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复合化实践:“六在域”形塑“老养残”家庭社会支持网络
1
作者 朱媛媛 钟浩忠 肖可瑶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23,共16页
作为弱势群体中的最弱势部分,“老养残”家庭在服务实践中面临着多重困境与不确定性,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关注。本文以广州市G街道“老养残”家庭为研究对象,扎根挖掘其存在的政府向度政策碎片化、家庭向度情感互动缺乏和社会向度... 作为弱势群体中的最弱势部分,“老养残”家庭在服务实践中面临着多重困境与不确定性,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关注。本文以广州市G街道“老养残”家庭为研究对象,扎根挖掘其存在的政府向度政策碎片化、家庭向度情感互动缺乏和社会向度支持网络薄弱等问题。研究进一步回应了“老养残”家庭的现实需求,通过社会工作介入“老养残”家庭的复合化实践,形塑以“六在域”为基础的“老养残”家庭社会支持网络,即整合“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邻里朋辈、家属和同质性家庭”六大场域构筑社会支持关系网络,以期实现对“老养残”家庭的解难纾困。研究发现,“六在域”形塑下的“老养残”家庭社会支持网络取得了“搭建多元主体互助平台,丰富信息支持网络;实现社区资源有效配置,增强物质情感支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增强可持续性支持;塑造共助社区良好氛围,强化家庭内外关系”的效果,为我国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事业和养老服务提供了借鉴思路和现实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老养残”家庭 六在域 社会支持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留守儿童社名支持网络建设新思考
2
作者 彭晓琴 程茜 刘科 《村委主任》 2025年第12期275-277,共3页
在“撤乡并镇”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留守儿童需接受寄宿制或“长途”教育,其成长支持体系由“家庭-学校”二元结构演变为“跨区域流动、监护弱化、资源集中但服务分散”的新模式,进而引发多重困境。文章以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为例,经研... 在“撤乡并镇”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留守儿童需接受寄宿制或“长途”教育,其成长支持体系由“家庭-学校”二元结构演变为“跨区域流动、监护弱化、资源集中但服务分散”的新模式,进而引发多重困境。文章以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为例,经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呈现高度依赖非正式支持但脆弱、正式支持存在结构性失衡的特征。社会支持网络建设在物质保障、精神关怀、制度供给及成长机会创造等维度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应强化家庭监护能力、提升学校专业支持水平、整合社区支持资源,并加强政府主导作用,以构建多层次、系统化的支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监护 社区支持资源 社会支持网络 留守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欺负与心理症状、网络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关系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慧瀛 何季霖 +2 位作者 胡悦 王婉 李恒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88-993,共6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欺负事件与心理症状的关系,并分析网络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在其关系间的作用。方法:选取608名大学生(年龄17~25岁)完成网络欺负量表(CI,包括网络欺负和网络受欺负2个维度)、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生网络社会支...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欺负事件与心理症状的关系,并分析网络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在其关系间的作用。方法:选取608名大学生(年龄17~25岁)完成网络欺负量表(CI,包括网络欺负和网络受欺负2个维度)、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问卷(CSOSSS)、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SIC)。结果:网络社会支持分别在网络欺负维度、网络受欺负维度和心理状况间的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分别为24.1%和22.0%(Ps<0.05);心理弹性对网络欺负和心理状况关系的调节作用无统计学意义(β=0.01,P>0.05);心理弹性能调节网络受欺负对心理状况的预测作用(β=-0.08,P<0.05)。结论:网络欺负和网络受欺负既可能与个体心理症状直接相关,又通过网络社会支持间接相关,心理弹性可能缓冲网络受欺负对心理症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欺负 心理症状 网络社会支持 心理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事件、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 被引量:15
4
作者 丁道群 肖宁 张湘一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8-121,126,共5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614名大学生被试,考察生活事件、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结果发现:生活事件和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成瘾倾向具有直接影响;生活事件还可以通过网络社会支持(主要是网络情感支持)间接影响网络成瘾倾向。该... 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614名大学生被试,考察生活事件、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结果发现:生活事件和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成瘾倾向具有直接影响;生活事件还可以通过网络社会支持(主要是网络情感支持)间接影响网络成瘾倾向。该研究结果表明:生活事件和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成瘾倾向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活事件 网络社会支持 网络成瘾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失、弥补与替代: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基于W市流动儿童的调查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朝安 杨生勇 贺光耀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63,共5页
