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精神文明与社会控制
1
作者 刘绪贻 《社会》 1982年第4期7-8,共2页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所作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认为,作为社会学工作者,我们应当而且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贡献。因为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各按其不同社会经济...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所作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认为,作为社会学工作者,我们应当而且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贡献。因为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各按其不同社会经济基础的要求,都具有一套社会行为准则。如果该社会全体或者绝大多数成员都能按照这套社会行为准则办事,这个社会就能做到安定团结;也可以说,这个社会有它自己的精神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行为准则 社会形态 物质文明 社会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控制体系 社会团体 社会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后果法”探微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伙平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8-9,共2页
“自然后果法”探微陈伙平通常情况下,作为成人、家长、幼儿教师等在对待幼儿缺点、错误或不良行为时较为常用的方法,是正面引导,讲明道理;要么是严厉制止,实施处罚。正面教育,循循善诱,对于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气,培养好的行为确... “自然后果法”探微陈伙平通常情况下,作为成人、家长、幼儿教师等在对待幼儿缺点、错误或不良行为时较为常用的方法,是正面引导,讲明道理;要么是严厉制止,实施处罚。正面教育,循循善诱,对于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气,培养好的行为确实需要,但在幼儿道德观念尚未完全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后果法 不良行为习惯 幼儿教育 《学前心理学》 教育效果 外国教育史 社会行为准则 教育者 《爱弥儿》 过失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孟人生观辨析
3
作者 王克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6期10-13,22,共5页
一、入世和遁世孟子和庄子都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持批判态度,孟子指斥统治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野有饿莩,民有饥色”(《孟子·滕文公下》,以下仅注篇名),对“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同上),和“争地以战... 一、入世和遁世孟子和庄子都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持批判态度,孟子指斥统治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野有饿莩,民有饥色”(《孟子·滕文公下》,以下仅注篇名),对“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同上),和“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离娄上》)的现象深恶痛绝。庄子也认为“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庄子·在宥)》,以下仅注篇名),对“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现实切齿痛恨。但他们在社会行为准则上却大相径庭,孟子主张积极入世改造之,庄子则力图消极遁世而逃避之。孟子人生观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对政治积极参与的意识,主张通过推行“仁政”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社会行为准则 社会现实 统治者 人生哲学 精神境界 修养方式 杨朱 精神追求 仁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