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社会网络方法的跨界旅游客流网络结构研究——以泸沽湖为例 被引量:55
1
作者 彭红松 陆林 +3 位作者 路幸福 凌善金 李子明 邓洪波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41-1050,共10页
基于问卷调查和旅行社推介线路,获取旅游客流数据,借助社会网络结构洞理论、社会资源理论与结构角色理论,运用Ucinet和Netdraw软件,构建跨界旅游客流网络结构模型,并以川滇泸沽湖为案例地,探讨跨界旅游客流空间布局模式、网络结构及节... 基于问卷调查和旅行社推介线路,获取旅游客流数据,借助社会网络结构洞理论、社会资源理论与结构角色理论,运用Ucinet和Netdraw软件,构建跨界旅游客流网络结构模型,并以川滇泸沽湖为案例地,探讨跨界旅游客流空间布局模式、网络结构及节点角色地位,试图揭示跨界旅游客流时空演变、扩散规律及内在机理,为跨界旅游区协同合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泸沽湖跨界旅游客流网络中,丽江古城区、大玉龙景区是旅游客流网络的核心和集散中心;泸沽湖、香格里拉处于次级旅游核心和次级集散中心地位;大理古城区、苍山洱海、昆明市区、束河古镇是重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通道;泸山邛海是唯一位于四川的次级集散中心和重要目的地;其他旅游节点中心性指标得分较低,主要接受高等级旅游地旅游客流辐射,相互连接强度较低,为一般旅游目的地和边缘旅游目的地;2跨界旅游区客流网络存在核心-边缘结构,边界效应极强,客流网络结构分层明显,可细分为旅游核心、云南片重要旅游节点、云南片一般旅游地、跨界旅游地和四川片重要旅游地5类;3旅游客流网络中存在明显的派系,泸沽湖旅游客流流动路径指向云南片区大玉龙景区、丽江古城区、香格里拉及四川片区泸山邛海,这些地区成为景区突破边界效应,带动跨界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关键。4川滇两省旅游行政部门共同制定旅游区发展规划,树立统一的旅游品牌形象,整合并优化资源、产品与线路,完善跨界旅游交通网络等是今后泸沽湖跨界旅游合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旅游区 旅游客流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方法 川滇泸沽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南京主城边缘带绿色空间景观系统评估 被引量:13
2
作者 杜嵘 陈洁萍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73,共6页
中国国土空间发展正经历着一系列变革。城市边缘区的绿色空间体系作为城市与乡村之间过渡地带的自然资源要素,不仅承担着区域居民日常休闲的功能,还具有连续城乡生态系统、调控环境韧性能力等多重功能。以南京主城边缘带绿色空间景观系... 中国国土空间发展正经历着一系列变革。城市边缘区的绿色空间体系作为城市与乡村之间过渡地带的自然资源要素,不仅承担着区域居民日常休闲的功能,还具有连续城乡生态系统、调控环境韧性能力等多重功能。以南京主城边缘带绿色空间景观系统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南京绿色空间系统进行评估。系统评价从个体、局部和整体3个空间尺度展开。个体对每个景观斑块的中心性进行计算得到整个系统的核心要素,局部考察景观系统的层级结构,整体则从系统完备性和结构稳定性出发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系统3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分析与评估,探索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空间 景观系统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景观斑块 凝聚子群 中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流域治理中的府际合作网络研究
3
作者 艾比努尔·木拉提 赵丽江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7-366,共10页
随着跨域公共事务频现对于政府治理结构及其治理能力提出新的挑战,构建跨域府际合作逐渐成为流域治理等公共问题的必然选择。现有研究主要以湿润地区流域府际合作为研究对象,对干旱地区流域治理的研究较为匮乏。以新疆南疆地区喀什噶尔... 随着跨域公共事务频现对于政府治理结构及其治理能力提出新的挑战,构建跨域府际合作逐渐成为流域治理等公共问题的必然选择。现有研究主要以湿润地区流域府际合作为研究对象,对干旱地区流域治理的研究较为匮乏。以新疆南疆地区喀什噶尔河流域治理中的府际合作网络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流域2018—2022年5 a的阶段网络和整体网络进行研究,以廓清喀什噶尔河流域府际合作网络的演进逻辑、整体性特征和府际合作网络结构的底层逻辑。结果表明:(1)喀什噶尔河流域治理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多主体府际合作网络。流域治理逐渐呈现多元协同的治理趋势,涉水部门间的合作不断加深,逐渐将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纳入府际合作框架之中。(2)喀什噶尔河流域治理呈现“核心-外围”式府际合作网络结构。流域治理仍以流域管理机构和水利部门为核心主体,通过横向辐射,带动多部门协同行动。(3)纵向权力形塑喀什噶尔河流域府际合作结构。促进流域地方政府突破制度惰性和部门割裂,推动跨部门合作的有效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地区 流域治理 府际合作网络 社会网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营商环境空间网络结构分析:基于自由贸易试验区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苏振东 宫硕 李卓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6,共11页
优化营商环境是深化改革、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重要保障。使用熵权法构建2004~2018年中国省际营商环境评价指标,通过改进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我国省际营商环境空间网络关联结构进行分析,最后利用QAP方法深入定量考察影... 优化营商环境是深化改革、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重要保障。使用熵权法构建2004~2018年中国省际营商环境评价指标,通过改进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我国省际营商环境空间网络关联结构进行分析,最后利用QAP方法深入定量考察影响我国省际营商环境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的成因。研究发现:我国省际营商环境空间关联网络呈现倒“U”型的空间分布,并以上海、江苏、北京、浙江、福建为核心地区构成交错复杂的空间网络;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区)建设对我国省际营商环境空间关联网络结构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尤以对南部地区以及内陆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自贸区设立通过提升软环境、社会服务、市场环境、基础设施的空间关联程度,促进省际营商环境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区 营商环境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QAP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纺织业创新网络的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 被引量:6
5
作者 孙春晓 裴小忠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8-35,共8页
