共8页
培训评价组织功能的实现直接影响着1+X证书制度的运行效果,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为分析培训评价组织问题表征及功能实现提供了研究视角。调研发现,培训评价组织参与1+X证书制度存在如下问题:行动者——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冲突,行动目标—... 培训评价组织功能的实现直接影响着1+X证书制度的运行效果,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为分析培训评价组织问题表征及功能实现提供了研究视角。调研发现,培训评价组织参与1+X证书制度存在如下问题:行动者——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冲突,行动目标——愿景与资历的差序,行动情境——条件与手段的匮乏,行动规范——强合法性与弱合法性的缺位。因此,若要更好地实现培训评价组织的功能,需协调公益性与营利性以实现组织有机系统的适应功能,完善社会职能属性以实现组织人格系统的目标功能,耦合情境资源以实现组织社会系统的整合功能,获得合法性以实现组织文化系统的维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培训评价组织 社会行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行政机构评价的目标、理念与体系建构——基于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的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田晓潮 陈廷柱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60,共7页
提升大学的教学科研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固然重要,而大学的内部管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中国大学更需要一流的管理。推行大学行政机构评价,是提高大学管理效率与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大学推行的行政机构评价主要是基于产出导向和用... 提升大学的教学科研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固然重要,而大学的内部管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中国大学更需要一流的管理。推行大学行政机构评价,是提高大学管理效率与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大学推行的行政机构评价主要是基于产出导向和用于评比排序目的,效果普遍不佳。研究表明,大学行政机构的功能性活动可视为是一种社会行动。基于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大学行政机构评价须坚持主动适应、目标达成、协作整合和模式维持的功能定位,应遵循以人为本、文化为基、系统审视、改进导向的评价理念,构建由行动者、目标、情境与规范等四个主要维度组成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行政机构 评价 社会行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社会的行政化整合:表征、根源与效应——基于社会行动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徐琴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5-90,M0006,共17页
乡村社会整合模式是考察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切入点。基于社会行动理论,构建行动者—结构—功能的分析框架,剖析农村基层组织在乡村治理场域中的社会互动机制。从行动者及其属性看,农村基层组织准行政的组织性质和责任包干的组织管理模... 乡村社会整合模式是考察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切入点。基于社会行动理论,构建行动者—结构—功能的分析框架,剖析农村基层组织在乡村治理场域中的社会互动机制。从行动者及其属性看,农村基层组织准行政的组织性质和责任包干的组织管理模式实际上反映了其积极行政的主导性行为倾向,其与基层政权和乡村社会内部其他行动者之间的互动模式服务于行政任务的顺利完成,这构成了乡村社会行政整合模式的具体表征。从社会行动的结构性根源看,农村基层组织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所具有的行政化导向并非是其纯粹意志的产物,而是国家治理战略和乡村权威基础的双重转变共同形塑的结果。从社会效应看,农村基层组织所遵循的行政化目标导向虽然有助于行政效率的提升,但也带来了消极治理问题并加剧了乡村社会的去公共化困境。单向嵌入型行政整合模式的优化方向是增强行政体系的回应性建设并注重对乡村社会公共精神的培育,为农村基层组织的社会行动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而实现行政与自治的相互融合,提升乡村治理的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社会整合 乡村整合 行政化整合 社会行动理论 农村基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教育何以“智慧助老”:基于社会行动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沈进兵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54-62,共9页
在“智慧助老”行动成为信息时代国家切实维护老年群体合法权益的共识主张和行动策略背景下,面对“技术至上”理念在社区教育中的渗透,社区教育何以“智慧助老”,以消弭技术与人的错位倒置关系,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社会... 在“智慧助老”行动成为信息时代国家切实维护老年群体合法权益的共识主张和行动策略背景下,面对“技术至上”理念在社区教育中的渗透,社区教育何以“智慧助老”,以消弭技术与人的错位倒置关系,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社会行动理论视域下社区教育“智慧助老”行动的困境主要有“:技术理性”僭越“教育诉求”,社区教育“智慧助老”行动陷入智慧化困境;社区教育“智慧助老”行动的社会效能不佳致使老年群体获得感不足;社区教育“智慧助老”行动陷入老龄社会结构固化的窘境。文章从“行动者意向”“行动系统”“行动互构”三个层面分析社区教育“智慧助老”行动困境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从“技术精度”到“人文温度”的社区教育“智慧助老”行动的弥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助老 社会行动理论 社区教育 技术精度 人文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行动理论视域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娟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4期125-127,共3页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促进供给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的实践创新。笔者基于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框架,以行动者、目标、情境、规范四个维度为切入点,探寻农村产业融合的瓶颈及嬗变过程,从培育利益紧密联结的...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促进供给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的实践创新。笔者基于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框架,以行动者、目标、情境、规范四个维度为切入点,探寻农村产业融合的瓶颈及嬗变过程,从培育利益紧密联结的新型多元主体、加深农村产业融合程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完善市场机制和土地流转机制四个层面,提出农村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路径,助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行动理论 农村产业融合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哈贝马斯社会交往行动理论的得与失 被引量:2