传统的理论视角认为,对于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而言,源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支持必不可少。然而,全方位的社会支持只是一种理想模式,在更多的实际生活中,即使不是流动儿童的城市儿童,也很难达到这种理想模式。笔者认为,某一层次... 传统的理论视角认为,对于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而言,源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支持必不可少。然而,全方位的社会支持只是一种理想模式,在更多的实际生活中,即使不是流动儿童的城市儿童,也很难达到这种理想模式。笔者认为,某一层次的某一支持因素脆弱或欠缺,并不一定会导致流动儿童必然的发展障碍,特别是在该群体其它方面支持比较强的情况下。一方面,内层系统、中层系统和外层系统之间存在着"弥补"的可能性,即三层次系统之间的支持功能是可以相互补充的;另外一方面,三个层次系统内部存在着"可替代性",即系统内的某一要素的缺失,可由该系统内的另外一要素替代其支持功效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社会支持网络 缺失 弥补 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的30分钟就医圈内老年人社区卫生选择动因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何亚平 沈恬 +1 位作者 刘威 鲍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52-1456,共5页
目的探讨30 min就医圈内老年人选择社区卫生服务的动因和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依据社会支持网络的分析范式,在上海市卢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60岁的老年人中,筛选步行30 min范围内既可以到达一家综合医院,也可以达到... 目的探讨30 min就医圈内老年人选择社区卫生服务的动因和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依据社会支持网络的分析范式,在上海市卢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60岁的老年人中,筛选步行30 min范围内既可以到达一家综合医院,也可以达到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709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前3位的原因是距离近和方便可及(85.9%)、服务态度(72.8%)以及经济实惠(41.2%);首诊选择综合性或专科医院的原因则依次为技术力量强(78.3%)、设备先进(61.3%)以及治疗效果好(45.3%)。有无慢性病、等候时间长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就诊次数对社会赞许度的选择有影响(P<0.01)。结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特征是高强度、低密度和低互动性,网络在30 min就医圈里的稳定性并不出色,其中等候时间成为影响网络稳定性的重要指标,服务要求中老年人更关注情感支持和信息传递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分钟就医圈 老年人 社区卫生 社会支持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专业运动员个人特征对社会支持网络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黄谦 张晓丽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63,共5页
将运动员的个人特征分为一般个人特征和职业个人特征,将社会支持网络分为实际支持网络、情感支持网络和社交支持网络。以运动员个人特征为自变量,以"网络规模与网络有无强弱关系"为因变量,分别建立研究假设和实证回归模型。... 将运动员的个人特征分为一般个人特征和职业个人特征,将社会支持网络分为实际支持网络、情感支持网络和社交支持网络。以运动员个人特征为自变量,以"网络规模与网络有无强弱关系"为因变量,分别建立研究假设和实证回归模型。结果发现:运动员的个人特征对其社会支持网络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个人特征只影响3个子网络的某一个或两个,没有一个变量对3种支持网络同时产生影响。运动员的个人特征对情感支持网络的影响最大,对实际支持网络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个人特征 社会支持网络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的特征分析——基于四川省青神县一个村庄的观察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克云 叶敬忠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5-59,共5页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一个村庄的观察,对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非正式社会支持网异质性较低,亲属支持的来源与监护人的社会关系有较强的关联性,外出父母在留守儿童非正式支持中的重要性降低,父母主要提...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一个村庄的观察,对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非正式社会支持网异质性较低,亲属支持的来源与监护人的社会关系有较强的关联性,外出父母在留守儿童非正式支持中的重要性降低,父母主要提供经济支持,但情感支持不足。一些留守儿童寻求朋友支持和"母亲替代"角色以满足自身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社会支持网络构成 工具性支持 情感性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会支持对中职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公正世界信念和感恩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田媛 洪蕴哲 +1 位作者 牛更枫 范翠英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5-180,共6页