纺织业创新协同是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2004~2019年长三角27个城市纺织专利权利转移面板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研究长三角纺织业创新网络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网络规模显... 纺织业创新协同是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2004~2019年长三角27个城市纺织专利权利转移面板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研究长三角纺织业创新网络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网络规模显著增长,网络加权度呈现“核心-半边缘-边缘”式空间层级结构,核心城市更替交换;创新联系以中心城市间互动及向周边城市流动为主导,呈现邻近、等级和跳跃式溢出的混合模式;创新联系主体中以纺织企业的发明专利转移为主,院校和科研单位所占比始终较小;经济基础、功能基础、产业驱动、消费驱动、政府扶持正向推动创新网络演化;信息基础和人才支撑负向影响创新网络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业 创新网络 演化特征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空间杜宾模型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空间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QAP) 被引量:4
6
作者 顾秋实 叶浩彬 +4 位作者 Vu Huy Quan 黄松山 宋海岩 龚丽丹 张雷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19-1626,共8页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这一新兴葡萄酒旅游目的地为例,构建酒庄和景点之间的空间联系网络,并对影响目的地空间网络结构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门景点处于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网络中心,而非酒庄。区域、节点等级、获得等级的时间与可访...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这一新兴葡萄酒旅游目的地为例,构建酒庄和景点之间的空间联系网络,并对影响目的地空间网络结构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门景点处于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网络中心,而非酒庄。区域、节点等级、获得等级的时间与可访问性等因素显著影响了新兴葡萄酒目的地的网络结构;在新兴葡萄酒旅游目的地,位于相同区域的酒庄由于地理位置邻近,可以共享客源;酒庄获得类似等级以及获级时间邻近也可共享网络吸引葡萄酒游客。然而,成立时间和景点类型并不是葡萄酒旅游地空间网络的重要影响指标。基于此,提出当地政府应制定促进和发展葡萄酒旅游的战略计划,推动葡萄酒品牌形象提升;酒庄应提升自身星级,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提升接待能力,从而承接更多客流量,获得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分析 葡萄酒旅游目的地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QAP) 宁夏 旅游者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网络联系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严思齐 吴群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7,共13页
研究目的:探究铁路网络联系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为依托铁路交通发展促进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空间面板模型。研究结果:(1)长三角城市铁路联系强度和土... 研究目的:探究铁路网络联系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为依托铁路交通发展促进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空间面板模型。研究结果:(1)长三角城市铁路联系强度和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均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2)铁路联系强度的提高促进了本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与综合铁路联系相比,高铁联系对本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3)铁路联系的加强促进了本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升和创新产出的增长,进而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产生影响。高铁联系在促进本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升和创新产出增长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4)城市对外铁路联系强度的提高产生了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抑制了邻近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研究结论:应充分发挥铁路建设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创新方面的作用,依托铁路网络加强区域内经济技术合作、发挥各城市比较优势,以推动区域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整体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网络联系 土地绿色利用效率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空间面板模型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谢金楼 祁泊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5,共12页
了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对促进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2014年至202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民营经济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测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 了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对促进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2014年至202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民营经济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测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和二次指派程序(QAP)探究其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整体、个体、块模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相对稳定,并具有一定等级性;省际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可以分为四个板块;城市距离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关联强度产生显著负向作用,科技投入水平差异、贸易经济水平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其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引导省际民营经济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关联网络结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高质量发展 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模式差异对贸易竞争强度的影响