9
作者 焦明甲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35,共4页
在批判近代主体主义理性实践观的过程中,哈贝马斯以"社会交往"、"对话"等概念为核心,建构了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本质的社会交往行动理论学说,在理性走向衰落的时代重铸了理性的权威。然而,这样一种理论却因为"纯... 在批判近代主体主义理性实践观的过程中,哈贝马斯以"社会交往"、"对话"等概念为核心,建构了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本质的社会交往行动理论学说,在理性走向衰落的时代重铸了理性的权威。然而,这样一种理论却因为"纯粹理性"的理想,再次重蹈西方传统物性逻辑的覆辙,沦落为形而上学理性说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社会交往行动理论 马克思实践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论、系统论和功能论──读帕森斯《社会系统》 被引量:16
10
作者 于海 《社会》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社会系统 帕森斯 行动 功能论 社会行动理论 统论 社会结构 社会理论 韦伯 行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茨早期著作中的意义理论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猛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8-33,共6页
舒茨在肯定了韦伯解释社会学的基本的理论取向的同时,着眼于“日常生活”对韦伯的意义理论动了大手术,以重建解释社会学的基础。舒茨的意义确立理论的基本观念是关注以及在关注基础上的反思,这代表了韦伯之后的整个解释社会学的基本取... 舒茨在肯定了韦伯解释社会学的基本的理论取向的同时,着眼于“日常生活”对韦伯的意义理论动了大手术,以重建解释社会学的基础。舒茨的意义确立理论的基本观念是关注以及在关注基础上的反思,这代表了韦伯之后的整个解释社会学的基本取向。提出对自我意义和他人意义的区分,是舒茨对社会学意义理论的重大推进,也是他建设主体际性世界的意义理论的出发点。舒茨的有关意义解释的实用基础的论述提供了在解释社会学中引入权力理论,超越“生活世界乌托邦”观念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茨 意义理论 社会 生活世界 现象学 韦伯理论 行动 主体际性 社会行动理论 社会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赋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实阻力与实践路向——基于“AGIL”模型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方红 张天雅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69,共9页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力量。教育数字化转型赋予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全新内涵和有利契机,同时对建设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提出更迫切要求。为进一步强化数字化转型赋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效果,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体系实现高效和标准化...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力量。教育数字化转型赋予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全新内涵和有利契机,同时对建设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提出更迫切要求。为进一步强化数字化转型赋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效果,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体系实现高效和标准化发展,运用帕森斯AGIL模型解析数字化转型赋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现实阻力,发现存在内生发展动力不足,数字行动进展迟缓;研修培训存在偏差,教师角色难以转变;共建主体参与有限,支持体系保障乏力;数字价值认同缺失,数字责任有待强化等困境。基于AGIL模型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路向包括激活专业发展自觉,确保数字行动落地;创新教师培育方式,明确数字行动策略;释放主体支持活力,畅通资源支持体系;形塑数字价值认同,践行数字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乡村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AGIL”模型 社会行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的结构模型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辉 徐小霞 王平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56,共3页
高校师生党支部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可以将结对共建的高校师生党支部看作一个由适配机制、价值机制、协同机制、制度机制等... 高校师生党支部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可以将结对共建的高校师生党支部看作一个由适配机制、价值机制、协同机制、制度机制等维度构成的社会行动系统。研究发现,该系统目前存在环境适配度有待提高、价值认同感有待加强、资源协同有待优化、规范性制度有待完善等现实困境。基于此,高校可通过加强顶层谋划、坚守价值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制度创新等举措,完善优化高校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师生党支部 结对共建 社会行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小衔接中的多主体协同:现状调查与路径建议 被引量:20
14
作者 黄瑾 王双 +1 位作者 陈清莲 王垚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同育人是迈向高质量幼小衔接的重要路径。我国幼小衔接教育实践经历了从幼儿园单向衔接到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的转变,并在多元主体协同的进程之中不断展开探索。本研究针对幼小衔接中的多主体协同实践状况,借鉴帕森斯... 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同育人是迈向高质量幼小衔接的重要路径。我国幼小衔接教育实践经历了从幼儿园单向衔接到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的转变,并在多元主体协同的进程之中不断展开探索。本研究针对幼小衔接中的多主体协同实践状况,借鉴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对来自全国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7.6万名家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开展了一项大规模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当前“幼—小—家”互动方式以单向信息传递为主,缺乏权力平等的对话与合作;保障多主体协同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尤以幼小课程与教学衔接制度最弱;各主体的教育观念与儿童发展期望存在差异,适度学习与超前学习并存。搭建平台重塑多主体互动的权力格局,政策驱动为多主体协同提供制度保障,多方参与构筑资源以共享观念与目标,是形成多主体协同育人的互动格局与文化模式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小衔接 多主体协同 社会行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文化需求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来自江苏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0
