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杀未遂住院的抑郁症患者自杀前心理体验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春苗 王志稳 +3 位作者 李献云 徐恩瑶 李娜 安会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40-845,共6页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自杀前2周的主观体验,探究患者自杀前的主观体验和认知特点,为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评估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收治的2周内有自杀未遂史的抑郁症患者22例,对其自杀前的主观体验及自我评...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自杀前2周的主观体验,探究患者自杀前的主观体验和认知特点,为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评估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收治的2周内有自杀未遂史的抑郁症患者22例,对其自杀前的主观体验及自我评价、死亡态度、疾病认知进行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抑郁症患者自杀前的负性感受增强、社会联结感降低,对自我、死亡和疾病的认知普遍存在认知歪曲,其中极端化认知歪曲突出。结论:临床上应特别关注负性感受强烈、极端化的认知歪曲突出和社会联结感低的抑郁症患者,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以降低此类患者的自杀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未遂 社会联结感 认知歪曲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际同步对合作行为的促进机制及解释模型 被引量:9
2
作者 马昕玥 崔丽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17-1326,共10页
同步作为集体仪式的核心要素,对群体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际同步是一种特殊的协调行为,具有锁时锁相的特征。近年来研究发现同步能够促进合作等亲社会行为,具体的促进机制包括神经生理的激活、社会联结感的增强、认知灵敏度的提... 同步作为集体仪式的核心要素,对群体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际同步是一种特殊的协调行为,具有锁时锁相的特征。近年来研究发现同步能够促进合作等亲社会行为,具体的促进机制包括神经生理的激活、社会联结感的增强、认知灵敏度的提高和积极情绪的唤起,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解释模型:自我-他人重叠模型、合作加强模型和集体沸腾模型。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剖析同步行为的亲社会功能,厘清同步效应的调节机制、特异性和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同步 合作 社会联结感 群体身份认同 自我-他人表征重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