9
作者 李宏 田明羽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100,共11页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不仅是提升国际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减少对外技术依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基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与世界银行WDI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在构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指标...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不仅是提升国际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减少对外技术依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基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与世界银行WDI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在构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指标体系基础上,深入考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双链融合模式差异对贸易竞争强度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链创新链融合能够显著提升发展中国家贸易竞争强度但对发达国家没有明显效应;产业链创新链融合能够通过出口结构效应与出口价格效应提升贸易竞争强度,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发达国家出口结构效应的拉动作用与发展中国家方向一致但影响效应更低,而发达国家出口价格效应对贸易竞争强度的拉动方向则与发展中国家截然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贸易竞争强度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生产网络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与机制研究——以潮汕纺织服装行业为例 被引量:23
10
作者 马海涛 刘志高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8-313,共6页
采用社会调查法,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运用演化经济地理学核心概念,对中国潮汕地区的纺织服装生产网络进行了案例研究。结果表明:①改革开放后,潮汕地方生产网络内部空间结构不断演变,从多点集聚向多个孤立集群网络演进,再向跨集群地... 采用社会调查法,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运用演化经济地理学核心概念,对中国潮汕地区的纺织服装生产网络进行了案例研究。结果表明:①改革开放后,潮汕地方生产网络内部空间结构不断演变,从多点集聚向多个孤立集群网络演进,再向跨集群地方网络发展;②网络演化本质上是企业关系的变化,企业间关系是在外部环境作用下企业根据自身能力做出的战略选择,地理临近与路径依赖使潮汕集群网络结构得以保持(即"遗传"),企业创新需求作用下的路径创新推动了集群间联系的发展(即"变异");③生产网络演化机理的研究还应加强对路径创新与地方产业升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生产网络 空间结构 演化机制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企业微观视角的城市区域生产网络空间组织研究——以粤东城镇群服装生产为例 被引量:35
11
作者 马海涛 方创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72-1180,共9页
城镇间的产业联系是城市(镇)群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传统研究多使用宏观统计数据,缺少从企业微观层面对城市产业联系的研究,难以清晰刻画城镇之间复杂的产业联系。随着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多学科的运用,城镇群生产网络空间组织的可视... 城镇间的产业联系是城市(镇)群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传统研究多使用宏观统计数据,缺少从企业微观层面对城市产业联系的研究,难以清晰刻画城镇之间复杂的产业联系。随着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多学科的运用,城镇群生产网络空间组织的可视化表达和定量分析成为可能。选择粤东城镇群的服装生产为案例,通过深度访谈构建企业关系数据库,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直观模拟城镇群区域服装生产网络,探讨城镇空间结构与生产网络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发现:①粤东城镇群区域内形成了复杂的生产网络,从网络结构上看,大部分节点存在于一个大的网络中,建立直接或间接联系,仅有个别点或小集团孤立在外,网络中各企业的度数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存在较大差别;②从网络空间上看,汕头同潮州和普宁都存在密切联系,但潮州和普宁之间缺少联系,而汕尾孤立于汕潮揭之外;③各等级城镇在粤东城镇群区域服装生产网络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城镇的专业化与区域的多样化共同推动服装生产的网络化。为城镇群内部经济联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对城镇群网络化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内部联系 生产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粤东城镇群 服装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余菜花 崔维军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9期34-39,共6页
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准确判断和度量是制定城市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文章利用引力模型计算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值,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对网络结构的变化、各城市间的经济关系、联系程度以及各... 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准确判断和度量是制定城市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文章利用引力模型计算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值,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对网络结构的变化、各城市间的经济关系、联系程度以及各城市在安徽省中的经济位置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总体而言,经济联系不强,城市发展不均衡,存在明显的层级结构和小团体现象,各城市的经济地位差异巨大。对此,结合安徽省城市发展水平以及地理、资源等优势条件,提出安徽省城市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经济联系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服务业创新系统联盟网络分析:中印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建 Kouassi Dazi Conet Theodore +2 位作者 刘惠霞 吴忠胜 吴琼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50,共5页