为探讨网络社会支持对中职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公正世界信念和感恩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网络社会支持问卷、公正世界信念问卷、感恩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656名中职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网络社会支持、公正世界信念、感恩和... 为探讨网络社会支持对中职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公正世界信念和感恩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网络社会支持问卷、公正世界信念问卷、感恩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656名中职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网络社会支持、公正世界信念、感恩和生活满意度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2)网络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没有直接预测作用,但可以通过两条路径的间接作用影响中职生生活满意度:通过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通过感恩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网络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作用机制,能为提升中职生的心理社会适应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支持 公正世界信念 感恩 生活满意度 中职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力强化农村五保老人社会支持网络——基于社会工作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16
10
作者 何芸 卫小将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6-90,共5页
当前我国农村五保老人社会支持网络面临诸多挑战,制度支持网络较为薄弱,家庭支持网络趋于断裂,邻里支持网络逐步疏离。对此,可以尝试从理论上探寻社会工作方法介入五保老人服务,构建五保老人社会支持网络。具体构想为:利用个案工作发掘... 当前我国农村五保老人社会支持网络面临诸多挑战,制度支持网络较为薄弱,家庭支持网络趋于断裂,邻里支持网络逐步疏离。对此,可以尝试从理论上探寻社会工作方法介入五保老人服务,构建五保老人社会支持网络。具体构想为:利用个案工作发掘五保老人潜能,构建心理支持网络,利用小组工作构建五保老人"内核-中层-外围"三层邻里互助网络,利用社区工作推动社区互助力量构建五保老人支持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五保老人 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工作 主要问题 构建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研究——基于江西部分农村地区的调查 被引量:9
11
作者 聂志平 傅琼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4年第3期328-332,共5页
农村空巢老人以其自身的主动性适应着转型中的农村劳作,其生存状况异于其他一般群体。调研发现,该群体一定程度上存在经济压力较大、基本照顾缺乏、医疗救助不全、精神供给缺位、教育孙辈乏力等问题。分析研究后认为,发挥现代科技惠农... 农村空巢老人以其自身的主动性适应着转型中的农村劳作,其生存状况异于其他一般群体。调研发现,该群体一定程度上存在经济压力较大、基本照顾缺乏、医疗救助不全、精神供给缺位、教育孙辈乏力等问题。分析研究后认为,发挥现代科技惠农效应、尝试社会保障代际转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行时间储蓄制度、设立村内托老所、建设村中老年活动中心、传扬民俗文化活动、发挥媒体教育功能、构建留守儿童帮扶园地等措施的有机结合,将为农村空巢老人构建起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空巢老人 生活现状 社会支持网络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企业员工网络社会支持与积极工作压力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申艳娥 叶一舵 +1 位作者 王深 杜江红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3-161,172,共10页
采用网络社会支持量表和积极工作压力问卷对203名新生代企业员工进行调查,了解新生代企业员工网络社会支持和积极工作压力的整体状况,探讨网络社会支持与积极工作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目前新生代企业员工总体感受到的网络社会支持较... 采用网络社会支持量表和积极工作压力问卷对203名新生代企业员工进行调查,了解新生代企业员工网络社会支持和积极工作压力的整体状况,探讨网络社会支持与积极工作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目前新生代企业员工总体感受到的网络社会支持较低;同时他们具有较高的积极工作压力且有较强的工作投入。(2)在积极工作压力的可管理性上,高网络社会支持的员工显著高于低网络社会支持的员工,网络社会支持和积极工作压力在学历、年龄、工作年限和每周上网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3)网络社会支持对积极工作压力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社会成员支持对积极工作压力的生成具有突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支持 积极工作压力 新生代企业员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应用性探讨 被引量:54
13
作者 周湘斌 常英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80-85,共6页
 文章探讨了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社会工作和社区矫正实践中的适用价值,认为该理论作为社会系统论的分支,为社会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积极的思考维度,在社区矫正实践中具有实用价值,对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极具指导意义。同...  文章探讨了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社会工作和社区矫正实践中的适用价值,认为该理论作为社会系统论的分支,为社会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积极的思考维度,在社区矫正实践中具有实用价值,对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极具指导意义。同时文章在比较该理论与其他社会工作理论的异同后,指出该理论存在机械性、理论体系等方面尚欠严谨等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社会工作 社区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贫困劳动人口的就业及社会支持网络调查报告 被引量:4
14
作者 尹志刚 洪小良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8-61,共4页
城市贫困家庭陷入经济和生活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劳动人口的失业及难以再就业。调查这一人群的身心素质、失业状况,研究如何通过社会支持网络为他们提供就业支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 城市贫困劳动人口 身心素质 就业 社会支持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工作中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及其意义 被引量:40
15
作者 周沛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2-96,共5页
