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网络数字化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作用机制及效应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红伟 何冠霖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3-181,共9页
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人际交往逐渐从现实互动转移到网络交流中,社会网络呈现数字化的特点。基于2015、2017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对社会网络数字化影响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决策的机制及效应进行分析... 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人际交往逐渐从现实互动转移到网络交流中,社会网络呈现数字化的特点。基于2015、2017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对社会网络数字化影响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决策的机制及效应进行分析发现,数字化社会网络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表现在促进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可能性、参与深度以及增加持有风险金融资产多样性三个层面。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数字化社会网络通过促进信息传递、提高风险偏好和减缓流动性约束来促进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数字化 风险金融资产配置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的时空特征及其对农户共同富裕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祝振华 张红丽 李洁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9-54,共6页
数字乡村是破解新时代“三农”发展困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农户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18—2020年县域数字乡村指数及其与2019年和2021年CSS数据库匹配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数字乡村的时空演变特征,检验与剖析数字... 数字乡村是破解新时代“三农”发展困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农户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18—2020年县域数字乡村指数及其与2019年和2021年CSS数据库匹配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数字乡村的时空演变特征,检验与剖析数字乡村对农户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总体发展水平提高,呈“东部—中部—西部”逐级降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HH型和LL型集聚特征突出,其中,乡村经济数字化具有明显的“虹吸效应”;数字乡村及其细分维度均能够显著促进农户共同富裕,其中,乡村经济数字化的促进作用最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对中部地区和高学历农户的共同富裕促进作用更大;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乡村通过推动社会网络数字化促进农户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时空特征 农户共同富裕 社会网络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