针对中印两国IT服务业不同的研发投资力度及国际市场上不同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比较两者在创新行为和联盟网络方面的差别,解释两国企业的战略效益差异。在创新行为上,印度企业注重软件服务,中国企业注重硬件创新... 针对中印两国IT服务业不同的研发投资力度及国际市场上不同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比较两者在创新行为和联盟网络方面的差别,解释两国企业的战略效益差异。在创新行为上,印度企业注重软件服务,中国企业注重硬件创新及软件产品创新;在联盟网络上,印度企业倾向于与国际上关键企业应用程序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而中国企业有限的软件合作伙伴数量将进一步阻碍其在软件领域技术能力的建设。为了提高中国IT服务业创新能力,政府应促使不同企业之间加强联系,建立一个凝聚国际先端软件企业的产业集群,大力倡导和支持本土新兴软件公司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服务产业 创新行为 联盟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地关系网络格局、效应及成因:基于连片蔬菜生产县的实证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哲晰 穆月英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文章从区域溢出关系视角出发,依据蔬菜大省辽宁省的县域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QAP回归方法对蔬菜产地关系网络格局及效应、关系网络格局的形成原因两部分展开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蔬菜产地关系网络整体溢出程度较低,&q... 文章从区域溢出关系视角出发,依据蔬菜大省辽宁省的县域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QAP回归方法对蔬菜产地关系网络格局及效应、关系网络格局的形成原因两部分展开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蔬菜产地关系网络整体溢出程度较低,"大县"溢出能力不足,主产县"抱团"现象明显、"马太效应"严重,难以实现区域蔬菜产业的共同发展,产地间关系格局需要进一步改善与提高。自然条件、地理区位、技术进步、产业结构、政府支持是影响蔬菜产地关系网络格局现状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产地 关系网络 结构效应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Q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色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崔铁宁 张继美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9-150,共12页
利用中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2016年绿色发展指数,构建修正引力模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绿色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的研究发现:2008—2016年中国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显著,地区间差异在缩小但差异仍较为明显,且... 利用中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2016年绿色发展指数,构建修正引力模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绿色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的研究发现:2008—2016年中国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显著,地区间差异在缩小但差异仍较为明显,且地区间的联系突破地理邻近效应,呈现为广泛复杂的网络关联和结构形态并趋于稳定。绿色发展空间分布呈现:以环渤海为主的“双向溢出”板块,主要体现出经济及技术外溢以及能源输入;以西南地区为主的“双向溢出”板块主要进行资源供给及接受技术外溢;以东部沿海省份为主的“主受益”板块,体现其绿色发展得益于西北及环渤海地区的资源供给,各指标水平较高且均衡,但板块外的溢出效应不明显;西北地区省份为主的“净溢出”板块,各方面发展均比较落后,主要对环渤海地区进行资源供给;陕西、河南作为资源密集型省份,其绿色发展受自身经济、产业结构等因素的限制,但因其地理位置居中,处于网络中心性最高的重要地位,与其他省份存在较广泛密切的联系,建议培育为新的绿色发展增长极;总体上,板块内部聚类明显,但仍存在板块内部分省份及板块间的互动不强,需打破行政壁垒,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板块间的技术、人才交流及资金流动,实现绿色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空间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区域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贸易空间关联与我国关税政策优化——基于网络、空间和制度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红李 刘嘉意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9-96,共8页
基于2010-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贸易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分析沿线国家对华贸易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结果发现:沿线国家对华贸易空间关联规模较大,呈现出复杂的、具有"中心-边缘"形态的网络结构,土... 基于2010-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贸易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分析沿线国家对华贸易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结果发现:沿线国家对华贸易空间关联规模较大,呈现出复杂的、具有"中心-边缘"形态的网络结构,土耳其、俄罗斯、印度、埃及等国家处于网络的中心地位。在贸易空间关联网络基础上,构建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杜宾模型(SDM),考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贸易的关税政策因素,结果表明:沿线各国的关税政策不仅对本国对华贸易存在显著的影响,而且对相邻国家的对华贸易也具有一定的"外溢效应"。因此,我国在制定促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关税政策时,应创新协同治理思路,努力消除关税壁垒,深化双边和多边税收合作,建立多层次、差异化的税收协调机制,发挥关税制度正向空间外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空间关联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空间杜宾模型 关税政策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际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杜传甲 王成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6-110,共5页