作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的社区工作 ,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区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社区工作中构建和运用社会支持网络 ,是发挥和提升社区工作调动社区资源、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有力措施。社会支持网络有其特定的结构和互助... 作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的社区工作 ,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区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社区工作中构建和运用社会支持网络 ,是发挥和提升社区工作调动社区资源、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有力措施。社会支持网络有其特定的结构和互助互济功能 ,对于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 ,对于专业性社区工作的发展 ,都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区工作 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浪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基于广东省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戴黍 陈少桂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2-137,共6页
在社会支持网络的分析框架下,深入调研广东省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工作,发现其社会支持网络存在三个典型问题:一是社会支持网络的碎片化;二是媒体导向的随机性;三是社会归属的盲目性。应当建立网络互动型的救助模式:其一,救助家庭是... 在社会支持网络的分析框架下,深入调研广东省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工作,发现其社会支持网络存在三个典型问题:一是社会支持网络的碎片化;二是媒体导向的随机性;三是社会归属的盲目性。应当建立网络互动型的救助模式:其一,救助家庭是救助流浪少儿的根本;其二,政府仍然是流浪少儿救助的主导者;其三,社会工作者是社会支持网络的主要编织者;其四,资源共享是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网络: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3
17
作者 张长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73-176,共4页
在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学校、社会、贫困生的家庭等已经作出诸多努力,初步形成了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网络在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和情感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还存在支持力度不足、忽视负功能、网... 在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学校、社会、贫困生的家庭等已经作出诸多努力,初步形成了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网络在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和情感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还存在支持力度不足、忽视负功能、网络之间缺乏联系等问题。为了科学有效地解决贫困生的问题,充分发挥社会网络的支持作用,必须构建新的主体多元化、内容系统化、机构专门化、方法专业化的高校贫困的社会支持网络,在构建新网络的过程中,要坚持继承和发展的态度,采取维持、强化、放弃、改革、创新等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社会支持网络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打工青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以深圳市宝安区外来打工青年为例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文霞 朱冬亮 邓鑫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2004年第9期40-50,共11页
本文以深圳市宝安区外来打工青年为个案,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外来打工青年社会支持网络的构成特点及其局限性。以此为出发点,设想将社会工作的专业介入引入社会支持网络当中,从个人、小组及社区层面展开,以加强现有支持网... 本文以深圳市宝安区外来打工青年为个案,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外来打工青年社会支持网络的构成特点及其局限性。以此为出发点,设想将社会工作的专业介入引入社会支持网络当中,从个人、小组及社区层面展开,以加强现有支持网络的作用,弥补网络缺失或不足引起的种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业务工青年 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工作 家庭支持系统 亲友支持系统 职业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孵化:资源配置与社会支持网络 被引量:3
19
作者 宁静 徐凯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7-89,共3页
企业孵化器是新生中小企业聚集的含有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所需的共享服务的系统空间环境。企业孵化的实质是面向孵化对象配置资源。解析了企业孵化的实质,提出了企业孵化关键性资源概念,并着重分析了通过社会支持网络进行资源配置的问题。
关键词 企业孵化器 资源配置 社会支持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地媳妇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以河北N村外地媳妇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申艳芳 郝大海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外地媳妇问题本质上是当地社会网络既有平衡被打乱并重建的过程,争取社会资源、确立自身地位是该群体的首要任务。社会网络的重建意味着财富、声望、社会地位等资源的重新分配,必然会伴随各种矛盾与冲突。在缺乏娘家支持与庇护的情况下... 外地媳妇问题本质上是当地社会网络既有平衡被打乱并重建的过程,争取社会资源、确立自身地位是该群体的首要任务。社会网络的重建意味着财富、声望、社会地位等资源的重新分配,必然会伴随各种矛盾与冲突。在缺乏娘家支持与庇护的情况下,外地媳妇展开了围绕其核心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实践,这一实践颠覆了乡土社会传统,而依循自身独特的逻辑,即形成"以干姐妹为内核,以朋友为主体,以自家邻里为外围保障"的社会支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网络 “双重外来者” 娘家与婆家 生活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