15
作者 叶继红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71,共6页
农民工是推动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在城市的生产生活尤其是文化生活值得关注。江苏省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地农民工文化生活总体上较为贫乏,迫切需要建构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满足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从社会行动... 农民工是推动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在城市的生产生活尤其是文化生活值得关注。江苏省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地农民工文化生活总体上较为贫乏,迫切需要建构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满足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从社会行动理论来看,农民工公共文化供给与需求满足的过程就是社会行动的过程。该行动的前提在于了解农民工文化生活的现状与不足,行动的手段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与社区协同、社会组织参与的运作机制,行动的目的是达成公共文化供给与需求的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文化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社会行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学校布局调整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向——基于“AGIL”模型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智松 解丁香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33,共12页
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乡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乡村学校自2001年开始实行以撤并为主的布局调整,二十多年来乡村教育资源得到较好整合,规模效应得到一定提高,但乡村学生、乡村家长、乡村社会等利益相关方也面临发... 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乡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乡村学校自2001年开始实行以撤并为主的布局调整,二十多年来乡村教育资源得到较好整合,规模效应得到一定提高,但乡村学生、乡村家长、乡村社会等利益相关方也面临发展的不利处境。在乡村振兴、三孩生育政策和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学校存续之声愈来愈强。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具有减少就学风险、助力乡村振兴、打造乡村学校新样态、满足人口结构调整等多重价值意蕴,乡村学校布局调整这一社会行动在新时代还需要再思考。借助“AGIL”模型构建乡村学校布局调整框架:在适应方面,充分考虑各方需求;在目标方面,兼顾办学公平与质量;在整合方面,立足乡村“因校施策”;在模式维持方面,赋能乡村学校自主发展,实现乡村学校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学校布局调整 “AGIL”模型 社会行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领域微腐败的行为逻辑和治理策略——基于典型案例的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肖泽磊 高源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103,共10页
对乡村振兴中典型微腐败案例的质性分析,为正确认识和治理乡村振兴中的微腐败现象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对国家乡村振兴局违纪违规平台曝光的325个典型微腐败案例的内容分析,同时借鉴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从行为主体、行为动机、行为方式... 对乡村振兴中典型微腐败案例的质性分析,为正确认识和治理乡村振兴中的微腐败现象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对国家乡村振兴局违纪违规平台曝光的325个典型微腐败案例的内容分析,同时借鉴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从行为主体、行为动机、行为方式、所处情境四个维度总结微腐败的行为规律、探讨微腐败的行动逻辑,并依据已有经验提出相应的治理之策。在主体差异上,要抓牢基层干部主体,不同类型精准施策;动力导向方面,要抑制投机行为表现,密切关注利益相关者;行为方式上,要严防权力程序微腐败,强化专项资金管控;聚焦特定场域,要关注重点行业领域,实施微腐败问题专项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基层治理 腐败治理 社会行动理论 微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会道德型领导对员工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颖 胡恩华 单红梅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63-273,共11页
亲组织不道德行为(UPB)已成为领导力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基于“双重组织道德情境-员工行为”的逻辑,本文引入工会道德型领导作为员工UPB的新的前因变量,并探讨其对企业道德型领导与员工UPB的关系的调节作用。以341名企业工会成员为样本... 亲组织不道德行为(UPB)已成为领导力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基于“双重组织道德情境-员工行为”的逻辑,本文引入工会道德型领导作为员工UPB的新的前因变量,并探讨其对企业道德型领导与员工UPB的关系的调节作用。以341名企业工会成员为样本,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道德型领导与员工UPB之间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曲线关系,并且工会道德型领导在其基础上对员工UPB具有额外的抑制作用;(2)工会道德型领导对企业道德型领导与员工UPB的曲线关系具有负向缓冲作用,随着工会道德型领导水平由低到高变化,企业道德型领导对员工UPB的作用逐渐减弱;(3)工会道德型领导对企业道德型领导与员工UPB之间的曲线关系具有正向纠偏作用,随着工会道德型领导水平由低到高变化,企业道德型领导和员工UPB之间的曲线会逐渐扭转为边际递减的趋势。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员工UPB的抑制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还能够为企业完善道德型领导管理、规避道德风险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道德型领导 工会道德型领导 亲组织不道德行为 道德观念和行动社会认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