文章以201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测算省际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并系统分析省际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省际数字经济发展呈... 文章以201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测算省际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并系统分析省际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省际数字经济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具有显著的联通性、稳定性和等级性,形成了“核心-边缘”的分布格局;产业结构、人均GDP和互联网宽带接入户数的地区相似性以及地理空间邻近性有助于关联网络的形成。加强省际空间关联网络的关联关系,发挥省际关联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制定差异化的政策,将有利于省际数字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空间关联网络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网络影响下城市群经济联系格局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兰秀娟 张卫国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34,共14页
近年来城市群正成为中国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更多新线开通、干线高标运营、“八纵八横”高铁网扩容提质,高速铁路网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9个城市群为研究样本,利用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 近年来城市群正成为中国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更多新线开通、干线高标运营、“八纵八横”高铁网扩容提质,高速铁路网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9个城市群为研究样本,利用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在有无高铁网络的影响下中国9个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格局变化情况;借助OLS面板回归模型,利用9个城市群2008—2019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高铁网络对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高铁网络影响下,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得到显著提高,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网络化集聚范围不断扩大,大多数中心城市的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跨省级行政区域经济联系依然较为松散。在高铁网络影响下,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密度得到显著提高,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最为紧密,其他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相对较为松散。高铁网络扩大了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差距,抑制了城市群内部经济协调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高铁网络扩大了哈长、长三角、中原、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差距,抑制了哈长、长三角、中原、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部经济协调发展;高铁网络缩小了北部湾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差距,促进了北部湾城市群内部经济协调发展;而对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关中平原城市群内部经济协调发展没有显著的影响。该结论可以为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网络 城市群 经济联系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人口空间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19
作者 姚永玲 邵璇璇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6,共16页
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城市关系角度研究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口空间结构。发现中国人口空间结构呈现“分散式集中”的特点,大城市病与收缩城市现象并存。进一步从要素分布空间梯度的角度探究人口结构的影响因素发现,城市区位特征仍然是... 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城市关系角度研究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口空间结构。发现中国人口空间结构呈现“分散式集中”的特点,大城市病与收缩城市现象并存。进一步从要素分布空间梯度的角度探究人口结构的影响因素发现,城市区位特征仍然是影响人口变动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快速发展的高铁网络将成为改变人口空间格局的最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吸引力在降低,公共服务将成为城市吸引人口的重要因素。针对“大城市病”和“收缩城市”问题,应当增加中小城市的公共服务资源供给,在不同等级城市之间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将分级诊疗制度与城市规模相结合,提高中小城市的工资收入水平,缩小城市间工资差距并控制住房成本,强化局域城市人口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网络 人口空间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网络促进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吗? 被引量:22
20
作者 兰秀娟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6-128,共23页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相对度数中心度测度2008—2018年9个城市群高铁网络联系强度,借助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高铁网络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铁网络促进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且高铁网络对城市群经济...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相对度数中心度测度2008—2018年9个城市群高铁网络联系强度,借助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高铁网络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铁网络促进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且高铁网络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随着城市群高铁网络联系强度的不断增加,高铁网络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越大;高铁网络对城市群中心、发达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大于对外围、欠发达城市的影响;高铁网络对东部地区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机制分析发现,高铁网络可以通过促进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空间功能分工来提升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高铁网络 城市群 高质量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区域经济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